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葉公子,就憑藉你剛纔的表現(xiàn),今天,朕赦你無罪。”
南宮天龍一聽,便知道這是歐陽長峰有點愛才了,同時也是給自己一個臺階,於是南宮天龍說道:
“謝陛下。”
納蘭傑在聽到這一句話的時候,頓時心裡面就不爽了,心裡面說道:
“該死,這狗皇帝居然赦免他得罪,先前的所做,全部白費了,該死,真該死。”
同樣的歐陽雄也是聽到這話之後,一個勁的在心裡面罵道:
“混賬,該死的混賬,居然就被父皇這麼一句話就給免去了罪行,該死,不行,我得想辦法將此人給弄死,哼,得罪過我的人,統(tǒng)統(tǒng)都要死。”
歐陽長峰看到南宮天龍的表現(xiàn),也是恩了一下,隨後又說道:
“銀葉公子,朕看得出來,你的才華不是一般的好,不如這樣,你再來作幾首如何?”
南宮天龍聽到這話,便說道:
“既然陛下有如此雅興,那麼草民就獻醜了。”
南宮天龍說著,便開始構(gòu)思了,片刻之後,南宮天龍說道:
“陛下聽到了,此詩我便以茶爲(wèi)題材。”
南宮天龍說道:
“野泉煙火白雲(yún)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南宮天龍說完之後,歐陽長峰大聲說道:
“好,意境之完美,猶如一種神仙般的感覺,銀葉公子,果然厲害。”
南宮天龍聽到這話,便說道:
“多謝陛下。”
隨後三公主就不服氣了,於是站出來,說道:
“銀葉公子,在詩詞上面果然是一絕,既然如此,本公主也就獻醜一二了。”
歐陽長峰看到三公主也上前來,於是以外的說道:
“哦?怎麼紫玉,你有什麼好的詩詞,快快拿出來。”
南宮聽阿龍也是說道:
“三公主殿下,既然三公主有如此雅興,那麼還請三公主獻詩如何?”
頓時下面的那些才子們立刻說道:
“還請三公主獻詩。”
三公主走到前面頓了頓,然後說道:
“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滿碗花。”
三公主將這首詩說出來之後,在場的人全部叫好,南宮天龍也是連拍手掌,這個時候端木走了出來說道:
“既然如此,那麼我端木也獻醜一二。”
三公主聽到之後,便說道:
“端木公子請。”
端木說道:
“香泉一合乳,煎作連珠沸。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
“聲疑鬆帶雨,餑恐生煙翠。尚把瀝中山,必?zé)o千日醉。”
“好,好詩,好詩啊。”
“端木公子,厲害啊,雖然這首詩裡面,從來沒有提到過茶,但是卻也在意境之中表達(dá)了出來,高,高啊。”
三公主也是說道:
“端木公子,果然厲害,小女子佩服。”
端木也是謙虛的說到:
“客氣客氣。”
端木說完之後還惡狠狠的看了一眼南宮天龍。南宮天龍看著端木的眼神,心裡面充滿了鄙夷,只見南宮天龍摺扇已收,便說道:
“既然如此,我在獻醜一首。”
南宮天龍也沒有理會別人怎麼說,便自己開始朗誦了:
“曾求芳茗貢蕪詞,果沐頒沾味甚奇。
龜背起紋輕炙處,雲(yún)頭翻液乍烹時。
老丞倦悶偏宜矣,舊客過從別有之。
珍重宗親相寄惠,水亭山閣自攜持。”
南宮天龍把這話說出來之後在場的人有許多不明白,於是便問道:
“銀葉公子,你開玩笑吧,我們說的是茶,和竹,你這首詩可和這兩個不搭邊啊。”
三公主也上前說道:
“銀葉公子,你這首詩,還請詳解。”
納蘭傑也是說道:
“哼,濫竽充數(shù),我看他是技窮了吧。”
..........
南宮天龍聽著下面的人的言論,然後說道:
“呵呵,諸位,你們怎麼可以這麼說呢?你們猜不出來這詩的意思,也就算了,可是爲(wèi)什麼要如此辱罵別人呢?”
★ T Tκan★ C○
歐陽雄說道:
“哦?怎麼,銀葉公子,你的意思,是說我們愚鈍,沒有你聰明瞭。”
太子殿下將這話一說出來,頓時下面的那些人們立刻不滿意了,一個個的紛紛要球南宮天龍將此詩的意思說出來。
南宮天龍見此,於是便說道:
“好,各位既然如此要求,那麼我說出來就是了。”
南宮天龍稍微想了一下,然後說道:
“呵呵,茶可以分許多種,這其中便有一種,叫做芳茗,諸位,難道你們沒有聽說過嗎?”
南宮天龍這話一說出來,頓時下面的人立刻騷動起來了,一個個的很不服氣,這個時候歐陽長峰大手一揮,說道:
“安靜。”
隨後接著說道:
“銀葉公子,就你剛纔所說,看來銀葉公子也是茶道中人了,正巧朕也是茶道中人,既然如此,銀葉公子不妨說說茶道,如何?”
