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章 物歸原主

剩下的一個月裡,文尚雪整天板著臉,搞得下面的學(xué)生不敢像以前一樣無所顧忌的提問說笑。

以前都是想問什麼就問什麼,但是自從端午節(jié)以後,第二天,“如來”像以往一樣提問,但是文尚雪很不給面子的說了他一頓,說他沒有舉手就發(fā)言,很沒有禮貌,因此整堂課“如來”都是站著聽完的。

從此以後,文尚雪的課變得很安靜,“如來”也不敢纏著她了。

崔正佑都看在眼裡,但卻也沒問過她原因。

“各位同學(xué),今天是我給大家上的最後一課……這些日子我因爲(wèi)個人原因影響了講課質(zhì)量,很抱歉,但是我很喜歡你們,你們很聰明,很好學(xué),能認(rèn)識你們我很高興。”說完這段話文尚雪沉默了,學(xué)生們也沉默了。

這時“如來”站起來,說道:“老師,我喜歡你的課。”下面的同學(xué)一致點頭。

文尚雪心裡很欣慰,至少兩個月的課沒白教,“以後會有新老師來給你們講課的,我希望你們以後能尊敬新老師。”勉強從嘴角擠出一絲微笑。

習(xí)慣了獨來獨往,和這些學(xué)生相處久了,多少還是會有些感情的,雖然一直不想把他們放在心上。

下班時,一個月沒粘著她的“如來”追了上來。

“文,能不能合影?”手裡拿著一個相機。

看著他滿懷期待的表情,不忍拒絕,點點頭,算是答應(yīng)了。

“如來”很高興,對著不遠(yuǎn)處招呼著,只見那些學(xué)生們一擁而上,把文尚雪又推又?jǐn)D的擺在正中,找了個路人,幫忙留影。

心裡感動得想哭,但終究沒哭出來。

學(xué)生們爭先恐後的要她的電話,文尚雪只好告訴了他們,心想這下慘了,“如來”知道自己的電話還不死纏著不放,但還是給了。

七月初,很熱。收拾好行李,擦了擦額頭的汗。

手機響了,不認(rèn)識的號碼。

“我是崔正佑。”

“哦,有事嗎?”那次留了電話給學(xué)生們,每個學(xué)生都有她的號碼,但她卻沒有每個學(xué)生的號碼。

“老師去過杭州嗎?快放假了,我打算去,但不太熟悉杭州。”

“我也不太熟悉,只去過兩次,怎麼,你要去那邊玩?”文尚雪有些驚訝。

“是的,但是其他同學(xué)不打算去,我只好一個人了,只是我不太熟悉那邊。”

“你可以報一個旅遊團,跟著去就可以了,車票酒店這些,只要你付錢就都幫你準(zhǔn)備好。”擡眼看見書櫃裡的日記,纔想起來忘記放進去了,邊講電話邊去拿日記。

“跟旅團出去沒意思的。”

文尚雪正在裝日記,心不在焉的說:“那不如跟我一起去,我這幾天也打算要去那邊。”剛說完就後悔了,掌嘴。

“那太好了,老師準(zhǔn)備什麼時候啓程?”崔正佑的語氣變得輕快很多。

文尚雪卻高興不起來,這下好了,還要帶著一個人去,麻煩死了,但是都已經(jīng)說了又不能收回,崔正佑可不像“如來”那樣好打發(fā)。

“呃……那個,崔同學(xué),我明天就要去了,我要趕在放假高峰期之前去,可是你還沒放假。”希望他可以顧忌著學(xué)校放棄去杭州的念頭。

但是,世事豈能皆如意?

“沒關(guān)係,下週就放假,我提前一週沒什麼,那麼,明天就在車站見吧,幾點?”

無奈嘆口氣,“七點,車票你自己搞定。”崔正佑一口應(yīng)下來便掛了電話。

徒留文尚雪在房間裡,自嘆自哀,頹廢的拿著手機。

“這下可麻煩了。”靈機一動,“不過只要把他帶到杭州就可以了,我自己去找姨婆,哈哈哈,我實在太聰明瞭!”

揹著一個不大不小的旅行包,輕裝上陣的來到車站,有了前兩次的經(jīng)驗,不必帶很多東西去,而且,這次恐怕不會留太久,按照預(yù)算,三天應(yīng)該夠了,不過是送本日記而已。

大老遠(yuǎn)就看見崔正佑在候車廳的座位上坐立不安的,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來四處張望。

這可真不像他,平時挺深沉的樣子,出來玩倒是沉不住氣了。

悄悄走到他身後,他正在看錶,文尚雪一巴掌拍在他肩膀上,本以爲(wèi)他會吃痛,沒想到痛的人是自己。

“哎喲!”文尚雪使勁甩著手,“疼死我了,你肩膀是石頭做的啊,這麼硬!”

