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九章代父贖罪

話說姬昌被囚羑里,伯邑考欲往朝歌爲父贖罪,時有上大夫散宜生阻諫,公子立意不允,隨進宮辭母太姬,要往朝歌贖罪。

太姬問:“汝父被羈裡,西岐內外事付託何人?”

邑考答道:“內事託付兄弟姬發,外事託付散宜生,軍務託付南宮;孩兒要親往朝歌面君,以進貢爲名,請贖父罪。”

太姬見邑考堅執要去,只得依允。吩咐說:“孩兒此去,須要小心。”

邑考辭去,逕到殿前,與弟弟姬發交流道:“兄弟好生與兄弟和美,不可改西岐規矩,我此去朝歌,多則叄月,少則二月,即便回程。”邑考吩咐畢,收拾寶物進貢,擇日起行。

姬發同文武官九十八弟,在十里長亭餞別。邑考與衆人飲酒作別,一路前行,揚鞭縱馬;過了些紅杏芳林,行無限柳陰古道。

伯邑考與從人一日行至汜水關。關上軍兵見兩桿進貢幢,上書“西伯侯”旗號。軍官來報主帥,守關總兵韓榮命開關,邑考進關,一路無辭。

行過五關來到澠池縣,渡黃河至孟津,進了朝歌城皇華官驛安下。

次日問驛丞:“丞相府住在那裡?”

驛丞回答:“在太平街。”

次日邑考來至年門,並不見一員官走動,又不敢擅入午門。已往返五日,邑考素縞抱本,立於午門外。

少時只見一位大臣騎馬而至,乃亞相比干也。

伯邑考向前跪下,比干問:“階下跪者何人?”

邑考說道:“吾乃犯臣姬昌子伯邑考。”

比干聞言,滾鞍下馬,以手相扶,口稱:“賢公子請起。”

二人立在午門外,比干說:“公子爲何事至此?”

邑考應答道:“父親無辜被牽連進謀亂之事,蒙丞相等忠貞之士保奏,又得陛下開恩得全性命,此恩天高地厚,愚父子兄弟銘刻難忘。

只因七載光陰,父親久羈裡,人子何以得安?想天子必思念循良,豈肯甘爲魚肉?邑考與散宜生議將祖遺鎮國異寶,都進納王廷,代父罪。望丞相開天地仁慈之心,憐姬昌久羈裡之苦。

倘蒙賜骸鼻得歸故土,真恩如泰山,德如淵海,西岐百姓,無不感念丞相之大恩也。”

比干答曰:“公子納貢,乃是何寶?”

邑考曰:“是始祖父所遺七香車,醒酒氈,白麪猿猴,美女十名,代父贖罪。”

比干曰:“七香車有何寶乎?”

邑考答曰:“七香車乃軒轅皇帝破蚩尤於北海,遺下此車。

若人坐上面,不用推引,欲東則東,欲西則西,乃世傳之寶也。醒酒氈,倘人醉酩酊,臥此氈上,不消時刻即醒。

自面猿猴雖是畜類,善會叄千小曲,八百大麴,能謳筵前之歌,善爲掌上之舞,真如嚦嚦鶯簧,翩翩弱柳。”

比干聽罷,見邑考至誠至性,又見其準備妥帖,念及這些年來姬昌因苦無證據一直被囚,感慨之餘心生同情,於是便應了下來。

第二日早朝,比干大殿奏曰:“啓奏陛下,今西伯侯姬昌被囚七年,其子伯邑考仁孝,備寶物進貢於殿外,懇請陛下聽其肺腑之言,放姬昌迴歸故里。”

紂王聽比干此話,心中開始猶豫,不過接著他也就釋然。這些年來隨著他的大刀闊斧,權威日重,朝廷上下、內外諸侯無不戰戰兢兢,俯首稱臣。

紂王通過一番努力終於收回了許多地方政權。商朝在他的治領下版圖迅速擴張,之前還一直顧及的四大諸侯早已不在眼中,可慮的就是這些年來已經接連乾旱,很多地方民不聊生。

但紂王轉眼一想又覺得若是放姬昌回去後果難料,起碼會給自己帶來不少麻煩。

紂王想到這裡覺得爲難,只得謹慎的開口說道:“準奏!”

