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0章 三皇神兵

此去飛熊寨都是大路,因辛昭得了確切消息,泰平軍的兵馬一半晌便到,楚煌他們便不敢在路上耽擱太多時間,只是急趕了一段路程,道路上扶老挈幼的難民漸漸多了起來,馬車便只能夾在逃難隊伍中緩緩行進,好在此去飛熊寨道路平闊,而且只有半個時辰左右的行程。幾人急趕不得道路,便又談些神州風光,江湖典故。

孔琬道:“方纔辛小姐說你的兵器乃是一雙寶劍,不知又有什麼奇特之處?”

“我這雙劍雖然不在十三神兵之列,不入十大名劍之數,卻也有些來歷。”辛昭撫著手中的條形布囊,緩緩道:“此劍本是人皇伏羲女媧所有,一雄一雌,由伏羲氏採五金之精,再以‘三皇開泰鼎’煉就。大名人皇劍,又叫龍蛇劍。之後,孔子得其一,名之爲仁。孟子得其一,名之爲義。所以又叫仁皇劍,仁義雙劍,傳而爲後漢昭烈皇帝所有,大放異彩。這天、地、人三件神兵,傳自三皇,而同出一爐,卻未曾生於同時。至昭烈帝和武安王、張桓侯才分持三兵,生於一代,當年三人桃園結義,不求生同時,但求死同日。功業雖草創,而德義傳百代。生爲英傑,死爲神靈,豈不偉哉!”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孔琬搖扇一嘆。

“管樂有才真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辛昭所嘆卻與孔琬有些不同,“當年桃園兄弟因三皇神兵而聚,結義之時,曾立下誓願,得此三兵者,願生生世世結爲兄弟。可惜三人歿後,三皇神兵也輾轉流離,下落不明。今日,三兵再聚,實在是異數。”

孔琬輕‘哦’了一聲,淺笑道:“此事可真。若果有此事,辛小姐和管二姐正可與楚兄結爲金蘭兄弟,值此烽火戰亂之秋,以繼昭烈皇帝之志,掃平羣雄,伸張大義,豈不甚好。”

“呵呵,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古之雲山川王氣,今之曰人文地理,影響人心想必甚深。”楚煌搖頭失笑。

“當年,諸葛孔明未出山便於隆中定下三分大計,伺天下有變,著一上將率荊襄之衆以向宛、洛,昭烈帝自引益州之軍出於秦川。奈何壯繆失荊州,昭烈死白帝,隆中對策遂成泡影。”孔琬感慨道:“古來全有西川之地稱王稱帝者不可勝計,欲引其衆以爭天下者,千年一見而已。如今金風國逆上命而逐國主,魏太師驅師數戰而不得勝,恰逢泰平軍大起,若真有人攜三皇神兵撫育其民,再加上辛小姐所說的桃園誓約,三皇故事,或許真能大有作爲也說不定。”

“好聽神異之事而不辨真僞者,小民之性也。”

辛昭笑了一笑,她雖然早知楚、孔二人學識心計不在自己之下,也未料到這話沒說完,心中籌謀便被人家滴水不露的推衍出來。

辛昭此次丟下金風國的戰事冒險進入大景腹地,便是因爲泰平軍異軍突起,天下戰事紛紛,必經一番實地考察纔好擬定金風國的和戰方略。誠然如孔琬所說,單靠金風國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支撐太久,如今豪傑並起,正好逐一考察,選擇一二盟友。卓道子和楚煌幾人當路賭鬥,卻又身懷絕學,自然便引起她的注意,是以便駐馬觀察一下。誰知賭鬥之中,楚煌竟使出了湛龍騰霧矛。

辛昭攜著‘人皇劍’,管方衡身懷‘天月刀’,對那‘地裂矛’兩人自是再熟悉不過,三皇神兵的傳說在金風國古已有之,桃園盟誓,因神兵而聚,世世爲兄弟什麼的,雖有她自己的臆測,其實也不過推波助瀾而已。正如孔琬所說,她正是想利用三皇神兵的傳說,造出一種持三皇神兵者是救世聖人的輿論,來收聚人心。所以自打楚煌使出了地裂矛,她便起了拉攏之意,古來持地裂矛者都是當世猛將,張桓侯便是典型的一例。但是不要忘了,張桓侯愛敬君子,又寫得一筆好字。義釋嚴顏,大敗張郃,說是智勇雙絕也不過分。楚煌的心靈機巧又不在桓侯之下,想用尋常言語將他說動,無異於癡人說夢。

