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章 愚民政策

袁佩仙甩開膀子出了門,搔首弄姿賣笑去了。小蠻待她去了,輕嘆口氣,才緩緩移步進了芷蘭的房間。

“蘭姐姐,在寫什麼?……巖巖若孤鬆之獨立,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將崩?”小蠻湊上前去,剛看了幾行,腦海裡便自然而然地跳出了那人的影子——衛(wèi)昭南。在娼妓這一行當裡,是不許問及客人身份的,更別說是名諱,可小蠻卻偏就湊巧曉得了,彷彿她是懷揣著一個單屬於他們兩人的小秘密一般,頗有些“衆(zhòng)人皆醉我獨醒”的滋味。

“三丫頭,他……待你好麼?”芷蘭停了手中的筆,幽幽問道,忽又赧然一笑,彷彿完完全全沉進了自己臆想的深潭,美目流盼:“那樣好的一個人,想必,待人也定是好的。”

“蘭姐姐,你的蘭花帕子,我……弄丟了。”

“嗯,丟了好。”

“啊?”小蠻搖了搖頭,看來袁佩仙說得沒錯,癡人,果真是個癡人。

清州,衛(wèi)府。

衛(wèi)家大少爺衛(wèi)昭南的書房裡,伴著一聲刺耳的冷哼,原本燈火通明的房間裡頓時燭火全熄,只剩從窗口爬進來的一輪皎月,還散著零星陰冷的清光。

著一身夜行衣的中年男子不知何時已經(jīng)穩(wěn)穩(wěn)立在了衛(wèi)昭南桌前,剛纔的冷哼,便是從這人口中發(fā)出的。

“衛(wèi)公子好雅興啊!朝廷派你到清州,難不成是叫你來這裡逛窯子的?”中年男子雙手抱臂,一句話倒像是從鼻孔裡擠出一般,不屑之意盡顯。

“哦?”衛(wèi)昭南微微一笑,悠悠停下正繪著的丹青,手裡依舊保持著握筆的姿勢,似乎對這不速之客的到來絲毫不感到訝異:“這麼說,王大人興致也不輸在下咯?那依大人所見,今夜的那位姑娘,如何?”

“如何?哼,王某素來只以國家大事爲重,可不比公子!”

衛(wèi)昭南笑容忽斂,神情全然不似剛纔的調(diào)侃,手中狼毫揮動之間,莒、靳兩國邊境之形貌躍然紙上,山川走勢,河流村落,無一不面面俱到,精準異常。

“既然王大人對女人不感興趣,那好,我們就來說國家大事。”手起筆落,衛(wèi)昭南轉(zhuǎn)眼便在兩國交界的幾處邊地要塞做上了標記:“我大靳與莒國僅一河之隔,橫川大營屯兵於清州城北,易守難攻。若想把我衛(wèi)家苦心經(jīng)營數(shù)年的心血運回大靳,則必取道九漓。九漓發(fā)源自襄國呼圖山,流經(jīng)秦地後直接由清州匯於玉山河,而襄國素與我大靳交好,所以……”

“所以,我們必要先控制九漓?”

“不錯。襄國那邊自有王爺對付,眼下我們要做的,便是如何藉助九漓河將東西運出去。”

“你是說……”中年男子沉吟道。

衛(wèi)昭南悄然落座,端起紅木桌上的青瓷蓋碗,深嗅了口杯中的清香,展顏道:“王大人果然是明白人,爲今之計,我們只有藉助河上現(xiàn)成的畫舫,那些女人既能以最快的速度斂財,又是天然的掩護工具……不過此事在下自有安排,暫不勞大人費心,衛(wèi)某另有一事相求。”

“講。”

“我需要大人的‘鷹衛(wèi)’配合做一齣戲,找一個人,”中年男子正欲開口詢問,衛(wèi)昭南卻擡手止了他的下文:“至於是誰,在下目前並不確定,只是隱約覺得似曾相識。到時,自會派人聯(lián)絡(luò)大人。”

