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1章 算數

他要是想收拾這些人,也很是容易的,只要打個價格戰,這些礦場就撐不住了,畢竟他們是私人而已,此時在府裡李巖算是一言堂了,他們以前的那些後臺基本上都煙消雲散了;這些人如今還沒有找到什麼有力的後臺;只要李巖輕易的來個價格戰,只需一月時間,這些礦場就要個個都倒閉了。

斷了這些人的財路,他們就會乖乖的聽話了;斷人財路甚過殺人父母,李巖也聽說過這句話。

他卻認爲這話對也不對,當然是對於明朝的富人階級以及他們的後裔們來說,有些事情表面上看起來這樣的,但是其中的各種情況也都是非常耐人尋味。

在本朝,基本上所有富人都是官商結合才能富起來的,基本沒有什麼例外,因爲在本朝,只做商人是沒有權利和能力來保障自己的財富的,而只做官員,只靠自己的俸祿,卻也不能得到高質量的生活享受。

而且華夏自古以來,又是一個人情社會,做了官之後,和上級的人情往來也需要不少銀錢,不然的話,想要升官可就難了,所以本朝的官吏,個個都算是貪官;不過本朝並不全是如此,還是出過不靠商人,不和商人勾結的清官,那就是天下聞名的海瑞海剛峰。

隨意如果在本朝你敢隨意斷人財路,那就不是殺他們的父母那樣簡單了,你要是這樣做,丟官棄職還是小事,弄不好,各種壓力之下,小命也會沒了。

想著這些,李巖感嘆一聲,算是暫時不想著這些事了,要辦的事還有很多,今天他還要趕回府城。

崇禎十年八月十一日,宜昌府城。

炎熱的夏天已經算是過去了,涼爽的秋天已經悄然來到。

一行人行來,隊伍還算不小,有車有馬;首先,前面是數十個騎士;後面,是幾輛牛車;左右,是幾十個少女,在牛車上,堆積的是幾口箱子,隊伍中甚至還有著數個文吏模樣的人跟著。

一行人聲勢浩大,剛下了船,還沒到城門口,就有著宋應星和宋獻策領著人迎接出來。

“這位就是本府的新娶。”李巖先把雲秀介紹給他們,接著李巖又給雲秀介紹的說著:“這是我的蒙師宋應星宋先生,這位是本府的推官宋獻策宋先生。”

雖然李巖待他們都頗爲客氣,不過畢竟主從已定,雖然宋應星還是有著老師的名分,但是在這個最講究上下尊卑的社會,師卻是排在最後一位的,君可是在師之上,這樣兩人也都不敢怠慢,帶著衆人一起行禮:“見過夫人!”

雲秀此時也不敢傲慢這些人,她畢竟也只是妾室而已;趕忙立刻還禮:“雲秀見過兩位先生!”

及早處理完內口縣的事,過江之後,新兵已有李翰帶領著先一步送去了軍營,李巖就帶著衆人先回城。

“大家都不必多禮了!”行過禮後,李巖說著。

衆人都是應命,簇擁著進得城中,因爲是從水路過來的原因,走的卻是新城,城門也就緊挨著碼頭。

進的城中,雖然才短短兩天時間不見,只見原來城門附近的那些臨時建築,也都給拆的空空,旁邊一些場地上,堆積著大堆的木料石料,不遠處的土窯中,還濃煙滾滾,不時有著磚塊繼續運過來。

這裡是新城規劃的居民區,規劃的也是非常簡單,以街道爲線,兩面是一模一樣的民居,也都準備以青磚來建造,第一批規劃建設兩千戶,不過此時的新城建設還只是剛開始,所以暫時建設兩百戶就綽綽有餘了。

因爲此時主要還是以建設城牆爲主,不過根據李巖的推測,這很可能就是自己最後建設的城牆了,因爲李巖知道,根據以後戰爭的發展,這城牆建的在好也只是用於防禦,而以後李巖的武器發展如果有了大的突破,城牆在防禦中的作用基本就消失了,畢竟未來是火器的時代,更進一步的話,飛行用具也可能先一步發展出來。

