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09章 別樣境遇

陝西在闖王呂世的領導下,過了一個安詳富足的好年。但正所謂年難過,年難過。難過的不但有大明帝國的皇帝,在商洛山中,更難過的還有一個人,他就是李自成。

自從吉縣一戰,最後得益的不過是兩個人,而李自成就是其中一個,當時戰後,他收攏已經羣龍無首的桿子合計十萬,讓李自成的實力如吹氣一般壯大起來。

但是,這十萬人馬畢竟來自各個桿子,其間難免有些摩擦厲害,在真正出戰以前,還需要磨合整頓,於是,李自成帶著這些人馬走進了商洛山中,準備整頓休整,之後在開春的時候出山再戰。

這商洛一帶本來是李自成的熟地方,老百姓同農民軍多有瓜葛。農民軍把這地區叫做“軟地”,官方把這地區的百姓說成“通賊”。可是李自成帶著人馬三四天來,經過許多村村落落,卻看見老百姓都藏了起來,只留下一些老年人看守門戶。只有當他的人馬來得突然,百姓們逃避不及,才能夠看見一些年輕的人。雖然也有膽子較大和同農民軍的關係較深的人自己找上來,報告官軍以及周邊消息,帶領路徑,但畢竟爲數不多。

李自成明白,老百姓怕打仗,怕官軍,也怕桿子擄人、搶人、姦淫和殺人。特別是老百姓看見他的部隊如今處在敗勢,更不敢同他的隊伍接近。三四天來因爲到處老百姓紛紛逃避,糧草空前困難,消息也得不到,使他苦惱萬分。

處理了一些事情以後,高夫人就吩咐親兵們趕快把晚飯端來。闖王望著她問:

“一功在哪裡?”

“把人馬安營以後,他一直在爲全軍的糧草事奔忙,到現在還沒休息。知道你要召集大將們來老營議事,我已經派人去告訴他,要他吃過飯就來這裡。”

“這村裡還有老百姓麼?”

“老百姓當然有,可是都躲到山裡去啦。聽說這個寨子的老百姓還有不少,可是人人都成了驚弓之鳥,看見過人馬,要打仗,還有不怕之理?我一來到就叫弟兄們尋找本村老百姓,可是隻找到幾個聾三拐四、留下看門兒的老頭老婆,連話也說不清楚。我又叫弟兄們想辦法繼續尋找。只要能找到幾個懂事的男人,多少總可以打聽到一些消息。”

李自成低頭烤火,等候晚飯,心頭焦的而沉重,十萬大軍,在這商洛山裡亂轉,沒有一塊合適的落腳之處,根本就是取敗之法,尤其沒有糧食,這更加要命,如果自己讓大家連飯都吃不飽,說不得,不出幾日,這十萬家底就要散去一空,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其實,近一兩年來,李自成他常常在心中琢磨著呂世的辦法,在羨慕的同時也迷惑不解,他知道,要得天下必須如何解民倒懸收買民心,爲著這問題,他在不打仗的時間用功讀上多知道古人成敗的道理,也希望從中能夠看到呂世辦法的出處。也喜歡找一些老年人閒論古今和民間疾苦。但是,收穫欠佳,或者說根本沒有收穫。

在軍紀方面,他也比過去更加註意,還著實殺了一些犯奸淫擄掠的人。但到底怎樣把隊伍弄得像人們所說的“秋毫無犯”,他沒能認真去做,因爲一則他手下的部隊不全是他的老八隊,二則天天奔跑和打仗,不給他一個駐下來整軍練兵的機會。有些朋友時常對他說:“自成,睜隻眼合隻眼吧。水清了養不住魚,誰替你賣命打仗?就是如今這樣,已經比官軍好多啦!”比較起來,他的隊伍確實比官軍好得多,所以這一年來他除抱著“打富濟貧”的一貫宗旨外,也針對著老百姓痛恨官兵苦害的思想,用“剿兵安民”這句話作爲號召。可是現在看來,打富濟貧也好,剿兵安民也好,都顯然很不夠。要做到使老百姓歡迎,真不容易!

