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章 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天力靈示:對於孩子的成長,現在大家提倡從胎教、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到社會教育都不能缺少,尤其是家人的影響,是很重要的一種教育。教育的目的是爲了培養人。但北大、北師大的專家們認爲,自從古文化傳統失壞以後,現在的課本中就缺了這些內容,怎麼爲人處世、怎麼做人,沒人教、也沒人重視了。所以我建議,家人可以安排孩子們學一學《弟子規》、《三字經》,甚至是佛教的《業報差別經》,從小爲他們植入一種道德理念和因果觀念。

學校裡也有這些就好了。有這種意識的老師,你們可以講講故事,孝順父母的故事、關愛他人的故事,古代的、現代的都可以,這對孩子的幼小心靈會有很大啓迪。光是靠abc或考試分數來評判他,可能日後也很難有一些大的出息。

現在的人才,人很多、才很少。招的是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學歷不錯,但一做起事來,與人相處的能力都沒有,這不是個小問題。他們自己也苦惱:讀書這麼多年,知識學了不少,但有些東西一點沒學到,都二十幾歲了,爲什麼一面對社會就這麼可憐?

所以,要教些什麼,還是要考慮的。

如果在家裡、學校裡都能推廣儒教和佛教思想,讓孩子們從小有個善良人品,其他的就不用操心了。

信孚教育集團董事長信力建:《月子:一位父親的札記》的出版,可喜可賀。從書中所敘,讓我對一位父親那麼細心察覺與享受著孩子誕生後的一切快樂、思考,感到欣慰,因爲從事教育事業多年,我一直希望中國的父親們應該是孩子的第一教育者。中國的孩子太缺乏陽剛之氣,從保印爲其女所取之名“天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從父親爲愛人和孩子所做的資料搜查與各種育兒“演習”。我建議天下父親應該效仿之。

孩子的誕生,從中看出了各種複雜的社會關係、角色變換、父母所寄予孩子的未來目標等。保印是一個生活的觀察者,更是孩子未來的規劃者。孩子的天性註定了以後成才的個性,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擔當著第一個教育引導者,理性與思維將成爲鋪墊孩子一生的基石。但在現代教育當中,作爲父親,又將如何保持孩子的天性,挖掘出孩子的個性呢?這將是保印初爲人父後,會再去思考的問題。

閱讀此書,儘管可以感受到其中充滿的生活情趣,充滿著年輕一代知識分子家庭快樂的氣氛,以及和朋友們的分享成了最直接的幸福指數,但是。從保印眼中對護工、對周遭人的感觸,我們還是可以看出,當今中國社會中各階層人羣的訴求與生活狀態。

“我始終覺得,一個人的文明程度有多高,並不是看他有多高的知識水平、多高的經濟收入、多高的社會地位。而主要應該看,在他的身上,有多少‘人’的成份在。如果‘人’的成份比較多,那麼,他就是更文明的人,否則,就是離文明還有一段距離的人。據此而言。我們的教育就需要一種切切實實的改革,這種改革的目標指向,就是讓學生成爲人,進而成爲愛人的人。”

這些簡樸的語言,使我感受到,保印不僅是一位父親。更是一位觀察者、思考者。事實上,我一直在思考,我們的孩子到底需要怎樣的教育。從多次的開會發言中,我總是不無感觸的說,中國應該倡導“三生”教育。即生產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生命教育”這樣的概念,很多中國孩子非常陌生。

從生命的起步,到對生命的體悟、解讀,再到對生命的熱愛、尊重,更到從人性的角度,更多地主張人性向善、講究生命的皈依等,對孩子來說,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可是,這些對生命的“解釋”,卻恰恰是今天的孩子所缺少的。

孩子們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不知道應與這個世界的所有有生命的萬物共存,與大自然共榮共存等。而天健的誕生,對保印解讀生命觀,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對天健的觀察也集中在了這個生命與周遭環境所發生的有趣故事。