此時新城的城牆已經打好了地基,臨近河岸的這邊也已經開工建設著;民工倒是不少,卻是因爲李巖承諾今年的徭役供應糧食之故,不少家庭都是偷偷多報了些人,不過李巖此時不缺那點糧食,對這事,當然是大大歡迎了,民夫因爲糧食充足的緣故,幹活也都賣力。

此時,新城規劃區需要打地基的地方,李巖看了一圈,看上去基本上是快完工了,大部分民夫都在燒磚,運送建築材料,不過大部分的城牆還沒開始建設,這卻是因爲缺少糯米的緣故。

李巖也是在審批材料時纔想起此時建築需要的凝合物需要糯米了,纔想起水泥在這個時代還沒造出來,回憶腦中的知識,李巖也只是知道大概的比例,還需要做石灰的師傅來試驗,不過宜昌府的石灰產地卻在河那邊的內口縣,所以李巖纔會特意跑了一趟。

看著腳下的民居地基已經大部分建好,佔地也甚大。

看李巖觀看這些,負責營造的白申不由得意,隨從李巖而來的內口縣趙正等人看到眼見景象也甚是驚訝,這段時間他們只是知道府裡徵發了徭役,不想卻做下了這麼大的工程,但是看看周圍,卻沒聽說有民怨,民夫也都是心甘情願的幹著;他們齊聲讚歎的說著:“大人,這才短短時間,大人就建下諾大工程,還沒有民怨,下官等人佩服。”

“這安了地基,也只能算是作了三分之一,不值誇耀。”李巖卻不以爲然,說著。

“地基一建,城牆建好,也只能說是初安,下面還有二件事,第一就是練兵,第二就是銀錢,雖然照目前速度這樣下去,半月時間就能把城牆建起,但是不可不防備。”

“只有城牆建好了,兵也練成了,才能放下些心,不致讓那些賊軍攻個措手不及。”

“宋獻策、趙正!”

“下官(卑職)在!”兩人答道。

看了一下兩人,李巖就吩咐道:“康年,這位是本府配給你的副手,以後刑獄之事,你可讓他助你處理,康年你可把精力轉於民務。“

聞言,看了一下趙正,宋獻策眼睛瞇了咪,這人有何本事,竟讓大人如此放心,不過他還是說道:“是!”這人能得大人誇讚,還讓他助自己處理刑獄之事,看來是精通刑獄之學,不過到底有幾分斤兩,還是以後再試。

李巖又對此時新城的營造官白申叫道:“白申!”

“下官在!”白申連忙應著。

“等地基建好,民居暫時先不處理,先集中處理這城牆的事,希望能在賊軍來臨前,就把它完成!”李巖說道:“等城牆完成了,在安排民夫做別的工作。”

“大人放心,我剛纔看了看,城牆的跟基已經建好,磚料基本燒製差不多了,這建城,需要磚、黃土、河沙、石灰等物,這些也都準備的差不多了,只是建設城牆,昂貴就在於大量糯米熬成汁而建!目前只是缺這糯米,還請大人示下。”

聽了白申的話,李巖連連搖頭說道:“不需如此,我新得一法,用石灰和粘土活制,做出一物,我喚之名爲水泥。”

“此法關鍵是兩者比例,我已大概得知,等工匠試製後,就可大量製造,此物更勝於糯米。”

李巖並不懂水泥的具體制造方法,但是他也知道大概的比例以及方法,更精細具體制作的方法,雖然他知道有許多種,不過目前也只是城牆所用,因此,粗製的還是可以用的。

“……不知大人此法得以何處?”聞言,衆人大驚,要知道,此時建設城牆最大的成本就是糯米了,如果能把糯米代替了,成本可以說是一下子,就要下去一大截了,宋應星此時趕緊趕走周圍閒雜人以及民夫,又吩咐士兵遠遠巡查,做完這一切,他才低聲說著:“大人,若是爲真,切不可泄露,這可是萬金難易之方。”

