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護城河對岸那如綠潮涌動般,鋪天蓋地而來的“樹人”、“藤人”大軍,張紹的神情中雖有悲涼,但更多的卻是堅毅與決絕!
作爲一個普通的凡人,張紹在剛一看到那些“妖怪”之時,吃驚、寒怕、擔憂,甚至表現得面無血色、體若篩糠都是極爲正常的,但身爲一方父母官,他卻極快地調整好心態,以堅毅、沉穩的面貌,如一尊雕像般站在了城牆之上!
“傳我之令,弓弩手準備!只要對方進入躲程之內,就全力射殺!而且,讓所有弓弩手將射出的弩箭全部浸油點燃,對方貌似樹木藤蔓,此物應當會畏懼火焰,想必能燒死它們!”張紹讓傳令兵將他的命令迅速傳下,並且動員全城百姓,把能捐的燈油和食用油都捐獻出來,衆志成城、抵禦外敵!
不得不說,這個張紹雖是文人出身,生平別說上戰場了,就連刀劍都沒摸過一次,但面對這異族來襲,他只是起初有些驚慌和恐懼,但很快就能鎮定下來,已經是頗爲難得。
而且,他還能作出在人類面對異族之時,雖然算不上最正確,但也是極爲合理的應對之策,更是極爲不易!
只是,張紹此時心中極爲苦澀,不是爲了他自己,而是爲了他身後的那些無辜百姓!
石遠縣地處藍水洲邊緣,不僅山巒連綿、土地貧瘠,而且時常有妖獸出沒,再加上不時與臨國有些大大小小的摩擦,所以一直以來,百姓們的生活雖然算不上水深火熱,但卻也是苦不堪言!
自從張紹出任這裡的父母官,不僅克己奉公、以清正廉潔爲本,更是堅持天天清晨走街串巷,說是散心,其實是體察民情!
他勸說城中富貴人家佈施恩德,不僅對本城貧困人家資以救助,對待逃難到這裡的災民、流民也都施以善粥,讓他們能有飽腹之食、夜宿之所。其中若是有願意在石遠縣安家的,張紹還會派人妥善加以安置。
對待大大小小的各種案件,張紹則是先從整肅吏治、端正風氣入手,做到“打鐵還需自身硬”,並且盡大努力做到判罰的公正、公平、公開,儘可能地讓百姓無疑議、無冤情。對於歷史遺留下來的冤假錯案,則是不辭勞苦,努力爲冤者平反、正名!
雖然不可能做到每一個案件的判罰都盡善盡美,也不可能讓那些錯案、冤案全都重見天日,但這已經是讓百姓們感恩戴德、視若青天了!
再加上張紹上任後大力興修水利、鋪路修橋,並且建設了許多利於民生的設施,使得石遠縣在短短幾年內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謂舊貌換新顏!
在張紹一系列仁政、廉政、德政的治理下,石遠縣已經成爲方圓千里之內最讓人嚮往的地方之一,雖還算不上魚米之鄉,但這裡的百姓堅信,只要張大人在,他們的生活定然會蒸蒸日上、欣欣向榮!
而且,爲了抵擋外患,張紹還號召百姓全民皆武,和平之時自可安居樂業,一旦遭遇戰事,則可全民皆兵!
除了青壯勞力在閒時習練武技之外,即使老弱婦孺也要強健身體,爲的便是在遭遇敵襲且兵士們難以抵擋時,可以迅速棄城而走,逃到他早已讓大家在這幾年中探查、挖掘、開闢出來的數個大大小小的隱蔽裂隙、石窟、洞穴之內,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人活著,就一切都還有機會!
此時,張紹雖心中悲苦,覺得此戰能夠守住石遠城的可能性極小,如此一來,大家便要流離失所,有一段艱苦的日子要過了!
“哈哈哈,螻蟻一般的人類,竟然還自以爲是地要以火器抵禦,難道不知道我們並不是凡樹常藤嗎?這種普通的火焰想要傷到我們,腦袋裡是不是下雨時灌進水去了?”此時,靈木族的隊伍裡有一個樹人發出一聲恣意的嘲諷,對只有一河之隔的石遠縣城牆上的那些人類兵士,根本就是不屑一顧、嗤之以鼻,那些已經點燃的弩箭在他看來,只不過如同小樹苗們玩的玩具一般,根本就沒有什麼威脅。
“是啊,這些人類也真是愚蠢透頂,若是這等貨色就能傷到我們,那我們此番來到藍水洲,豈不是來找死的?哈哈哈哈……”另一個樹人也是好一陣放肆地大笑,很明顯也是將那些人類兵士當成了笑話。
緊接著,一陣陣大笑、一聲聲嘲諷此起彼伏,聽得城牆上的張紹以及那些只等他一聲令下,便會將弩箭射出的兵士們青筋暴起、目眥欲裂!
“都給我閉嘴!”此時,處在靈木族大軍最前端,一個盤膝坐在一隻高達十幾丈的巨猿頭頂上的高大樹人開口道。“此戰乃我靈木族進軍藍水洲的第一戰,我等先鋒軍切不可輕敵大意,定要攻城略地、勢如破竹,爲我族打下這方江山,也爲那些爲我族籌備此戰而獻身的勇士們報仇!”
“謹尊大人法旨!”隨著那高大樹人此話一出,那些靈木族人紛紛出言響應,並各大自展開神通,準備渡那寬逾數十丈的護城河。
不得不說,靈木族人雖然都有些樹木、藤蔓的特徵,但平時一般都收斂起來,最多就是頭頂上有幾根枝條、肩膀上有幾朵鮮花、手臂上有幾根鬚蔓之類,遠遠看去,就彷彿一些人類獵戶爲了狩獵而作了簡單的裝扮一般。
而且,他們大都男的俊朗、女的貌美,用人類的審美去看,絕對都是天妒之容!
但是,一旦要爭戰拼鬥,他們卻能迅速展現出“本體”,或爲大樹、或爲粗藤、或爲食人巨花、或爲暴烈巨果……
此時,這些靈木族的戰士們所呈現出來的,自然是他們的“戰鬥形態”,若想渡過那僅僅數十丈寬的護城河,豈費吹灰之力?
見那些異族已經準備渡河,張紹轉頭對身邊的幾人迅速低語了幾句,然後便面色一正,猛地一步踏上城牆,向著對面那浩浩蕩蕩的“綠林軍”抱拳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