“他呂世是怎麼做到的呢?”每每這個時候,李自成都要仰天詢問,而後就是一聲嘆息,沒有答案,也沒有人給他答案。

親兵們把弄好的晚飯端上來了。擺在桌上的是半碗醃蘿蔔調著辣椒麪,籃子裡放著四個包穀面窩窩頭,其餘的全是蒸土豆,另外每個人面前有一碗稀飯。李自成早就飢腸轆轆,狼吞虎嚥地吃下去一個窩窩頭,然後端起稀飯碗喝了幾口。名爲稀飯,其實碗裡邊不見小米,在燈亮下照見人影,不如說是清水煮幹野菜倒較恰切。自成一邊吃土豆一邊想著糧食快完了,只能勉強支持三天,而這一帶又是窮山,不斷地遭受天災和兵災,十室十空,即令找到百姓,在倉猝間根本沒辦法找到糧食。

自己這次下定決心,要想在這商洛山中落腳,自己就要不再靠劫掠度日,也學學呂世,將息民力,給百姓一個好印象,而如果不靠劫掠就要靠銀錢收買,銀錢自己現在倒是有都是,但是,有錢得有糧食啊,現在的狀況就是,自己託著銀子就是無處買糧。那怎麼辦?只能走回老路,劫掠,這真是個死局啊。

同他在一起吃飯的是高夫人、雙喜和張鼐。他不肯把自己的焦灼心情在他們的面前露出來,只在心中盤算著目前的嚴重局面。

吃畢飯,他看幾位大將還沒來到,便叫雙喜和張鼐在老營休息,自己帶著幾名親兵出去看看。幾年來他給自己立了一條規矩,在每日作戰或行軍宿營之後,他總要到將士們中間走走,到彩號們中間看看。愈是情況緊張,他愈要這樣。因爲習慣了,所以高夫人明知他今天非常辛苦,多麼希望他休息一陣,卻不敢開口勸他,只好任他出去。在自成走出堂屋後,她心疼地望一眼他的背影,回頭來對雙喜和張鼐說:

“唉,你們年紀小,以爲掌著帥旗是容易的!”

李自成在寨裡走了幾個地方。月光下到處是他的部隊,帳篷損失將完了,都露宿在火堆旁邊。馬都在嚼著乾草。有些戰士在馬蹄旁邊的草上躺下,繮繩掛在胳膊上,枕著鞍子,扯著鼾聲。

看著這些疲憊的人馬,李自成不由一陣嘆息,這次從吉縣退下來,還真得感謝那個不思進取的呂世,當時沒有派出人馬追殺自己,才讓自己得以從容而退,但是,退卻中,李自成依舊擔心萬一,於是,不敢在路上有半點耽擱,只是一味的趕路,連日行軍不得休息,李自成正要向一座破廟走去,老營的一名小校追了上來。他停住腳步轉回頭來,用眼睛問:

“什麼事?”

小校走近他的身邊,向他稟報說,大將們除總哨劉爺和郝搖旗之外都到了,夫人請他快回去。李自成點點頭,向回走去。小校又高興地對他說:

“大闖王,老百姓我已經找到啦。”

“已經找到啦?在哪裡?找到幾個?”李自成站住連聲問,目不轉睛地望著小校。

“這地方我很熟。我在寨外邊的樹林中找到了一個老百姓,對他說是大闖王自己駐紮在寨裡,秋毫不動,不用害怕。我給了他幾錢散碎銀子,叫他快去後山上把老百姓統統叫回來,不要在樹林裡凍壞了。”

“好,好,到底把老百姓找到啦!”李自成說,心中真高興,簡直像在戰場上聽到了重要捷報。

李自成走了兩三步,回頭吩咐,“等老百姓都回來了,你回老營取三十兩銀子散給大家,莫忘了。”

他又向小校的臉上看一看,才趕快向老營走去。

當李自成走進老營的院子時,李過、田見秀、高一功、袁宗第和劉芳亮五位大將正同高夫人坐在堂屋談話。他們剛纔談了些呂世的事情,如今話題轉到了清兵入塞的問題上。田見秀感慨地說:

“朝廷在長城內外駐了那麼多的兵,竟會叫滿靴子隨意侵犯!”

