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八十章

一秒記住

當然,步兵的戰鬥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一帆風順,也不可能會有那麼簡單。

原因是老山地形複雜,總會有一些位置是炮兵的死角,比如有些高地面向我們的方向是峭壁,步兵必須要繞過正面從側面上去,像這樣的高地,越軍的防禦正面也就是工事肯定也是構築在側面。

類似於這樣的高地炮兵就有些無能爲力。

五十號高地就是這樣一個高地……五十號高地是位於老山主峰東側的一個高地,其特殊之處就在於它是由三個小山包組成,而且老山主峰及鄰近的57號高地的機槍還可以居高臨下爲其提供火力掩護。

可以想像的是,像這樣的一個高地……我軍步兵在對其展開進攻的時候就要同時承受幾個方向的火力打擊,而炮兵又基本上起不了多大作用,於是就只能看著我軍步兵在越鬼子猛烈的火力下不斷的朝高地發起一波又一波的衝擊。

這時我才意識到江師長之前說的,也就是要把新舊兩套戰術結合起來用是有先見之明的。

傳統的戰術雖然很多地方都不科學,也就是在戰場上會造成大量的傷亡,但有時戰場就需要這樣用生命和勇氣去對敵人的工事和陣地發起衝擊。

在這一點上,新戰術在戰場上反倒是不合適宜的。

抗美援朝時期美軍的表現其實就是一個經典的反例……當時美軍使用的戰術不可謂不先進,但在他們那種戰術及訓練下,在朝鮮那種複雜的地形往往就只能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用戰士去衝鋒是行不通的。必須要用飛機、大炮轟炸。

於是美軍在朝鮮戰爭中做得最多的事就是隔遠了用飛機大炮一陣狂轟濫炸。

就像現在這樣。如果我們把傳統戰術的一切都推翻的話,那麼在面對類似50號高地這樣的地形就會顯得十分無奈……炮火炸不到,又沒有空中力量可以使用,如果真要說有吧,那就是直升機了。

可是很明顯直升機也不適合在這樣的地形上使用,因爲在直升機攻擊50高地時,老山主峰上的高射機槍就可以居高臨下的衝著直升機一陣亂打……那時只怕就是直升機的噩夢了。

所以這時候就只能直接用步兵對其發起衝鋒,發起一場血肉之軀與鋼鐵之間碰撞的衝鋒。

雖然我在望遠鏡裡看不到50號高地的具體狀況……我其實很不喜歡這種狀態。以往的第場戰鬥,就算我不能事無具細的瞭解每一個角落的戰況,但也是想了解什麼就能在第一時間知道。

但是現在,我似乎就只能站在這高地上有望遠鏡望來望去。

不過這似乎也不奇怪,我現在指揮的是炮兵嘛,合成營的主要任務是保護炮瞄雷達並用炮瞄雷達指導炮兵作戰嘛,那當然就沒有必要了解太多關於步兵的狀況了。

確切的說,也不是說沒有必要,而是沒有必要在第一時間瞭解這些狀況……這時的步兵指揮部只怕早就忙著一團了,就算花時間通知我。只怕我們也幫不上什麼忙。

但我還是能夠從望遠鏡裡看到的一些細節推斷出大致的戰況……比如迫擊炮和手榴彈爆炸的煙霧,再比如曳光彈的尾跡等。

曳光彈這玩意可以說是一種很危險的東西。因爲它在發出光亮的同時實際上就是在告訴敵人狙擊手自己的位置。

但這玩意有時還真是不得不用。

原因就是我軍通訊裝備嚴重不足……這時我軍可是還有將近四百萬人的數量,所以不可能像我們合成營一樣人人都配有微型步話機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通訊。甚至於一般的部隊在步兵與配屬其的迫炮部隊都沒有通訊設備。

於是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也就是步炮協同的問題,尤其是在林深草密的老山陣地上,隔個十幾米都很難看到前方的人,於是協同就更加困難了。

這個問題就是靠曳光彈來解決的,也就是前方步兵朝越軍工事方向打去一串串的曳光彈爲後方的火箭筒射手、無後座力炮射手或是迫擊炮指示目標,於是這些裝備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由此我也知道,這肯定是我軍碰到越軍暗堡的阻攔了。

正如我們所知道的,這些暗堡很難由火箭筒這些裝備摧毀,除非它們能將火箭筒等由射孔打進去。

當然,要用精度並不高的火箭筒做到這些是十分困難的,何況這些步兵還是在老山主峰及57號高地的多層火力的壓制下。

那麼能做的似乎就只有一點,就是抱著手榴彈或是炸藥包往前衝……

然而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我軍步兵採取了另外一種方法:他們在進攻50號高地的同時,分出一部份對57號高地展開了進攻。

我心下不由暗道一聲打得好……至少這樣57號高地就無法分出火力來對他們造成干擾了,同時老山主峰上有限的支援火力也面臨一個兩難的問題,他們支援50號高地好呢?還是支援57號高地好!

無論老山主峰的越軍做出哪個選擇,另一個高地都有被我軍拿下的危險。

果然,沒過多久57號高地就順利被我軍拿下,接著57號高地就成了我軍步兵的另一個有力的火力支援點。

在57號高地的火力掩護下,我軍步兵再頂著越軍的槍林彈雨一舉拿下了50號高地。

當然,身在戰場之外的我是無法設身處地的感受到這場戰鬥的激烈程度,事後才知道進攻50號高地的九連,正是因爲這場戰鬥而傷亡慘重。而從這場戰鬥中倖存的一些戰士中,就有一名在現代膾灸人口的越戰英雄……史光柱!