李巖看他緊張的模樣,不由有些啼笑皆非,但是也不由心中一凜,的確,此時限制建城的條件之一,就是需要大量糯米汁,若是以廉價土水泥代替,這就極大改變了此時的格局,如果朝廷能輕易建設城牆,那估計朝廷憑藉官方的成本,戰爭也能獲得巨大優勢,不過他這記憶的歷史就要改變太大了,心中一驚,就說著:“此是天授,諸位不可泄露。”

天授?衆人臉色也都是一變,連忙說著:“我等不敢泄露。”再說他們也不知道具體辦法,就是想泄露也沒辦法。

不過李巖卻不知道,宋應星心中的念頭,宋應星卻是在心中想著,如何把此地在座的人給滅口,不過看了一下衆人,發現這些人卻基本上都是李巖的心腹,這些人要是離開李巖的話,有再大本事,估計也不會有人賞識的,他也就漸漸放下了心;既然這個最重要的問題解決了,接著李巖又提出了街坊之間,建排水溝下水道這些事。

對這個,白申卻就不在意了,隨意的說著:“這事甚易,只耗些時日人力而已!”

“若是此法有效,需要多少時日建完城?”

“大人,容我算下。”白申並非算術人才,他家境貧寒,以前在鄉里,也是有活就幹,幹了許多土木之活後,然後漸漸熟悉的這些,也就蹲下,在地上不斷地算著。

看著他的算法,李巖又想起了一件事,還有阿拉伯數字需要推廣,不過這就不太急了,看他算了好一會,急的滿頭大汗,也就問道:“怎麼?”

白申有些羞愧的說道:“大人,容我取個算盤。”

李巖卻隨意的說道:“不需如此,你說數,我給你算結果。”

衆人聞言都驚異的望著李巖,沒想到府臺大人還懂得術數,這在這個時期,可是不簡單的,而且看李巖的樣子還是默算,在座之人,估計也就宋應星還可以,其他人都不行。

白申猶豫了一下,怕大人是故意不懂裝懂的,不過看李巖沒繼續吩咐他去拿算盤,他不敢公然質疑,咬了咬牙,報出了簡單的幾個數值,是剛纔自己算過的,李巖卻不假思索立刻答了出來,答案沒錯,見此,白申繼續又報出幾個數值,李巖還是沒多加思考,數值越來越大,不過李巖回答的速度卻是沒有減慢,另外幾人還不太相信如此輕易,還特意演算了幾個,發現也是沒錯。

這些數目,總算算完了,白申計算了下,就說道:“大人,以剛纔大人所算數目,總共應該是二十萬三千五百餘工,現在民夫有一萬七千四百九十餘人。”

這時,計量一般用工來代替,一工就是一個民夫每天的工作量,李巖算了一下,說道:“這樣啊,那大概需要十二天,先生,可有錯?”轉頭問宋應星,作爲大名鼎鼎的科學家,這術數應該是他的強項。

