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節, 晴朗的夜空明月高懸,清風中彷彿帶著喜慶的氣息,青蓮五峰上燈火輝煌, 遠遠望去有如璀璨的星辰。
楊笙六人不待天色完全暗下去, 就各自提著自己做的花燈相約賞燈會。
楊笙的花燈是一個千嬌百媚的美人飛昇, 美人高不過一尺, 白衣黑髮冰肌玉骨, 在符陣的作用下身上籠罩著薄薄的霧靄,只見美人睫毛微動蓮步輕移顧盼生姿飛昇而去。
郭襄的花燈是一隻可愛的玉兔,有著雪白玲瓏的身子, 後肢蹬在地上想要跳動,前肢捧著搗藥棒搗藥, 一雙眼睛靈動的瞅著四周。
虛無醉的花燈是一個手持巨斧奮力砍桂樹的魁梧男子。
楊笙郭襄虛無醉三人的花燈合起來是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伐桂。
段焉的花燈是一個妖精, 白骨森森妖氣縈繞, 不時幻化成老漢老太來迷惑人。
小龍女的花燈則是一個手拿長棍活蹦亂跳的猴子,猴子腦袋上帶著紫金冠野雞翎, 端的是微風無比。
楊過的花燈是一一個騎著白馬滿臉慈悲的年輕和尚。
小龍女段焉楊過三人的花燈合起來是三打白骨精。
“青蓮五峰的花燈各有千秋,其中青蓮峰的飄逸,紫竹峰的精緻,飛鶴峰的有趣,仙音峰的巧妙, 日照峰的大氣輝煌。上元節紫竹峰與仙音峰最爲鬧熱, 因爲這兩峰上女弟子最多, 但我們此行是去飛鶴峰, 飛鶴峰在符陣煉器上造詣不凡, 他們的花燈做的更加有趣。”虛無醉向衆人說著她打聽出來的消息。
段焉淡笑著恭維道:“你可以改行做百曉生包打聽了。”
虛無醉聽出段焉話語中的挪揄臉上的笑容一止尷尬的道:“在青蓮派有鬥花燈的習俗,鬥花燈講究雅緻韻味與巧妙, 誰的花燈得到到衆人的認可就能獲得宗主的獎勵。”
楊笙六人祭出紙鳶飛向飛鶴峰,只見一路上仙人指路蒼松迎客白鹿講道仙鶴飛舞的花燈層出不窮,讓人歎爲觀止。
幾名飛鶴峰的師兄妹看見六人的紙鳶落下,迎了上來非常貼心的送上熱騰騰的元宵,六人吃過別緻的元宵謝過飛鶴峰的師兄妹,漫步走在飛鶴峰上觀看花燈。
飛鶴峰在青蓮五峰中是最接近俗世,高低錯落的亭臺樓閣中夾雜著熱鬧非凡的集市,集中有修者賣頭面、冠梳、領抹、珍玩、動使,也有修者賣糖人擺攤算命賣奇花異草,還有的搭臺唱戲。
六人走在青石長街上見少男少女結伴而行,一時間彷彿又回到人間的上元節上,楊笙看著好玩爲衆人買了糖人。
六人一路上目不暇接,有五色玻璃燈、白玉燈這樣精巧的花燈,也有栩栩如生的擊丸蹴踘、踏索上竿、鯉魚躍龍的花燈,還有同楊笙六人一樣組合花燈,如講述盤古開天地女媧補天大禹治水的花燈。
小龍女忍不住讚歎道:“飛鶴峰的花燈果然名不虛傳。”
楊笙忍不住感嘆:“修仙者還是不能做到忘卻一切世俗!”
楊過道:“七情六慾喜樂悲歡本是人只天性,誰也不能磨滅。仙界也分作宗門與俗世,青蓮派中修者大多來自俗世,上元節自然熱鬧非凡,或許只有那些仙人境的強者才能做到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六人來到飛鶴樓前,只見樓上已經掛滿燈謎,知道等舞龍一過就開始猜燈謎的重頭戲。
郭襄見猜燈謎得獎品是一隻仙鶴慫恿起楊笙上去猜燈謎。
楊笙在郭襄的慫恿下躍躍欲試起來,但她心中自己肚子裡有幾分墨水,要說聰明機智她絕對不輸任何人,但她自小性格乖張不學無術,對燈謎這種考驗文學典故的東西沒多大把握,況且即使她文史皆同,這仙界的文化典故也與人間不同。
“沒戲!”楊笙搖頭道,“與其在這費力猜燈謎得到仙鶴,還不如怎麼想法把搖光師叔的青鸞騙到手。”
楊笙郭襄沒有看見淹沒在人羣中阿青與搖光,但阿青和搖光二卻聽清了兩人的對話,阿青與搖光人面面相覷,沒想到楊笙的主意都打到青鸞身上。
“好有趣的花燈!”人羣中一個小姑娘看見楊笙六人的花燈驚歎道。
楊笙郭襄同時偏頭看見小姑娘,小姑娘大約十二三歲長的粉雕玉啄的,一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格外傳神,此時那雙大眼睛正羨慕的望著她們手中的花燈顯得非常可愛。
郭襄見可愛小姑娘輕輕一笑,“小妹妹我們換花燈怎麼樣?”
小姑娘手中提著一盞青蓮花燈,清水蓮葉蓮花齊全,走動中可以看見青蓮在水中搖曳。小姑娘的花燈應該是非常用心做的,但在這麼多精緻的花燈中就顯的平凡粗糙起來,怪不得小姑娘羨慕楊笙幾人的花燈。
小姑娘偏著頭思考一陣道:“好!”
郭襄用玉兔搗藥的花燈換了小姑娘的青蓮花燈。
這時一陣鑼鼓聲聲傳來,只見一條火龍從九天上降落,有幾十個修者舉著巨龍在雲燈裡上下穿行,時而騰起,時而俯衝,變化萬千,間或還有鞭炮、焰火,大有騰雲駕霧之勢!下面簇擁著成百上千狂歡的人們,鑼鼓齊鳴,蔚爲壯觀,好不熱鬧。
舞龍持續了半個時辰,舞龍結束衆人登上飛鶴樓開始猜燈謎,楊笙幾人雖無心奪魁卻也隨同衆人一道登上飛鶴樓去。
楊笙看著不知所云的燈謎扯了扯郭襄的衣袖做了一個開溜的手勢。
郭襄對楊笙做了一個鬼臉,兩人牽著手越過人羣溜了出去。
楊笙郭襄兩人來到一處人煙稀少的溪水邊,楊笙輕輕吻了吻郭襄的臉頰,郭襄靜靜的靠在楊笙身上,兩人想起在人間七夕節楊笙的生日兩人一起放花燈的情形,也就是在那次兩人互生情愫。
直到塵埃落定繁華善盡衆人漸漸散去,虛無醉楊過四人才發現不知何時楊笙郭襄二人早就消失在人羣中。
遠處燃放煙花的轟鳴聲響起,兩人擡頭天空乍現起絢麗的煙花,燈火下楊笙依舊是那個彆扭孩子,郭襄還是那個清秀的小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