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6章 304,我陳子初不同意

第306章 304,我陳子初不同意

劉辨這哐哐哐幾個頭磕下去,根本沒給陳元反應的機會。

現在這架勢,陳元想不當這個太傅都不成了。

太傅位列三公,正一品位,處於專制統治者的核心位置,是皇帝統治四方的高級代言人。

直接參與軍國大事的擬定和決策,在皇帝幼小或皇室闇弱時時常成爲真正的統治者。

太子太傅,商、周兩代已有太子太傅及少傅,作爲太子的師傅。

漢沿置,秩三千石,位次太常。

東漢秩中二千石。

太子對其執弟子之禮。

不過,在東漢,太傅實際上是個虛銜了,地位高,但是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權力了。

唯一的便是這官職是跟太子息息相關的。

只要接下了這官,就代表著基本跟太子綁定了。

陳元現在也只能接著了。

這個時候要是再拒絕,那可就真的是在打漢靈帝的臉了。

那下場恐怕不會太好。

所以,陳元只能親自弓下身去,一邊把劉辨扶起一邊道:“太子如此大禮,豈不折煞微臣,既然陛下和太子都不嫌棄微臣才微德淺,那臣就勉力一試,還望太子多多包涵纔是。”

看到陳元答應了,漢靈帝心中稍稍鬆了一口氣。

不管怎麼說,這也爲太子拉上了一個強援。

有陳元做辯兒的師傅,就算將來結果最壞,想來也是可以保住性命的吧。

劉辨看到陳元答應了,也是十分高興。

完全沒有因爲陳元年紀輕而小視陳元的意思。

開玩笑,涿郡陳子初,如今早已名滿天下,聲震九州了。

看到劉辨對自己甚是恭敬,陳元心中也不由的泛起了幾分心思。

在歷史上這位漢少帝可是十分悽慘的。

沒做幾天皇帝就被董卓指使李儒給弄死了。

不過,劉辨的皇后唐姬倒是沒有死。

劉辯死後,唐姬迴歸故里,因節烈不願改嫁他人,後被漢獻帝下詔回到皇宮裡居住。

並封唐姬爲弘農王妃。

這說明劉辨這個人還是不壞的。

起碼有一個女人願意爲他守節。

所以在路上的時候,陳元在考慮一個問題。

難道說真的要把劉辨和劉協都弄死嗎?

這兩個人說真的,都不算什麼暴虐之徒,就是懦弱了一些罷了。

可是如果不搞死他們,劉備怎麼做皇帝呢?

只有他倆死了,劉備才能名正言順的登基。

不然劉備就有篡逆之嫌疑。

難搞啊。

實在不行,把兩人給弄到國外去算了。

一個搞到美洲,一個搞到非洲。

暫時先這麼著吧。

劉辨只要保住他的性命就行了,反正董卓會把他的天子之位給廢了的。

待陳元走後,漢靈帝悵然許久。

突然他問一旁的張讓:“你說這陳元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人?”

是的,劉宏有點看不透陳元。

你說陳元貪戀權勢吧,那根本不可能。

因爲陳元完全可以要求更高的官職和更大的權勢,可是陳元沒有,在太學祭酒的位置上乾的似乎十分帶勁。

你要說他不貪戀權勢,也不盡然。

陳元跟何進的交易,漢靈帝多少是知道一些的。

但是漢靈帝並沒有干涉。

八關都尉雖然重要,但是給了陳元也沒什麼。

因爲現在洛陽有北軍五校,有西園八校尉,在漢靈帝看來,這足以鎮壓一起了。

陳元要八關都尉多半是想給荊州一些便利,對於這一點,漢靈帝並不是太在意。

荊州不管怎麼說也是老劉家的人,而且跟豪強頗有些勢不兩立的味道。

所以荊州從某種程度上說是跟朝廷站在一起的。

從這一點上看,陳元還是有一些權勢之心的。

除此之外,這傢伙不貪財,不好色。

唯一有一點那就是似乎喜歡舉薦人才。

陳元在洛陽的這兩年裡,又發掘了不少的人才,能夠安排的都安排了。

不能安排也都收羅在了麾下,有的放到了襄陽書院,有的則是放在了太學之中。

從這一點上來看,陳元所謀甚大啊。

對於漢靈帝的問話,張讓沒有回答。

深知漢靈帝脾性的他,知道漢靈帝這是在自言自語呢。

果不其然,過了一會,漢靈帝突然冒出一句:“我觀陳子初,所謀甚大啊?!?