伯邑考在內侍的帶領下來到了大殿,跪著泣說道:“犯臣姬昌罪犯忤君,赦宥免死,暫居里。

臣等舉室感陛下天高海闊之洪恩,仰地厚山高之大德。今臣等不揣愚陋,昧死上陳,請代父罪。

倘荷仁慈,賜以再生,得赦歸國,使臣母子等骨肉重完:臣等萬載瞻仰陛下再生之德,出於恩外也。”

紂王見邑考悲慘爲父陳冤,極其懇至,知是忠臣孝子之言,不勝感動,乃賜邑考平身,說道:“姬昌之罪上無法認定,今子納貢爲父贖罪,亦可爲孝矣。”

邑考謝恩,立於大殿之中,一臉哭泣的等著紂王的表示。

衆臣見此,也被伯邑考感動,心中不忍,便紛紛爲西伯侯姬昌求情,弄得紂王左右爲難。

殿上,比干見紂王如此,調解道:“陛下,伯邑考代父贖罪,情實可矜。臣聞西岐伯邑考善能鼓琴,真世上無雙,人間絕少,不如請他當衆撫歌一曲,諸事暫且放下。”

邑考奏道:“陛下在上,臣聞:‘父母有疾,爲人子者不敢舒衣安食。’今犯臣父七載羈囚,苦楚萬狀;臣何忍蔑視其父,自爲喜悅而鼓琴哉?況臣心碎如麻,安能宮商節奏,有辱聖聰?”

紂王剛纔在羣臣的勸說之下,也覺得姬昌並不是很重要,又聽聞比干如此誇獎伯邑考琴技,心下難耐,說:“你當此景,撫琴一曲,如果希奇,赦你父子歸國。”

邑考聽見此言。大喜謝恩。

紂王傳旨取琴一張,邑考盤膝坐在地上,將琴放在膝上,十捐尖尖撥動琴絃,撫弄一曲,名曰:風入松。

“楊柳依依弄晚風,桃花半吐映日紅;芳草綿綿鋪錦繡,任他車馬各西東。”

邑考彈至曲終,只見音韻幽揚,真如戛玉鳴球,萬壑松濤,清婉欲絕。今人塵襟頓爽,恍如身在瑤池鳳闕,而笙簧簫管,檀板謳歌,覺俗氣逼人耳。

誠所謂:“此曲祗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紂王聽罷,心中大悅;對衆臣曰:“真不愧王叔所聞,邑考此曲,可稱盡善盡美!”