“好!”男子衝衛(wèi)昭南一拱手,黑袍一抖之間便化作一道模糊黑影,就著月色閃了出去。

衛(wèi)昭南佇立在窗邊良久,直等丫頭春喜被躲在暗處的自己嚇得打翻了菜盤,這才堪堪將眉頭舒展,從遙思中回過神來。

看著小丫頭跪在地下慌亂地收著碗碟碎片,衛(wèi)昭南不知怎的,眼裡又浮出了畫舫中那個明明害怕還故作堅強的女子,她的一顰一笑像有千般魔力,縱然相隔數(shù)十里,卻依然可以牽得動他衛(wèi)昭南的嘴角。

“芷……蘭。”

“大少爺?”春喜收好了碎片,莫名地盯著衛(wèi)昭南,弱弱地喚了一聲。

“什麼?”

“大少爺,二夫人特意囑咐廚房給您熱了飯菜,我、我再去叫他們重做,您再等等。”

“不用了。春喜,把阿九給我叫來,告訴姨娘說我睡下了,讓她也早些歇息。下去吧。”

“是。”

等丫環(huán)去了,衛(wèi)昭南這才略有些疲憊地靠上軟榻,右手深理眉間。

“少爺。”不多會兒,門外恭恭敬敬響起了阿九的聲音。他是衛(wèi)昭南的心腹,年紀不大,辦事還算牢靠,爲人頗爲機靈討喜,衛(wèi)府上上下下的婆子丫環(huán),沒有一個不被他哄得開開心心。

“進來,”衛(wèi)昭南微瞇著雙眼,把阿九招呼到身邊,低聲吩咐著:“交代你兩件事,豎起耳朵給我聽好!第一,我要……”

阿九小聲應(yīng)和,面兒上陰晴不定,約莫過了小半個時辰,這才福了福身,領(lǐng)命退了出去。

偌大的衛(wèi)府,此時已靜的如同古墓,生氣皆無。然而僅僅幾個時辰之後的九漓河乃至整個清州府城,卻似油鍋裡潑了瓢涼水般——炸了鍋。

清州地處莒國最北端,民風較爲淳樸開放,除了徭役賦稅略重、偶爾有營兵調(diào)戲調(diào)戲良家之外,比起莒國其他地方的民不聊生,倒一直也算得上安逸。可就在這安逸的小城之內(nèi),繁華的九漓河邊,夜夜笙歌的畫舫之上,卻接二連三的鬼影連連,夜間常有姑娘老鴇作鬼哭狼嚎狀,更有甚者,身上不著寸縷便披頭散髮跳落水間,待打撈上船,早已是浮屍一具,膿腫一片。

一時之間,清州府城人心惶惶,各個畫舫人人自危,縱然有城主敦促調(diào)查,龜公鴇母日日監(jiān)視,境況卻依舊無多大改善。娼門生意慘淡,大大影響了清州各產(chǎn)業(yè)鏈的資金流轉(zhuǎn),直接導致人人談船色變,除了少數(shù)船主死守家業(yè)外,大多人都開始著手爲自己的日後打算,急於將畫舫跟姑娘們轉(zhuǎn)賣脫手,另謀生計。

這時節(jié),往往會有那麼些個不明就裡的外鄉(xiāng)人、手頭富裕的商賈大戶或是秉持著極端樂觀主義的投機倒把者,甘於上當,樂意做人民眼中的“冤大頭”,還十分配合地在“暗中”費盡心機,通過各種途徑平價甚至低價接手了清州畫舫老闆們眼中的“燙手山芋”,極大地滿足了老鴇們狹隘的小市民虛榮心,所謂互利互惠,兩頭開心。

但是在少數(shù)死守家業(yè)的頑固老鴇眼中,那種互利互惠、“何樂而不爲”的行徑卻著實是對自己辛苦打拼下的基業(yè)的一種侮辱。飛絮閣的袁大娘,便是這“頑固分子”中很堅韌的一枚。

袁佩仙不知苦苦勸了多少回,袁大娘卻在船上的打手只剩下阿清和阿和的情況下,依舊苦苦支撐。

袁大娘是根老油條,她的堅持並非沒有道理。想當年,自己就是因了陸小賢的一句話才混到現(xiàn)在,而現(xiàn)在,她覺得也應(yīng)當堅守住畫舫這唯一的家業(yè),就像她一直堅信陸老頭還能活蹦亂跳的回來,在身後猝不及防地掐自己屁股一把一樣。

因爲陸小賢說過: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兒,連老天爺也是欺軟怕硬。你撐下去,你便是贏。

“佩仙姐,你說……船上要是還這幅樣子,咱們下個月吃什麼?”

