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八章 家國回望路漫漫﹙一﹚

葉蓁蓁看李伯禽手裡握著無爲師傅的道袍袖子,還渾身是血,就知道出事了。她暗自垂淚,不敢追問一切。李伯禽不吃不喝,也不說話。兩天後,他搖搖晃晃地站了起來,把師傅的衣服碎片揣進懷裡。

“蓁蓁,我們回家吧!”兩個人架著李叔向,緩慢行走在路上。他們餓吃山林野果,渴飲溪流河水。李叔向一路上,有時候哭哭笑笑、瘋瘋癲癲,有時候又幾天不發出任何聲音,雙眼空洞洞。李伯禽和葉蓁蓁只能暗自垂淚,雖然耶律鶯歌已死,和她一樣歹毒的人還有許多,他們兩現在是恨透了遼人。

在路過一片樹林時,從樹林裡突然衝出一對遼兵。領頭的是一位廋弱白淨的年輕男子,李伯禽先是吃驚,不過很快又鎮定下來,能多殺幾個遼人,就是死了也無憾。不過,他覺得此人面熟,他把葉蓁蓁和李叔向護在身後,做好了拼命的準備。

這時從隊伍裡走出一位胖噠噠的大和尚,葉蓁蓁一看這不是普嶽禪師嗎?他怎麼會在遼人隊伍裡?

“哈哈哈哈”普嶽大和尚先是一陣狂笑。

李伯禽看著普嶽大和尚,就覺得有問題,大聲質問:“大師傅,你怎麼會和遼人在一起?”

“哈哈,李施主,看來你很短見啊,貧僧我本就是遼人!”

“原來你是遼賊細作!枉我們師徒看錯了你!潛伏我大宋這麼多年,背地裡一定是沒少做惡吧?”

“看來你還沒明白,這一點上你可比不上無爲妖道,看在你就要死的份上,老僧就讓你明白明白,去陰間給你師傅遞個話,也好讓無爲老兒死個明白”普嶽和尚面目猙獰,此刻顯得兇狠異常。

原來此普嶽非彼普嶽,這個人是華嚴寺的僧人,法號淨光,五六年前潛入大宋境內。一日,淨光遊歷到嵩山,一路就來到嵩嶽寺。他正準備進寺廟參禪之時,見廟裡出來一位方丈,看的他目瞪口呆。這位方丈的身形、體量、面目都和自己差不多。頓時一個邪惡的念頭就在淨光心裡產生了,從此淨光就經常圍繞著嵩嶽寺轉。一日一個好機會來了,普嶽禪師獨自外出化緣,淨光一路尾隨。跟至一個僻靜之處,趁普嶽大和尚沒注意,使出暗器,結果了普嶽禪師的性命。可憐普嶽禪師,一世高僧,就這樣慘死。從此,淨光鳩佔鵲巢,他化身普嶽做了嵩嶽寺的主持方丈。那日李伯禽到訪,他很吃驚,怕露了餡,所以假裝唸經,暗自觀察。還好,李伯禽沒有絲毫懷疑,他還從後來的談話中,得到了意外的信息。所以,當無爲道長找上山時,也沒有發覺‘普嶽’的異常。

葉蓁蓁手指淨光:“該死的遼賊細作,你害死了普嶽禪師,枉爲出家人!”

淨光又是一陣狂笑:“你們無知的很吶,敢問你們查出汴梁城內水井中的毒是誰投的嗎?”

李伯禽心痛質問:“莫非是你所爲?害死京城無數無辜百姓!”

“不錯,老僧出手,豈有空手而歸的道理!不像耶律乙辛那個狂徒,折騰了半天,宋室皇宮裡一個人都沒弄死,都讓那無爲老兒給解了,辜負了我大遼皇帝地信任。當初皇帝要是派老僧我去顛覆宋朝皇宮,現在那宋朝皇帝肯定已經死了,趙氏江山恐怕早已不存在了!哈哈哈哈……不過讓老僧略有遺憾的是,我沒有意識到無爲妖道就是四十多年前辜負公主的人,否則豈能讓無爲妖道活著出京城?也不會導致現在公主慘死!也怪老僧一時心軟,放過了你們師徒。”

淨光確實沒想到無爲道長就是耶律鶯歌公主這些年一直在尋找的仇人,因爲他在五十多年前不過是華嚴寺裡普通的小沙彌,他沒有機會認識大遼皇室的人。不像耶律乙辛,祖上一直是大遼高官,家住遼國皇城,自幼一直遊走於大遼皇室。當年無爲道長在遼國時,耶律乙辛還是個少年,但是他的記憶力驚人,所以多年以後再見到無爲道長,還是能一眼認出。

