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2章 得民心

河陽縣,武平鄉,承安裡。

裡魁手持大鼓,站在立木之下,正在大聲的叫嚷著。

在他的身邊,則是站著三位縣卒,皆擡首挺胸,頗爲氣派。

裡內頓時熱鬧了起來,百姓們滿臉無奈的朝著立木的方向走去,裡魁這麼做,顯然是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給大家宣佈。

這會耽誤他們的很多事情,他們也只能默默在心裡期待,希望這次不會拖延太久。

當諸多百姓們垂頭喪氣的聚集過來的時候,裡魁還是在不斷的擺弄著他那破鼓,不斷的叫嚷。

大概有百十人聚集在了他的面前。

這些人都很清瘦,放眼望去,各個都是骨瘦如柴,有不少人的衣裳都是破爛的,是用好幾種不同的布縫製而成,泥土幾乎都染黑了那些衣裳。

他們大多穿著短衣,這更方便他們耕作,那衣裳也都不合身,甚至能看到他們那凹進去的腹部和排排的肋骨。

有人扛著鋤頭,有人則是抱著孩子。

裡魁再次數了數面前的衆人,這才放下了手裡的鼓。

他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諸位,今日我去了鄉里,鄉嗇夫宣佈了一件大事!!”

“我奉命回來告知你們!”

“都給我仔細來聽,倘若哪日有上官來詢問,你們說不知,我非不饒你們!”

聽到裡魁的話,衆人也只是有氣無力的回了一聲唯。

裡魁卻很是滿意,他擡起頭來,再也藏不住臉上的笑意,“今日要說的乃是一件好事!!”

百姓們死氣沉沉的站在他面前,卻沒有一個接茬,也沒有一個人的臉上有什麼期待。

他們每日的生活基本就是在生死線上反覆的跳躍,不敢怠慢一天,大早上起來,吃了一頓飯,然後就幹到天黑,再吃一頓飯,然後去睡覺。

很多時候,可能就是連兩頓飯都吃不起。

這兩頓飯並不是說吃飽兩次,而是吃兩次,大多時候可能是早上一口晚上一口。

曹魏的稅賦較高,且徭役頻繁,實際上三國百姓都差不多,每一國的百姓都被折騰到了這種地步。

甚至曹髦這邊可能還好一些。

裡魁大聲的說道:“陛下仁慈!心繫天下百姓,特意下令,從今年起,廢除口算!!往後再也不需要繳納丁賦啦!”

裡魁這麼一叫,原本還死氣沉沉的百姓的臉上終於出現了波瀾。

他們彷彿一下子就清醒了過來,那本來昏沉沉的眼神變得明亮了起來。

一時間,他們似乎都不敢相信自己所聽到。

“不收了??不要繳人頭稅了?!”

大家互相詢問著,場面頓時變得亂糟糟的。

裡魁氣呼呼的吹起了鬍鬚,這些人怎麼不聽自己說呢?

裡魁自己對這個政策都很開心。

裡魁雖然勉強也算在大魏的官員體系之中,但是吧這基本就是底層裡的底層了。

裡魁的俸祿很低,還需要耕作來養活,做不到脫產。

當然,生活質量肯定比面前這些泥腿子們要好,但是,也好不到哪裡去。

他生氣的說道:“聽我說!!”

衆人頓時安靜了,紛紛看向了他。

看到他們的模樣,裡魁繼續說道:“陛下仁義愛民,這件事,是天下人都知道的,這次陛下赦免爾等的人頭稅,這是天大的恩賜!!你們應當感激纔是!”

裡魁剛剛說完,底下便有一個人大吼道:“陛下萬歲!!!”

隨著他的歡呼,其餘幾個人也紛紛高呼了起來。

裡魁大怒,“得我來領著喊啊!!停下來!我得帶著你們喊!!”

可此刻,面前只是陛下萬歲的高呼聲,有人趕忙轉過頭,朝著北方叩首行大禮,高呼萬歲,其餘人也紛紛效仿。

裡魁是又急又氣,“錯了!錯了!洛陽在那邊!那邊!!”

後頭的幾個縣卒一言不發,只是平靜的看著眼前這一幕。

衆人正拜著,忽然,有一人猛地站起身來,臉色蒼白,他朝著自己的臉上便是來了兩拳,隨即嚎啕大哭。

氣氛頓時安靜,衆人只是看著他。

然後,又有幾個人抽泣了起來。

因爲交不起這口算,他們曾做過什麼,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但是如今,噩夢算是過去了。