高夫人接著說:“哼!朝廷不爭氣,胡人當然會侵犯。從崇楨登極以來,像這樣的事兒,也不止一遭兩遭啦。”“媽的!”李過罵道,“盧象升不是做宣、大、山西總督麼?兩年前他同咱們打仗倒像是很會帶兵,也有膽氣,怎麼擋不住靴子入塞?”

劉芳亮解釋說:“韃子是從東邊來的,他在西邊,遠水不救近火。”

李過又說:“他要是從西邊出兵狠狠地打幾仗,滿靴子還敢從東邊人塞進攻北京麼?……奇怪!”

高夫人回答說:“既然朝廷無道,盧象升縱然做了宣、大、山西總督也如同水牛掉井裡,有力使不出。他的頭上還壓著皇上跟兵部衙門哩!”

田建秀低頭道:“但我們正是借了韃子的光纔有了山西的風光發展。”

“是是,”一提當初在山西呼嘯往來的日子,大家立刻來了精神,紛紛感慨,劉芳亮卻不合時宜的弄出一句:“若不是沒事招惹呂世,何苦讓我們流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此言一出,原本歡快的場面立刻冷卻了下來,大家就都不再說話,一個個低頭想著各自的心思。

這時候,門簾一挑,李自成進來了。幾位大將見他進來並沒有起立相迎。他坐在李過對面的草墩上,還沒有說話,一陣馬蹄聲來到大門外邊停下。有一匹性情暴烈的馬,在停下來以後倔強地騰跳著,旋轉著,踢著,用後腿直立起來,噴著響鼻,憤怒地振鬣嘶鳴。直等鞭子從空中猛烈抽下,它纔開始安靜,但仍然用帶鐵掌的前後蹄在石頭地上狠狠地刨著,蹬著。李自成和大家交換了一個微笑,小聲說:“來了!”大家不約而同地向院裡望去。高夫人站起來,把自己坐的帶有靠背的小椅子騰出來給即將進來的人,轉身進裡間去了。隨即有一個人的腳步聲從大門口一路咚咚地響著進來,地皮被踏得震動,忽聽見喀嚓一聲,在院中踩斷了一根幹樹枝,聽聲音一定比棒槌還粗。劉芳亮向院裡笑著說:

“果然跟別人不同!還沒見你的人影兒,先聽見你的馬叫。”

“可見我的棗騮馬真正是好馬,天天行軍打仗還精神十足。”一個粗獷的聲音像打雷似的在院裡回答說,隨即是一陣爽朗的大笑。

“快進來,捷軒。時間不早,咱們得趕快商議一下,下步該怎麼走。”