崔正佑二話不說牽過她的手在自己雙手裡輕輕揉了起來,這舉動讓文尚雪大驚,急忙把手抽出來,“沒事沒事,逗你的。”看了看時間又道:“差不多了,走吧。”崔正佑背了一個很大的行李包,感覺像是要去徒步旅行,不知道里面裝了些什麼。

一路上沒話可聊的時候崔正佑就會問些問題,不過文尚雪就是有些摸不著頭腦了,他問的問題都是很簡淺的,以他的學(xué)識,根本不用文尚雪回答,不過似乎除了這些就沒什麼話題了,跟他在一起有點無聊。

“這次我去杭州要辦私事,把你安頓好了我就不管了,你可以找當(dāng)?shù)厝水?dāng)你的嚮導(dǎo)。”文尚雪漫不經(jīng)心的說著,翻看著那本日記。

崔正佑抿了抿嘴,打算說些什麼,見她看書看得專心,還是止住了。

到杭州已經(jīng)晚上了,叉腰站在火車站門口,看著人流涌動,文尚雪突然覺得很累,杭州離自己所在的城市那麼遠(yuǎn),每次一來一回都要花費不少時間。

這次來完,五年內(nèi)就不來了,太折騰人。

文尚雪帶崔正佑來到前兩次住的酒店,登記好拿著鑰匙卡上樓,這次是三樓。

有點矮,遠(yuǎn)處的西湖被前面的一些房子擋住了一部分,知道了登高望遠(yuǎn)的好處。

倆人就住隔壁,文尚雪幫他諮詢了一下當(dāng)?shù)剡[玩的信息,拿了一些資料給他,然後便如釋重負(fù)的回房休息了。

“像我這麼負(fù)責(zé)又會照顧學(xué)生的老師去哪裡找啊,哈哈,哈哈哈……”想到此不禁又狂笑起來。

這時崔正佑在門外邊敲門邊問道:“尚雪,你沒事吧?”

突然有人敲門又說話,文尚雪心裡嚇了一跳,想到是自己又失態(tài)了,急忙解釋:“沒事沒事,早點休息吧。”哎,最近自己怎麼了,老是這樣。

門外崔正佑有點擔(dān)心,是不是端午節(jié)事件讓她受什麼刺激了,在門外站了一會兒,聽裡面沒動靜了纔回房間。

“他剛纔叫我尚雪?你爺爺?shù)模瑏孜冶阋耍 睂χT吐了吐舌頭,洗洗漱漱便睡了。

第二天起來先去了市區(qū)裡的超市,買了不少吃的用的。

文尚雪總覺得姨婆日子過得有些清苦,她家的擺設(shè)很簡單,雖說那院子不大,但只有她和蘭姨住,不免顯得有些冷清,顧文修似乎也很少回去。念及此,就不知不覺地買了不少東西,拎著大包小包的去找姨婆。

村子依舊那麼寧靜,濃濃的綠色讓人看了安心。

這裡不大,但一座座老院子看起來都差不多,文尚雪有些迷惑了,在村子裡繞來繞去的,上次有顧文修帶領(lǐng),這次只能憑記憶找了。

天氣很熱,臉被曬得通紅,要是下雨就好了。

不遠(yuǎn)處有座小橋,吃力地拿著一堆東西向那邊走去。

東西放在橋邊,坐在石階上,小小石橋,坐落在一條小河上,兩岸樹木濃密,遮擋住了毒辣的陽光,塞北的風(fēng)吹不到江南。

江南給人的印象便是小橋、流水、人家,還有那蔥鬱的竹林。

遠(yuǎn)處跑來兩個嬉鬧的孩子,見了文尚雪也不懼,過來便說:“你不是村子裡的人,我沒見過你。”那孩子七八歲的樣子,小男孩,瘦瘦的,眼睛卻很大。

“我來找人,不過忘記了是哪家了。”

“你找誰?”還是那個男孩在問,另一個孩子小一些,始終躲在他身後,偷偷的看著文尚雪。

“你認(rèn)識蘭姨嗎?”不知道姨婆叫什麼。

“認(rèn)識的,我?guī)闳グ伞!蔽纳醒┩蝗挥X得這個孩子太帥了。

兩個孩子很懂事,幫文尚雪提了一些東西,走在前面,看著他們單薄的身形,突然有些心疼。

到了門前,年紀(jì)大些的孩子說:“這裡是蘭姨家,裡面還住著一個婆婆。”