我敢肯定,保印對愛女的熱愛,緣於一種生命延續帶來的滿足感,所謂血脈相承便是此。生命是一次奇妙的旅行,生命是一次偉大的創造。《月子:一位父親的札記》獻給讀者的最深遠的意義是:生命的歷程,最應該敬重,而對孩子的生命解讀,需要更遠大的眼光,那就是讓孩子理解生命存在的意義。

教育是爲人父母者一生的責任,我在教育行業摸爬滾打18個年頭,一直追問的問題是:孩子需要怎樣的教育。一位在美國出生並接受教育的10歲孩子,聽了潘冬子的故事後,反問父親:爲什麼小孩子能打死大人!或許,這樣的教育始終讓這位美國孩子無法理解,然而,我們是否有責任質問自己: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該如何傳承下去,我們教育的核心價值又是什麼?

今天,對道家、儒學、佛學的追崇,讓很多中國人陷入了排它性的文化保守主義中。我反對“獨尊儒術”,希望百花齊放,意識多樣化,中西文明合壁,一個最終的原則,就是請讓孩子接受“生命教育”。教育真的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只願天下爲人父母者,在感受生命的偉大之時,思考如何塑造與發展好“生命的生命”——個性。

希望《月子:一位父親的札記》的出版,能讓天下父母共享新生命的快樂與情趣,並通對“月子”這一過程的感知與重溫,領悟生命之美,人生起點之美,從而,學會敬畏生命,敬畏兒童。

《月子:一位父親的札記》的讀者來信分享:

天天的爸爸:

您好,我是一位10個月孩子的母親,今天無意中在新浪的親子網站瀏覽到了您的文章,看完以後心裡感觸很多。在我看來只有母親纔會也才能夠寫出發自內心的對於孩子的愛的日記,今天沒想到是出自一位父親之手,這是讓我感到驚訝的,是驚奇的。

我是用了將近一天的時間仔細看完了您的札記。您記錄幸福的寶寶天天的故事真的是用心良苦,細微之處讓我這個做母親的都感到還有不足。

我羨慕天天,因爲天天是一個幸福的寶寶,更是因爲天天能夠有您這樣一位父親。

在現在的社會中,壓力,競爭,已經將身爲父親的男人累垮了,很少還會有父親參與到教育養育孩子的生活中,不是將孩子託管給父母,就是將孩子送進全託幼兒園。自己總是以很忙沒有時間爲藉口,孩子一生下來就很少和親生父親在一起的生活,這樣的孩子都是可憐的。

還有的父親自己還是象孩子一樣,根本就進入不到已經當父親的角色,每天回家就是玩電腦。但也知道上班掙錢,就是有了孩子和沒有孩子的時候一樣。這樣的孩子也是可憐的。

我多希望所有的寶寶都可以象天天那樣幸福,您的文章一定要堅持寫下去,我們需要您來觸動天下父親的心。

感謝您,您是一位好父親。

祝福天天,幸福永遠。

讀者:趙某

孩子最重要的老師是父母。在孩子來到人世以前,我們的父母就應該接受基本的教育理念。掌握基本的教育方法。而現在的父母大部分是“無照上崗”,這與沒有經過駕駛訓練的司機,沒有什麼區別,而且危險性更大。因爲兒童的早期教育,是決定人的一生髮展的關鍵。所以,家庭的教育。是爲生命奠基的事情。

在孩子走進學校大門以前,他們的人格特徵、行爲方式、認知風格,基本上已經開始形成或者具備了雛形。正如惠特曼所說,兒童最初看到的東西,那個東西就成爲他的一部分。他就會變成那個東西。我們希望父母親更加自覺地關注與直接地介入孩子的成長,不是把孩子的教育僅僅看成是學校的事情;希望父母與孩子一起共讀共寫,避免讓父母與孩子成爲“生活在同一個房間的陌生人”。

