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兜率宮,九轉丹
時光流轉,歲月更迭。
東王公在與妖族的爭鬥中逐漸落敗,最終身死道消。
而東華帝君,作爲東王公的一縷純陽殘魂轉世而生,算是繼承了東王公的衣鉢。
如今。
東華帝君窮途末路、命懸一線,即將被玉帝誅殺。
太上老君憶起當年之事,心中感慨萬千。
他出手,保全了東華帝君,爲那先天純陽之氣留取了一線生機。
以還了當年在紫霄宮中,東王公以“男仙之首”之尊,給“太清道人”奉茶的情誼。
……
東華帝君聞言,脣角輕揚,再次端起桌上的悟道雲霧茶。
他仰頭一飲而盡,露出一抹灑脫笑意,朗聲道:
“原來如此,倒真是應了那句‘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了?!?
“想我東華能有今日,倒是全賴東王公當年所積下的功德?!?
至於一向在崑崙清修的西王母,爲何會出崑崙秘境,前往靈霄寶殿向玉帝求情,從而保全自己性命。
東華帝君心中亦是明鏡一般。
這皆是東王公當年與西王母結下的深厚情誼所致,西王母念及和東王公的舊情,這纔出手相助。
想到這裡。
東華帝君不禁長嘆一聲,感慨道:
“東王公當年與東皇太一、帝俊爭奪天帝之位?!?
“那東皇太一有混沌鍾這等先天至寶,可鎮壓鴻蒙,威能無窮;帝俊執掌河圖洛書,能推演天機,洞察萬物,此二妖皆是上古洪荒中的頂尖強者?!?
“東王公與其交戰,雖然最終落敗,卻也雖敗猶榮?!?
“我卻輸給如來這麼一個後輩,終究不如他也!”
太上老君聞言,只是微微一笑,並未言語。
畢竟,東王公乃是完整的先天純陽之氣的化身,而東華帝君不過是東王公的一縷純陽殘魂轉世而生。
二者跟腳相差懸殊。
即便東華帝君拼盡全力追趕,日夜苦修,也難以企及當年東王公的高度。
如果真是東王公本尊和如來佛祖交戰,那可就勝負難料了。
畢竟,東王公的實力與手段,在上古洪荒之中也是頂尖的存在。
大家都還沒成聖的時候,東王公便已是洪荒中響噹噹的人物。他即便是和西方二聖以及三清,也能一較高下。
那個時候,多寶道人還不知道在哪個旮旯角混呢。
見東華帝君飲下一杯茶,神色平靜。
太上老君沉默良久,緩緩開口道:
“老道、西王母與玉帝曾有過一番商談。”
“最終,玉帝言明,可留你性命,但從此這世上,再不許有東華帝君?!?
“我與西王母,權衡再三,終是應下了?!?
“這是玉帝的底線,也是保全你的辦法。”
東華帝君心中明白這話中的深意。
說白了,他東華帝君的記憶、意識,最終都會被徹底抹去。
從此,這世上再無東華帝君此人。
那些關於他的傳奇、他的故事,都將隨著記憶的消散而漸漸被世人遺忘。
然而,他這先天純陽之氣,卻能得以存活,以另一種形式延續下去。
只是那時的他,已是一個全新的存在,再也不是如今的東華帝君了。
東華帝君聞言,笑了笑,神色坦然,朗聲道:
“如此安排,倒也不錯?!?
“我本就因東王公而生,又承蒙東王公遺澤。”
“若無他當年留下的這一縷殘魂,又怎會有我東華今日在這世間走一遭?”
“成者爲王,敗者爲寇?!?
“如今,我能在最後爲東王公留下一線道統於世,使其傳承不斷絕,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他的笑聲在兜率宮中迴盪,帶著一種超脫與豁達。
太上老君輕嘆一聲,問道:
“帝君,你心中可還有什麼遺憾之事?”