“謝謝。”摸了摸孩子的頭,拿了一包牛肉乾給他們,那孩子推託了一下還是收下了,兩個孩子蹦蹦跳跳的跑遠(yuǎn)了。

調(diào)整了一下呼吸,叩響了木門。

不多時聽到軟地布鞋踩在石面上的聲音,隨著“吱呀”一聲,木門開了一條縫隙,蘭姨從縫隙中向外面看過來。

見是文尚雪便把門打開了,“姑娘,你怎麼來了?”

“蘭姨,我來找姨婆的,給她送日記。”蘭姨微笑著點點頭,又向她身後看了看,問道:“文修呢?沒和你一起來嗎?”

臉色微變,“我自己來的,他們學(xué)校好像還沒放假吧,呵呵。”乾笑兩聲試圖掩飾些什麼。

蘭姨理解的笑笑,看見文尚雪手裡的大包小包,又說:“大老遠(yuǎn)的來,怎麼還買這麼多東西。”

“我……那個,顧文修託我?guī)У摹!碧m姨聽是顧文修要帶的也就理所當(dāng)然地接過那些東西,招呼著她進了院子。

輕輕關(guān)上院門,又來這裡了。

“要是我以後也能住在這裡就好了。”嘴裡喃喃自語著。

蘭姨把東西放好,便對文尚雪道:“上次你們走了以後,姨婆病了,病得不輕,最近剛好,你把日記給她就好,不要多問。”

“姨婆病了?怎麼顧文修沒告訴我。”

“文修不知道,姨婆沒說,怕他擔(dān)心。”蘭姨見她臉被曬得通紅,便急忙讓她坐下休息,倒了一杯涼茶給她祛暑,“拿這麼多東西來,累了吧,天氣這麼熱,怎麼找到這的?”

“上次是顧文修帶我來的,我對這裡不太熟,找了很久都沒找到,不過有兩個孩子帶我來的,一大一小,瘦瘦的。”口渴得很,一口氣把涼茶都喝了。

蘭姨想了想,說:“那兩個孩子啊,住在村西,他們家條件不太好,老大七歲了,還沒上學(xué)呢,唉~”

拿著杯子的手微微握緊,怪不得兩個孩子那麼瘦,襯得那雙大眼睛更大。

“你去後面找姨婆吧。”

文尚雪來到後院,輕輕敲了兩下房門。

“誰呀?”如果是蘭姨不會敲門的。

“我是上次和顧文修一起來的。”

“快進來吧。”

進了屋子一陣涼意襲來,沒有空調(diào)卻這麼涼快,老房子就是冬暖夏涼。

姨婆端坐在太師椅裡面,臉色有些憔悴,看起來比上次瘦了,果然是大病初癒,不知道是不是因爲(wèi)那張照片的緣故。

“孩子,大熱天的怎麼來了?快坐。”

“姨婆,我把那本日記帶來了。”文尚雪誠惶誠恐的看著她。

姨婆的眼裡突然發(fā)亮,著急的說:“快!快給我!”

對姨婆這樣的舉動文尚雪有些害怕,急忙從揹包裡拿出了那本日記,遞送到姨婆手裡。

姨婆小心翼翼的接過日記,枯槁的雙手細(xì)細(xì)撫摸著,從上到下,從邊緣到裡面,“沒錯,是這本日記。”

文尚雪想問些什麼,但是想到蘭姨的話,終究還是忍住好奇心沒有多問。

“那……我就告辭了。”有些不甘心的準(zhǔn)備離開。

“中午了,咱們先去吃飯吧。”姨婆把日記拿到自己的房間,文尚雪看見她打開一個大木櫃,把日記放了進去。

姨婆一手拄拐,一手牽著文尚雪來到大廳後的廚房。廚房也不小,有十幾平米,從大廳右邊的側(cè)門出去,緊挨著大廳後面。這個院子就像一個“品”字格局,大廳和前院是最大的,左右兩個側(cè)門通向不同的地方,上次來只是去姨婆的房間,所以從左邊的側(cè)門出去,沒想到右邊的側(cè)門後面也有一個院子,蘭姨說這個院子裡的房子是顧文修回來住的。大廳後面的兩個院子只一牆之隔。

