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1章 美人如玉,玉不識

“話說四大書院冬試雲青榜出,高居榜首既不是石鼓書院的向常之,也不是白鹿洞的白佑勳、於默合二人,當然也不會是那嶽麓書院的錢子成,而是我宋州城睢陽書院的楊璟。

說起這楊璟,他是何許人?

各位可能不知,便由在下慢慢道來……”

宋人尚文,特別是在四大書院弟子的比試,冬試排名一出,茶館酒肆中的閒言亂語也隨著到處飛了。

楊延昭自然也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事情被加油添醋的傳散,甚至連生來口中含玉都被人說的有聲有色。

“想不到延昭兄三歲就能作詩,五歲便通曉古今,當真是千百年難得一見的曠世奇才,秉陽兄,秋白兄,你我也算是前世燒了高香,否則怎能與延昭兄結識?”

聽著那說書人吐沫橫飛,韓國華泯了口茶水,悠悠的說了一句,頓時惹得張謙和溫仲舒相視一笑。

“光弼兄,你若是想要楊璟的簽名便直接開口,何必這般的兜圈子?”

此言一出,韓國華口中剛喝下的茶水差點噴了出來,那張謙二人見楊延昭一副誠懇的模樣也是忍俊不禁。

“你這無賴豎子,我這就去跟那信口開河,將你誇古往開來第一人的說書郎好生的說道說道你的不堪之面。”

四人正說笑著,卻見有一個黑衣勁裝的漢子朝他們走來,見此人步履輕盈,但呼吸沉穩,楊延昭當即收了笑意。

“請問楊璟公子可在?”

如同郭淮一般的甕聲甕氣,來人低聲的問著。

“在下便是,不知閣下有何事?”

“我家主人請公子前去一敘。”

聞言,楊延昭眉頭微皺,此人是個高手,口中所說的主人應該是權勢之輩,一瞬間,他想起了趙德昭,也或許是趙元佐。

眼下的宋州城中,也就這兩位皇親國戚身邊纔有如此的高手。

與張謙等人說道了一聲,楊延昭便起身與那黑衣人一道出了茶樓,街道外,沒有暖爐,倒是覺得寒氣撲來,擡首看了看灰濛濛的天,想來是要下雪了。

下意識的裹了裹身上羅氏女買來的水藍色的短襖,稍後,不禁莞爾一笑,隨著修爲的提升,他已經對冷暖沒了感覺,不由得在心中暗歎,人,不管是你到了何種境界,先天養成的習慣要改變怕是有些困難。

隨著黑衣漢子走著,不知覺中,卻是進了睢陽書院,繼續前行,直到清塘寒梅前的近水齋才停住了步子。

對著門外守著的另兩名侍衛點了點頭,那黑衣之人恭敬的彎身對著木屋說道,“主人,楊公子到了。”

“快請。”

這聲音是趙元佐。

可是當楊延昭叩門而進的時候,卻發現這小小的木屋早已是擠滿了人,趙廷美、趙德昭、趙元佐、狄青、張浩、甚至還有那也刺殺時所遇到的紅衣女孩以及另兩名俊朗青年。

更讓楊延昭驚訝的是那白衣似雪的少女,他曾數次打過交道的少女,有著傾國傾城,足以迷倒衆生的臉,正用一雙秀氣靈動的大眼打量著他。

“學生楊璟見過衛王、秦王、燕王、山長與張師。”

“楊璟,你可知罪!”

楊延昭的還未起身,那趙廷美的叱喝聲便落了下來,頓時讓他有些摸不著頭腦,自己何時得罪了這大宋朝的親王?

一旁的趙德昭則是嘴角露出一絲笑意,而趙元佐雙目中滿是不解,爲何剛纔皇叔還滿是稱讚楊璟,現如今又要爲難於他。

他領父皇之命而來,本不以爲意,待看到楊璟,當初救命之人這纔來了興致,而後者也沒讓趙元佐失望,一路斬關奪將,問鼎四大書院比試之首。

這本該獎賞纔是,皇叔這是怎麼了?

“王爺息怒,不知學生犯了何事,還望王爺指明。”

“哼,我朝堂堂的金花郡主你都不拜禮,難不成是想要蔑視國法不成?你所讀的禮儀又到了哪裡去了?”

金花郡主?

聞言,楊延昭愣住了,隨即心猛烈得跳動起來,朝著屋中的二女看去。

兩者皆是國色天香,但不知爲何,他更喜臉色冷淡的白衣少女。

或許她就是自己命中的柴郡主?

“玉兒,你就別跟著皇叔一道爲難楊璟了。”

隨著趙德昭的一句話落下,那白衣少女不以爲然的輕皺了秀眉,“德昭哥哥,我哪裡有爲難他了?”

聲如林澗幽泉,空溟婉轉於心頭之間。

果真是她!

