原晧宸告別弗蘭克之後,便直奔自己的辦公室而去......
“晧宸,你今天不去1號超級實驗室嗎?”老歌德看見推門而入的原晧宸,疑惑地問道。
“這幾天暫時不去了,你幫我轉(zhuǎn)告阿曼達,這兩天我都要一直待在實驗室裡蒐集資料。”
“好的,願意爲您效勞。”
“謝了,歌德。“隨後,原晧宸好像想起了什麼,又繼續(xù)說道,”檔案中心應該還保存著一些幾十年前火星探索的老舊圖文資料,這些資料計算機系統(tǒng)裡可能沒有留存,你順便幫我申請帶回來吧。”
看著老歌德離去的身影,原晧宸搖了搖頭。
對於晧宸隕石接下來的研究工作,原晧宸暫時不想和阿曼達她們一起進行。
爲了避免尷尬,他才讓老歌德作爲中間人代爲委婉地表述他的態(tài)度。
原晧宸覺得自己的研究思路和阿曼達等人是存在矛盾的,阿曼達她們的思路是深挖隕石內(nèi)部,希望找出更多遠古生命的信息。
但是原晧宸覺得應該把手伸的更長一些,腳步邁的更快一些,去火星上尋找太空隕石的撞擊地點。
強烈的直覺告訴他,更多驚人的真像正在火星上等著地球人去發(fā)掘。
所以,在和弗蘭克談話的時候他才果斷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以此獲得弗蘭克對自己的支持。
............
地球?qū)鹦堑男请H探索,可以最追溯到一個世紀以前。
火星的形成和演化與地球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科學家研究推測火星也曾經(jīng)有過適合生命生存的條件,所以探索火星有助於我們瞭解更多地球的歷史。
根據(jù)iea(星際探索聯(lián)盟)數(shù)據(jù)資料顯示,到目前爲止,地球一共向火星發(fā)射了36個探測器。
其中成功登陸到火星地表的包括:挑戰(zhàn)者1-3號,大冒險1-3號、蒼龍1-2號,希望號、感嘆號、好奇號、機遇號、鳳凰號等探測器。
當然iea組織也先後發(fā)射過不少火星探測器,但因爲iea組織的極度機密性質(zhì),這些火星探測器都是以國際天文聯(lián)合組織的名義爲馬甲發(fā)射的。
除去iea組織,發(fā)射火星探測器數(shù)量最多的國家便是美國。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在近十年內(nèi)也先後發(fā)射成功了蒼龍1號、2號火星探測器。
此外,在火星外圍空間,還有數(shù)十個火星偵察軌道人造衛(wèi)星在時刻不停地掃描和觀測著這個紅色星球上大約95%以上的面積。
火星偵察軌道人造衛(wèi)星採集的信息已經(jīng)幫助人類對火星有了深刻認識,科學家藉此觀察研究推測出了火星在過去數(shù)億年至今所發(fā)生的一些重大變化的信息。
時至今日,我們?nèi)匀豢梢钥吹交鹦巧洗嬖诨鹕娇凇⒀┍馈⑸硥m暴、季節(jié)性冰凍和乾冰、鹽水在夏季滲透等現(xiàn)象。
在人類登陸火星的計劃中,近幾十年只有美國的nasa進行過實際的行動嘗試,但是最後卻因意外狀況而失敗告終。
原晧宸還爲此專門查閱了美國登陸火星計劃的一些具體行動。
2018年,美國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開始啓動登陸火星宇航員生存改善計劃。
計劃包括:
在長達700多天的星際任務中,針對長期處於高輻射的環(huán)境下,宇航員可能面臨癌癥、骨質(zhì)疏鬆、免疫問題等風險的情況開展人類健康和行爲測試實驗;
火星表面及宇宙空間中,類似種植食物和循環(huán)利用水的生命支持系統(tǒng)開發(fā);
在國際中轉(zhuǎn)空間站及宇宙飛船裡搭建3d打印模塊等項目等。
2022年,美國nasa,建造了史上威力最強勁的運載火箭“太空發(fā)射系統(tǒng)”,併成功發(fā)射新的太空飛船“奧賴恩i號”,完成了遠距離星際旅行試驗。
2025年,美國nasa開始建造能夠在火星表面生活和工作的宇宙飛船。這種飛船僅需常規(guī)維護,就能夠從火星自然環(huán)境中獲得製造燃料、氧氣和建築材料的資源,以保證在數(shù)年內(nèi)支持人類生活。
2028年8月22日,美國nasa開始了舉世矚目的火星登陸行動。
當天凌晨,“馬爾斯ii號”宇宙飛船成功發(fā)射。
因爲受到當時的科學水平制約,地球科技既無法實現(xiàn)高能耗的“直來直往”式星際航行,又不能以發(fā)射火星探測器的方式來推動宇宙飛船(火星探測器,最快6個月即可到達火星)。
所以,本次火星登陸計劃選擇了“最省能量的航線”。
即以太陽爲中點,以稍高於第二宇宙速度的速率進入一個圍繞太陽運行的長橢圓軌道(此時宇宙飛船可以藉助太陽的引力在軌道中飛行,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然後從位於軌道一端的長軸象限點地球,飛往位於另一端的長軸象限點上的火星。
2030年7月20,“馬爾斯ii號”宇宙飛船歷經(jīng)了將近兩年的時間後到達近火星軌道,並被火星引力捕獲。
在登陸之前,“馬爾斯ii號”宇宙飛船首先沿著火星外圍進行了10次完整的軌道飛行。
期間宇航員通過宇宙飛船上的超高清探測器拍攝蒐集了大量極爲珍貴的火星信息影像。
隨後,在第4次近火星軌道飛行時,美國nasa還進行了一次登陸預演,“馬爾斯ii號”宇宙飛船發(fā)射了一個無人航天器從火星表面採集了幾塊巨石樣本併成功回收。
面對如此順利的開局,整個地球都以爲本次火星登陸計劃即將大功告成。
可是,天不遂人願,火星地表狀況突起,原計劃的登陸地點所在區(qū)域突發(fā)了持續(xù)三個月的沙塵暴,沙塵暴的風速達到每秒180多米(12級颱風風速每秒32.6米)。
面對如此苛刻的自然條件,出於宇宙飛船回程的安全考慮,美國nasa最終只能抱憾終止了這次火星登陸計劃。
在此後的二十多年時間裡,再沒有任何國家及組織嘗試過登陸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