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九章 半渡而擊(一)

陳錦得到的那份情報來自於清軍此前留在東岸的斥候,雖然衢州地處金衢盆地,明軍一路行來所輻射到的區域除了自西向東的衢江和交錯的溪流外都是平坦的地形,但是在南部的丘陵地帶,像明軍中那些初到此地的斥候們卻遠不是這些清軍地頭蛇的對手,所以南塘營的動向很快便被他們所察覺,進而在確定了一切後便送到了陳錦的案前。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在衢州也敢如此,陳文小兒,你便是如此小視本部堂嗎?!”

將不因怒興兵,這個道理陳錦很明白,但是明軍打算潛渡的消息還是讓他不由得爲之一振,因爲此前他已經下令將靈溪上的船筏儘可能的全部帶到西岸,明軍的船筏數量極少,即便情報中的登陸點河道較窄,並不利於清軍水營進行攔截,但若是能夠在明軍渡河時發起進攻的話,一戰摧毀陳文賴以成名的南塘營,那麼對於後續的圍剿也必是大有益處的。

半渡而擊,這個幾乎沒有任何失敗可能的戰術促使著陳錦立刻下令動員整個督標營,並以著急行軍趕往明軍的登陸點,唯恐南塘營順利渡過靈溪,從而牽制住西岸的清軍,爲明軍主力渡河提供便利。

隨著陳錦的命令下達,整個督標營迅速動員起來,浩浩蕩蕩的向著預定地點進發,就連王升那個降將以及他麾下那支剛剛補入督標營不久的前四明山明軍也沒有例外。

………………

“督標營前鋒已至山後,其主力正在迅速跟進,三刻鐘左右便會與我部遭遇!”

讀出了探馬向東岸打出來的信號後,李瑞鑫一屁股重新坐到了馬紮。隔著靈溪,三刻鐘的時間他既不可能把剩餘的軍隊盡數運送過去,也不可能把已經運過去的部隊重新運回來,甚至連一小半都不可能。

在天臺山上時,陳文倒是有把《孫子兵法》繼續講完,其中的那句“客絕水而來,勿迎之於水內,令半濟而擊之,利”的段落更是拿春秋時的一個笨蛋做過反例,所以他可謂記憶猶新。

而現在,李瑞鑫在處境和那句話中講的幾乎是一模一樣。只可惜,此刻的他卻沒有如宋襄公那般擁有選擇的機會,因爲他率領的這支明軍偏師便是可能遭到對手半渡而擊的對象,而久歷戰陣的陳錦、張國勳等人也絕不可能突然間變得仁義無雙起來。

進也不是,退也不是,而且清軍很快便會抵達,也沒有什麼時間可以留給他去思考。到了這個情勢緊迫且進退兩難的局面,李瑞鑫反倒冷靜了下來,因爲在他的人生中,並非沒有人在類似的局面下做出過抉擇!

弘光元年,清軍大舉南下,一邊是剛剛擊退卻勢力猶存的左夢庚大軍,另一邊是已經投降清軍且正在竭力勸降於他的廣昌伯劉良佐,弘光天子逃奔軍中的黃得功在這樣兩難的情況下選擇與清軍決戰,最後壯烈殉國,可謂雖敗猶榮。

,浙江清軍調集杭州駐防八旗和提督標營圍剿四明山,直浙經略王翊集結大軍與清軍決戰遭逢慘敗,此前剛剛遭到排擠的陳文卻還是選擇遵從王翊的遺命掩護百姓撤離。可是眼看著即將出了四明山的範圍卻被尾隨的大股清軍追上,在退一步便可輕鬆脫險,進一步卻要面對數倍於己的清軍精銳的情況下,陳文卻選擇留下來爲百姓殿後,最終更是一舉擊潰了清軍,完成了那場旁人幾乎無法想象的翻盤。

這兩個人,一個是他曾經的偶像,另一個是他如今誓死效忠的主帥,他們在遭逢絕境的時刻都選擇了毅然決然的衝上去,真足以壯英雄之義膽。而一向以武勇過人自居的李瑞鑫,剛剛卻還在猶豫,甚至是畏懼,實在讓他感到了無比的羞憤。

身爲偏師的主將,肩負著極其重要的任務,如許的壓力壓在了他的身上,但這卻並不是猶豫不決的理由。這不僅僅是在於那份將門子弟視若珍寶的驕傲,更重要的是陳文以及麾下將士們的信任,絕不可以辜負!