“哎喲,可不是,我的胭脂水粉都快用完了,都沒銀子去添置新的珠釵首飾!”

“都、都嚷嚷什麼呀!去去去,沒事兒的都給我刷馬桶去!”

袁佩仙的脾氣一天壞過一天,而袁家畫舫上,恐怕此時只有兩個人樂得清閒。一個是芷蘭,另一個,自然是小蠻。

芷蘭本就是個聽天由命的主兒,一貫的不爭不搶,一如既往的聽天由命。每天不是彈琴唱曲兒便是吟詩作對,偶爾還有一兩個熟客捧場她“九漓第一才女”的場,倒也自在。

而小蠻,則是另一番境況。一來,是真的沒什麼客;二來,也不知衛(wèi)昭南究竟是在她身上砸了多少銀兩,自己不接客,袁大娘倒也由著她去了。所以這二十幾天下來,小蠻自是一副小女兒家情態(tài),只時不時和阿清船頭船尾地鬧著玩兒。

時間一久,老天爺似乎真的把這些個人的堅持看在了眼裡。

一個月後的某個風和日麗的天氣裡,清州城來了個西域老僧。慈眉善目,口裡唱著世人聽不懂的歌謠,身上披著半新半舊的袈裟,滿目的滄桑,一臉的風霜,唯獨手中的一根法杖、一口金鉢熠熠生輝,叫人一看便知不是尋常物事。

他說:“城裡最近不太平啊!”

他還說:“濤濤江水從東來,幽幽妖氣澗底生。待老衲做法捉妖,保爾等千秋太平!”

縱然是自言自語,此話仍是一句不漏地傳到了城主耳中。於是,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法事做了三天三夜,直至風雲(yún)變色,那老僧才一口精血吐於九漓河心,倒地不省人事。三日之後,不知去向。

自此之後,清州城裡便是近來少有的風平浪靜。

所有的鬼怪似一夜之間望風而逃,九漓河畫舫不久又恢復了昔日的歌舞昇平。人人都把那做好事不留名的老僧敬若神明,爲了感謝他的恩德,娼門各舫竟籌錢爲其在清州九漓河的盡頭造了座“安民寺”,香火一直鼎盛。

怪事可謂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若是此時有人進了衛(wèi)府,便可見到那莫名消失的所謂“神僧”正於密室中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同衛(wèi)昭南把酒言歡。

