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章 轉變

此刻,殿試已經結束了。

士子們在參加了曹髦的宴會之後,各自離開,等消息。

而曹髦則是負責查看他們最終交上來的奏表。

這可是他們第一次給皇帝上表,不可謂不認真。

可曹髦還沒來得及看完這些,就先後得到了幾個爆炸性的消息。

首先就是夏侯霸逝世。

對於這一點,曹髦只能表示遺憾。

他其實還挺想將這老頭給接回來的,讓他在故鄉頤養天年,可惜了,他年紀本來就大了,況且多病纏身,能堅持到如今都已經很不容易了。

然後就是陳祇逝世。

曹髦得知這個消息,是相當的驚訝,他知道陳祇並不長命,但是,似乎比記憶裡的要提前了些。

是因爲蜀國如今的局勢比當初更加危險,需要他做的事情更多了嗎?

曹髦長嘆了一聲,搖起了頭。

對陳祇的逝世,他心裡雖然有高興,但是也有些惋惜。

這人也是個人才,雖然親近黃皓留下了惡名,也普遍被後世認爲是導致了黃皓執掌大權的元兇,但是曹髦卻覺得這多少有些冤枉人。

黃皓的職位又不是陳祇給的,陳祇就算不結交黃皓,處處打壓打擊他,劉禪會爲了陳祇而殺掉黃皓嗎?

恰恰相反,劉禪喜歡陳祇是因爲他從不給自己找事,而且跟自己的心腹玩的很好,黃皓天天在他耳邊說陳祇的好話,這才讓陳祇能穩住局勢。

倘若陳祇不管不顧的要處死黃皓,使得君臣互相忌憚,那蜀國怕是會滅亡的更快。

黃皓掌權的事情,怎麼也不能賴在陳祇的頭上,可以說他失職,沒能除掉這個賊子,但是,他後來的繼任者,包括姜維也沒能除掉此人啊?

甚至他逝世之後,他們連限制都做不到。

夏侯霸的逝世,只是讓蜀國又少了一個可以擔任統帥的江陵,而陳祇的逝世,則是基本讓蜀國穩定的局勢直接崩潰。

蜀國原先雖然有著本土派和外來派的爭鬥,內部對北伐問題也爭論不休,但是相對而言,他們的爭鬥不是那麼的公開化,至少在廟堂裡,他們是相對和平的,可陳祇逝世之後,閹人掌權,諸多問題頓時就變得激烈了。

劉禪對閹人的極度寵愛,使得人人自危,士人們開始對劉禪的統治感到失望,對未來感到迷茫,隨即,仇國論這類的作品和思想開始深入人心。

在蜀國滅亡的時候,對方廟堂裡的新三巨頭裡,除卻諸葛瞻之外,樊建跟董厥都選擇了投降。

還有一件事,姜維也在朝中失去了支持者。

他跟黃皓的關係將會越來越僵硬,直到在幾年後,他上表要求處死黃皓,隨即雙方的矛盾徹底公開化,黃皓準備扶持別人來取代姜維,姜維不敢再返回成都

曹髦看完了這些消息,長嘆著將文書放在了一旁。

張華跟郭責分別站在他的面前。

張華的臉上帶著笑容,看得出,他跟劉路的那些事情辦的應該很是順利。

張華看著被曹髦放在一旁的文書,隨即說道:“陳祇逝世之後,黃皓定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蜀國政務從此要落在閹人的手裡,他們再也不是大魏的對手了。”

曹髦搖著頭,不屑的說道:“蜀國的衰亡,跟黃皓有關係,但不全是因爲他,黃皓不過是通過阿諛奉承來上位的奴婢而已,說到底,他只是幫著那劉禪做了劉禪想要做的事情。”

“他上位之後,罷免流放那些不親近他的大臣,又提拔了自己的人,而他提拔的人,哪個不是跟皇帝親近的?”

“劉禪想要一批不會煩著自己,不會整日勸諫,上書,談論治理之事的人,黃皓若是沒有劉禪點頭,能進行這樣的人事調動嗎?”

曹髦總結道:“說起來,這還是因爲劉禪的問題。”

張華和郭責自然都是同意這一說法的。

曹髦沒有再理會這件事,陳祇的病逝只是一個開始而已,毀滅之路方纔剛剛開始,沒必要盯著不放,要相信黃皓還能整出更多的花活。

曹髦再次看起了一旁的諸多上表。

先前的殿試,曹髦主要就是做兩件事。

進一步擴散王學的影響力,同時看看這些年輕的士人們是否能拿出些自己的理解來。

這兩個目的,曹髦都算是勉強達到了。

首先就是王學,能走到殿試這裡的士人,幾乎都是出身頂級大族,經典能力不容置疑,況且,他們作爲年輕一代,接受能力更強,在短暫的查看了王肅重新註釋的太玄之後,這些人頓時沸騰了。