“遺憾嘛……”
東華帝君的思緒飛揚。
他這一生,仿若一直被困在東王公的記憶與遺志編織的樊籠之中。
自誕生伊始,他便似在爲東王公的遺志而活,如影隨形地做著東王公未竟之事。
換句話說,他這一生好像是在爲東王公而活。
而無論是西王母不顧崑崙秘境的清修,毅然出山保他;還是太上老君念及舊情,出手相助;亦或是瀛洲九老不離不棄,緊緊跟隨……
這些大多皆是因爲東王公往昔的情誼,而非他東華帝君本身。
在這三界之中,最瞭解你的人,往往是你的敵人。
唯有玉帝。
玉帝,這位對手,始終將他當作東華帝君,毫不留情地針鋒相對。
一心想要徹底把他東華帝君徹底抹殺。
以及……
念及此。
東華帝君的袖袍無風自動。
一片潔白如雪的牡丹花瓣悠悠飄落,宛如一隻輕盈的蝴蝶,帶著無盡的哀愁與眷戀。
以及,她,白牡丹。
剎那間,東華帝君的心神彷彿被一隻無形的手緊緊揪住,思緒最終定格在那令人肝腸寸斷的一幕。
方丈仙山,太元幻境之內。
那一刻。
王靈官的金鞭打來。
牡丹仙子見狀,毫不猶豫地化作一朵巨大的白色牡丹花,她將全身法力凝聚於花瓣之上,爲他抵擋那致命的一擊。
然而,王靈官的打神金鞭如蛟龍出海,勢不可擋,瞬間穿透牡丹花。
金鞭所過之處,花瓣如雪片般紛紛破碎,白色牡丹花瞬間支離破碎,化作漫天殘英。
牡丹仙子甚至來不及發出一聲慘叫,便直接香消玉殞。
正是:“美人香消玉殞,牡丹漫天飛舞?!?
此時此刻。
兜率宮中。
東華帝君的目光如癡如醉地注視在手中的白牡丹花瓣之上,輕輕撫摸。
那花瓣如雪花般輕盈,就像是牡丹仙子最後的溫柔撫摸。
往昔與牡丹仙子的點點滴滴如潮水般涌上心頭,那初見時的驚鴻一瞥,曾經的紅葉定情,那花前月下的甜言蜜語,那相互依偎的溫暖時光……都在他的腦海中一一閃過,只留下他無盡的悔恨與哀傷。
● Tтka n● ¢Ο
還有那封牡丹仙子字字泣血的認罪書,她極盡詆譭自身之能事,將所有責任都如巨石般攬到了自己身上。
字裡行間,滿是對他的深情與守護。
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讓他能在這世間好好地活下去。
只有她,牡丹仙子,從未把他當作“東王公”,只在意他這個“東華帝君”。
可他東華帝君,終究是負了這個深愛自己的女子。
正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紅葉飄零情難斷,牡丹凋零終成空?!?
“哎……”
太上老君看著那片白牡丹輕嘆一聲,道:
“帝君之心意?!?
“老道已經明白?!?
“老道這裡有一法寶,名曰‘羊脂玉淨瓶’,此羊脂玉淨瓶中尚存一些‘三光神水’?!?
“這三光神水,乃是日月星三光精華凝聚的日光神水、月光神水、星光神水合三爲一而成,乃三界一等一的療傷聖藥。”
“三光神水可肉白骨,活死人,重塑肉身?!? “此外,老道還新煉了幾枚‘九轉還魂丹’?!?
“此九轉還魂丹可重塑魂魄,使人亡魂歸位,肉身復甦?!?
……
這羊脂玉淨瓶,是太上老君專門用來裝水的瓶子。
在西行路上,平頂山之時。
太上老君的玉淨瓶和芭蕉扇,曾被金爐童子和銀爐童子,拿去對付孫悟空。
太上老君的芭蕉扇,所扇出的火,乃是六丁神火,此火威能無窮,可煉製金丹、法寶,端得厲害非凡。
而太上老君專門用法寶“羊脂玉淨瓶”來裝的水,又豈會是凡俗之水?