“聖人說,民可使由(怎樣做)之,不可使知(爲甚做)之。非不欲也,勢不能也。即便是父子的血親,兒子要做強盜,父親縱然錘心泣血,口舌磨破,不能使他改變,惟有律法責之,刑之,可以收效,言教之難爲功,亦已明矣。是以佛陀,耶穌之教民,使之懼,使之畏,說六道輪迴,說天國,而不言爲何有六道,有天國。只有孔孟,言性善,言人人可以爲堯舜,不惟使由之,亦欲使知之。是以孔孟之道不行,而佛陀、耶穌之道不絕。”

辛昭淡淡一笑,“既然佛陀、耶穌世所謂宗教者不能絕,那就不是用不用的問題,而只是如何利用的問題。有人借之騙財、爲惡,禍亂天下,誠然是天下之大惡,君子所不恥。反之,若三皇神兵聚,聖人出的傳說能夠伸張大義,撫育百姓,用之以收聚民心,又有何不可?”

她這番話說得入情入理,卻不是高張理信之名就可以駁倒的。譬如對某些好聽神異,不求理信的人,若想借用其力,理信豈能入其耳,那便非以神異之說說之不可。又如楚、孔兩人,神異之說不足以打動,辛昭便以學識說之。如果亂天下的只有神異之說,明眼人都知道神異之說可破。現今,亂天下者多端,神異之說反而能聚民心救百姓,你用是不用?

“以神異之說發其端固然是一種選擇,但古往今來神異說不可以成大事,前車之鑑已是不少。金風王侯玉川欺上瞞下,倒行逆施,我也有耳聞。惟今之計,不過保西川安百姓而已。”

見辛昭面有沉思之色,楚煌緩緩說道:“古語說,‘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現今泰平軍之禍,雖是好亂分子策動,歸根到底還是不均、不安所致。官吏貪慾無饜,國無監裁。關城軍、破字營毀家破產,中飽私囊。既不均又不安,天下安能不亂。欲保有全川爲天下避難場則可,欲引窮師與天下爭衡,必敗。”

“楚兄所言字字真金,辛昭一定引以爲戒。”辛昭朝他拱了拱手,淺淺一笑。

“辛兄客氣了。”楚煌打馬繞開行人,大笑道:“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師。旁人一得之愚見,辛兄珍重如此,只這一份胸懷,便讓人欽佩。”

此時前面行人漸多,楚煌專心駕車,便不再與她答話。道路上車馬濟濟,並排行進多有不便。辛昭緩了緩繮繩,打馬向路旁靠了靠,讓孔琬的三輛馬車過到前面,她自和管、照兩人緩緩跟在馬車後面。

“怎麼樣呀,抱香姐,談了這麼久,那個姓楚的小子可肯爲我們所用嗎?”

照朧雲看楚煌的馬車行的遠了,便迫不及待的追問起來,先前他們高談闊論,照朧雲插不上話,數著路邊光禿禿的樹木,早煩悶得很了。這會兒得了空隙,立馬笑嘻嘻的湊了過來。

辛昭小字抱香,乃是取自鄭思肖[寒菊]‘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詩中的貞烈之意,正合了一個‘昭’字。她見照朧雲口氣毛燥,不由白了她一眼,“朧雲,我們這次出來,可不是遊山玩水的。你身爲我的侍衛長,代表的可是我金風國的體面,咋咋呼呼的,成何體統。”

“哦,我再不敢了。”照朧雲被她訓斥了幾句,連忙縮縮脖頸,偷偷吐了吐舌頭。

管方衡拽著繮繩朝辛昭靠了靠,低聲道:“大哥,看卓道子的架式,任皇國多半是應了張無缺之請,要扯旗造反了。他手下游俠衆多,頭面又廣,實力不可小覷。若是真受封了南王,八成要向赤火國發展,和泰平軍互爲脣齒,這樣一來,南方的形勢就算大定了。短時期內,朝廷想剿平他們,可就難了。”

