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天和將慕秋雲帶回冥殿,不僅是慕秋雲感覺有些如墜夢裡,就連許多尉遲天和的親朋好友都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修真界有一條不成文的慣例,說得好聽點便是要“門當戶對”,說得粗陋一點,便是“魚找魚,蝦找蝦,烏龜找王八。”
一般來說,修真者自當也找修真者爲伴,通稱“道侶”。
這不僅僅是因爲同爲修真者共同語言更多一點,更重要的是,只有同爲修真者,才能在壽命上比較“般配”,不然的話,以凡人少則幾十年、多則百餘年的壽命,根本就只能以“黑髮人送白髮人”的結局而告終。
所以,當時很多人都表示反對,但當他們聽完尉遲天和的講述之後,便都沉默不語,隨即還送上祝福,願他們白頭偕老、永遠相伴!
尉遲天和迎娶了慕秋雲之後,也知道他們不可能永遠相伴,便想方設法幫助慕秋雲打通經脈、改造身體,以求她能感悟到靈氣,踏入修真門檻。
不過,有沒有靈根,根本就是與生俱來的,有便是有,沒有便是沒有。
這種後來“改造”的方法,有史以來就沒有人成功過——在這件事情上,尉遲天和並非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許多修真者在發現自己的孩子沒有靈根後,都會想盡千方百計,欲讓孩子也可以修真。
這是人之常情,又有誰願意看著孩子不如自己命長的?如果可能的話,把自己的壽元給孩子也心甘情願啊!
所以,他們便尋仙草、求靈丹,試圖改變孩子的身體,從而可以感悟到靈氣,踏進修真的門檻。
但是,嘗試者成千上萬,但成功者卻並無一人!
雖然尉遲天和修爲驚天,但“搖著柳樹要棗吃”的事情,卻並不是修爲高就能實現的,即使他是化神期的也不行。
嘗試無數次無果,尉遲天和便開始四處搜尋天材地寶、靈丹妙藥,陸續給慕秋雲服用了八寶紫晶枝、九轉天香草、萬年雪參等靈草、仙草,還有定顏丹、延壽丹、續命丹等極爲“逆天”的丹藥。
不過,一直以來修真界都有著一條“鐵律”:靈草之類倒還好說,畢竟凡人在大機緣之下,也有可能得到,但是,丹藥之類是絕對不能流傳到凡人界的。
當初尉遲天和在慕秋雲父親的湯藥裡偷偷“加料”的事並沒有人知道,所以並沒有引起什麼波瀾。
此時,尉遲天和雖然是給自己的妻子延壽,貌似天經地意、合情合理,但慕秋雲畢竟是一個凡人,屬於那條“鐵律”約束的範圍。因爲這個緣故,終究還是有人發聲,認爲他此舉不合規矩,要讓他迷途知返,以正視聽。
剛開始的時候,他還一笑了之,根本沒有在意,但隨著反對聲越來越大,漸漸有了一些刺耳的言語,甚至有人要讓尉遲天和將慕秋雲殺了,此話一出,尉遲天和即使脾氣再好,也再控制不住心中的怒火!
於是,他雷霆出手,直接斬殺了幾個公然跳腳、口無遮攔的所謂高手,隨著他們的人頭落地,再也沒有人敢多說一個字!
只不過,雖然他竭盡全力地想要讓慕秋雲活得長久一些,但凡人的肉身終究是有著極限的,當慕秋雲活到三百六十歲的時候,終於再也無法延續壽命,在一個鳥語花香的日子,帶著微笑逝去……
在她臨死之前,尉遲天和提議讓慕秋雲奪舍,雖然這對於一個普普通通的凡人來說,是一件其爲困難的事情,但如果有他傾力協助,拼了耗費大量的修爲,甚至不惜跌落境界,也並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
但是,慕秋雲心性仁慈、善良,得知奪舍是以別人的身體成就自己之後,根本就沒得商量。
無奈之下,尉遲天和不得不強忍著悲傷,在慕秋雲死去的那一刻,用冥殿秘法將她的魂魄留住,沒有讓其步入冥河,進入下一個輪迴裡。
從那時起,尉遲天和便將慕秋雲的魂魄小心保管,一直以冥殿中最好的魂器滋養。
可是,魂器畢竟只能延續魂魄存在的時間,年份越久,魂魄便會越發地虛弱,到了最後,如果不能讓其進入冥河、重入輪迴,終將魂飛魄散,消散於這天地之間。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最好還是給慕秋雲找一具身體,但慕秋雲又是堅決不願意奪舍別人身體的,如此一來,便又成了一個死結。
無奈之下,尉遲天和又像當初不辭辛勞地爲愛妻尋找靈草、丹藥一樣,開始尋訪滋養魂魄的辦法,想方設法地幫助她延續時間。
與此同時,他也沒有放下尋找“人造”身體之事,畢竟這天下之大,奇人異事屢見不鮮,說不定就會有那種藉助天材地寶塑造人類軀體的大能存在。
如果能找到這樣的一具軀體,尉遲天和寧願會出他的所有,因爲在他看來,世界上沒有任何人、任何事情、任何寶貝,比他的妻子更重要!
只不過,留住慕秋雲的魂魄,本來就是逆違天道輪迴,那秘法雖說是鑽了其中的空子,但時間久了,卻還是有可能對魂魄造成難以逆轉的傷害。對此,他心中一直惴惴不安。
就在這時,他竟又得到一種逆天之法,可以將魂魄置於冥河之中,但又可以不隨弱水而走,勉強也算是步入了輪迴,而魂魄只要處於弱水之中,又可以延續其“衰老”的速度,如此一來,也算兩全齊美……
“我之所以費盡周折得到這團天人魂,爲了便是以此爲餌,釣到兩千年以上的冥獸,因爲我在八百年前得到了一隻養魂瓶和一枚記載著養魂丹丹方的玉牒,有了此寶、此丹,我便可以讓內子的魂魄長久不散,但煉製此丹所需之物都是極爲珍稀的天材地寶,我費盡力氣,也只是找到了八成。而且,爲了得到千年以上的血冥珠,我已經等了六百年,除了二百年前釣到過一隻一千五百年左右的冥獸,便再無所獲。”
用了一個多時辰,尉遲天和終於將這個“故事”講完,期間,陳墨聽著好幾次差點落淚,但尉遲天和卻是語氣平和,彷彿講的是別人的故事,和他沒有絲毫關係一樣。
“養魂丹?!前輩是說,您有養魂丹的丹方?”聽到尉遲天和說到養魂丹,陳墨不禁有一種“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