這話把張讓嚇了一激靈。

難不成陛下想要對付陳元?

讓太子拜師是迷惑陳元的一種手段?

如果說真是這樣的話,那陛下的手段可真是越來越莫測了。

好在,漢靈帝也只是說說罷了。

沒有真的要對陳元動手。

漢靈帝不是傻逼。

不可能現在對付陳元。

對付陳元就是對付荊州。

兩年前的荊州數十高手橫掃五大家族的事情還歷歷在目呢。

那幾場戰鬥陳元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可謂是驚破世人。

陳元本身戰鬥力已經如此可怕,更何況荊州還有那麼多高手呢?

除此之外,荊州還有幾萬軍隊呢。

這是鬧著玩的嗎?

要是漢靈帝敢對陳元動手,說不定荊州下一刻就敢打進洛陽來。

況且,陳元對大漢江山有沒有什麼害處,漢靈帝也沒有動他的理由。

或許陳元有著其他心思,比如讓劉備做皇帝什麼的。

對於這一點,漢靈帝倒是看的很開。

爲什麼?

因爲漢靈帝自己就是從藩王被搞來做皇帝的。

桓帝也是。

所以,在漢靈帝看來,如果劉辨和劉協真的不行,劉備來做皇帝也不是不能接受。

都是老劉家的人,肥水不流外人田。

如果是換成其他豪強之家,漢靈帝就接受不了了。

所以,雖然知道陳元所謀甚大,漢靈帝也沒有對付陳元的想法。

不僅是不想動,更是不能動,不敢動。

陳元當然不知道自己走後,漢靈帝還有這麼一出。

知道了陳元也不在乎。

現在的荊州對於拿下天下早就有了把握。

之所以現在沒有發動,一個是劉備自己的問題。

劉備不可能篡位的。

所以,要等時機。

其次便是陳元想要更加完整的保存整個大漢的元氣。

現在荊州是可以拿下天下,可是以武力橫推,必然會造成生靈塗炭。

在陳元的設想中,統一天下固然要打仗,不過最好能少打仗。

少打仗就少死人。

人口才是一切的根本。

想要少打仗,就要做更充足的準備。

而且還需要一個最好的時機。

這時機就是董卓進京了。

所以,現在來說,沒有任何人比陳元更希望董卓進京了。

時光如水,從指尖溜走。

眨眼之間,便到了漢靈帝歸天的日子。

這一日,鑑天臺響起了鐘聲,足足響了四十五下。

正在東觀之中的陳元聽到了這個鐘聲,不由的怔了一下。

隨後,和一旁的郭嘉對視了一眼。

兩人都長嘆了一聲。

陳元對郭嘉道:“奉孝,陛下去了?!?

郭嘉也是精神莫名:“是啊,先生,陛下走了。”

這個掌管龐大帝國近乎二十年的人終於還是走了。

別管漢靈帝是不是明君,可是他在位一日,這天下就還能勉強安穩一日。

如今這位頗有手段,譭譽參半的帝王走完了他的一生,帝國何去何從,無人知曉。

除了陳元。

兩人感嘆了一下之後,陳元迅速的趕往宮中。

作爲太學祭酒和鑑天臺副臺主,在這個關鍵時刻,定然是要發揮巨大作用的。

舊帝治喪,新帝登基等等,這一切自有朝廷法度,陳元也沒什麼好說的。

一起按照法度來就是了。

太子劉辨,也在衆人的支持下,穩穩當當的坐上了天子之位。

新帝登基之後的最重要的兩個事情是什麼?

制定年號,爲先帝上諡號。

在年號制定上,陳元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

因爲在陳元看來,什麼年號都無求所謂。

再好的年號也增加不了百姓的一粒糧食。

隨便他們折騰去吧。

最後折騰來折騰去,終於定下了光熹這個年號。

接下來便是給劉宏上諡號了。

這一次,朝廷之中就開始了大斗爭了。

上諡號,官宦集團是沒有發言權的,直接被排除在外。

主要鬥爭的便是以何進爲首的外戚集團和以袁槐爲首的文官集團了。

何進想要給劉宏上一個美諡號。

文官集團當然是要給劉宏上一個惡諡了。

理由很簡單,誰讓這傢伙搞出了黨錮之禍呢。

文官集團怎麼可能對漢靈帝有好感,給他上惡諡是必然的。

靈這個諡號,看上去不是那麼惡劣,實際上是一個正兒八經的惡諡。

死而志成曰靈(立志不命也)

亂而不損曰靈(不能以治損亂)

極知鬼事曰靈(知其能聯徹)

不勤成名曰靈(本任性不見賢思齊)

死見鬼能曰靈(有鬼爲厲)

好祭鬼神曰靈(敬鬼神不能遠也)

劉宏是哪一條?