淨光當日匆忙離開汴梁,就是怕事發後。無爲老道查到他的頭上,他一直在暗中尋找機會,除掉無爲。無奈可能是做賊心虛,淨光一直就找不到機會,他每次見無爲老道用探尋的目光看著自己,就覺得心底發虛。他懼怕無爲道長的功夫,也怕露餡後難以脫身。這老賊趁無爲道長進宮之後,每晚趁著夜色給京城民間大大小小的水井,投了毒。之後,找藉口匆忙逃走,回到了遼西京大同府華嚴寺。

那晚無爲道長帶著李伯禽、葉蓁蓁第一次進華嚴寺的時候,淨光老賊就在人羣中。他聽清楚始末緣由之後,後悔莫及,早知道當初就是想盡辦法,也要把無爲老道的腦袋帶回來給鶯歌公主。這樣,大遼皇帝一高興,說不定讓他當華嚴寺主持方丈。他回來以後,這些日子在華嚴寺仍然只是一個普通僧人,備受冷落。

“妖僧,今天我要爲普嶽禪師和京城慘死的百姓,討回公道”李伯禽把衣裳撩起,掖在腰上,他想今天就是死,也要把淨光這個老賊先弄死。

淨光輕蔑地看著李伯禽:“李伯禽,老僧念及我們相識一場,勸你束手就擒,這樣也能落個完整屍首。”

李伯禽冷笑:“你我有一個先死的!”

兩個人都出手如電,衝

上前去,打鬥在一處。動了手以後,淨光才發現,自己小瞧了李伯禽,他沒想到無爲妖道教出的徒弟,武藝遠在自己之上。淨光慌忙應付一陣,抽身就想逃走,他嘴裡還喊:“都別看著……”

淨光的意思是招呼後面的官兵上來幫忙,可惜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李伯禽一掌狠狠拍在禿腦門上。淨光頓時七竅流血,倒地而亡。

後面遼兵一陣騷動,就要往上衝,被領頭的年輕人擡手止住。李伯禽已經抱著必死的心,他覺得能多殺死一個是一個,怒目瞪視著遼兵。

遼兵領頭的男子往前走,說:“李公子,讓你們受驚,那日多虧你們師徒仗義相救,否則我已經早死多時了。”

李伯禽和葉蓁蓁也想起來來,這不是那日在樹林裡遇到的那個病人嗎?當時師傅救了他,原來他是遼賊,早知道就……

領頭男子想了想說:“你們快快逃命去吧!”

後面遼兵一個小頭目說:“不行啊,皇太孫,不能放他們走,我們得抓他們回去給鶯歌公主祭墳!”

“住口,本王說放了他們就放了他們”被稱作皇太孫的領頭男子正顏厲色。

小頭目還有些猶豫:“就怕皇帝怪罪下來……”

“上面怪罪下來,有本王擔著,他們是無關緊要之人,當日還救過本王的性命!”

這位皇太孫是耶律延禧,他雖貴爲皇孫,卻自幼在顛沛流離中長大。他父親本是遼朝太子,後被奸人所害而死。他本人也沒少被人追殺陷害,屢次僥倖逃生。前兩年,遼朝皇帝醒悟,爲太子平了反,還加封耶律延禧爲皇太孫,派他到西京統領一切事務,同時懲治了一些奸人。耶律延禧本以爲平安無事了,那天他帶了幾個隨從,便裝出門遊玩,卻沒想到再次被奸人暗害。導致流落到大宋境內,差一點死了,幸虧遇到無爲道長救他。他在心裡憤憤不平,誓要找出加害自己的奸人。

耶律鶯歌公主葬身華嚴寺紅塔樓火海,遼朝皇帝知道後震怒,下旨讓掌管西京的皇太孫耶律延禧,一定要把宋人殘餘奸細抓住。耶律延禧帶人在回宋必經之路設伏,沒想到攔截到的竟然是自己的救命恩人的徒弟。他這個人知恩圖報,所以決定放李伯禽他們一條生路。

看著耶律延禧帶著人走了,李伯禽和葉蓁蓁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兩人剛纔都抱著必死的決心了。看來善有善報啊,他們師傅無意之中救了一個人,關鍵時刻就發揮作用了。他們倆來不及多想,就匆匆帶著李叔向,繼續趕路。

(本章完)