南宮天龍聽到這話,差點沒有倒下去,心想:
“孃的,這歐陽長峰,哪壺不開提哪壺,我會個屁的茶道,不過還好,老子在前世沒有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啊,看來也只有隨便忽悠一下了。”
南宮天龍想到這裡,便說道:
“陛下,草民區(qū)區(qū)皮毛,又如何能夠和陛下的茶道相比較呢。”
太子歐陽雄聽到這話之後,冷哼一聲說道:
“哼,算你識相。”
可是歐陽長峰卻說道:
“無妨,先前你不是說了嗎,學(xué)無先後,達(dá)者爲(wèi)師,今天正好是以茶竹爲(wèi)題,由此在這裡探討一下茶道,也不算違規(guī)。”
歐陽長峰這話都說出來了,南宮聽阿龍也知道要是再不說,恐怕就會反感,於是南宮天龍說道:
“既然如此,那在下就獻醜了。”
南宮天龍說道:
“茶道無外乎用四個字概括和,敬,清,寂。這其中,和的意思,就是既表示和諧的和,又表示和悅的和,它體現(xiàn)了支配茶道整個過程的精神。“和諧”注重形式方面,“和悅”則表示內(nèi)在的感情,茶室裡的氣氛就是在這種“和”的精神下建立起來的。在茶事進行中有觸覺上的和,嗅覺上的和,視覺上的和及聽覺上的和,具體來說,一隻好的茶碗不在於它的外形如何,而在於它的手感,客人拿起它時是否不覺得冰涼、扎手、太重或太輕。茶室裡的香氣味一定不能太強、太刺鼻,要輕柔地散漫在茶室內(nèi),窗子是分佈在茶室內(nèi)的和美之源,經(jīng)白色宣紙過濾而透進茶室的光線總是輕柔的,誘人冥想。風(fēng)從茶室外老松樹的葉縫中吹過,與爐子上茶釜的煮水聲音相附和,這和諧的環(huán)境之美與參與者和悅的人格之美奏出一曲和的美曲。”
南宮天龍說到這裡,看了一眼,在場的,支架那他們聚精會神的聽著,於是南宮天龍繼續(xù)說道:
“這個敬,應(yīng)是茶湯中的“一座建立”,所謂“一座”,是指參與茶事的所有的人,“一座建立”是說參與者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人們要相互尊重,創(chuàng)造、共享一個和諧的茶室氣氛。在茶室中,賓主共置於一個沒有差別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位置上,在這裡相敬相愛,情感出於“本心”的流露而達(dá)到自然的、非理性的交融。茶室中原有爲(wèi)貴賓設(shè)置的“貴人入口”,後改爲(wèi)不論身份地位一律自由出入的“小入口”,所有的客人都必須從小入口鑽進來。如果有佩刀,必須將刀放在茶室外,進入茶室就是一派平等和平的世界,這一創(chuàng)意徹底地體現(xiàn)了茶道所提倡的“敬”的思想。”
南宮天龍說道這裡,歐陽長峰大聲說道:
“說得好,銀葉公子,沒有想到你對茶道還有這方面的研究,那不知道後面兩個字的意思是?”
南宮天龍聽到這話,便說道:
“呵呵,陛下且聽我道來。”
南宮天龍說到這裡便再一次說道:
“清即清潔,有時也指整齊。當(dāng)然,茶道四諦中的“清”更多的是指對靈魂的洗滌。在被稱爲(wèi)露地的茶庭裡,茶人們要隨時潑灑清水,在迎接貴客之前,茶人們要用抹布擦淨(jìng)茶庭裡的樹葉和石頭,茶室裡不用說是一塵不染的,連燒水用的炭都被提前一天洗去了浮塵,茶人就是這樣通過去除身外的污濁達(dá)到內(nèi)心的清淨(jìng)的。茶道的目的就是要在茅舍茶室中實現(xiàn)清淨(jìng)無垢的淨(jìng)上,創(chuàng)造出一個理想的社會。”茶道四諦中的“清”是形式與內(nèi)容的統(tǒng)一的體現(xiàn),用獨特的文化式樣表現(xiàn)出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作爲(wèi)茶道四諦的第四個構(gòu)成要素,寂也是茶道追求的最終境界,沒有它就沒有茶道的存在意義。在這個概念上,禪與茶被密切地聯(lián)繫在一起。“寂”在梵語中指“靜寂”“和平”“靜穩(wěn)”,它還在佛典中被用作“死”、“涅槃”、“無”的意思。在茶道中,這個詞又與“貧寡”“至純”“孤絕”的意思相近,即當(dāng)修禪者或是茶人完成了對各色事物的否定之後,便進入了一個無的世界,這裡沒有聲音,沒有色彩。“死”雖然是令俗人傷心的,但誰能否定死對於生來說更富於原始性、歸屬性,比生佔用的時間更悠長呢?死是絕對的,而生是相對的。死亦被稱作“無”的世界,“無”又是產(chǎn)生“有”的本源,佛教的輪迴思想給了人們再生的希望。“本來無一物”,“無一物中無盡藏,有山有水有樓臺”,“無”在藝術(shù)領(lǐng)域裡被看作是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源頭和出發(fā)點。當(dāng)茶人們否定了一切固有的審美價值,拋棄了所有的思想束縛之後,一樣樣新的藝術(shù)品、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就會應(yīng)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