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化妝品還是***,都是屬於奢侈品的行列?!?
“由於其效果確實顯著,同行又始終沒有辦法對其核心技術進行攻破,所以市場一直是壟斷的狀態。”
“這種價格昂貴的奢侈品,一般人根本接受不起的,所以面向的用戶羣一開始就是那些不在乎錢的富人們?!?
“根據這些產品的銷量來看,何微吟每天營收的利潤都要在數百萬上下。”
聽到這裡,李南亭直倒吸涼氣。
一般人聽到這個數字可能沒有什麼概念。
每天營收數百萬,相當於普通人每天都要中一張彩票頭獎。
按照普通人每天中獎500W來算,想要積累到何微吟現在上千億的身價,至少需要50年的時間。
也就是說,一個普通人從出生開始,每天都中一次500萬的頭獎,中到50歲生日的時候,才湊夠現在何微吟的身價。
而且還是在不交稅的情況下。
這麼一想,就完全可以知道何微吟到底有多有錢了。
李南亭忽然對何微吟名下的幾家生物科技工程公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他還真的很想知道到底什麼樣的生物技術能夠讓何微吟每天入賬幾百萬。
感慨之餘,李南亭又問道:“既然何微吟的個人賬戶上就已經這麼有錢了,哪怕自費來修葺十九號樓,也不至於讓這危樓存在這麼久的時間吧?”
李南亭問出了心中的疑問。
十九號樓年久失修,確實早就該修葺或者重建了。
相比於仁德醫科學院裡其他的那些教學樓,這十九號樓簡直是簡陋的不像話。
如果何微吟真的這麼有財力的話,理論上來說應該早就把十九號樓拆除重建纔對。
面對著李南亭的問題,宋慈的表情瞬間變得凝重起來:
“這你就有所不知了,仁德醫科學院並不是不想重建十九號樓!”
“關於十九號樓的傳說,其實很久之前就有。”
“仁德醫科學院雖然是民辦的醫院,但由於在醫學領域的成就,所以一直受到政策的扶持和關注。”
“而十九號大樓就是原來的精神衛生中心,裡面從診室到住院病房都在這棟樓裡。”
“這是最古老的大樓了,由於年久失修,也確實由地方撥款資助,準備重建教學樓?!?
“但是來來回回修了好幾次,都沒能順利完工,確切的說是連開工都沒順利完成過。”
聽了宋慈的介紹之後,李南亭更加好奇了:
“修建了好幾次都沒有成功?甚至連開工都沒完成過?”
“修個樓,只要肯修不就能修?還有什麼超自然的能力阻擋著這裡嗎?”
根據李南亭的猜想,心中也有了想法。
這多半是和第十九層地獄的傳聞有關。
可想到這裡,李南亭又不禁在想,這關於第十九層地獄的傳說,到底是真是假?
這棟大樓或許就是因爲一直沒有被拆除才讓那些傳聞漸漸有了被杜撰的空間。
但這樣的話,第十九號樓的重建工作爲什麼受阻呢?
“和第十九層地獄的傳聞有關?”李南亭再次問道。
面對著這個問題,宋慈輕輕點了點頭:“根據我的猜測,應該和那個傳聞拖離不了關係。”
“我走訪過一些學生,通過她們口中瞭解到,十九號大樓有靈異事件發生,至於到底是什麼事情,其實也因爲謠言而流傳開了許多版本?!?
“但無論有多少版本,最後的目標都是指向第十九層地獄的,這個想法在大多學生中根深蒂固?!?
“自建校以來,重建十九號大樓的行動一共出現過三次?!?
說到這裡,宋慈的目光變得深邃,說道:
“說起這件事,就不得不說一下這仁德醫科學院的前身。而仁德醫科學院的前身你們應該都是知道的。”
“據說當時有傳言說十九號大樓最開始修建的時候,地基是建在萬人坑上,下面鎮壓了很多冤死的亡魂。”
“若擅自拆除重建會驚擾到這些孤魂野鬼必會遭到懲罰,但這些言論只是在學生之間流傳。”
“而官方的說法,則並不相信這些謠言?!?
“所以即便在學生中盛傳謠言之後,官方還是決定要對十九號樓進行重建修葺。”
“可讓人吃驚的事情就出現了?!?
“第一次重建的時候發生了工程事故,當時負責拆除勘察的工人測量樓距,兩個工人從十九號大樓樓頂繫繩索準備安裝爆破的**。”
“當時整棟大樓的醫生和病人都疏散完畢,大樓中空無一人。”
“可是在衆目睽睽之下,兩個工人從樓上摔落致死?!?
“最開始以爲是工程事故,但上去檢查安全措施的人發現,固定工人的繩索是被人解開的。”
“於是學校方面就立刻報了案,調查局的人員也瞬時封鎖了大樓並逐層搜索?!?
“可是在整棟大樓裡並沒有發現多餘的人?!?
“這樣一來,這個案子也就成了懸案?!?
聽到宋慈的話之後,李南亭問道:
“那後來這事怎麼處理的?”
聽到李南亭的問題之後,宋慈嘆了口氣:
“還能怎麼處理?勘察現場的時候,根本沒有任何人留下的任何蹤跡?!?
“整個大樓裡都沒有人,而那繩索雖然看似被解開,但也只能定性爲安全措施不完全導致繩索鬆動了?!?
“這個風波雖然過去了,但關於大樓重建的事,也因爲警方調查命案工程暫時停止?!?
“再到後來,重建的事也就這樣被擱置?!?
“而十九號大樓因爲這個事故又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一時間關於十九號大樓就是連接陰間通道的傳聞更是大肆盛行。”
聽到這裡之後,李南亭點了點頭,表示會意,隨即又問道:
“第一次的事故看起來確實很像意外,那第二次和第三次又是什麼情況?”
李南亭問出問題之後,宋慈填了一下食指,在自己的報告上翻了一頁,看著眼前的報告,說道:
“第二次事故是在三年後,也就是十二年前?!?
“當時是一位從仁德醫科學院畢業的學生,畢業後從政一路官運亨通平步青雲,並且還是分管醫學教育方面的一把手?!?
“他回到學??疾?,發現自己母校的教學樓中還有如此殘破的一棟樓,心中想要爲自己的母校做一點事?!?
“所以就重啓了當初重建十九號大樓的這個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