第四十三章 浮華一世轉瞬空第十七章 山寺隱隱映碧山第五章 一樣春風幾樣青第十章 飄渺花香泛永城第三章 無心卻被無情惱第七章 人情練達皆文章第三十九章 塵世苦短如一夢第四十二章 世事如棋局局迷第三十二章 秋風解落三秋葉第四十六章 劫後餘幸此身存第五十九章 家國回望路漫漫﹙二﹚第一章 春暖花開又一春第四十三章 浮華一世轉瞬空第六十二章 世事紛紛難預料﹙一﹚第四十九章 紛紛擾擾幾時休第十八章 江畔浮沉急浪中第六十二章 世事紛紛難預料﹙一﹚第二十三章 柳絮隨風扮飛花第六十四章 不知疾苦在民間﹙一﹚第五十五章 白雲出岫本無心第三十八章 秋風蕭瑟天氣涼第三十八章 秋風蕭瑟天氣涼第三十章 浮雲蔽日終得散第四十三章 浮華一世轉瞬空第六章 拂堤楊柳醉春煙第三十九章 塵世苦短如一夢第四十八章 秋去冬來寒風嘯第五十六章 腸斷遼西華嚴寺第三章 無心卻被無情惱第二十四章 雨橫雷鳴隨風去第二十七章 風吹宦海泛波濤第八章 撲朔迷離起波瀾第十四章 微風相引也傳情第四十五章 人世幾回傷往事第四十九章 紛紛擾擾幾時休第十四章 微風相引也傳情第六章 拂堤楊柳醉春煙第四章 多少樓臺煙雨中第九章 汴水東流無限春第二十三章 柳絮隨風扮飛花第六十一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二﹚第十四章 微風相引也傳情第六十三章 世事紛紛難預料﹙二﹚第二十八章 綠蔭滿地隨風飄第三十五章 無邊絲雨細如愁第六十五章 不知疾苦在民間﹙二﹚第十九章 人生聚散苦匆匆第十章 飄渺花香泛永城第二章 無意相遇春風裡第四十九章 紛紛擾擾幾時休第四十章 風吹雲散見天明第十六章 月有盈虧花有謝第六十四章 不知疾苦在民間﹙一﹚第五十六章 腸斷遼西華嚴寺第三十五章 無邊絲雨細如愁第十八章 江畔浮沉急浪中第十七章 山寺隱隱映碧山第四章 多少樓臺煙雨中第三十八章 秋風蕭瑟天氣涼第二十五章 只認衣衫不認人第三十八章 秋風蕭瑟天氣涼第二十八章 綠蔭滿地隨風飄第五十九章 家國回望路漫漫﹙二﹚第十章 飄渺花香泛永城第八章 撲朔迷離起波瀾第六章 拂堤楊柳醉春煙第二十六章 心中自有千千結第四十五章 人世幾回傷往事第二章 無意相遇春風裡第五十二章 北風吹面雪紛紛﹙二﹚第二十一章 春盡城南草木深第十三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第三十五章 無邊絲雨細如愁第十六章 月有盈虧花有謝第六十四章 不知疾苦在民間﹙一﹚第六十五章 不知疾苦在民間﹙二﹚第四章 多少樓臺煙雨中第四十五章 人世幾回傷往事第五章 一樣春風幾樣青第六十四章 不知疾苦在民間﹙一﹚第三十九章 塵世苦短如一夢第六十四章 不知疾苦在民間﹙一﹚第二十九章 分明意外隱玄機第九章 汴水東流無限春第三十一章 萬朵荷花嬌欲語第六十三章 世事紛紛難預料﹙二﹚第七章 人情練達皆文章第五十章 白雲千載空悠悠第六十四章 不知疾苦在民間﹙一﹚第一章 春暖花開又一春第五十九章 家國回望路漫漫﹙二﹚第十八章 江畔浮沉急浪中第五十四章 殘雪壓枝冬未盡第五十二章 北風吹面雪紛紛﹙二﹚第三十六章 人情淡薄似秋雲第三十四章 世事無常難隨意第三十一章 萬朵荷花嬌欲語第二十四章 雨橫雷鳴隨風去第五十八章 家國回望路漫漫﹙一﹚