宋應星點了點頭,稱讚道:“大人算術真是不錯。”衆人也都附和,這些數讓他們聽著都有些頭昏腦脹了,更不用說是算出結果了。

第78章 瞌睡第149章 黑鍋第74章 罪己詔第124章 天下大亂第10章 疑惑 秘密第7章 新案第111章 卞賽第77章 女人第28章 悔過(4)第23章 喜訊進行時第92章 新政第94章 迷案第67章 水泥第21章 陰謀乍現第102章 全軍覆沒第93章 堂妹第2章 劍門保衛戰(2)第19章 任務第78章 心意第83章 襄陽戰事(3)第129章 投名狀第40章 危在旦夕第32章 軍法第21章 陰謀乍現第103章 情報第32章 刺殺第135章 秦良玉第64章 心結第2章 劍門保衛戰(2)第105章 三天後第61章 調教郡主第126章 劫匪第127章 牛金星第1章 劍門保衛戰第31章 刺殺(3)第48章 火槍第48章 最長的一天(4)第6章 戰前餘事第133章 陰謀痕跡第128章 文武不和第3章 釋放人質第11章 武功第101章 裝模做樣第52章 戰爭準備(1)第2章 劍門保衛戰(2)第83章 兩個女人第27章 伸冤第1章 通緝第137章 爾虞我詐(2)第79章 改革第28章 悔過(4)第31章 軍隊(4)第127章 這些人是誰?第37章 選官第127章 這些人是誰?第102章 全軍覆沒第89章 科學院與戰爭(2)第104章 破城第42章 敲詐勒索第96章 這個妖女第38章 選官(2)第89章 夜戰(3)第70章 厚禮第93章 疑惑第3章 漁翁得利第45章 反思第76章 逃役第8章 錦州保衛戰第94章 閨房論天下第86章 情報第131章 拖延時間(下)第9章 錦州保衛戰第134章 蛀蟲第21章 陰謀乍現第39章 選官(3)第134章 蛀蟲第22章 陰謀進行時第3章 接任第105章 三天後第117章 破綻第113章 無奈第71章 算數第13章 任人宰割第19章 明瞭第38章 選官(2)第124章 對策第50章 紅袖添香夜(上)第21章 陰謀乍現第20章 普度寺第39章 選官(3)第37章 輕薄第4章 錦衣衛第106章 認罪第52章 人蔘第16章 抓獲第21章 陰謀乍現第125章 挾持第56章 奪權(1)第103章 情報第52章 戰爭準備(1)
第78章 瞌睡第149章 黑鍋第74章 罪己詔第124章 天下大亂第10章 疑惑 秘密第7章 新案第111章 卞賽第77章 女人第28章 悔過(4)第23章 喜訊進行時第92章 新政第94章 迷案第67章 水泥第21章 陰謀乍現第102章 全軍覆沒第93章 堂妹第2章 劍門保衛戰(2)第19章 任務第78章 心意第83章 襄陽戰事(3)第129章 投名狀第40章 危在旦夕第32章 軍法第21章 陰謀乍現第103章 情報第32章 刺殺第135章 秦良玉第64章 心結第2章 劍門保衛戰(2)第105章 三天後第61章 調教郡主第126章 劫匪第127章 牛金星第1章 劍門保衛戰第31章 刺殺(3)第48章 火槍第48章 最長的一天(4)第6章 戰前餘事第133章 陰謀痕跡第128章 文武不和第3章 釋放人質第11章 武功第101章 裝模做樣第52章 戰爭準備(1)第2章 劍門保衛戰(2)第83章 兩個女人第27章 伸冤第1章 通緝第137章 爾虞我詐(2)第79章 改革第28章 悔過(4)第31章 軍隊(4)第127章 這些人是誰?第37章 選官第127章 這些人是誰?第102章 全軍覆沒第89章 科學院與戰爭(2)第104章 破城第42章 敲詐勒索第96章 這個妖女第38章 選官(2)第89章 夜戰(3)第70章 厚禮第93章 疑惑第3章 漁翁得利第45章 反思第76章 逃役第8章 錦州保衛戰第94章 閨房論天下第86章 情報第131章 拖延時間(下)第9章 錦州保衛戰第134章 蛀蟲第21章 陰謀乍現第39章 選官(3)第134章 蛀蟲第22章 陰謀進行時第3章 接任第105章 三天後第117章 破綻第113章 無奈第71章 算數第13章 任人宰割第19章 明瞭第38章 選官(2)第124章 對策第50章 紅袖添香夜(上)第21章 陰謀乍現第20章 普度寺第39章 選官(3)第37章 輕薄第4章 錦衣衛第106章 認罪第52章 人蔘第16章 抓獲第21章 陰謀乍現第125章 挾持第56章 奪權(1)第103章 情報第52章 戰爭準備(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沁县| 四平市| 汝南县| 高陵县| 玛纳斯县| 宁南县| 噶尔县| 乐陵市| 车致| 乌兰察布市| 盐边县| 淄博市| 泰和县| 抚州市| 宜黄县| 西青区| 墨脱县| 邹城市| 宁晋县| 石泉县| 丰都县| 桦川县| 永福县| 葫芦岛市| 兰坪| 文山县| 龙州县| 红安县| 隆林| 台山市| 扎兰屯市| 商城县| 鹿泉市| 靖远县| 南康市| 上高县| 集贤县| 乌鲁木齐市| 峨山| 东莞市| 乐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