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3章 來自故鄉

當下,尚書檯的配置總算是成型了。

曹髦的名單之中,也就剩下一個荀勖還不曾就位。

在完成了少壯派的逆襲之後,廟堂頓時熱鬧了不少。

最爲熱鬧的就是曹髦的內臣會議了。

這些內臣們聚集在太極殿內,對往後的國策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想法。

兩漢的士人本來就不缺乏膽魄,而當下大魏的士人是更進一步,他們的想法確實很激進,給頭次參與內臣會議的毌丘儉都帶來了不小的震撼。

當下大魏的道路愈發的明朗起來,通過多方面的改革,已經算是走出了自己的道路,跟後漢已經大不相同。

內臣們聚集在這裡,所商談的也只是那幾件事而已。

如何提升廟堂的收入,如何增加戶口,如何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以及增強軍事力量。

看著周圍這些腦洞大開,口水四濺的大臣們,毌丘儉的眼神裡滿是驚詫。

他那種悠閒自得的狀態,都被這些人給打破了。

大魏的國運就掌握在這些人的手裡?

在鍾會的帶動下,這些人似乎都非常的著急,他們都很急切的想要多做出點事情來。

光是在提升收入這方面,毌丘儉就聽到了很多瘋狂的想法。

其中包括但不限於“開放民間私鑄錢幣事”,“清點商賈家產,兩萬錢上家產者繳納一半家產”,“販賣公田”等等離譜的想法。

好在,這些只是大家的想法而已,事情還沒有走到那一步去。

只是曹髦對自己的內臣們極爲的縱容。

毌丘儉從未見過如此的內臣會議。

要知道,在明帝那會,毌丘儉也算是明帝的內臣親近,也常常跟著明帝參與決策。

但那時的決策,跟如今這夥人所做的事情完全不同。

正規的內臣決策,往往是大家心平氣和的坐下來,由侍中提出決策的內容,大家相繼發言補充,最後由皇帝定奪。

而如今發生在眼前這個,這像是一羣瘋子聚會,大吵大嚷,甚至打斷彼此,爭得臉紅耳赤。

毌丘儉幾次想要開口,可看到坐在上位的曹髦沒有半點要阻止的意思,也只能硬著頭皮看他們繼續商談。

曹髦坐在上位,無論自己麾下的內臣們提出了何等離譜的想法,他都不會覺得生氣,只是笑吟吟的聽著。

他之所以要廟堂多少壯派,就是爲了能讓廟堂更有活力。

過去的那個內臣決策,那只是大家在互相爭奪利益,彼此權衡,割讓與掠奪。

爲什麼過去的內臣們會那麼和睦的坐在一起聊天呢?

