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93章 荊州風雲(13)

許劭面色不改,怒視著魏延,罵道:“你這個吃裡扒外的傢伙,劉荊州生前對你不薄,你居然在他屍骨未寒之時……”

“許子將!我實話告訴你,這叫識時務者爲俊傑,劉備的義弟關羽力排衆議放我歸來,可見對我很是信任,劉景升在世之時,何曾對我如此信任過,除了蔡瑁、黃祖、張允外,他誰都不信,連那麼有將才的黃忠也不外如是。更何況,劉備現在正是用人之際,他的帳下能夠驅使的人屈指可數,我等要是跟著他了,怎麼說也能當個一郡太守,總比在襄陽城裡做個小吏強的多。”魏延直接打斷了許劭的話。

許劭不再吭聲,只是怒視著魏延。

魏延翻身上馬,策馬奔馳,將士兵聚攏到身前,朗聲道:“諸位將士!如今我魏延已經投靠了新野令劉備,你們若是跟我一起投靠的話,必然會受到重用,待拿下了整個荊州,你們也可以做校尉、將軍,有誰不願意投降的,站出來。”

衆人面面相覷,都沒有人敢站出來,站出去,就等於是送死,誰也不會那麼傻。

魏延見衆人的臉上還有些遲疑,當即朗聲繼續說道:“關羽、張飛都乃當世之猛將,皆有萬人不當之勇,今日一戰,我算是見識到了他們的厲害了,想必你們的心裡也都有數。就連我這個做將軍的都投降了,你們又何必遲疑?”

隨後,衆人紛紛表示願意投降。

魏延臉上一喜,帶著劉先、傅巽和萬餘降兵,綁著許劭一起去見劉備。

兩軍相見,劉備在前,關羽、張飛、黃忠站在劉備身後,徐庶、伊籍、孫乾、諸葛亮、糜芳、裴潛、韓嵩等人立在劉備、關羽、張飛的身後,看到魏延帶著劉先、傅巽,綁著許劭前來相見,心裡都是一陣歡喜。

“敗軍之將魏延,偕同部下劉先、傅巽,拜見劉將軍。”魏延等人走到了與劉備相隔一段距離的地方,朗聲說道。

“我等拜見劉將軍!”和洽、劉先、傅巽三人同時叫道。

劉備笑道:“免禮,諸位率部來投,我劉備的喜悅實在無法言表。”

“哼!虛僞!”許劭被捆綁住了,站在那裡,冷哼了一聲。

劉備心中不喜,但是並未表現出來,見許劭被捆綁住了,便問道:“這位是?”

許劭避難荊州,很少結識什麼人,經常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劉備自然沒有見過他。

魏延急忙道:“這位正是汝南許子將。”

劉備聽後,故作驚詫之態,急忙上前親自給許劭鬆綁,連忙道:“讓許先生受苦了,備之過也。”

許劭見劉備親自爲自己鬆綁,只重重地嘆了一口氣,什麼話都沒有說。

劉備道:“久聞許先生大名,今日一見,乃是劉備之福,先生若不嫌棄,可願意擔任我軍主簿?”

許劭很清楚,這是劉備裸的拉攏,他依舊什麼都沒說,只是靜靜地待在那裡,腦海中卻在不斷的思索著。

關羽見狀,貼近了劉備的身邊,小聲問道:“大哥,許劭是誰?”

劉備道:“我也不知道,南人我接觸的並不是太多,但是此人能當這次荊州軍的軍師,定然有一些智謀,而且魏延等人對他也甚是尊重。”

關羽不禁想道:“大哥可真會拉攏人,沒有聽說過,就隨意的拉攏,看來大哥真的是求賢若渴啊。”

魏延見局面僵持著,便朗聲道:“許軍師,劉將軍可是誠心誠意的邀請你啊,你要是拒絕了,只怕太不近人情了吧?就算劉將軍放你回去,你站在蒯越的面前,又該如何解釋?兩萬將士,只有你一個人回去,蒯越即使不殺你,也會徹頭徹尾的羞辱你一番。”

傅巽隨即勸道:“是啊子將先生,與其你這樣回去,倒不如你歸順劉將軍,在劉將軍帳下出力,等平定了荊州,自然少不了你的好處。你向來有識人之能,昔日只見曹操一面,便說他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今日劉將軍這樣的英雄就擺放在你的面前,你何以不認得呢?”