第四十三章 浮華一世轉瞬空第十七章 山寺隱隱映碧山第五章 一樣春風幾樣青第十章 飄渺花香泛永城第三章 無心卻被無情惱第七章 人情練達皆文章第三十九章 塵世苦短如一夢第四十二章 世事如棋局局迷第三十二章 秋風解落三秋葉第四十六章 劫後餘幸此身存第五十九章 家國回望路漫漫﹙二﹚第一章 春暖花開又一春第四十三章 浮華一世轉瞬空第六十二章 世事紛紛難預料﹙一﹚第四十九章 紛紛擾擾幾時休第十八章 江畔浮沉急浪中第六十二章 世事紛紛難預料﹙一﹚第二十三章 柳絮隨風扮飛花第六十四章 不知疾苦在民間﹙一﹚第五十五章 白雲出岫本無心第三十八章 秋風蕭瑟天氣涼第三十八章 秋風蕭瑟天氣涼第三十章 浮雲蔽日終得散第四十三章 浮華一世轉瞬空第六章 拂堤楊柳醉春煙第三十九章 塵世苦短如一夢第四十八章 秋去冬來寒風嘯第五十六章 腸斷遼西華嚴寺第三章 無心卻被無情惱第二十四章 雨橫雷鳴隨風去第二十七章 風吹宦海泛波濤第八章 撲朔迷離起波瀾第十四章 微風相引也傳情第四十五章 人世幾回傷往事第四十九章 紛紛擾擾幾時休第十四章 微風相引也傳情第六章 拂堤楊柳醉春煙第四章 多少樓臺煙雨中第九章 汴水東流無限春第二十三章 柳絮隨風扮飛花第六十一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二﹚第十四章 微風相引也傳情第六十三章 世事紛紛難預料﹙二﹚第二十八章 綠蔭滿地隨風飄第三十五章 無邊絲雨細如愁第六十五章 不知疾苦在民間﹙二﹚第十九章 人生聚散苦匆匆第十章 飄渺花香泛永城第二章 無意相遇春風裡第四十九章 紛紛擾擾幾時休第四十章 風吹雲散見天明第十六章 月有盈虧花有謝第六十四章 不知疾苦在民間﹙一﹚第五十六章 腸斷遼西華嚴寺第三十五章 無邊絲雨細如愁第十八章 江畔浮沉急浪中第十七章 山寺隱隱映碧山第四章 多少樓臺煙雨中第三十八章 秋風蕭瑟天氣涼第二十五章 只認衣衫不認人第三十八章 秋風蕭瑟天氣涼第二十八章 綠蔭滿地隨風飄第五十九章 家國回望路漫漫﹙二﹚第十章 飄渺花香泛永城第八章 撲朔迷離起波瀾第六章 拂堤楊柳醉春煙第二十六章 心中自有千千結第四十五章 人世幾回傷往事第二章 無意相遇春風裡第五十二章 北風吹面雪紛紛﹙二﹚第二十一章 春盡城南草木深第十三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第三十五章 無邊絲雨細如愁第十六章 月有盈虧花有謝第六十四章 不知疾苦在民間﹙一﹚第六十五章 不知疾苦在民間﹙二﹚第四章 多少樓臺煙雨中第四十五章 人世幾回傷往事第五章 一樣春風幾樣青第六十四章 不知疾苦在民間﹙一﹚第三十九章 塵世苦短如一夢第六十四章 不知疾苦在民間﹙一﹚第二十九章 分明意外隱玄機第九章 汴水東流無限春第三十一章 萬朵荷花嬌欲語第六十三章 世事紛紛難預料﹙二﹚第七章 人情練達皆文章第五十章 白雲千載空悠悠第六十四章 不知疾苦在民間﹙一﹚第一章 春暖花開又一春第五十九章 家國回望路漫漫﹙二﹚第十八章 江畔浮沉急浪中第五十四章 殘雪壓枝冬未盡第五十二章 北風吹面雪紛紛﹙二﹚第三十六章 人情淡薄似秋雲第三十四章 世事無常難隨意第三十一章 萬朵荷花嬌欲語第二十四章 雨橫雷鳴隨風去第五十八章 家國回望路漫漫﹙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澧县| 芦山县| 伊宁市| 南乐县| 冀州市| 高尔夫| 宁晋县| 宕昌县| 柳州市| 宁津县| 台安县| 彰化市| 敦煌市| 肥城市| 安泽县| 红河县| 舟曲县| 甘南县| 伊通| 穆棱市| 屏南县| 花莲县| 绥滨县| 霍邱县| 琼中| 德惠市| 小金县| 太白县| 古浪县| 晋中市| 五河县| 明光市| 将乐县| 瑞金市| 卢氏县| 平泉县| 晋中市| 平凉市| 岗巴县| 曲麻莱县| 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