楊延昭不免又打量了柴清雲兩眼,這本該是自己明媒正娶的女子,如今看上去,顯得有些陌生了,二人唯一的交集,也只不過是那三次不能提及的刺殺。

“楊璟見過郡主,失禮之處還望郡主勿怪。”

“哼,免了。”

聲音仍是清脆不帶煙火,只是不知爲何,那白皙的臉上竟生出一抹的寒意。

聞此言,楊延昭不禁心中一個激靈,自己又在哪裡得罪了這位大宋的郡主,好歹曾經也救過她多次,沒有功勞,苦勞也是得有的。

陡然間,楊延昭感覺到一陣苦澀,因爲腦海中不知爲何泛起前幾日的趙德昭遇刺的情形,那時候,他是救了柴清雲,但似乎還最賤的說了句話。

“小娘子,事不過三,可要小心了。”

想起因爲華山上的那句話,儒家的淨玉正在屁股後面追殺,不過幾個念想間,楊延昭似乎覺得柴清雲的臉色又冷了幾分。

這可如何是好,雖然還不確定現在的他會不會喜歡上史書上所說的大宋第一美人,但至少不能得罪了纔是,否則一個郡主怎麼整都能將一個小小的士子給捏的不成人形。

“玉兒,怎麼這般的無禮。”

關鍵的時候,再次是趙德昭幫著他給解了圍,說道了柴清雲一句後,後者忙將頭扭轉了過來,眼中帶著急切,“楊璟,快快上前,將那愛蓮說與水調歌頭給我寫一份可好?”

此言一出,那趙廷美當即懊惱的嘆著氣,這時,楊延昭大致明白了之前他爲何那般的來下馬威。

大抵趙德昭與趙廷美二人之間拿著他來做了某種賭試,輸了的一方,自然有些掛不住臉面。

對於趙德昭所說,而且目光在狄青與張師的臉上瞄了一眼,都是一副笑意,遂楊延昭不作推辭,躬身的走上前去。

書案上照舊鋪好了宣紙,趙德昭甚至磨起硯來,楊延昭作出受寵若驚之狀,後者卻不在乎的催他快快提筆。

小毫還是那支筆身鐫刻著綠蓮的小毫,楊延昭拿起它,左手提著袖袍,沾著帶著清香的墨汁快速的書寫了開來。

待看到他的字,那一邊的趙元佐像是恍然大悟,“原來德昭哥哥口中推崇的楊大家就是你呀!”

見他那副吃驚的模樣,楊延昭擡首,露出一個溫和的笑容,“衛王嚴重了,楊璟不過是在班門弄斧罷了。”

很快,兩首詞便寫好了,趙德昭忙撲上前,輕輕的將墨汁吹乾,如同是得了寶貝一般,喜笑顏開的將宣紙小心的給收了起來。

也許是見到趙廷美的不快與拉不下臉面,最後在狄青的提議下,楊延昭又寫了首,不過這是一首小令,言簡意賅,頓時讓趙廷美露出了笑意,當即放聲誦讀上了。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此刻,曲雖然還未流行開來,但是這首小令所描繪出的意境足以折服屋中的衆人。躬身立在一側的楊延昭見趙廷美心中鬱結解開,也不由得安了心,只是未曾注意到,那窗臺一側,那紅衣少女美目中的羞澀流轉之情。

討了楊延昭的字詞,趙廷美叔侄二人也算是了了心事,便啓程回汴梁去了,當然,柴清雲也與他們一道回去了。

對於這容顏傾城金,更勝羅氏女一籌的花郡主,楊延昭之前也遐想過多次,但此刻二人真的相逢,卻又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如今,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士子,扎破腦袋打算躋身廟堂,一揚心中埋藏多時的風發意氣。