伯邑考見紂王大悅,於是又撫琴一曲。

紂王靜聽琴內之音,俱是忠君愛國之意,並無半點欺妄之言,心下對伯邑考好感更加。

伯邑考一曲完畢,見紂王與衆臣如沐春風,趁機當衆獻寶,取出了西岐進貢的七香車,醒酒氈,白麪猿猴。

紂王以及羣臣哪裡見過此等寶物,一時俱被迷惑,尤其是紂王,心中慢慢的放鬆了最後一絲警惕之心。大喜之下,設宴宴請伯邑考。

宴席之上,伯邑考將白麪猿猴帶入,開了紅籠,放出猿猴。

邑考將檀板遞與白猿,白猿輕敲檀板,宛轉歌喉,音若笙,滿樓亮。高一聲如鳳鳴之音,低一聲似鸞啼之美。愁人聽而眉皺,歡人聽而撫掌,泣人聽而止淚。

紂王聽之,顛倒情懷,妃嬪聞之,芳心如醉;宮人聽之,爲世上之罕有。

那猿猴只唱得神仙著意,嫦娥側耳,把宴上衆人唱得神蕩意迷,情飛心逸,如醉如癡,不能檢束自己形色,將原形都唱出來了。

酒酣耳熱之下,衆皆失態,突然此猿將檀板擲於地下,向九龍侍席上一攛,劈面來抓,紂王大意,竟被其抓傷臉部。虧得紂王平時勇武,不然此抓之下怕是身死宴席。

被痛醒過來的紂王見身體受傷,失去理智,對著那狀若發狂的白猿一拳,將白猿打跌在地,接著撲倒在地,數拳而下,白猿遂死於地下。

旁有紂王心腹費仲、尤渾扶起紂王曰:“邑考明請猿猴,暗爲行刺,若非陛下勇武,恐性命休矣。”

紂王大怒,喝左右將,“伯邑考拿下,炮烙處置。”

兩邊侍御官將邑考拿下,邑考也爲宴席之事初時震驚,但稍後清醒,厲聲大叫冤在不絕。

紂王聽邑考口稱冤枉,命:“且放回。”

紂王說:“你這匹夫!白猿行刺,衆目所視,爲何強辯,口稱冤在何也?”

邑考泣奏曰:“猿猴乃山中之畜,雖修人語,野性未退;況猴子性喜果品,不用煙火之物。今見陛下九龍侍席之上,百般果品,心中急欲取丙品。

便棄檀板,而攛酒席,且猿猴手無寸刀,焉能行刺?臣伯邑考世受陛下深思,焉敢造次;願陛下究察其情,臣雖寸碟,死亦瞑目矣!”

紂王不聽,一意孤行。

此次他當衆失態,臉部被抓,卻是丟了顏面,豈可輕饒?

然衆大臣聽邑考之言,暗思多時,覺得所言非虛,皆爲其求情。

衆說:“邑考之言是也。猿猴乃山中之物,終是野性。況無刃豈能行刺?”