各地的宣講情況,都跟承安裡差不多。

一時間,人頭稅被廢除的消息傳到了天下各地,各地的百姓們都是高呼萬歲,欣然響應。

無論高層的那些人怎麼看,在那些生活在死亡線的底層庶民眼裡,這簡直是天下間最仁慈的仁政,這是能救活他們一家人的仁政。

當下的人頭稅分爲兩種,也就是所說的口算,其實這是兩種稅賦方式。

算是算賦,繳納者是十五歲到五十六歲的男女,每年要繳120錢,例如是一戶之家,丈夫和妻子就得上繳240錢。

另外,這算賦對商賈是雙倍收取的,同時,爲了早婚早育,15歲之後沒有成婚的女子,將會不斷的加算,若是熬到三十歲,能加到每年600錢。

而口賦則是被稱爲口錢,前漢初是七歲到十四歲的未成年子女,要向廟堂交20錢,一家三口一年要給廟堂繳260錢。

而兩漢到魏晉以來,收稅收的最殘暴的就是武帝了,故而天下皆說口算從武帝起。

他將文帝時的40算賦提升到了120,又將口賦的年紀提前到了三歲本來是七歲開始交錢的,現在是三歲就得繳了。

無論如何,人頭稅都是一種非常不合理,會加大貧富差距,會給底層百姓們造成巨大苦難的一種稅收制度。

尋常百姓基本是不可能有錢的,家裡的“錢財”就是糧食,故而這錢是按著糧價來換算,負責換算的是官員們,想想就知道,這個換算會是多麼的離譜

而現在,噩夢終於是結束了。

百姓們對此歡呼雀躍。

這一次,曹髦終於是完全的得到了底層百姓們的支持,到如今,士卒,百姓,中下層手商賈與手工業者,當初曹髦所想要的這三者,都已經完全站在了曹髦這邊。

便是洛陽內的那些商賈們,此刻都恨不得高呼萬歲。

wωw ▲тTk Λn ▲C 〇

因爲他們的人頭稅是翻倍的。

曹髦幾乎每天都能收到消息,說哪裡哪裡的百姓們非常的開心,歡呼雀躍,自發的進行跪拜,長跪不起等等。

倘若現在自己面前有個面板,上頭的底層民心應該是滿值了。

嗯,上層這裡大概就是負數了

如今這一切,都是鍾會來負責執行,鍾會對這件事非常的上心,他走到哪裡,都不忘記告知羣臣,這是他所提議並且執行的!

鍾會變得愈發忙碌,甚至都不怎麼來太極殿了。

曹髦此刻竟也有些坐不住了,他當即下令讓滿長武等人便裝,他要在洛陽內轉一轉。

曹髦每次外出,基本都是用大家族子弟的身份來掩護自己。

一般都是用荀家,因爲他們家人非常的多,荀氏八龍,各自開花,大概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親戚。

出了皇宮,曹髦就改姓荀,反正這樣的事情他親政之前也沒少幹。

曹髦當然是要去自己最喜歡的那處食肆裡。

果然,民間所談論的都是這件事。

坐在這裡,曹髦就能聽到四周那些行商過客激動的說起他的仁政。

“聖人此番免了我們的賦,實不相瞞,我家裡其實有三個孩子,但是我一年走街串巷的,所得不到兩千錢,我父母尚且不滿五十六,我們四個人便是近五百錢,再加上三個孩子還有其餘商稅,我這連養家餬口都難,只能將孩子送給妻兄來撫養”

那人說著,都忍不住擦起了眼淚。

“如今好啊,我今日吃飯都能多點一盤了!”

只是在幾天之內,民間對他的稱呼就變成了聖人。

曹髦聽著這些話,眼裡滿是歡喜。

雖然他不是一個聽到別人誇讚就坐不住的人,但是能被百姓這般稱讚,心裡還是很高興的,這一刻,他似乎比戰勝那些邊塞胡人還要開心。

曹髦這頓飯吃的相當開心,心滿意足,轉身離開。

他在幾個人的護送下,走出了食肆,朝著馬車走去。

此刻,一輛馬車從他們的身邊行駛而過,坐在馬車上的人,忽然注意到了身材極爲高大的滿長武,他一愣,又看到了一旁正在上車的年輕人。

“停!!停下來!!”

那人叫喊著。

馬車忽然停止,那人從馬車上跳了下來,只是在那一刻,七八個壯漢直接將他圍住,讓他動彈不得。

他看向了曹髦,點起了腳尖,欲言又止。

曹髦看了他,隨即笑了起來,“讓那廝過來!”

劉路快步走到了曹髦的身邊,笑呵呵的行禮拜見。

“你這是準備前往皇宮?”

“是啊,不曾想竟在半路上遇到陛下”

劉路剛說著,忽然又板著臉,“陛下,請您還是儘快回宮吧,外頭不安全。”

曹髦一愣,“什麼??”

劉路低聲說道:“河內有密探告知,有奸賊欲謀害陛下”

曹髦不可置信的看著他,“刺殺??”

劉路點著頭,“陛下好外出,這是藏不住的事情而與陛下有血海深仇的人,又實在是太多了。”

“還是請陛下先回皇宮,我再詳細告知!”