作者在“坐月子”的過程中,一直醞釀著對社會問題的觀察和思考,有時難免讓人唏噓。舉個最打動人的例子吧:現在的醫院爲了降低成本,都僱用護工而不是護士,這些護工往往來自農村,捨棄自己的孩子來照顧別人的孩子,收入很低,幹活很多。城裡的孩子所吃到的第一口奶,是由這些護工抱去喂的;他們頭幾天的夜間睡眠和安全,是由這些護工照顧的;他們的所有的髒東西,是由這些護工收拾的……連他們的母親吃的飯,很多也都是這些護工送來的。

“可是,等這些孩子長大了,他們中的很多人,看不起在他們剛剛出生時就辛苦照顧他們和他們母親的人:這是一種多麼令人悲哀,又極具諷刺意味的人間場景!”

照顧作者女兒的護工生過兩個孩子,第一個孩子的花費是100元,而作者花了6300元——在大城市,這個數字也許算不了什麼。作者記錄了這個故事,小標題就叫“63倍的差距”。

書出版了,作者想就兒童教育問題組織個研討會,拿著請柬去找這位護工,可她已經離開那家醫院,“又像一枚風中的葉子一樣漂泊到哪裡,無人知道”。在這個研討會上,曹保印要求每位與會者至少要捐獻一本有關兒童教育的圖書,否則不準進入會場。這些書,將送到農民工母親的手中。

作者將持續記錄孩子的故事,完成“天天教育錄”——《一位中國兒童的成長史》。他說,無論自己的孩子有著什麼樣的未來,無論對天天的教育是成功還是失敗,他都會堅持下去,因爲這樣的記錄有著其他所有教育研究都難以替代的價值。