這瓶中之水,定是蘊含著無盡玄妙,乃是天地間一等一的靈物。
至於那九轉還魂丹,其最神奇之處,便在於“還魂”二字。
在《西遊記》第三十九回中便有記載:
“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間生?!?
這一粒金丹,便是九轉還魂丹了。
那烏雞國國王,不過是一介凡人,肉體凡胎,死了三年之久,魂魄都不知飄散到何處,早已是生機斷絕。
可太上老君僅用一粒九轉還魂丹,便將其從鬼門關拉了回來,爲其重塑魂魄,使烏雞國國王重獲新生。
足可見九轉還魂丹之強,實乃逆天改命之靈丹妙藥。
……
“居然是九轉還魂丹?”
東華帝君聽到此言,身軀猛然一震。
他猛地擡起頭,目光灼灼地看向太上老君,聲音中帶著一絲難以抑制的激動,急切問道:
“太上道祖所言非虛?”
“這是九轉還魂丹?”
要知道,這九轉還魂丹的煉製,堪稱三界煉丹術中的至高難題。
此丹有起死回生之奇力,其效逆天,可逆轉陰陽,改寫生死之序。
只不過,九轉還魂丹的煉製之法,煉製之法繁複苛刻至極。
其所需珍稀靈草不計其數,且每一味靈草的採摘時機、保存之法皆有講究,稍有不慎便會藥效盡失。
且煉丹之火,需取天地靈火,或爲三昧真火,或爲太陽真火,火候之掌控,必須精準至毫釐之間,稍有偏差,丹毀功虧。
煉丹之水,亦需取自靈泉聖湖,或爲瑤池玉液,或爲崑崙雪水,水質之要求,容不得半點瑕疵……
煉丹之時,更需對火候、時機把握得恰到好處。
火候稍旺,則丹焦氣散;火候稍弱,則丹成無功。
時機稍縱即逝,錯過一瞬,便前功盡棄,所有努力皆付諸東流。
即便是他東華帝君,煉丹之術在三界之中也算得上是一流,卻也對此丹望洋興嘆,始終無法煉製而出。
但三清之一的太清,其代表天地造化之力,最擅長煉丹,說他是“三界第一煉丹師”,也毫不爲過。
如果說這九轉還魂丹有人能煉製出來,那也只有可能是這位太上道祖了。
“帝君且看?!?
太上老君微微一笑,只見他輕輕擡手,取下牆上的一個“紫金紅葫蘆”。
隨後,太上老君打開紫金紅葫蘆,從葫蘆中倒出一枚散發著柔和金光的金丹。
那金丹如一枚龍眼般大小,圓潤豐盈,光華流轉,熠熠生輝。
其上金色紋路蜿蜒若蛟龍盤踞,金芒璀璨,耀目難當,更有一層淡紫光暈縈繞其間,似納天地至純靈力。
丹香馥郁,悠悠飄散,須臾間瀰漫周遭,竟有穿透乾坤之勢,聞之令人神清氣朗,心怡神悅。
太上老君將手中這枚散發著柔和金光的金丹緩緩遞到東華帝君面前,說道:
“帝君亦是煉丹行家,這丹藥真假,一辨便知?!?
東華帝君雙手接過九轉還魂丹,目光緊緊盯著那枚金丹。
只見這枚金丹表面光芒流轉,生生不息,仿若具靈,靈動鮮活,宛如活物。
其上覆有天然道韻,乃天地法則之具象,皆彰此丹之非凡與珍稀。
他定睛細觀,心中已然篤定,這確實是傳說中的九轉還魂丹,有還魂之奇效。
東華帝君緊緊握著那枚九轉還魂丹,感慨道:
“這確實是九轉還魂丹無疑,那股獨特的藥香,那流轉的靈韻,錯不了。”
“這九轉還魂丹,不知需要耗費多少心血與精力,方能煉製而成。”
“太上道祖之煉丹造詣,實在令我傾佩?!?