第225章 舉薦第157章 王太常第178章 罵戰第182章 三個方案第167章 得道者多助第1章 曹公有先祖之風!第167章 感謝大將軍第159章 不如投魏第236章 中軍校場第196章 權勢之前第187章 你來除掉曹髦第3章 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125章 因陛下恩德第70章 謝謝啊第146章 刮目相看第75章 大魏第191章 德不配位第116章 反擊第12章 郭氏第116章 豪傑無後第95章 從將軍到王公第8章 一唱一和第162章 是你!鍾會!第079章 腐蝕第169章 攆狗戰術第104章 忍無可忍第161章 三件事第108章 原來我野心這麼大?(感謝盟主)第096章 不求有功,只爲搗亂第153章 保他一命第67章 適合你第112章 想不想出道啊?第160章 丁奉老賊!第81章 質子第243章 愚者第100章 到達第5章 御史人選第153章 來自故鄉第168章 孫綝之死第160章 講不清第100章 最缺人才第118章 攻其心!第136章 有賞第158章 仇國論第85章 大魏賢官第059章 血痕第2章 後生皆可畏第112章 汗流浹背第55章 唯汝才也第80章 就這?第135章 已得其二第146章 有教無類第160章 下詔!第156章 你好意思嗎?(求月票)第78章 此謂羣臣之首也第030章 光明正大第155章 豐收?第187章 悔之晚矣!第80章 就這?第53章 大勝而歸第050章 食少事煩,豈能久乎?第81章 預料之中!第63章 五部帥第99章 內遷第160章 丁奉老賊!第116章 豪傑無後第051章 伯父家的親弟弟第77章 發難第91章 不喜第168章 戰略佈局第156章 甘露七年第18章 老卒第99章 瘋了!第205章 司徒公,我們非敵第265章 替換第166章 生擒曹髦第196章 權勢之前第50章 歸義侯第246章 這一次,我聽您的第63章 五部帥第22章 與我無關第121章 想找嗎?都在汲郡!第75章 大魏第71章 真是髒東西!第61章 可思蜀否?第177章 變天第238章 我們真的是太強了第7章 我自前往第137章 你看看咱倆誰合適?第97章 郡與國第3章 能臣第93章 向他傳達這個好消息吧第33章 如你所願第140章 上進第238章 我們真的是太強了第21章 欺世盜名之輩!第78章 陣容第88章 緬懷古人第154章 重中之重第101章 好狗
第225章 舉薦第157章 王太常第178章 罵戰第182章 三個方案第167章 得道者多助第1章 曹公有先祖之風!第167章 感謝大將軍第159章 不如投魏第236章 中軍校場第196章 權勢之前第187章 你來除掉曹髦第3章 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125章 因陛下恩德第70章 謝謝啊第146章 刮目相看第75章 大魏第191章 德不配位第116章 反擊第12章 郭氏第116章 豪傑無後第95章 從將軍到王公第8章 一唱一和第162章 是你!鍾會!第079章 腐蝕第169章 攆狗戰術第104章 忍無可忍第161章 三件事第108章 原來我野心這麼大?(感謝盟主)第096章 不求有功,只爲搗亂第153章 保他一命第67章 適合你第112章 想不想出道啊?第160章 丁奉老賊!第81章 質子第243章 愚者第100章 到達第5章 御史人選第153章 來自故鄉第168章 孫綝之死第160章 講不清第100章 最缺人才第118章 攻其心!第136章 有賞第158章 仇國論第85章 大魏賢官第059章 血痕第2章 後生皆可畏第112章 汗流浹背第55章 唯汝才也第80章 就這?第135章 已得其二第146章 有教無類第160章 下詔!第156章 你好意思嗎?(求月票)第78章 此謂羣臣之首也第030章 光明正大第155章 豐收?第187章 悔之晚矣!第80章 就這?第53章 大勝而歸第050章 食少事煩,豈能久乎?第81章 預料之中!第63章 五部帥第99章 內遷第160章 丁奉老賊!第116章 豪傑無後第051章 伯父家的親弟弟第77章 發難第91章 不喜第168章 戰略佈局第156章 甘露七年第18章 老卒第99章 瘋了!第205章 司徒公,我們非敵第265章 替換第166章 生擒曹髦第196章 權勢之前第50章 歸義侯第246章 這一次,我聽您的第63章 五部帥第22章 與我無關第121章 想找嗎?都在汲郡!第75章 大魏第71章 真是髒東西!第61章 可思蜀否?第177章 變天第238章 我們真的是太強了第7章 我自前往第137章 你看看咱倆誰合適?第97章 郡與國第3章 能臣第93章 向他傳達這個好消息吧第33章 如你所願第140章 上進第238章 我們真的是太強了第21章 欺世盜名之輩!第78章 陣容第88章 緬懷古人第154章 重中之重第101章 好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吾县| 遂平县| 读书| 会理县| 依安县| 太谷县| 五河县| 乐安县| 荔浦县| 平舆县| 南昌县| 霍邱县| 广宗县| 南开区| 宽甸| 石阡县| 成武县| 仁怀市| 渑池县| 曲阜市| 赤峰市| 庆阳市| 岑溪市| 禄劝| 东辽县| 洛浦县| 宣恩县| 扶余县| 绥宁县| 铁岭市| 湘乡市| 灵台县| 星子县| 西峡县| 佛坪县| 交口县| 合山市| 阿勒泰市| 渑池县| 屏山县| 博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