辛昭輕輕點頭,沉吟道:“南方這邊,朝廷拿了南方侯,南都孫翊稱兵多年,早已是地動山搖,再有泰平軍和任皇圖這麼一鬧,朝廷鞭長莫及,也是無可奈何。現今朝廷著三路大軍平叛,襄州侯孫賁是坐觀成敗,鄭九功兩面受敵,僅能自保。大將軍高玉柱雖有關城軍三十萬,卻駐紮在樊城不敢南下。長此以往,只能漲寇之勢。只這南方的亂局雖大,卻未必於我們有利。”

她說著嘆了口氣,苦笑道:“那太師魏仲聞卻一直視我們金風國爲心腹大患,否則,此次泰平軍之亂如此浩大,他便該親率大軍南下平叛纔是,而今圍守我國境的人馬卻是分毫未動。如此僵持下去,我國仍是吃緊的很。”

管方衡聞言也沉默下來,金風國的形勢危怠沒有人比她們兩個更清楚,魏仲聞也正是看出金風國已是強弩之末,所以才堅持窮圍死打,不給她們以喘息之機。

“東方侯被天劍帝拘在朝歌,銀鯊王本來是可以有些作爲的,可惜此人太過詭詐,他素來看海王殿的臉色行事,此次雖然受了泰平軍的冊封,卻未必肯受其節度了。”

辛昭冷笑道:“東海銀鯊王,北海蓋天王,這兩人都是梟豺之性,雄踞一方,兵強馬壯,豈會甘心受別人的調度。不過蓋讓這回倒是靜極思動,傳聞他已經起兵攻打黑水國,連戰連捷,聲勢頗壯,黑水國的皇太弟鹿鴻這會兒只怕也來到南方,正向‘十大道門’中請救兵了。”

管方衡奇道:“黑水國勢危,爲何不向北方侯玄氏求救,反倒不遠萬里跑到南方來?”

“傳言北方侯玄氏和黑水國鹿氏素有不睦,箇中原因卻非外人所知了。不過這皇太弟鹿鴻是‘秋水門’下高弟,若能請幾個道門高士出山,興許真能解了黑水之圍。”辛昭看著道上窮愁奔走的百姓,心頭升起一陣悲涼之感,連日的勞累讓他們的面孔有些麻木,有的人衣衫襤褸的倒在路上,低聲呻吟,也許過不了多久,就會變成一具屍體。

“寧作太平犬,莫爲亂離人。一語道盡多少辛酸。”