第114章 死戰不退1第90章 進退兩難第193章 軍械分配第17章 絕路第268章 步入絕路第173章 有家真好第514章 列隊邀戰第721章 天下皆知第294章 再見火拼2第30章 苦戰第189章 團隊力量第474章 自己俸祿第348章 洛川應對第708章 政府成立第215章 死戰不退2第485章 再遇對手第372章 吃定洛川第576章 勾連山西第347章 堵門之戰8第310章 施行新政——軍事第54章 小民之殤第323章 宗族叛亂第371章 扮豬吃虎第630章 單騎邀戰第509章 阻止出援第643章 只能決戰第364章 強盜法則第126章 兄弟相殘第331章 死守不退第251章 血戰延川4第331章 死守不退第328章 鐵血仁慈第193章 軍械分配第736章 陷入絕境第196章 疲憊不堪第223章 瘋狂賞格第514章 列隊邀戰第342章 果不其然第737章 彈冠相慶第345章 知己知彼第149章 勝利會師第690章 化解危機第693章 增援援軍第598章 開誠佈公第19章 山寨第558章 驅逐高迎祥第365章 繳獲無數第226章 新附軍成第188章 略懂略懂2第528章 支援敵人第348章 洛川應對第238章 感覺危機第376章 四處結盟第15章 豐收第721章 天下皆知第632章 啼笑皆非第329章 新的利器第500章 大闖王高迎祥第324章 惺惺相惜第563章 渡河渡河第704章 整頓思想第71章 全面備戰第69章 狼狽爲奸第230張 發兵再戰第167章 統一思想第159章 討價還價第559章 經濟展布第574章 豬的境遇第206章 萬事俱備第313章 軍規調整第607章 堅壁清野第92章 鼓氣再戰第23章 婉拒第74章 狼狽爲奸第371章 扮豬吃虎第501 我有話說第576章 勾連山西第六百一四章 將計就計第681章 心有戒備第605章 敵方應對第328章 鐵血仁慈第496章 解決問題第730章 死戰第660章 各方應對第528章 支援敵人第722章 千般妙計第708章 政府成立第23章 婉拒第106章 安排進城第632章 啼笑皆非第216章 死戰不退3第428章 千鈞一髮第517章 兩軍對壘第329章 新的利器第178章 烈屬功臣第260章 血戰延川12第130章 狼狽爲奸1第77章 大戰開始第575章 動遷改造第424章 堵門之戰13
第114章 死戰不退1第90章 進退兩難第193章 軍械分配第17章 絕路第268章 步入絕路第173章 有家真好第514章 列隊邀戰第721章 天下皆知第294章 再見火拼2第30章 苦戰第189章 團隊力量第474章 自己俸祿第348章 洛川應對第708章 政府成立第215章 死戰不退2第485章 再遇對手第372章 吃定洛川第576章 勾連山西第347章 堵門之戰8第310章 施行新政——軍事第54章 小民之殤第323章 宗族叛亂第371章 扮豬吃虎第630章 單騎邀戰第509章 阻止出援第643章 只能決戰第364章 強盜法則第126章 兄弟相殘第331章 死守不退第251章 血戰延川4第331章 死守不退第328章 鐵血仁慈第193章 軍械分配第736章 陷入絕境第196章 疲憊不堪第223章 瘋狂賞格第514章 列隊邀戰第342章 果不其然第737章 彈冠相慶第345章 知己知彼第149章 勝利會師第690章 化解危機第693章 增援援軍第598章 開誠佈公第19章 山寨第558章 驅逐高迎祥第365章 繳獲無數第226章 新附軍成第188章 略懂略懂2第528章 支援敵人第348章 洛川應對第238章 感覺危機第376章 四處結盟第15章 豐收第721章 天下皆知第632章 啼笑皆非第329章 新的利器第500章 大闖王高迎祥第324章 惺惺相惜第563章 渡河渡河第704章 整頓思想第71章 全面備戰第69章 狼狽爲奸第230張 發兵再戰第167章 統一思想第159章 討價還價第559章 經濟展布第574章 豬的境遇第206章 萬事俱備第313章 軍規調整第607章 堅壁清野第92章 鼓氣再戰第23章 婉拒第74章 狼狽爲奸第371章 扮豬吃虎第501 我有話說第576章 勾連山西第六百一四章 將計就計第681章 心有戒備第605章 敵方應對第328章 鐵血仁慈第496章 解決問題第730章 死戰第660章 各方應對第528章 支援敵人第722章 千般妙計第708章 政府成立第23章 婉拒第106章 安排進城第632章 啼笑皆非第216章 死戰不退3第428章 千鈞一髮第517章 兩軍對壘第329章 新的利器第178章 烈屬功臣第260章 血戰延川12第130章 狼狽爲奸1第77章 大戰開始第575章 動遷改造第424章 堵門之戰1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冈县| 汤阴县| 汶上县| 南澳县| 孟连| 洮南市| 河津市| 临汾市| 黔东| 兰州市| 涡阳县| 井冈山市| 长岭县| 深圳市| 手游| 犍为县| 根河市| 伊吾县| 措美县| 合江县| 三明市| 高雄市| 崇义县| 阿拉尔市| 中江县| 枞阳县| 盘山县| 柳州市| 吉隆县| 隆德县| 靖江市| 修文县| 和平区| 潮安县| 霍州市| 松溪县| 汶川县| 阿克苏市| 申扎县| 沙湾县| 黑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