有幾個甚至因此而影響到了考試的發揮。

但是他們都覺得這很值當。

他們也對這經典很好奇,可是一直都沒有機會,他們也沒想到,殿試居然會成爲這麼一個好機會。

曹髦也打量了他們的臉色。

王肅在此刻算是大魏第一大儒,他的學問被稱爲王學,跟鄭玄並列,沒有人是他的對手,哪怕是杜預成長到巔峰時期之後,成爲了大經學家,他撰《春秋左氏經傳集解》。

這本書同時是個大雜燴,但是跟王肅不同,杜預的這盤大雜燴,主要是吸納儒家的諸多經典。

純論經典的水平和影響力,比王肅是要差了些的。

另外,杜預這種糅合多部經典,重新排列和杜撰的行爲,跟王肅極爲相似,很難不懷疑杜預在治經的過程之中是否受到過王肅的影響。

儘管雙方的學術理論是不同的,但是連王肅都受到了鄭玄的部分影響,杜預不受影響幾乎是不可能的。

每一代的經學家,都會吸取前人的經驗,哪怕你是要反對,你也得去先看,先學。

杜預治理經典是在他年老清閒的時候,現在還沒有達到可以鑽研的地步,而其餘幾個經學家,如竹林的那些哥們,說起來,他們在詩文上的才華更高一些,經典造詣其實連註釋太玄都有些困難。

王肅的水平就代表了當今大魏最強的水平。

他的學問拿給這些毛頭小子們去看,那是降維打擊,想要反駁??先去將太玄啃明白了再來吧。

他們迅速爲其中的內容而著迷。

王學的最大作用,就是解決士人們心裡的困惑。

強如杜預,他的心裡其實也是很複雜的,他堅守著儒家的學說和道德,可是他卻又無法用那套學說來驗證自己所看到的東西,所以他最後試著自己做出解釋。

王肅直接用三世和九贊來讓他們解開了心結。

這當真是利器,曹髦都能看到那些士子們臉上欣喜若狂的樣子,他們所交上來的奏表,也很有意思。

有人覺得,應當儘快完成大一統,大一統才能看到太平世。

有人覺得,應當提升廟堂的收入,增加天下耕地的數量,這才能看到太平世。

有人覺得,應當召集大家繼續研究學問,只有經典才能領著他們看到太平世。

這些奏表,說實話,跟尚書檯的奏表比起來,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但是,曹髦欣喜異常。

終於啊,這些人不再說什麼應當隱居山林,或者人人自己管自己的那種荒誕的東西了!

哪怕是經典治國,那也說了要研究經典不是?只要做事,那就是務實!

曹髦非常的喜歡這些務實的回答。

他看著一旁的奏表,臉上的笑容就沒有消失過。

正元三年,對曹髦來說真的是一個很不錯的年,諸事都變得非常順利,在前兩年付出了大量官吏性命的代價之後,今年終於時來運轉。

這說明,大魏的馬車已經被拉出了泥潭,又回到了正確的道路上。

而王肅則是爲衆人指向了一個方向。

看著皇帝臉上的笑容,張華都不由得覺得開心。

等到曹髦放下了又一篇上表,張華這才說道:“陛下,那些士子們出去之後,都跟親近者談起了太玄經的新內容,洛陽大驚,人人都想要拿到那本書,鍾公的府邸內甚至遭了賊!”

“現在幾乎所有的士人都在談論這三世,他們都希望王公能出面,給衆人講述這學問。”

曹髦笑了起來。

“好啊,那羣臣的態度呢?”

張華說道:“王公先前說這些學問乃是羣臣梳理,由他來書寫,因此羣臣都很開心”

曹髦搖著頭,“光是賞賜司徒公,他們就算如今開心,往後也一定會有意見,可以再賞賜一下其餘大臣們,只望他們能幫著王公造勢,所有參與了這件事的大臣,都給送去一套書,告知他們,不許外出,就連家中子弟,最好都不要傳。”

張華笑了起來,急忙稱是。

此刻,王學的部分內容已經傳了出去,光是流傳出去的這部分,都已經引起了激烈的爭論。

竹林兄弟們再也忍不住了,此刻已經開始主動尋找這經典。

曹髦終於放下心來,這王學的事情,已經不需要自己再去想辦法了,接下來就交給裴秀緩緩去辦理吧,要相信裴秀的能力,這人雖然看起來不著調,但是操作確實很秀,沒有辜負他的名字。