想到這裡,李瑞鑫長身而起,摘下了掛在得勝鉤上的佩劍和弓矢,整理了一番衣甲便向還在熱火朝天的搬運軍需、火炮的河灘走去。

“李帥!”未待李瑞鑫開口下達命令,南塘營的軍法官在讀出信號的含義後愣了片刻,可是待他反應過來李瑞鑫已經走到了河灘旁,咬了咬牙便趕忙衝過去進言。

“李帥乃是大軍偏師的主將,理應坐鎮此地指揮全軍。若是不放心對岸,末將願意親領督戰隊渡河督戰!”

陳文自領兵起便治軍極嚴,雖說他的軍法官職務直接向金華鎮總軍法官齊秀峰負責,與李瑞鑫的南塘營指揮互不統轄,但是作爲軍法官,他卻是再清楚不過,失陷主將部下無功便是必死之罪。這條軍法在戚繼光時代便是鐵律,到了現在更是死路一條,就連身在金華的家人也要受到連累,還不如親自帶隊督戰賭上一把,贏了便註定會高升,就算是輸了也能做個烈士。

軍法官的心思李瑞鑫很清楚,也很能理解,但是主將爲一軍之膽,這是他在黃得功軍中時便學到的關鍵,到了陳文軍中更是親眼見到過,對岸的部下們即將面對的乃是清軍的督標營,容不得半點的輕視。

只見李瑞鑫搖了搖頭,便向幾個同樣圍上來旨在勸阻的軍官們下達命令。“韃子已到了山後,其主力很快便會抵達,本帥心意已決,親自到對岸指揮作戰。諸君還是把勸說的氣力留下來儘快渡河吧,你們進度越快,我軍成功的可能性便越高!”說罷,李瑞鑫便推開衆人,跳上了一條空竹筏,在撐船民夫的劃動下向著對岸駛去。

眼見著已經沒有任何辦法,東岸的軍官們只得盡力加快渡河的速度,軍法官則更是把那些作爲督戰隊的鎮撫兵們指揮個團團轉,將其餘的男女老幼號召起來爲明軍搬運輜重。

兩刻鐘後,大隊的清軍在驅逐了明軍的遊騎後,很快便到達了預期的地點——靈溪西岸的明軍登陸點,可是待他們站穩腳跟,看到的卻是一隊隊的明軍正在嚴陣以待,而大隊明軍的背後則是那面自出道以來便讓浙江清軍吃盡了苦頭的南塘營營旗和金華鎮團練總兵官李瑞鑫的將旗,此刻正迎著山谷中吹來的風將旗幟上的文字和圖案盡情展現在清軍眼前。