亂而不損啊。

有黃巾之亂給劉宏來一個靈,在文官看來已經是他們寬宏大量了。

何進肯定是不同意啊。

於是乎,兩大集團便鬥爭了起來。

可是何進這邊哪是文官的對手,眼看著這事就要塵埃落定。

陳元站了出來。

此時的陳元經過兩年太學的韜光養晦,氣度越發的儼然,年紀雖輕,但已經是一派宗師和重臣氣度。

陳元站立在溫德殿中,如鬆而立。

給劉宏上諡號,現在最著急的是誰?

其實是當今天子劉辨。

因爲這是要給自己老爹上諡號啊。

如果上了一個惡諡,以後他還有什麼面目去地下見漢靈帝。

而且,這是文官集團對天子權威的一次打壓。

明明白白的告訴劉辨,現在我們就是要給伱爹上一個惡諡,怎麼地吧?

這是文官集團對於新天子的一次示威。

劉辨雖然文弱了一些,但不是傻子,他自然知道這裡面的道理。

就算他不知道,陳元也會告訴他的。

這是劉辨登基之後第一次跟文官集團的對抗,如果輸了,那劉辨以後的天子威嚴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所以,必須要贏。

陳元其實思考過這個問題。

自己要不要出手幫助劉辨贏下這一句。

如果不出手,似乎也沒什麼太大的影響。

靈就靈吧。

其實也不能算是太過。

畢竟劉宏這傢伙在位的時候確實幹過不少荒唐事情。

但是轉念一想,漢靈帝對自己算是不錯的了。

而且還讓劉辨拜自己做老師。

劉辨對自己也是非常的恭敬,是真把自己當老師對待了。

既然如此,陳元覺得,如果自己不出手,看著劉辨被這些文官欺負,念頭就不通達了。

這也不符合自己的理念。

所以,陳元決定出手了。

不爲其他,就爲自己的一個念頭通達。

陳元淵渟嶽峙的站在溫德殿中央,大殿頓時安靜了下來。

要知道,陳元現在不僅是一品強者,更是太子太傅啊。

身份之高,除了天子之外,不下於任何人。

陳元掃視了殿中大臣一圈,凡是被陳元眼神掃過的人,都忍不住心中一凜。

威勢之盛,可見一斑。

何進看到陳元出來,心中也鬆了一口氣。

說實話,打嘴仗這活,他是真的不擅長啊。

陳元掃了一圈之後,最終目光落在了袁槐身上。

其他人也許怕陳元,袁槐並不怕。

所以,袁槐也是淡淡的看著陳元。

意思很明顯,你陳子初想要幹什麼?

看著袁槐的眼神,陳元笑了笑。

“次陽公,吾以爲先帝之諡號爲靈,這很不妥?!?

袁槐依舊是一副老神在在的神情,看著陳元:“子初此言何意?”

陳元道:“靈乃惡諡,次陽公不會不知道吧?”

袁槐點點頭:“吾自然是知道的,那又如何?”

好傢伙,袁槐這是指著鼻子罵了。

“那又如何?我覺得不如何,這諡號不妥,我陳元不同意?!?

袁槐眼睛瞇成了一條縫:“子初真要反對?”

陳元斬釘截鐵的道:“當然?!?

袁槐憤然道:“先帝以支庶而登至尊,由蕃侯而紹皇統,不恤宗緒,不祗天命;上虧三光之明,下傷億兆之望。於時爵服橫流,官以賄成。自公侯卿士降於皁隸,遷官襲級無不以貨,刑戮無辜,摧撲忠良;佞諛在側,直言不聞。是以賢智退而窮處,忠良擯於下位;遂至奸雄蜂起,當防隳壞,夷狄並侵,盜賊糜沸。小者帶城邑,大者連州郡。編戶騷動,人人思亂。當此之時,已無天子矣。如此之天子,靈字已是美諡也,陳子初,如有何面目說不同意!”