紂王不悅,但羣臣之意難違,況紂王對邑考懷有好感,心平氣和之下怒氣漸散,但因臉上之傷疼痛難耐。

於是,令手下將邑考,關押收監,擇他日另行處置。

第三十二章 巫戰四海第十九章代父贖罪第三章南柯一夢第三章唐太宗第八章 神農百草第十八章通天之怒第十七章大戰落幕第五十九章 衆聖爭寶第八十三章兔女,公主第十七章 紫霞下界第二十五章陸壓道人第三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四十章車遲爭端第三十五章 雲霄出手第二十二章悟空訪師第十五章 殺神白起第十五章 洪荒局勢第七章危機降臨第十三章 蚩尤請巫第五十七章 巫妖激戰第十八章通天之怒第十五章姬昌被囚第十七章大戰落幕第五十二章 約鬥三場第二十四章 紅雲遭劫第六章殺戮之蕩第十八章 白起勾陳第七章 大鬧天空第四章 伏羲出世第五章 伏羲治世第二十五章白骨精殞第二十六章 決戰之始第十三章 蚩尤請巫第十六章講道結束第七十五章黃眉敗退第十章詭異突破第十五章激戰再起第十章 軒轅現世第十三章妲己入宮第四十五章 天庭密議第三十八章 暗流起涌第十二章 悟空拜師第九章 佛謀地府第三章南柯一夢第一章洪荒萬物第三十六章悟空認親第三十三章 雙陣對決第三十二章 巫戰四海第九章再起波瀾第六章遊方道士第十五章 黃風嶺劫第三章洪荒戰場第二十七章 大戰落幕第五十九章 衆聖爭寶第五十三章 雲霄勝出第五章陰雲瀰漫第六章三聖母第四十一章車遲比鬥第十五章 殺神白起第一章混沌波動第三十五章 大戰將起第十章 軒轅現世第七章危機降臨第二十章逃回西岐第七章悟空收徒第二十八章 師徒分裂第十章 講道結束第二十四章 紅雲遭劫第三十九章 陣中鬥法第四十五章 天庭密議第三十二章諸仙遭劫第十八章 謀五莊觀第四十六章雙猴鬥牛第四十二章 封神落幕第十六章 大戰開幕第七章巔峰之戰第十二章 永不朝商第四十三章獨角青牛第十八章通天之怒第四十一章 大戰落幕第十章 哪吒劫數第十章 哪吒劫數第二十一章 闡教敗退第二章 儒法佛爭第二十五章 龍巫之戰第三十四章 大禹治水第二十二章 截教離開第七十四章黃眉逞兇第二十七章如來回歸第二十九章 人族發展2第十二章 佛入陰司第三十六章 四聖破陣第二十章決戰天庭第六章殺戮之蕩第八章 飛熊之象第十七章 紫霞下界第二十二章九重天塌第二十九章死戰到底第八章 神農百草第三十九章 魔佛相剋
第三十二章 巫戰四海第十九章代父贖罪第三章南柯一夢第三章唐太宗第八章 神農百草第十八章通天之怒第十七章大戰落幕第五十九章 衆聖爭寶第八十三章兔女,公主第十七章 紫霞下界第二十五章陸壓道人第三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四十章車遲爭端第三十五章 雲霄出手第二十二章悟空訪師第十五章 殺神白起第十五章 洪荒局勢第七章危機降臨第十三章 蚩尤請巫第五十七章 巫妖激戰第十八章通天之怒第十五章姬昌被囚第十七章大戰落幕第五十二章 約鬥三場第二十四章 紅雲遭劫第六章殺戮之蕩第十八章 白起勾陳第七章 大鬧天空第四章 伏羲出世第五章 伏羲治世第二十五章白骨精殞第二十六章 決戰之始第十三章 蚩尤請巫第十六章講道結束第七十五章黃眉敗退第十章詭異突破第十五章激戰再起第十章 軒轅現世第十三章妲己入宮第四十五章 天庭密議第三十八章 暗流起涌第十二章 悟空拜師第九章 佛謀地府第三章南柯一夢第一章洪荒萬物第三十六章悟空認親第三十三章 雙陣對決第三十二章 巫戰四海第九章再起波瀾第六章遊方道士第十五章 黃風嶺劫第三章洪荒戰場第二十七章 大戰落幕第五十九章 衆聖爭寶第五十三章 雲霄勝出第五章陰雲瀰漫第六章三聖母第四十一章車遲比鬥第十五章 殺神白起第一章混沌波動第三十五章 大戰將起第十章 軒轅現世第七章危機降臨第二十章逃回西岐第七章悟空收徒第二十八章 師徒分裂第十章 講道結束第二十四章 紅雲遭劫第三十九章 陣中鬥法第四十五章 天庭密議第三十二章諸仙遭劫第十八章 謀五莊觀第四十六章雙猴鬥牛第四十二章 封神落幕第十六章 大戰開幕第七章巔峰之戰第十二章 永不朝商第四十三章獨角青牛第十八章通天之怒第四十一章 大戰落幕第十章 哪吒劫數第十章 哪吒劫數第二十一章 闡教敗退第二章 儒法佛爭第二十五章 龍巫之戰第三十四章 大禹治水第二十二章 截教離開第七十四章黃眉逞兇第二十七章如來回歸第二十九章 人族發展2第十二章 佛入陰司第三十六章 四聖破陣第二十章決戰天庭第六章殺戮之蕩第八章 飛熊之象第十七章 紫霞下界第二十二章九重天塌第二十九章死戰到底第八章 神農百草第三十九章 魔佛相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漯河市| 年辖:市辖区| 府谷县| 自贡市| 彝良县| 苗栗市| 旌德县| 玉环县| 灵璧县| 安徽省| 辽阳县| 太湖县| 赣州市| 买车| 长宁县| 沧州市| 卓尼县| 光山县| 修武县| 舒城县| 新源县| 江津市| 肇州县| 左贡县| 丽水市| 明光市| 建水县| 泰宁县| 江城| 庆元县| 钟祥市| 万盛区| 安顺市| 房山区| 阳春市| 宜君县| 潞西市| 开鲁县| 浦城县| 安新县| 广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