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望(四)第十章 答案(中)第四十九章 本色(下)第三十四章 輻射(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逆轉未來(六)第四十七章 新血第六十四章 疾風(三)第八十七章 宣戰第七章 驚變第三十八章 敵意第一百零二章 如鯁在喉(上)第三十九章 萌芽(下)第五十六章 力量第一百四十一章 殺王(完)第一百零四章 如鯁在喉(下)第六十二章 破圍(五)第四十六章 新謀第四十四章 山雨至第一百一十章 天崩(完)第二十八章 善後第七十七章 偉力(上)第二十七章 星君(上)第十九章 向西第五章 交易第四十章 訴求第二十章 舟山(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變數(下)第一百一十章 絕望第九十二章 質變(一)第三十二章 迫降第五章 八月(上)第四十七章 國公第二十四章 天誅(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望(三)第三十六章 野望(下)第五十章 卷平崗(下)第六十六章 反應(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三王內訌(上)第十五章 摧枯拉朽(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坐困第四十七章 同步(二)第七十八章 棄子第十章 解答第四十一章 革新第十二章 越王之封第四十六章 衛所第八十七章 緋聞(下)第八十八章 重拳(上)第十九章 楸枰三局(下)第六十六章 疾風(五)第三十三章 波動第十一章 水漲第五十九章 織網(下)第十章 恆業第一百五十章 毀城第二章 捷報第一百三十章 奇兵(上)第九十七章 曙光初現(上)第四十九章 十月圍城第十八章 方向第一百一十九章 釘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情理之中(上)第一章 寄託第五十三章 工業第八十六章 餘波第四十四章 馬進寶(中)第五十七章 誓師第三十章 舊瓶第九十一章 隔江第六十五章 反應(上)第三十一章 演技(五)第三十二章 新軍(中)第四十章 陽謀第一百四十四章 宿命(中)第三十四章 借力第六十二章 不寧第一百七十章 北望(七)第十一章 王命(下)第六十五章 舊恨(二)第三十三章 輻射(中)第十七章 初見第一百三十四章 勝券在握(中)第九章 恆產第五十三章 添磚第七十五章 義之所至第三十三章 輻射(中)第七十二章 勁草(一)第五十五章 師夷長技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王內訌(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生第五十一章 成王敗寇(上)第五十七章 追!(三)第一百零九章 壓制第三十二章 因果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望(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相見歡(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北望(完)第一百七十二章 南京(上)
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望(四)第十章 答案(中)第四十九章 本色(下)第三十四章 輻射(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逆轉未來(六)第四十七章 新血第六十四章 疾風(三)第八十七章 宣戰第七章 驚變第三十八章 敵意第一百零二章 如鯁在喉(上)第三十九章 萌芽(下)第五十六章 力量第一百四十一章 殺王(完)第一百零四章 如鯁在喉(下)第六十二章 破圍(五)第四十六章 新謀第四十四章 山雨至第一百一十章 天崩(完)第二十八章 善後第七十七章 偉力(上)第二十七章 星君(上)第十九章 向西第五章 交易第四十章 訴求第二十章 舟山(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變數(下)第一百一十章 絕望第九十二章 質變(一)第三十二章 迫降第五章 八月(上)第四十七章 國公第二十四章 天誅(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望(三)第三十六章 野望(下)第五十章 卷平崗(下)第六十六章 反應(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三王內訌(上)第十五章 摧枯拉朽(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坐困第四十七章 同步(二)第七十八章 棄子第十章 解答第四十一章 革新第十二章 越王之封第四十六章 衛所第八十七章 緋聞(下)第八十八章 重拳(上)第十九章 楸枰三局(下)第六十六章 疾風(五)第三十三章 波動第十一章 水漲第五十九章 織網(下)第十章 恆業第一百五十章 毀城第二章 捷報第一百三十章 奇兵(上)第九十七章 曙光初現(上)第四十九章 十月圍城第十八章 方向第一百一十九章 釘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情理之中(上)第一章 寄託第五十三章 工業第八十六章 餘波第四十四章 馬進寶(中)第五十七章 誓師第三十章 舊瓶第九十一章 隔江第六十五章 反應(上)第三十一章 演技(五)第三十二章 新軍(中)第四十章 陽謀第一百四十四章 宿命(中)第三十四章 借力第六十二章 不寧第一百七十章 北望(七)第十一章 王命(下)第六十五章 舊恨(二)第三十三章 輻射(中)第十七章 初見第一百三十四章 勝券在握(中)第九章 恆產第五十三章 添磚第七十五章 義之所至第三十三章 輻射(中)第七十二章 勁草(一)第五十五章 師夷長技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王內訌(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生第五十一章 成王敗寇(上)第五十七章 追!(三)第一百零九章 壓制第三十二章 因果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望(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相見歡(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北望(完)第一百七十二章 南京(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寨县| 廊坊市| 将乐县| 罗山县| 芦溪县| 连南| 铜山县| 河东区| 松溪县| 德阳市| 江阴市| 湖州市| 雅江县| 正镶白旗| 马关县| 基隆市| 杭锦后旗| 抚顺县| 涡阳县| 额济纳旗| 阜平县| 呼伦贝尔市| 通州市| 温州市| 瓮安县| 广安市| 张北县| 花莲县| 射洪县| 长沙县| 鄂尔多斯市| 额敏县| 水城县| 县级市| 和平县| 睢宁县| 华容县| 江西省| 滦南县| 大石桥市| 隆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