好傢伙,袁槐是瘋了吧。

這樣的罵天子。

雖然劉宏死了,是先帝了,可是你這樣辱罵,也是有失爲臣之本分呢。

(本章完)

第163章 160,沮授的震驚第241章 239,南陽狼,初夜權第39章 038,區區千兩黃金而已第199章 196,大噴子和行爲藝術家第239章 237,三哥,稍安勿躁第128章 125,荊南四郡平定第101章 098,老謀深算的蔡諷第270章 268,細思極恐,不寒而慄第249章 247,我們辭官了第91章 088,賊首聚襄陽第117章 114,奇葩的長沙劉氏第80章 078,廣闢人才第223章 221,九年義務教育賽高第276章 274,以理服人?不,以力服人!第177章 174,集天下諸侯之子於一堂第120章 117,陳元:我大哥是我的大將軍第72章 070,玉京白澤象第34章 033,陳元版隆中對第224章 222,劉備的極限第8章 008,四十米的大刀第36章 035,拉太史慈入夥第176章 173,蔡家恐怖如斯第125章 122,該怎麼辦呢?第277章 275,狠人豫讓第19章 019,勸降臧霸第327章 325,狗血的三角戀故事第193章 190,荊州勝算幾何第253章 251,自己死還是讓我動手?第144章 141,蓬萊槍神散人第101章 098,老謀深算的蔡諷第323章 321,老夫王翦第186章 183,中和二聖,舊事重演第29章 028,相我合一,無漏之身第133章 130,潁川之才甲天下第196章 193,請假一天,莫要訂閱!第203章 201,三品成就,玉京白澤第233章 231,手握道理,方爲真龍,纔可超脫第161章 158,東漢三大豪強集團(下)第44章 043,目標太學生,南陽之風第233章 231,手握道理,方爲真龍,纔可超脫第228章 226,桃花源的恐怖真相(修訂版)第90章 087,系統新功能第265章 263,小人不是那麼好扎的第28章 027,東萊太史慈第192章 189,喪心病狂陳子初第226章 224,難纏的劉巴第198章 195,小老弟,你怎麼肥事,不講武德第110章 107,你來我就敢殺第142章 139,大澤龍方蟄中原鹿正肥第140章 137,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176章 173,蔡家恐怖如斯第111章 108,劉備一生乃漢臣第63章 061,曹操的暴烈之舉第288章 286,陳元的天道—以人爲本第62章 060,你也配姓陳?第169章 166,多個祖宗?第12章 012,黃巾裡的人才第169章 166,多個祖宗?第289章 287,不講武德的無恥老賊第205章 203,陳羣必須死第183章 180,張溫的掙扎第197章 194,這傢伙是誰?第18章 018,黑水玄蛇法相第282章 280,這國運沒救了,等死吧第239章 237,三哥,稍安勿躁第62章 060,你也配姓陳?第331章 329,超脫人仙,萬象靈仙,洞天地仙第66章 064,潁川之地英傑出第166章 163,管子豈弱於凱恩斯乎第291章 289,自立涿郡陳氏第188章 185,第一局—打平第242章 240,董胖子的高光時刻第130章 127,大漢天才班的誕生第300章 298,陳元上洛,佈局未來。第191章 188,陳元損曹操,蔡瑁使毒計第320章 318,解決劉辨和劉協第318章 316,陳元出山天下定第334章 332,鄒衍的謀劃,對陣宇文都第22章 021,諸葛亮他爹第317章 315,屯兵洛陽之下第241章 239,南陽狼,初夜權第174章 171,三步走第271章 269,世界在倒退第274章 272,壯哉!我大華夏!第191章 188,陳元損曹操,蔡瑁使毒計第189章 186,勇而無智,不堪大任第279章 277,五關已過,鐘響三十六第324章 322,秦始皇正在下一盤大棋第81章 079,這是一個場面人第3章 003,分到兩個手下第320章 318,解決劉辨和劉協第93章 090,萬事俱備,只等摔杯子了第62章 060,你也配姓陳?第80章 078,廣闢人才第32章 031,陳先生,大才!第295章 293,道落之爭第198章 195,小老弟,你怎麼肥事,不講武德第208章 206,買酒買糧,恐怖荀攸第308章 306,人相合一,萬丈金身
