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穆王這時纔不禁感嘆道:“沒想到人工的技巧,竟然能像造物者的天地之術一樣神奇,真是不可思議!”
《列子湯文》原文:
“周穆王西巡狩,越崑崙,不至弇山。反還,未及中國,道有獻工人名偃師,
穆王薦之,問曰:“若有何能?”偃師曰:“臣唯命所試。然臣已有所造,願王
先觀之。”穆王曰:“日以俱來,吾與若俱觀之。”越日偃師謁見王。王薦之,
曰:“若與偕來者何人邪?”對曰:“臣之所造能倡者。”穆王驚視之,趨步俯
仰,信人也。巧夫顉其頤,則歌合律;捧其手,則舞應節(jié)。千變?nèi)f化,惟意所
適。王以爲實人也,與盛姬內(nèi)御並觀之。技將終,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待妾。
王大怒,立欲誅偃師。偃師大懾,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傅會革、木、膠、漆、
白、黑、丹、青之所爲。王諦料之,內(nèi)則肝、膽、心、肺、脾、腎、腸、胃,外
則筋骨、支節(jié)、皮毛、齒髮,皆假物也,而無不畢具者。合會復如初見。王試廢
其心,則口不能言;廢其肝,則目不能視;廢其腎,則足不能步。穆王始悅而嘆
曰:“人之巧乃可與造化者同功乎?”詔貳車載之以歸。夫班輸之雲(yún)梯,墨翟之飛鳶,自謂能之極也。弟子東門賈禽滑釐聞偃師之巧,以告二子,二子終身不敢語藝,而時執(zhí)規(guī)矩。”
休息了一會後,我拉著小童又走了一次,這條道路我們已經(jīng)走得很熟了,我專門仔細看了走過的山洞,確信一路上沒有繞彎路,但是沒過多久,小童突然又站住了,緊緊握著我的手。
我擡頭看了看,前面又是出現(xiàn)了一尊黑色的石雕,那個石雕卻沒有發(fā)出紅光,我用手電筒仔細照了照,它的眼睛被粉筆給塗上了。
看來,我們這次真的又回到了原地。
小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我還是不死心,我一直認爲,我和小童之所以走不出去,一定還是因爲人意識上的偏差,畢竟我們算是在黑暗中摸索,也像被蒙了眼睛一樣,或者是古人在這個洞穴中故意設計了一些場景,騙過了我們的眼睛,讓我們無法修正走路時的誤差,才導致了我們一次次回到了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