接下來,要擬定一個新的目標了。

滅蜀。

第208章 莫非他真的是個天才?第49章 挾大將軍以令諸侯第190章 兩敗俱傷第127章 數學大家第71章 當有志向第035章 不足掛齒第183章 兵部和禮部第092章 狂士第129章 將軍百戰死第143章 朝議第119章 能吃嗎?第137章 崩塌第81章 毫不留情第24章 放手去做第5章 徒勞而已第72章 得民心第113章 辯論之王第115章 皇家圖書第38章 讓皇帝吃點苦頭第79章 中興魏室第97章 郡與國第195章 無恥之尤第121章 可我呢?第026章 司馬師第94章 這是提拔還是流放?第126章 等死吧第194章 女婿能繼承遺產嗎?第251章 武皇帝的甲冑第20章 朕聞諫則喜第167章 得民心者安天下第41章 還需要理由?第170章 同樣是權臣第41章 還需要理由?第154章 四大帝國的末日第12章 真正的目的第74章 兵必以奇第108章 硬釣?第173章 開考第149章 人選第99章 瘋了!第10章 大義滅親第26章 藏丁第85章 這便是天下第029章 行刺!第80章 不怕了第15章 道德之世第158章 鍾會!你危言聳聽!第145章 唯一死耳第18章 老卒第3章 依你所言第49章 挾大將軍以令諸侯第93章 向他傳達這個好消息吧第186章 煽風點火王老師第79章 從將才到帥才第87章 蛻變第128章 開始第187章 悔之晚矣!第248章 坑啊第185章 肉袒牽羊第024章 必死無疑!第177章 劉禪的羨慕第15章 開辦!第145章 感恩戴德第110章 拿捏第086章 咱們不虧!上架感言第137章 這功勞夠嗎第150章 直臣第117章 出道吧!安世!第61章 可思蜀否?第7章 漢與魏晉第49章 挾大將軍以令諸侯第115章 少少年氣第121章 不幹人事第224章 衛將軍司馬昭第50章 大家第191章 君無恙否第74章 兵必以奇第19章 衛將軍錄尚書事第52章 且不急著死第109章 有機可趁第153章 其樂融融第5章 不可不防第108章 難民團第41章 司馬昭第24章 放手去做第169章 攆狗戰術第094章 王家老祖第22章 王肅傳學第43章 羣臣之首第155章 望氣觀相第153章 來自故鄉第050章 食少事煩,豈能久乎?第219章 不必驚慌!第036章 奸臣賊子第128章 開始第105章 硬氣!第67章 不同於往日第126章 等死吧第256章 坐山觀虎鬥
第208章 莫非他真的是個天才?第49章 挾大將軍以令諸侯第190章 兩敗俱傷第127章 數學大家第71章 當有志向第035章 不足掛齒第183章 兵部和禮部第092章 狂士第129章 將軍百戰死第143章 朝議第119章 能吃嗎?第137章 崩塌第81章 毫不留情第24章 放手去做第5章 徒勞而已第72章 得民心第113章 辯論之王第115章 皇家圖書第38章 讓皇帝吃點苦頭第79章 中興魏室第97章 郡與國第195章 無恥之尤第121章 可我呢?第026章 司馬師第94章 這是提拔還是流放?第126章 等死吧第194章 女婿能繼承遺產嗎?第251章 武皇帝的甲冑第20章 朕聞諫則喜第167章 得民心者安天下第41章 還需要理由?第170章 同樣是權臣第41章 還需要理由?第154章 四大帝國的末日第12章 真正的目的第74章 兵必以奇第108章 硬釣?第173章 開考第149章 人選第99章 瘋了!第10章 大義滅親第26章 藏丁第85章 這便是天下第029章 行刺!第80章 不怕了第15章 道德之世第158章 鍾會!你危言聳聽!第145章 唯一死耳第18章 老卒第3章 依你所言第49章 挾大將軍以令諸侯第93章 向他傳達這個好消息吧第186章 煽風點火王老師第79章 從將才到帥才第87章 蛻變第128章 開始第187章 悔之晚矣!第248章 坑啊第185章 肉袒牽羊第024章 必死無疑!第177章 劉禪的羨慕第15章 開辦!第145章 感恩戴德第110章 拿捏第086章 咱們不虧!上架感言第137章 這功勞夠嗎第150章 直臣第117章 出道吧!安世!第61章 可思蜀否?第7章 漢與魏晉第49章 挾大將軍以令諸侯第115章 少少年氣第121章 不幹人事第224章 衛將軍司馬昭第50章 大家第191章 君無恙否第74章 兵必以奇第19章 衛將軍錄尚書事第52章 且不急著死第109章 有機可趁第153章 其樂融融第5章 不可不防第108章 難民團第41章 司馬昭第24章 放手去做第169章 攆狗戰術第094章 王家老祖第22章 王肅傳學第43章 羣臣之首第155章 望氣觀相第153章 來自故鄉第050章 食少事煩,豈能久乎?第219章 不必驚慌!第036章 奸臣賊子第128章 開始第105章 硬氣!第67章 不同於往日第126章 等死吧第256章 坐山觀虎鬥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肃北| 柏乡县| 北碚区| 定兴县| 平果县| 义乌市| 东山县| 永胜县| 临沂市| 伊金霍洛旗| 兴和县| 广东省| 灌南县| 红安县| 肇东市| 乐都县| 平定县| 裕民县| 洛南县| 金乡县| 安丘市| 积石山| 邵东县| 安义县| 云林县| 始兴县| 石柱| 横峰县| 原平市| 哈巴河县| 南召县| 六安市| 潜山县| 乐山市| 莱阳市| 绥德县| 南丹县| 义马市| 贵港市| 文昌市| 陇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