第163章 160,沮授的震驚第241章 239,南陽狼,初夜權第39章 038,區區千兩黃金而已第199章 196,大噴子和行爲藝術家第239章 237,三哥,稍安勿躁第128章 125,荊南四郡平定第101章 098,老謀深算的蔡諷第270章 268,細思極恐,不寒而慄第249章 247,我們辭官了第91章 088,賊首聚襄陽第117章 114,奇葩的長沙劉氏第80章 078,廣闢人才第223章 221,九年義務教育賽高第276章 274,以理服人?不,以力服人!第177章 174,集天下諸侯之子於一堂第120章 117,陳元:我大哥是我的大將軍第72章 070,玉京白澤象第34章 033,陳元版隆中對第224章 222,劉備的極限第8章 008,四十米的大刀第36章 035,拉太史慈入夥第176章 173,蔡家恐怖如斯第125章 122,該怎麼辦呢?第277章 275,狠人豫讓第19章 019,勸降臧霸第327章 325,狗血的三角戀故事第193章 190,荊州勝算幾何第253章 251,自己死還是讓我動手?第144章 141,蓬萊槍神散人第101章 098,老謀深算的蔡諷第323章 321,老夫王翦第186章 183,中和二聖,舊事重演第29章 028,相我合一,無漏之身第133章 130,潁川之才甲天下第196章 193,請假一天,莫要訂閱!第203章 201,三品成就,玉京白澤第233章 231,手握道理,方爲真龍,纔可超脫第161章 158,東漢三大豪強集團(下)第44章 043,目標太學生,南陽之風第233章 231,手握道理,方爲真龍,纔可超脫第228章 226,桃花源的恐怖真相(修訂版)第90章 087,系統新功能第265章 263,小人不是那麼好扎的第28章 027,東萊太史慈第192章 189,喪心病狂陳子初第226章 224,難纏的劉巴第198章 195,小老弟,你怎麼肥事,不講武德第110章 107,你來我就敢殺第142章 139,大澤龍方蟄中原鹿正肥第140章 137,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176章 173,蔡家恐怖如斯第111章 108,劉備一生乃漢臣第63章 061,曹操的暴烈之舉第288章 286,陳元的天道—以人爲本第62章 060,你也配姓陳?第169章 166,多個祖宗?第12章 012,黃巾裡的人才第169章 166,多個祖宗?第289章 287,不講武德的無恥老賊第205章 203,陳羣必須死第183章 180,張溫的掙扎第197章 194,這傢伙是誰?第18章 018,黑水玄蛇法相第282章 280,這國運沒救了,等死吧第239章 237,三哥,稍安勿躁第62章 060,你也配姓陳?第331章 329,超脫人仙,萬象靈仙,洞天地仙第66章 064,潁川之地英傑出第166章 163,管子豈弱於凱恩斯乎第291章 289,自立涿郡陳氏第188章 185,第一局—打平第242章 240,董胖子的高光時刻第130章 127,大漢天才班的誕生第300章 298,陳元上洛,佈局未來。第191章 188,陳元損曹操,蔡瑁使毒計第320章 318,解決劉辨和劉協第318章 316,陳元出山天下定第334章 332,鄒衍的謀劃,對陣宇文都第22章 021,諸葛亮他爹第317章 315,屯兵洛陽之下第241章 239,南陽狼,初夜權第174章 171,三步走第271章 269,世界在倒退第274章 272,壯哉!我大華夏!第191章 188,陳元損曹操,蔡瑁使毒計第189章 186,勇而無智,不堪大任第279章 277,五關已過,鐘響三十六第324章 322,秦始皇正在下一盤大棋第81章 079,這是一個場面人第3章 003,分到兩個手下第320章 318,解決劉辨和劉協第93章 090,萬事俱備,只等摔杯子了第62章 060,你也配姓陳?第80章 078,廣闢人才第32章 031,陳先生,大才!第295章 293,道落之爭第198章 195,小老弟,你怎麼肥事,不講武德第208章 206,買酒買糧,恐怖荀攸第308章 306,人相合一,萬丈金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昌市| 镇雄县| 昌邑市| 潼南县| 桐城市| 玉屏| 临城县| 屏山县| 长沙县| 亳州市| 承德县| 林甸县| 保德县| 道孚县| 陵水| 安徽省| 会宁县| 丽水市| 乡城县| 连南| 大宁县| 全椒县| 凤凰县| 曲麻莱县| 田东县| 贵德县| 东兰县| 长沙县| 新乡市| 保靖县| 诸暨市| 鲁山县| 抚松县| 涞源县| 墨江| 庆元县| 正定县| 孙吴县| 岫岩| 玉溪市| 清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