第174章 三杯搖五嶽,橫劍與吳鉤第109章 天參的守護第33章 阿瓔第248章 深入虎穴第41章 入谷第207章 闡與截第37章 爭鋒第188章 說劍第247章 義氣相激第8章 鬼潭第215章 妖族六君第158章 風乍起第320章 推衍仙傳第319章第113章 凜凜梟雄姿第221章第169章 萬花叢中一握手第190章 大雕接引第148章 說興亡第135章 周天雲第62章 又見孫綽第135章 周天雲第173章 玫瑰的刺第146章 魔刀出世第52章 無題第198章 天帝四尚第96章 奇女子第86章 彈箜篌的女子第303章 暗香浮動第177章 天河四郡第130章 識見不明,留目何用?第263章 綠柳第204章 亡人無以爲寶第129章 螻蟻且偷生,汝何不惜死?第25章 兇手第214章 封禪書第67章 血靈第8章 鬼潭第9章 偕行第176章 別時容易見時難第98章 裂地阻擊第113章 凜凜梟雄姿第242章 莊中大火第67章 血靈第106章 名花惜不遇良人第49章 功與過,由人說第86章 彈箜篌的女子第199章 四美女之奇與悲第72章 血祭先祖第142章 月華破天第212章 九天神鷹狄盟首第1章 鳳兮第269章 真假陽學第110章 青青子衿第249章 置之死地第158章 風乍起第295章 箭在弦上第189章 桃源中人第70章 昨夜星辰昨夜風第263章 綠柳第7章 金砂第261章 玉羅剎第239章 替天行道第144章 幽冥陰火第134章 參商指第70章 昨夜星辰昨夜風第221章第25章 兇手第319章第132章 真假刀精第215章 妖族六君第292章 不讓走第72章 血祭先祖第184章 客負秦第83章 殺神附體第56章 腥紅毒針第111章 火併血影魔第233章 胭脂淚第280章 負雲弓第188章 說劍第270章 兵發四郡第49章 功與過,由人說第188章 說劍第245章 今昔之言第285章 玉人第185章 劫餘之人第79章 最後的戰鬥第21章 帝師第268章 嵇鳴玉第119章 六道歸元鼎第200章 人道四第251章 僥倖一時第184章 客負秦第83章 殺神附體第286章 行素第161章 波詭雲譎第78章 玉碎第128章 刀鋒寂寞第143章 埋伏於九地之下第144章 幽冥陰火
第174章 三杯搖五嶽,橫劍與吳鉤第109章 天參的守護第33章 阿瓔第248章 深入虎穴第41章 入谷第207章 闡與截第37章 爭鋒第188章 說劍第247章 義氣相激第8章 鬼潭第215章 妖族六君第158章 風乍起第320章 推衍仙傳第319章第113章 凜凜梟雄姿第221章第169章 萬花叢中一握手第190章 大雕接引第148章 說興亡第135章 周天雲第62章 又見孫綽第135章 周天雲第173章 玫瑰的刺第146章 魔刀出世第52章 無題第198章 天帝四尚第96章 奇女子第86章 彈箜篌的女子第303章 暗香浮動第177章 天河四郡第130章 識見不明,留目何用?第263章 綠柳第204章 亡人無以爲寶第129章 螻蟻且偷生,汝何不惜死?第25章 兇手第214章 封禪書第67章 血靈第8章 鬼潭第9章 偕行第176章 別時容易見時難第98章 裂地阻擊第113章 凜凜梟雄姿第242章 莊中大火第67章 血靈第106章 名花惜不遇良人第49章 功與過,由人說第86章 彈箜篌的女子第199章 四美女之奇與悲第72章 血祭先祖第142章 月華破天第212章 九天神鷹狄盟首第1章 鳳兮第269章 真假陽學第110章 青青子衿第249章 置之死地第158章 風乍起第295章 箭在弦上第189章 桃源中人第70章 昨夜星辰昨夜風第263章 綠柳第7章 金砂第261章 玉羅剎第239章 替天行道第144章 幽冥陰火第134章 參商指第70章 昨夜星辰昨夜風第221章第25章 兇手第319章第132章 真假刀精第215章 妖族六君第292章 不讓走第72章 血祭先祖第184章 客負秦第83章 殺神附體第56章 腥紅毒針第111章 火併血影魔第233章 胭脂淚第280章 負雲弓第188章 說劍第270章 兵發四郡第49章 功與過,由人說第188章 說劍第245章 今昔之言第285章 玉人第185章 劫餘之人第79章 最後的戰鬥第21章 帝師第268章 嵇鳴玉第119章 六道歸元鼎第200章 人道四第251章 僥倖一時第184章 客負秦第83章 殺神附體第286章 行素第161章 波詭雲譎第78章 玉碎第128章 刀鋒寂寞第143章 埋伏於九地之下第144章 幽冥陰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勃利县| 稻城县| 宽城| 汉中市| 南汇区| 财经| 上饶市| 会昌县| 固镇县| 新田县| 临夏市| 会理县| 织金县| 运城市| 馆陶县| 抚顺市| 南安市| 阿坝县| 定结县| 广宁县| 江都市| 马公市| 灵璧县| 清苑县| 玉林市| 育儿| 政和县| 大厂| 固安县| 肇东市| 建阳市| 崇仁县| 绍兴市| 石屏县| 凌源市| 沙湾县| 普兰店市| 义乌市| 洛南县| 敖汉旗| 沁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