他們都是聚集起來割肉的,分配在到達這裡之前就已經做好了,當然會和睦。

而在現在,好歹這些人的想法出發點都不是在自己或者宗族的利益之上。

這就足夠了。

反正不靠譜的想法也不會被採納。

衆人商談的很是激烈。

可他們確實又能拿出不錯的決策來。

例如鍾會就認爲要繼續加大對善事府的投入,並且要求尚書檯儘快將各項新發明推廣到天下各地去,哪怕是虧錢也得用。

另外,對於那些新生產出來的化肥,鍾會也提出了增加生產線的構想。

東平王正在想辦法增加其生產效率,通過別的方式來進行。

而在提高百姓們的生活水平上,張華則是提出了保息之政。

大概就是廟堂出錢來履行國民福利,給予百姓們一個最低保障,對各類百姓們進行不同的救濟和庇護,提升百姓們的生活水平。

這項看似跨越了時代的政策,實際上在周禮之中就有記載,是屬於很古老的仁政。

這個政策被稱爲保息六養。

一曰慈幼,二曰養老,三曰振窮,四曰恤貧,五曰寬疾,六曰安富。

這就是古代的保息六養,第一個就是關愛孩童,第二個是贍養老人,第三個是指那些鰥寡孤獨者,第四個纔是窮人,第五個是殘疾人,第六個是有錢人。

至於爲什麼有錢人也在救濟的行列裡?其實這不是救濟,是指國家不能從富戶手裡劫掠錢財,要讓他們得到安寧。

兩漢也倡導這種六養,故而,常常能看到兩漢皇帝會主動下令,拿出布帛和糧食贈送給孩童,老人,窮人,殘疾人等等,這種行爲還是全國性的。

而這種六養當然不是像後世那樣的龐大,是一種不頻繁的行爲,是時不時進行救濟和保障的,不是年年都有。

而且會因爲皇帝而各異。

若是遇到文帝,能常常得到救濟,若是遇到晚年武帝不讓你捐錢都算是厚待了。

從漢到魏,很多福利體系都沒了,這種保障百姓的制度幾乎全部消失不見,直到北魏時期,開始漢化,又重新設立福利體系,供養七十歲以上的老者,推行救濟貧民消滅貧困。

而北周繼承了北魏的救濟貧民,北齊則是繼承了消滅貧困它們真正做到了物理意義上的消滅。

衆人談妥了許多事,決策結束,羣臣們相繼離開。

毌丘儉還是沒能回過神來。

直到曹髦主動開口,“大司馬,這跟過去是不是不太一樣?”

看著面前笑呵呵的曹髦,毌丘儉卻感慨道:“確實不同。”

毌丘儉也不好形容,但是這種決策會議看久了,他竟然還覺得挺有意思的。

曹髦撫摸著下巴,繼續說道:“十一年,便已經有了這般改變,再過十年,大魏定然會是一個盛世”

曹髦的眼神裡充滿了期待。

毌丘儉對此倒是很贊同。

不說別的,以大一統的基礎,只要能平穩統治個十餘年,那定然就是個盛世。

“朕並不打算再出兵討伐了接下來的時日裡,便安心發展內政就是,不過,朕很想跟遠方的諸國都建立聯繫尤其是如日中天的波斯”

“波斯?”

毌丘儉有些茫然,他從未聽過這個稱呼。

曹髦則輕輕皺起了眉頭,“諸葛緒應當也差不多達到了月氏人的地盤吧?”

“只是這一去一回,也不知要走多少年”

貴霜,藍氏城。

諸葛緒仰起頭來,注視著遠處的城池。

此刻的諸葛緒,看起來格外的滄桑,他的臉幾乎都被茂密的鬍鬚所遮蓋,加上他本身的消瘦,幾乎都看不出原先的模樣來。

而隨行的衆人,也大多如此,減員很是嚴重。

等這一行人到達此處,已經有百餘人倒在了道路上。

諸葛緒強忍著心裡那深深的疲倦,注視著遠處那高大的城池。

此處的氣候還算不錯,不是很冷,也不是很熱,道路修建的很是平坦,這條通往王城的道路,甚至還是專門用石頭來鋪設而成的,能看到上頭的雕刻。

看到這條道路,諸葛緒便暗自搖著頭。

聽聞這些都是貴霜原先那個波調王的傑作。

這位跟孫權極爲相似的君王,在晚年開始發瘋一樣的大興土木,他打造了一條很長的道路,用最精美的石頭所鋪設而成,兩旁還用柵欄來進行裝飾,他本來還想要在四個城門打造四條道路,從藍氏城延展出去,到達各個領地。