楊延昭不清楚史上楊六郎是如何的與柴郡主產生情愫,所以對這大宋第一美人兒,卻是沒有幻想那種虎軀一震,散開王八之氣便能收服的狗血劇情。

或許,因爲他,一切都變了。

不過在臨行之前,那趙元佐卻是拉著楊延昭到一邊說起了悄悄話,見他滿臉的認真,待聽完,楊延昭不禁莞爾了。

這年方十一二歲的小孩兒只是說著上次救命之恩的感謝,並信誓旦旦的保證雖然出宮的機會不多,但等楊延昭到汴梁時,必定會請他走馬遛街,吃上人間美味。

看著在吳斌等人護送下離去的趙元佐,楊延昭不禁嘆了口氣,悲懷善意對於生於皇家之人,是千萬要不得的。

記憶中,趙光義的長子結局很是悽慘。想到這,楊延昭不由的再嘆了口氣。

望著最後一輛馬車搖晃出了視野之中,楊延昭便於狄青和張浩告了別,獨自往回走去,只是腦子中會不由自主的想起那帶著寒霜的清冷臉龐。

第377章 深宮中的隱秘第342章 趙家兄弟的態度第148章 敲打第103章 溫仲舒第127章 離散聚合第58章 歸宋(二)第242章 碧月第294章 上京城第196章 隨塵隨緣第23章 象棋的影響第11章 比鬥第254章 一夜白頭第83章 秋闈第141章 春闈伊始第5章 營旅第208章 久旱逢甘霖第334章 願爲將軍輕生死第383章 我心有志,卻不在仕第373章 謀定而後動第251章 三館成第179章 殺伐第185章 出險境再遇敵第322章 孤注一擲第23章 象棋的影響第241章 一旨壓衆伐第322章 一夜魚龍舞第108章 羣芳記第97章 幾筆寥寥第327章 紅顏淚第58章 歸宋(二)第275章 分兵而行第30章 黑雲欲壓城第162章 禪葉第227章 又遇佛宗第17章 對演(一)第322章 愛笑的眼睛第8章 養傷第229章 御氣之境第93章 反噬第254章 一夜白頭第175章 麻病第58章 歸宋(二)第66章 一問,一答第367章 長鞭染血第320章 化險之策第377章 深宮中的隱秘第30章 黑雲欲壓城第58章 歸宋(二)第231章 花間飲第129章 對燈謎第273章 出兵了第133章 再入汴梁第202章 兵行險招第4章 思索第386章 殿前試第243章 盛世夜唱第340章 古道瘦馬大乘境第177章 治病施恩第244章 千古罵名我一人背第229章 御氣之境第48章 美人同殺第158章 佳人才子第105章 論學第97章 幾筆寥寥第6章 比試第244章 千古罵名我一人背第103章 溫仲舒第265章 密室內第177章 治病施恩第88章 伴師遊第101章 舊人兒第182章 花間派第172章 隻身行第259章 尋道第28章 夜下美人行第321章 素筆生情第108章 羣芳記第53章 我從晉陽來第75章 借東風第143章 進宮第322章 孤注一擲第252章 聖駕臨崇文館第326章 我要回家第23章 象棋的影響第27章 用腦子掙錢第211章 罐頭第19章 將軍怒第230章 汴梁依舊春滿城第92章 破穴第120章 信手摘榜首第72章 掃尾第157章 名利雙收第2章 家第375章 雞犬升天第268章 舊相識 同北行第94章 山下,茅屋第7章 責罰第29章 刺客,容顏傾城第367章 長鞭染血第61章 一人一車遠相離
第377章 深宮中的隱秘第342章 趙家兄弟的態度第148章 敲打第103章 溫仲舒第127章 離散聚合第58章 歸宋(二)第242章 碧月第294章 上京城第196章 隨塵隨緣第23章 象棋的影響第11章 比鬥第254章 一夜白頭第83章 秋闈第141章 春闈伊始第5章 營旅第208章 久旱逢甘霖第334章 願爲將軍輕生死第383章 我心有志,卻不在仕第373章 謀定而後動第251章 三館成第179章 殺伐第185章 出險境再遇敵第322章 孤注一擲第23章 象棋的影響第241章 一旨壓衆伐第322章 一夜魚龍舞第108章 羣芳記第97章 幾筆寥寥第327章 紅顏淚第58章 歸宋(二)第275章 分兵而行第30章 黑雲欲壓城第162章 禪葉第227章 又遇佛宗第17章 對演(一)第322章 愛笑的眼睛第8章 養傷第229章 御氣之境第93章 反噬第254章 一夜白頭第175章 麻病第58章 歸宋(二)第66章 一問,一答第367章 長鞭染血第320章 化險之策第377章 深宮中的隱秘第30章 黑雲欲壓城第58章 歸宋(二)第231章 花間飲第129章 對燈謎第273章 出兵了第133章 再入汴梁第202章 兵行險招第4章 思索第386章 殿前試第243章 盛世夜唱第340章 古道瘦馬大乘境第177章 治病施恩第244章 千古罵名我一人背第229章 御氣之境第48章 美人同殺第158章 佳人才子第105章 論學第97章 幾筆寥寥第6章 比試第244章 千古罵名我一人背第103章 溫仲舒第265章 密室內第177章 治病施恩第88章 伴師遊第101章 舊人兒第182章 花間派第172章 隻身行第259章 尋道第28章 夜下美人行第321章 素筆生情第108章 羣芳記第53章 我從晉陽來第75章 借東風第143章 進宮第322章 孤注一擲第252章 聖駕臨崇文館第326章 我要回家第23章 象棋的影響第27章 用腦子掙錢第211章 罐頭第19章 將軍怒第230章 汴梁依舊春滿城第92章 破穴第120章 信手摘榜首第72章 掃尾第157章 名利雙收第2章 家第375章 雞犬升天第268章 舊相識 同北行第94章 山下,茅屋第7章 責罰第29章 刺客,容顏傾城第367章 長鞭染血第61章 一人一車遠相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亭县| 汶川县| 彰化县| 大邑县| 青州市| 筠连县| 江达县| 会东县| 南木林县| 兴仁县| 尼木县| 察隅县| 县级市| 兴安县| 福建省| 乌兰浩特市| 铜山县| 化德县| 永寿县| 陇川县| 五大连池市| 新平| 新乡市| 禄劝| 惠来县| 东城区| 上林县| 黄龙县| 广平县| 内江市| 延川县| 晋城| 临颍县| 丽江市| 西昌市| 青龙| 宿松县| 仁布县| 顺平县| 固阳县| 宁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