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16歲的時候,談過一場網戀。其實也不能叫談戀愛,因爲我和我那個網上的女朋友除了聊聊天,開開視頻之外,連面都沒見過,更別提有什麼感情了!充其量就比網友的關係再進一點,除此之外什麼也沒有。
我16歲那個年代,流行用qq聊天。當然,現在可能是微信比較流行,不過這也可以說是那個年齡階段的一個特點吧。不管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到了這個年齡,身體和心理髮育都到了初步成熟的階段,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而且容易衝動。
老實說,那個時候的我雖然沒有喜歡的女孩子,但是也挺希望找個女朋友每天卿卿我我的!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周圍的兄弟哥們兒大部分都有女朋友,就我沒有!所以,有時候我覺得自己挺孤獨的,於是我經常上qq加一些年齡和我想仿的女孩子聊聊天,消磨消磨(浪費浪費)時間。
我記得那個時候有好幾個女的說喜歡我。一開始我是拒絕的,因爲家裡不讓談戀愛。當然,更多的是我沒做好心理準備,或者說我覺得網上的東西太假了,又不是真的喜歡別人,幹嘛要接受那樣的感情呢!所以我拒絕了。
後來,又有一個女的網友要我做她男朋友,這次我並沒有立刻拒絕。因爲我旁邊有一個和我關係很好的隊友在,我想向他炫耀一下,於是就把手機拿過去給他看信息。
對方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只見他先是驚訝了一下,然後用“喔靠!這麼叼!”的眼神看著我,讓我很是受用!
我隨口問他,怎麼樣,要不要答應她?
然後我那隊友就對我說:“同意唄!你現在不就正缺一個女朋友的嗎?”
我一想也是,然後就同意了。
就這麼同意了……絲毫沒有考慮過之前考慮的問題就同意了……
這是一場網戀加異地戀,再加上作爲主人公的我只是抱著“玩玩而已,反正也不會出什麼事情”的心態,註定不會有什麼結果。
我們之間的話題越來越少。以至於後來,在我記憶裡除了“老公老婆”這四個字以外,似乎什麼也找不到了。不會有什麼結果的結果就是,分手。
那是我第一次談戀愛,沒有愛,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初戀,反正就這麼不明不白地過去了……
關於我的這一段歷史,我並沒有很仔細地告訴小女孩。因爲還要保持一個大哥哥的形象,所以在這種事情上面不能表現得像一個小白。而且不僅如此,我還把自己說的好像很懂一樣。因爲我覺得這樣才能更好地安慰別人。
我沒說那是網戀,也沒說自己只有那一次的經歷。我只告訴她,剛開始的時候兩個人都感覺很好,但是隨著彼此瞭解加深,和總會出現的一些矛盾,再加上兩個人不在一個學校,沒有辦法在對方身邊等等許多原因,後來就分手了。
“唉!看開點吧老哥,這也不是你的錯。兩個人如果不合適的話,很難走下去的……”聽了我的故事,小女孩不由嘆了一口氣,竟然安慰起我來!
聽她這麼說,我不禁一愣,不應該是我在安慰她嗎?現在怎麼反過來變成她安慰我了?
隨即我又想起來,以前在和別人聊天的時候,好多次都是用自己的經歷來開導別人,而且效果都不錯!這一次,看起來效果仍是不錯,只不過沒想到後來自己倒變成了被安慰的那一個!
我突然地對她說:“哎呀!不應該是我在安慰你嗎?怎麼變成你安慰我了?”
她一下就笑了,笑的很開心:“嘻嘻!人家只是覺得老哥也不容易嘛!所以就安慰一下嘍!”
“呵呵!這個可以有!”我臉上滿是笑意,對她說:“以後我就是你哥了,誰要是敢欺負你,給我說一聲,哥哥分分鐘教他做人!”
“嗯!”她十分愉快地應了一聲:“謝謝老哥!”
涼爽的風兒吹動綠葉,在迷人的夜幕中發出輕輕的摩挲聲,遠離了喧鬧的人羣,在這一時刻顯得靜謐而又祥和!
窗子外的星空彷彿再也不是那麼遙不可及,就如同自由和溫暖,它們一直在心中!只要你願意,它們就不會離去。
我的嘴巴微微咧開著,聽著電話,時不時地說上幾句,引來小女孩一陣輕笑!小女孩一邊笑著,一邊和我聊天,十分地放鬆和愉快!
我們就這麼聊啊聊,等注意到時間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多小時過去了!
現在已經是十點多了,想到還有一堆衣服要洗,再加上明天還要早起出早操,我於是又和小女孩聊了一會兒,就掛了電話回宿舍去了。
體校的生活,三點一線,枯燥而又乏味。每天要做的事情只有吃飯,訓練,洗澡和睡覺。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我覺得一點兒也不枯燥不乏味了,因爲我的生活中多了一個可愛的小女孩!
清晨,出完早操又吃完早飯,隊友們回到宿舍收拾了一下,換上一身衣服便相繼去教室上課了。
我在樓道上的窗口旁,斜靠在那裡,享受著暖暖的陽光,懶散地目光卻時不時朝樓下乜視著。
呵!就在半個月前,我和湘倫也跟這幫同學一樣,每天出完早操以後都要在七點四十之前趕到教室,然後迎來一上午昏昏欲睡的課程。初中的要上五節課,中專的要上四節課。對於大部分體校同學來說,雖然不至於說是煎熬,但也絕不好過!初中的孩子們可是有得熬了,中專的同學卻不得不考慮高考和就業的問題。
本校中二開始分班,分爲高考班和就業班。顧名思義,高考班的方向是考大學,就業班則是直接走上就業。這裡值得一說的是,就業班上完中二就可以出去實習了,一年後再回來拿畢業證。而高考班則是要上完中三,然後再參加高考。這其中,高考班就比就業班多出了一年在體校的時間。關於就業和高考的方向,就像是一個人生的分岔路口,其重要性可想而知。所以,對待這種事情還真得需要仔細考慮一番再下決定。
當然,我大體校學生的出路也不是隻有固定的這兩條,別的出路也不是沒有。比如說以具備的實力和潛力被送到省隊,比如說中途退出去搞別的事情,比如說從本校初三考去別的學校等等。
言歸正傳。
在這迷迭香的故事裡,一提到中二分班這種事情,就讓我不由想起唯一一個和我一起參加高考的隊友,李湘倫。
他在中二的時候選擇了就業班,又在高考的前半年轉到了高考班,和我一起學習,一起參加了高考。
由就業轉高考,在我們體校他是第一個,也帶動了就業班好幾個人轉到高考班來。我不知道以後還不會不會有這種情況出現,不過我相信我們這一屆將會是最特殊的一屆。因爲湘倫的舉動,也因爲高考班的升學率,導致之後的體校更加重視起學生高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