第1章 成長一個教師,幸福千萬個家庭和孩子!第11章 幸福之旅2第79章 生活是心念之花第20章 真相第24章 哲學天才尼采第27章 財由心收1第4章 佛陀4第63章 做禪意父母第5章 林松解讀《西遊記》1第11章 與宇宙的連結第38章 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條捷徑第10章 星雲第34章 爲自己的生活負起全部的責任第24章 進入平和的心境第63章 放下、尊重和接納第116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4第15章 短暫的美容顧問生涯第13章 靈心療法2第115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3第33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第24章 衣櫥與鼻竇炎第17章 滋養自己第14章 靈魂伴侶2第103章 外面沒有別人第23章 靈動的孩子第21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第15章 蘇格拉底之死第9章 笑看風雲淡 坐對雲起時第28章 謀劃人生從自己的興趣開始(2)第6章 佛陀6第16章 天力靈示2第6章 佛陀6第30章 人間好時節第12章 幸福之旅3第69章 慈悲喜捨(2)第13章 佛經與外星人1第6章 尊重一份獨立的生命第29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3第43章 六祖慧能第22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2第三 卷前言空靈第18章 幸福之旅9第2章 何處不是水雲間第5章 活在當下2第5章 活在當下2第11章 渡4第107章 不替代孩子成長第17章 滋養自己第21章 好大一棵樹---系統排列第14章 靈魂伴侶2第37章 處罰你的不是神,是你自己第97章 與孩子一起創造共同的幸福時光第31章 起跑線上的輸贏第69章 慈悲喜捨(2)第24章 衣櫥與鼻竇炎第36章 讀書會2第15章 親愛的,我們不必取悅別人第13章 幸福之旅4第70章 慈悲喜捨(3)第3章 他爲何總是**第74章 性與金錢第28章 菩提果第12章 幸福之旅3第57章 明心見性第45章 開悟的人是什麼樣子第96章 與父母和解第97章 與孩子一起創造共同的幸福時光第75章 心靈環保1第94章 你的身體要告訴你什麼第108章 一直在路上第33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第23章 寂然忘我中的純真第24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第92章 簡快心理療法第11章 與宇宙的連結第107章 不替代孩子成長第46章 父母是禍害?第39章 用減法生活第84章 發現內在的力量第30章 財由心收4第8章 出於愛去做事2第81章 愛是內在的花開第57章 明心見性第95章 孩子的問題是自己的恐懼開出的花第三卷二十二章 輪迴6第23章 我心深處第76章 非言語治療與後現代心理學第46章 父母是禍害?第26章 處理情緒之痛2第20章 世界就在我們心中第61章 煩惱即菩提第45章 培養靈性孩子第16章 渡9第123章 成熟第7章 渡第69章 選擇2第7章 月淡煙深聽牧笛第11章 渡4第4章 選擇第15章 蘇格拉底之死
第1章 成長一個教師,幸福千萬個家庭和孩子!第11章 幸福之旅2第79章 生活是心念之花第20章 真相第24章 哲學天才尼采第27章 財由心收1第4章 佛陀4第63章 做禪意父母第5章 林松解讀《西遊記》1第11章 與宇宙的連結第38章 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條捷徑第10章 星雲第34章 爲自己的生活負起全部的責任第24章 進入平和的心境第63章 放下、尊重和接納第116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4第15章 短暫的美容顧問生涯第13章 靈心療法2第115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3第33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第24章 衣櫥與鼻竇炎第17章 滋養自己第14章 靈魂伴侶2第103章 外面沒有別人第23章 靈動的孩子第21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第15章 蘇格拉底之死第9章 笑看風雲淡 坐對雲起時第28章 謀劃人生從自己的興趣開始(2)第6章 佛陀6第16章 天力靈示2第6章 佛陀6第30章 人間好時節第12章 幸福之旅3第69章 慈悲喜捨(2)第13章 佛經與外星人1第6章 尊重一份獨立的生命第29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3第43章 六祖慧能第22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2第三 卷前言空靈第18章 幸福之旅9第2章 何處不是水雲間第5章 活在當下2第5章 活在當下2第11章 渡4第107章 不替代孩子成長第17章 滋養自己第21章 好大一棵樹---系統排列第14章 靈魂伴侶2第37章 處罰你的不是神,是你自己第97章 與孩子一起創造共同的幸福時光第31章 起跑線上的輸贏第69章 慈悲喜捨(2)第24章 衣櫥與鼻竇炎第36章 讀書會2第15章 親愛的,我們不必取悅別人第13章 幸福之旅4第70章 慈悲喜捨(3)第3章 他爲何總是**第74章 性與金錢第28章 菩提果第12章 幸福之旅3第57章 明心見性第45章 開悟的人是什麼樣子第96章 與父母和解第97章 與孩子一起創造共同的幸福時光第75章 心靈環保1第94章 你的身體要告訴你什麼第108章 一直在路上第33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第23章 寂然忘我中的純真第24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第92章 簡快心理療法第11章 與宇宙的連結第107章 不替代孩子成長第46章 父母是禍害?第39章 用減法生活第84章 發現內在的力量第30章 財由心收4第8章 出於愛去做事2第81章 愛是內在的花開第57章 明心見性第95章 孩子的問題是自己的恐懼開出的花第三卷二十二章 輪迴6第23章 我心深處第76章 非言語治療與後現代心理學第46章 父母是禍害?第26章 處理情緒之痛2第20章 世界就在我們心中第61章 煩惱即菩提第45章 培養靈性孩子第16章 渡9第123章 成熟第7章 渡第69章 選擇2第7章 月淡煙深聽牧笛第11章 渡4第4章 選擇第15章 蘇格拉底之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闵行区| 西平县| 萍乡市| 甘谷县| 三明市| 枞阳县| 荥阳市| 云梦县| 建昌县| 利辛县| 东丽区| 深水埗区| 收藏| 玉溪市| 沙雅县| 习水县| 岳阳市| 大庆市| 麦盖提县| 高台县| 菏泽市| 安新县| 江阴市| 巴中市| 林口县| 门头沟区| 同仁县| 兴和县| 舟曲县| 永安市| 黄梅县| 温宿县| 温泉县| 松江区| 福安市| 商洛市| 南乐县| 沈阳市| 莲花县| 仙桃市| 贵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