蘭姨的手藝很好,做的菜不油不膩,很清淡,四菜一湯。

飯席間大家一直都沒說話,文尚雪吃得有些不自在,姨婆吃得很少,文尚雪心裡有些擔(dān)心,身體剛恢復(fù),吃這麼少怎麼補充營養(yǎng)。

飯後,姨婆對文尚雪道:“姑娘,留下來吃晚飯吧。”文尚雪不好推託便答應(yīng)了。

中午姨婆要睡午覺,蘭姨讓文尚雪去顧文修的房間也睡一下,便也回房了。

顧文修的房間擺設(shè)很齊全,木牀木櫃木桌木椅木案,清一色。屋子很乾淨(jìng),一塵不染,想是蘭姨常來打掃。

屋子裡有那種木頭混合著墨香的味道,聞著讓人心裡很舒服,很踏實,躺在木牀上,慢慢沒了知覺。

醒來的時候夕陽斜照在窗戶上,夕陽紅透過窗戶的木格照在地上,有隻麻雀在外面的窗臺上嘰嘰喳喳的唱歌。

文尚雪懶懶的躺在牀上,醒了卻不想起來,要是能住在這就好了,安逸,恬靜,與世無爭,是她一直追求的,厭倦了大城市的喧囂,還有那複雜的人際關(guān)係,這裡更顯純樸。

看看時間已經(jīng)下午四點了,這一覺睡得可真久,這下晚上又要睡不著了。

出了院子來到大廳,蘭姨正在掃前院,文尚雪上前想幫忙,被蘭姨拒絕了,“你是來這裡做客的,怎麼能讓你動手幹活呢。”

文尚雪覺得很不好意思,“沒什麼,我在家也常這樣的。”

蘭姨好像突然想起了什麼,對文尚雪說:“姨婆說,你醒了去找她。”

點點頭,快步去了後院。

姨婆的房門開著,夕陽的殘輝照進去,映得姨婆身上似乎鍍了一層金。

“姨婆。”

姨婆手裡拿著一串瑪瑙念珠,正閉眼默唸著,聽見文尚雪喚她,便緩緩睜開了眼。

“孩子,坐這邊來,今天累壞了吧?”文尚雪依言坐在左邊的太師椅裡面,面有窘色,估計是自己睡得太久了纔會讓姨婆這樣想。

“謝謝你幫我把日記拿回來,我以爲(wèi),再也見不到這本日記了,沒想到……”頓了一下,“都是天意。”

“您別這麼說,能找到這日記的主人我也很欣慰。”

“明天來吃飯吧。”姨婆突然換了話題。

“我……打算後天就走了。”

“怎麼?你還有工作?”顯然姨婆有些失望。

“沒有,來這裡就是送日記給您,不然我實在想不出有什麼理由讓自己在這裡多呆些日子。”

姨婆臉色緩和了些,“這樣就沒事了,在這裡多留些日子吧,杭州的天氣比北京好很多,而且這裡是鄉(xiāng)下,遠(yuǎn)離市區(qū),空氣很好。”

文尚雪面有難色,再考慮是不是要多呆幾天。

姨婆又道:“你不想聽,關(guān)於那張照片的故事?”

“您願意講?”

姨婆點點頭,“但是,我不能今天就給你講,我需要一些時間調(diào)整,今天看見那本日記,我的心情有些激動,等我調(diào)整好,會告訴你的。”

“明天中午別忘了過來吃飯。”走之前姨婆說。

最後文尚雪答應(yīng)了多住幾天,吃過晚飯便回市區(qū)了。

《雲(yún)起梅花香》最新章節(jié)由雲(yún)起書院首發(fā),最新最火最快網(wǎng)絡(luò)小說首發(fā)地!(本站提供:傳統(tǒng)翻頁、瀑布閱讀兩種模式,可在設(shè)置中選擇)