謹以本章九連四班班長史光柱同志致敬,史光柱同志在進攻老山50號高地的過程中,多次負傷不下火線,在雙眼嚴重受傷的情況下還堅持戰鬥,最終帶領著戰士們拿下了陣地。

第35章 暗堡第一百六十四章第70章 雲南第五章第84章 憑祥第152章 會議(四)第七十章第63章 棱線工事第13章 訓練(二)第三十六章第36章 團長第191章 最後的殺招第62章 直升機第一百五十章第九十七章第143章 狙擊戰第124 炮瞄雷達第135章 戰火第66章 壓力第73章 晚餐第98章 馬島戰爭(十七)第107章 法卡山戰役(十二)第163章 炮戰(2)第155章 埡口天險第103章 法卡山戰役(八)第132章 內鬨第33章 聯繫第129章 指揮權第43章 宣傳工作第5章 詭計第9章 難民營(三)第95章 招兵第217章 戰後總結第163章 演習(六)第79章 05號山谷第335章 訓練(二)第79章 整合第56章 偷襲第4章 捕俘行動(二)第47章 戰爭是殘酷的第72章 預備隊第二十二章第43章 宣傳工作第229章 會議(三)第124 炮瞄雷達第65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136章 信第48章 連長第六十四章第154章 演戲第98章 法卡山戰役(三)第27章 直升機(二)第71章 航母無用論第55章 581高地第116章 任務第一百二十三章第69章 新的任務第91章 半壁崖(二)第35章 民航事件(四)第118章 回村第91章 二營第41章 者陰山(六)第142章 雷區第20章 新的任務第63章 直升機(二)第12章 訓練第65章 錢第111章 撫卹金第146章 演戲第75章 地道第104章 一路走好第30章 默認第228章 會議(二)第八十四章第168章 吉利服第82章 風雲突變第八十九章第194章 三面合擊第五十九章第141章 戰前動員第165章 723高地第139章 炮兵的戰術第130章 伏擊第四十二章第40章 者陰山(五)第137章 獨眼龍第81章 戰術訓練第39章 定向雷第148章 回國第64章 假目標第115章 SAS(二)第2章 新任務第8章 炮兵觀察員(二)第129章 伍德沃德第六十九章第121章 潛伏戰第二百二十二章第162章 任務第161章 演習(四)第35章 會議
第35章 暗堡第一百六十四章第70章 雲南第五章第84章 憑祥第152章 會議(四)第七十章第63章 棱線工事第13章 訓練(二)第三十六章第36章 團長第191章 最後的殺招第62章 直升機第一百五十章第九十七章第143章 狙擊戰第124 炮瞄雷達第135章 戰火第66章 壓力第73章 晚餐第98章 馬島戰爭(十七)第107章 法卡山戰役(十二)第163章 炮戰(2)第155章 埡口天險第103章 法卡山戰役(八)第132章 內鬨第33章 聯繫第129章 指揮權第43章 宣傳工作第5章 詭計第9章 難民營(三)第95章 招兵第217章 戰後總結第163章 演習(六)第79章 05號山谷第335章 訓練(二)第79章 整合第56章 偷襲第4章 捕俘行動(二)第47章 戰爭是殘酷的第72章 預備隊第二十二章第43章 宣傳工作第229章 會議(三)第124 炮瞄雷達第65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136章 信第48章 連長第六十四章第154章 演戲第98章 法卡山戰役(三)第27章 直升機(二)第71章 航母無用論第55章 581高地第116章 任務第一百二十三章第69章 新的任務第91章 半壁崖(二)第35章 民航事件(四)第118章 回村第91章 二營第41章 者陰山(六)第142章 雷區第20章 新的任務第63章 直升機(二)第12章 訓練第65章 錢第111章 撫卹金第146章 演戲第75章 地道第104章 一路走好第30章 默認第228章 會議(二)第八十四章第168章 吉利服第82章 風雲突變第八十九章第194章 三面合擊第五十九章第141章 戰前動員第165章 723高地第139章 炮兵的戰術第130章 伏擊第四十二章第40章 者陰山(五)第137章 獨眼龍第81章 戰術訓練第39章 定向雷第148章 回國第64章 假目標第115章 SAS(二)第2章 新任務第8章 炮兵觀察員(二)第129章 伍德沃德第六十九章第121章 潛伏戰第二百二十二章第162章 任務第161章 演習(四)第35章 會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峰| 潞西市| 沧源| 子长县| 雅安市| 石家庄市| 清新县| 南江县| 陆丰市| 莒南县| 万宁市| 通江县| 崇阳县| 丹巴县| 大同市| 营口市| 彭泽县| 张家港市| 绥滨县| 陵水| 西畴县| 香格里拉县| 江西省| 香格里拉县| 赤壁市| 龙南县| 峨边| 来安县| 定州市| 乌什县| 浑源县| 任丘市| 英德市| 麻江县| 格尔木市| 盐源县| 临夏县| 积石山| 太谷县| 长阳| 天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