第27章 衛(wèi)府風雲(yún)(下)第28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49章 擦肩第5章 歪打正著第2章 掛客第5章 歪打正著第58章第8章 沒事找事第25章 屋頂夜纏綿第16章 興師問罪第6章 蟠龍澗底赴巫山第54章 訴衷情第24章 針鋒相對第33章 瘋狂的芷蘭第34章 失敗的謀殺第53章 阿四之死嗯,簡單說說第42章 風雲(yún)乍起第20章 藏仙閣第45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9章 螳螂捕蟬,黃雀焉在第12章 芷蘭進府第2章 掛客楔子第27章 衛(wèi)府風雲(yún)(下)第39章 漁舟唱晚第4章 愚民政策第51章 妙手鄒清第48章 鄒家小院第22章 父子之爭第4章 愚民政策第41章 兩女待嫁第38章 阿清之死第25章 屋頂夜纏綿第51章 妙手鄒清第56章第48章 鄒家小院第52章 相見不相識第57章第18章 女人何苦爲難女人第22章 父子之爭第59章第23章 小女人的打擊報復第47章 冷翠別苑第19章 重踏煙花地第46章 翻臉不認人第57章第23章 小女人的打擊報復嗯,簡單說說第15章 失寵新娘黑心郎(下)第43章 靳王皇甫淵第26章 衛(wèi)府風雲(yún)(上)第58章楔子第50章 軍營俏伙伕第15章 失寵新娘黑心郎(下)第2章 掛客第26章 衛(wèi)府風雲(yún)(上)第4章 愚民政策第7章 前塵往事憶小賢第19章 重踏煙花地第43章 靳王皇甫淵第22章 父子之爭第12章 芷蘭進府第16章 興師問罪第24章 針鋒相對第10章 意外之外第13章 錯錯錯第56章第55章第39章 漁舟唱晚第15章 失寵新娘黑心郎(下)第1章 沒有未來?第18章 女人何苦爲難女人第23章 小女人的打擊報復楔子第44章 街角好戲第2章 掛客第39章 漁舟唱晚第20章 藏仙閣第16章 興師問罪第18章 女人何苦爲難女人第35章 阿清迴歸第49章 擦肩第49章 擦肩第40章 大靳第4章 愚民政策第46章 翻臉不認人第3章 公子昭南第56章第10章 意外之外楔子第31章 東窗事發(fā)第31章 東窗事發(fā)第15章 失寵新娘黑心郎(下)第59章第17章 栽贓第42章 風雲(yún)乍起
第27章 衛(wèi)府風雲(yún)(下)第28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49章 擦肩第5章 歪打正著第2章 掛客第5章 歪打正著第58章第8章 沒事找事第25章 屋頂夜纏綿第16章 興師問罪第6章 蟠龍澗底赴巫山第54章 訴衷情第24章 針鋒相對第33章 瘋狂的芷蘭第34章 失敗的謀殺第53章 阿四之死嗯,簡單說說第42章 風雲(yún)乍起第20章 藏仙閣第45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9章 螳螂捕蟬,黃雀焉在第12章 芷蘭進府第2章 掛客楔子第27章 衛(wèi)府風雲(yún)(下)第39章 漁舟唱晚第4章 愚民政策第51章 妙手鄒清第48章 鄒家小院第22章 父子之爭第4章 愚民政策第41章 兩女待嫁第38章 阿清之死第25章 屋頂夜纏綿第51章 妙手鄒清第56章第48章 鄒家小院第52章 相見不相識第57章第18章 女人何苦爲難女人第22章 父子之爭第59章第23章 小女人的打擊報復第47章 冷翠別苑第19章 重踏煙花地第46章 翻臉不認人第57章第23章 小女人的打擊報復嗯,簡單說說第15章 失寵新娘黑心郎(下)第43章 靳王皇甫淵第26章 衛(wèi)府風雲(yún)(上)第58章楔子第50章 軍營俏伙伕第15章 失寵新娘黑心郎(下)第2章 掛客第26章 衛(wèi)府風雲(yún)(上)第4章 愚民政策第7章 前塵往事憶小賢第19章 重踏煙花地第43章 靳王皇甫淵第22章 父子之爭第12章 芷蘭進府第16章 興師問罪第24章 針鋒相對第10章 意外之外第13章 錯錯錯第56章第55章第39章 漁舟唱晚第15章 失寵新娘黑心郎(下)第1章 沒有未來?第18章 女人何苦爲難女人第23章 小女人的打擊報復楔子第44章 街角好戲第2章 掛客第39章 漁舟唱晚第20章 藏仙閣第16章 興師問罪第18章 女人何苦爲難女人第35章 阿清迴歸第49章 擦肩第49章 擦肩第40章 大靳第4章 愚民政策第46章 翻臉不認人第3章 公子昭南第56章第10章 意外之外楔子第31章 東窗事發(fā)第31章 東窗事發(fā)第15章 失寵新娘黑心郎(下)第59章第17章 栽贓第42章 風雲(yún)乍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陶县| 宁阳县| 鹿泉市| 汪清县| 鹤庆县| 固安县| 靖远县| 虹口区| 阳山县| 江川县| 高邑县| 石泉县| 辽阳县| 邹城市| 城口县| 敖汉旗| 乐陵市| 庄浪县| 东兰县| 西藏| 寻乌县| 大庆市| 新晃| 桑日县| 大英县| 监利县| 全南县| 离岛区| 视频| 聂拉木县| 独山县| 宜都市| 富民县| 涞源县| 东兰县| 罗甸县| 枞阳县| 卢龙县| 平邑县| 崇仁县| 蒙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