可他的這個想法還沒能推行,人就已經病死了。

說起來,他這麼一病死倒是讓很多人活了下來。

而在這位功過都很大的君王逝世之後,貴霜的日子就一天不如一天,如今的他們,距離滅亡已經不久了,早已被敲響了倒計時,甚至一度成爲了敵人的附庸。

可這條精美的道路卻還是在這裡,遠處的城牆也是那麼的高大,只是兩旁那些瘦弱,露出了森森肋骨的百姓們,卻跟這精美的道路,高大的城池有些不符。

這些本地人驚恐的看著忽然出現的騎兵,哪怕是有本地的官員們站在一旁,他們也很懼怕,甚至更懼怕他們本地的官員。

早在離開沙州之後,貴霜的官員們就與諸葛緒相見,隨後一路稟告,又親自帶著諸葛緒前來拜見他們的君王。

這些官員們對諸葛緒非常的親近,完全沒有諸葛緒所想象的那種疏遠或者警惕。

甚至有官員主動向他行禮,激動的詢問中原的情況。

負責翻譯的人說:這些月氏人一直都認爲諸葛緒等人是來自他們的故鄉。

其實,月氏人過去就居住在張掖,敦煌等地說是老鄉還真的沒什麼問題,後來他們被匈奴人擊敗,跑到了沙州,也就是西域。

再後來,他們又被烏孫人擊敗,一路又跑到了大夏,並且在這裡進行擴張,對當地人進行了降維打擊,最後其中一部建立了貴霜

而大魏的史學家們,一直都認爲月氏人是羌所屬,稱他們爲羌虜。

被這些人當作是鄉黨,諸葛緒一時間也不知該說些什麼,但是考慮到這對目前的局勢有利,他也就暫且認下了。

甚至他還叫來了幾個敦煌出身的隨行者,告知那些官員們,這些人就來自你們的故地。

這一路上,他們都受到了很大的禮遇。

月氏人對中原王朝一直都挺尊崇的,像波調王甚至還要千里迢迢的派遣使者去朝貢要冊封。

在他們看來,來自自己故土的國家,是強大而又神秘的。

而月氏人的模樣跟當地人的模樣卻是不同,當地人膚色普遍黝黑,而這些從涼州一路跑過去的月氏人,模樣跟中原人有些相似,反正不是黝黑皮膚的。

而他們,如今終於是來到了月氏的王城。

第051章 伯父家的親弟弟第052章 將身家性命託付於您第089章 壞了第206章 糧食白借了第98章 這都是閹人的錯!第167章 得民心者安天下第17章 今日方知皇帝之貴也第28章 太學講學第122章 長跪不起!第185章 忠臣鍾會第15章 鄭玄的孫子怎麼可能不懂第85章 坦坦蕩蕩第226章 真正的敵人第200章 錯了太多次第106章 殘障第084章 獵人與獵物第3章 依你所言第97章 除雜草第3章 能臣第260章 陛下糊塗啊第111章 壞了第8章 這次不能熬了第70章 不遲疑!第134章 想法不錯第92章 姜伯約,你可知罪?第054章 一首空城雀第56章 豈曰無馬?第186章 大事託付於你第15章 道德之世第107章 阿母,您得有點野心啊!第157章 王太常第99章 瘋了!第94章 這是提拔還是流放?第106章 最美第197章 只要馬隆到來,一切都會好的第155章 豐收?第137章 這功勞夠嗎第70章 謝謝啊第109章 有機可趁第144章 一戰而勝第159章 不如投魏第088章 你打我啊!!第28章 太學講學第183章 留侯!第191章 德不配位第30章 志向第170章 同樣是權臣第071章 衆人皆醉我獨醒第119章 能吃嗎?第134章 想法不錯第33章 欣慰第160章 一視同仁第211章 請大將軍讓位第93章 必討之第14章 不幹了第176章 歡迎來到門閥的時代第98章 沒什麼區別第104章 忍無可忍第82章 想來是鄧艾之策第072章 幕後主使第31章 雍涼開戰第14章 不幹了第2章 小旋風曹大官人第161章 好機會第130章 衣冠南渡第112章 心軟第92章 憐憫第257章 驚聞劇變第177章 一同去了第160章 丁奉老賊!第64章 衆人所願第175章 釣魚戰略第102章 逃離第180章 爲之奈何第158章 仇國論第200章 錯了太多次第153章 保他一命第194章 女婿能繼承遺產嗎?