太上老君輕捋著那如雪般長長的鬍鬚,神色淡然自若,彷彿世間一切紛擾皆無法在他心中激起波瀾。
然而,他那深邃的眼眸中,卻透著自信與從容,似對世間萬物皆胸有成竹,一切盡在掌控之中。
太上老君微微垂眸,掃了一眼東華帝君手中的那一片白色的牡丹花瓣。
那白色的牡丹花瓣雖已失去了往日的生機與嬌豔,卻依舊散發著淡淡的芬芳。
太上老君笑著開口道:
“三光神水,蘊含著無盡的生機與靈力,可爲牡丹仙子重塑肉身?!?
“九轉還魂丹可爲牡丹仙子重塑魂魄,使人亡魂歸位,肉身復甦?!?
“如此一來,牡丹仙子便可重歸世間也。”
此時此刻。
東華帝君聽著太上老君那看似雲淡風輕卻暗藏玄機的話語,心中掀起層層驚濤駭浪,無數疑問如潮水般洶涌襲來……
這九轉還魂丹究竟是什麼時候煉製的?
是在這些天的兜率宮中,太上老君守著煉丹爐,精心煉製而成?
還是早在許久之前,太上老君便已未卜先知,將這丹藥早早備好,只待今日這關鍵時刻?
爲何偏偏在這個時候給他東華帝君?
爲何不在牡丹仙子香消玉殞、他悲痛欲絕之時,太上老君就拿出這救命的丹藥?
若那時拿出,或許一切都會不同,牡丹仙子不必受那魂飛魄散之苦,他也不必陷入如今這般進退維谷的絕境。
可如今,這丹藥出現得如此蹊蹺,彷彿是命運開的一個殘酷玩笑,將他玩弄於股掌之間。
若說王靈官去方丈仙山“捉姦”是受玉帝指示,那太上老君呢?
這枚恰到好處的九轉還魂丹,就這樣毫無徵兆地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是玉帝在背後謀劃?
還是太上老君順水推舟,順勢落了一子呢?
玉帝的心思,向來是路人皆知,他想要鞏固自己的統治,想要讓天庭的威嚴遍佈三界。
可太上老君的心思,卻讓人難以捉摸,彷彿隱藏在一層厚厚的迷霧之中,讓人看不真切。
好像……笑裡藏刀。
他總是笑瞇瞇的和你說話,那和藹可親的模樣讓人如沐春風,可背後卻早已經算好來了一切,每一步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讓你只能順著他的路朝下走,毫無反抗之力。
何爲“清淨無爲”?
即,對任何事情都是持任其發展的態度,既無爲,又無所不爲。
不刻意去幹預,卻能在關鍵時刻,順勢而爲,推動事物的發展。
正如老子的《道德經》所言: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然天下莫能與之爭!”
……
太上老君是否就是這樣,看似超脫於三界之外,實則早已將一切都掌控在手中?
……
東華帝君的思緒在其中一一閃過。
念及此處。
東華帝君不禁一陣毛骨悚然。
也許,他東華帝君,甚至牡丹仙子的命運,從一開始,便已經被人安排好了。
他自以爲是執棋者,是棋手,可也許從一開始就是這棋局中的一枚棋子,被幕後之人隨意擺弄。
他的路,早已經被幕後之人安排的明明白白,每一步都彷彿是按照既定的軌跡前行,無法掙脫。
但此時,想那麼多,也沒什麼意義。
這局棋,他東華帝君已經敗了,敗得一塌糊塗。
他已經進入了甕中,成爲了甕中之鱉,已經沒有談判的條件了,只能任人宰割。
而眼下,太上老君擺在他面前的,是一個牡丹仙子復活的機會,這是他無論如何都無法拒絕的。
他沒得選。
他只能順著這條別人給他鋪好的路走下去。
哪怕前方是萬丈深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