第14章 女大三,抱金磚第11章 姨婆第8章 榆樹錢第11章 百花深處第6章 地獄南京(二)第2章 故人之子(二)第22章 訣別詩(三)第15章 於家爲(wèi)國第15章 於家爲(wèi)國第14章 女大三,抱金磚第16章 緣定三生第九章第2章 故人之子(二)第五章第14章 私定終身(二)第5章 地獄南京(一)第二章第11章 百花深處第20章 訣別詩(一)第一章第12章 午夜驚心第5章 雪夜梅開第13章 私定終身(一)第六章第3章 抗日遊行(一)第12章 午夜驚心第3章 抗日遊行(一)第17章 剪惡除奸第6章 春雪第5章 雪夜梅開第3章 水鄉(xiāng)烏鎮(zhèn)第17章 往事第8章 榆樹錢第12章 午夜驚心第10章 雨中靈隱第8章 榆樹錢第10章 雨中靈隱第16章 物歸原主第四章第四章第7章 梅花釀第16章 緣定三生第11章 百花深處第1章 故人之子(一)第13章 給老外講課第3章 抗日遊行(一)第18章 牢獄之災(zāi)(一)第五章第7章 梅花釀第13章 私定終身(一)第三章第六章第16章 緣定三生第19章 牢獄之災(zāi)(二)第12章 人生如茶第九章第8章 榆樹錢第4章 抗日遊行(二)第1章 故人之子(一)第22章 訣別詩(三)第七章第9章 遇見三生石第四章第4章 老照片第8章 榆樹錢第13章 給老外講課第5章 地獄南京(一)第10章 斷青絲第1章 一本舊日記第15章 端陽泣第19章 牢獄之災(zāi)(二)第16章 緣定三生第二章第4章 老照片第18章 牢獄之災(zāi)(一)第13章 給老外講課第8章 舊情難忘(一)第九章第20章 訣別詩(一)第6章 春雪第10章 雨中靈隱第22章 訣別詩(三)第11章 姨婆第17章 剪惡除奸第15章 端陽泣第10章 雨中靈隱第8章 榆樹錢第2章 故人之子(二)第3章 抗日遊行(一)第二章第8章 舊情難忘(一)第10章 斷青絲第五章第八章第8章 舊情難忘(一)第13章 私定終身(一)第6章 春雪第七章
第14章 女大三,抱金磚第11章 姨婆第8章 榆樹錢第11章 百花深處第6章 地獄南京(二)第2章 故人之子(二)第22章 訣別詩(三)第15章 於家爲(wèi)國第15章 於家爲(wèi)國第14章 女大三,抱金磚第16章 緣定三生第九章第2章 故人之子(二)第五章第14章 私定終身(二)第5章 地獄南京(一)第二章第11章 百花深處第20章 訣別詩(一)第一章第12章 午夜驚心第5章 雪夜梅開第13章 私定終身(一)第六章第3章 抗日遊行(一)第12章 午夜驚心第3章 抗日遊行(一)第17章 剪惡除奸第6章 春雪第5章 雪夜梅開第3章 水鄉(xiāng)烏鎮(zhèn)第17章 往事第8章 榆樹錢第12章 午夜驚心第10章 雨中靈隱第8章 榆樹錢第10章 雨中靈隱第16章 物歸原主第四章第四章第7章 梅花釀第16章 緣定三生第11章 百花深處第1章 故人之子(一)第13章 給老外講課第3章 抗日遊行(一)第18章 牢獄之災(zāi)(一)第五章第7章 梅花釀第13章 私定終身(一)第三章第六章第16章 緣定三生第19章 牢獄之災(zāi)(二)第12章 人生如茶第九章第8章 榆樹錢第4章 抗日遊行(二)第1章 故人之子(一)第22章 訣別詩(三)第七章第9章 遇見三生石第四章第4章 老照片第8章 榆樹錢第13章 給老外講課第5章 地獄南京(一)第10章 斷青絲第1章 一本舊日記第15章 端陽泣第19章 牢獄之災(zāi)(二)第16章 緣定三生第二章第4章 老照片第18章 牢獄之災(zāi)(一)第13章 給老外講課第8章 舊情難忘(一)第九章第20章 訣別詩(一)第6章 春雪第10章 雨中靈隱第22章 訣別詩(三)第11章 姨婆第17章 剪惡除奸第15章 端陽泣第10章 雨中靈隱第8章 榆樹錢第2章 故人之子(二)第3章 抗日遊行(一)第二章第8章 舊情難忘(一)第10章 斷青絲第五章第八章第8章 舊情難忘(一)第13章 私定終身(一)第6章 春雪第七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罗县| 东兰县| 玉树县| 岳阳市| 孟州市| 麻江县| 忻州市| 图片| 德兴市| 道真| 安达市| 原平市| 防城港市| 汝州市| 望谟县| 磐安县| 石河子市| 宜都市| 林口县| 湖口县| 阿坝| 双桥区| 迁西县| 安阳市| 尼勒克县| 芮城县| 炉霍县| 睢宁县| 任丘市| 龙岩市| 江油市| 汉寿县| 河南省| 仲巴县| 古田县| 昭平县| 长泰县| 蓝山县| 崇文区| 库尔勒市| 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