第018章 毌丘甸第122章 長跪不起!第67章 不同於往日第107章 怎麼像是鍾會之言第54章 耳聽爲虛第165章 更害怕第16章 需要一個大將軍第84章 從今天開始治理天下第091章 贈鍾會第103章 配合的不錯第139章 福從天上來第129章 想有個扶蘇第145章 後事第167章 得道者多助第57章 義士第37章 團滅發動者第8章 這次不能熬了第10章 一丘之貉第100章 大好人頭第75章 大魏第70章 寶刀第107章 怎麼像是鍾會之言
第051章 伯父家的親弟弟第052章 將身家性命託付於您第089章 壞了第206章 糧食白借了第98章 這都是閹人的錯!第167章 得民心者安天下第17章 今日方知皇帝之貴也第28章 太學講學第122章 長跪不起!第185章 忠臣鍾會第15章 鄭玄的孫子怎麼可能不懂第85章 坦坦蕩蕩第226章 真正的敵人第200章 錯了太多次第106章 殘障第084章 獵人與獵物第3章 依你所言第97章 除雜草第3章 能臣第260章 陛下糊塗啊第111章 壞了第8章 這次不能熬了第70章 不遲疑!第134章 想法不錯第92章 姜伯約,你可知罪?第054章 一首空城雀第56章 豈曰無馬?第186章 大事託付於你第15章 道德之世第107章 阿母,您得有點野心啊!第157章 王太常第99章 瘋了!第94章 這是提拔還是流放?第106章 最美第197章 只要馬隆到來,一切都會好的第155章 豐收?第137章 這功勞夠嗎第70章 謝謝啊第109章 有機可趁第144章 一戰而勝第159章 不如投魏第088章 你打我啊!!第28章 太學講學第183章 留侯!第191章 德不配位第30章 志向第170章 同樣是權臣第071章 衆人皆醉我獨醒第119章 能吃嗎?第134章 想法不錯第33章 欣慰第160章 一視同仁第211章 請大將軍讓位第93章 必討之第14章 不幹了第176章 歡迎來到門閥的時代第98章 沒什麼區別第104章 忍無可忍第82章 想來是鄧艾之策第072章 幕後主使第31章 雍涼開戰第14章 不幹了第2章 小旋風曹大官人第161章 好機會第130章 衣冠南渡第112章 心軟第92章 憐憫第257章 驚聞劇變第177章 一同去了第160章 丁奉老賊!第64章 衆人所願第175章 釣魚戰略第102章 逃離第180章 爲之奈何第158章 仇國論第200章 錯了太多次第153章 保他一命第194章 女婿能繼承遺產嗎?第018章 毌丘甸第122章 長跪不起!第67章 不同於往日第107章 怎麼像是鍾會之言第54章 耳聽爲虛第165章 更害怕第16章 需要一個大將軍第84章 從今天開始治理天下第091章 贈鍾會第103章 配合的不錯第139章 福從天上來第129章 想有個扶蘇第145章 後事第167章 得道者多助第57章 義士第37章 團滅發動者第8章 這次不能熬了第10章 一丘之貉第100章 大好人頭第75章 大魏第70章 寶刀第107章 怎麼像是鍾會之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沂市| 黄梅县| 桃园县| 罗平县| 泽库县| 临江市| 柯坪县| 甘孜| 丰县| 惠东县| 吴川市| 尼木县| 从化市| 马鞍山市| 大埔县| 荆门市| 浦北县| 磐安县| 达州市| 区。| 漳州市| 荣昌县| 资溪县| 嘉鱼县| 大洼县| 红桥区| 河北省| 蒙自县| 毕节市| 齐河县| 西丰县| 榆林市| 诸城市| 泰和县| 行唐县| 平果县| 永吉县| 汨罗市| 大荔县| 九台市| 连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