劉備、關羽聽完傅巽的話後,這才知道,許劭原來就是許子將,許子將點評曹操的事情,他們也是略有耳聞,今日一見此人頓時覺得此人很有名氣。

在東漢末年有一個社會風氣,就是要進行人物鑑賞,或者叫人物品評,一個人要成爲一個人物,要出人頭地,要進入上流社會,必須有著名的人物鑑賞家給他寫一個鑑定,這樣才能得到社會的承認。

許劭就是一個有名的鑑賞家,他在每個月初的初一,要對當時的人物發表一次評論,就像我們現在開新聞發佈會一樣,每月初一,所以叫月旦評。

只不過,袁術佔領豫州之後,便派人前來聘請他當官,他深知袁術成就不了什麼大事,便婉言拒絕,之後舉家南遷,這纔到了荊州的襄陽。雖然他也知道劉表不是什麼霸主的料,但是他無心出仕,只求過上安穩的生活,就留在了荊州,同時也不再舉行月旦評,而是隻過著清淡的生活。

“許先生,我等知道你非常的有氣節,不願意出仕,此次出征,也是被迫而行,你尚有家小,就算你不爲你自己著想,也應該爲你的兒女著想吧?”傅巽勸道。

許劭今年三十八歲,有兒有女,聽完傅巽略帶威脅的話後心中也是一怔。

“許先生,備是誠心誠意的,還希望你能夠答應。”劉備十分誠懇地道。

許劭環視了一圈,見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自己的身上,便道:“好吧,姑且就這樣吧,我許劭願意給劉將軍做主簿。但是,我有一個條件,如果劉將軍不答應的話,我許子將就算是死,也不會投靠劉將軍的。”

“許先生請說!”劉備說道。

“荊州刺史劉琦,尚且年幼,而且爲人也比較寬厚,如果劉將軍若奪取荊州,我只求劉將軍在奪取荊州之後,不要殺害劉琦。如果劉將軍答應的話,我願意憑藉著三寸不爛之舌,去荊襄走一遭,勸說襄陽、江陵兩城百姓全部投靠劉將軍。”許劭道。

劉備深知一山難容二虎的道理,如果他不殺劉琦,荊州的舊部必然會心存疑慮。可是如果要不答應的話,許劭不降倒沒什麼事情,關鍵是能夠迅速拿下襄陽和江陵兩地,就等於有了雄霸荊州的資本。

取捨難下之時,徐庶走了過來,貼近劉備的耳邊,小聲說道:“主公,劉琦闇弱,事情都是蒯越一個人搞出來的,如果不是蒯越的阻止,主公完全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來竊取荊州,屬下認爲,劉琦殺不殺無所謂,但是蒯越一定要殺,此人不能留。”

劉備聽後,便對許劭道:“好,我答應你。只是,不知道你要如何勸說襄陽、江陵兩地全部歸順於我?”

許劭道:“如今荊州風雨飄搖,劉琦難以主持大局,雖有蒯越輔佐,卻不足以抵擋將軍的攻勢,荊州的士人、將校,都希望能夠得到一個真正帶領他們的雄主。劉將軍正是堪當大任的人,足可以威懾整個荊州。”

說完,許劭又看了一眼魏延等人,笑著說道:“當然,避難荊州的人也不少,他們也有各自的心思,如果能夠順利的拿下襄陽、江陵,劉將軍再知人善任的話,平定荊南四郡、江夏就不在話下。如此以來,荊州便可再次一統,將成爲劉將軍爭霸天下的雄姿。”

劉備聽後,心中澎湃不已,也不再問許劭用何等方式勸降了,便道:“先生可要什麼幫助嗎?我的兩位義弟雲長和翼德都有萬夫不當之勇……”

“劉將軍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是勸降不等同於打仗,若要有人跟我一起前去的話,我只要兩個人!”

“哪兩個人?先生儘管開口,就算是讓劉備親自跟隨先生一同前去,備也在所不辭。”

許劭笑道:“劉將軍去不得,去了就回不來了。我只要這兩個人。”

劉備看著許劭用手指著徐庶和還有徐庶身後身材略顯瘦小的諸葛亮,便狐疑地道:“先生,這兩個人都還年輕,更何況孔明還是小孩子啊!先生是否再斟酌一番?”

“劉將軍放心,我看人向來很準,有此二人,足以可以勝的上千軍萬馬。”

徐庶自信滿滿的,他對自己非常的自信,但是頭一次聽到如此名人點評和稱讚,他還是有點受寵若驚。

諸葛亮對於許劭點了自己,感到很意外,他說道:“我……我能做什麼?”

“孔明,你別裝了,新野的事情我都知道了。”劉備這時候也說道。

“主公,這……”諸葛亮遲疑道。

“等你從襄陽回來,我就正式拜你爲我軍軍師!”劉備打斷諸葛亮的話說道。

諸葛亮點點頭,笑著說道:“既然如此,屬下遵命,不過這次前往襄陽,屬下有一個請求,希望在勸說荊州投降的時候徐庶先生要聽命於我!”

“呵呵,你這小鬼倒是算的精明!”聽到諸葛亮的話,徐庶笑道。

“好,我答應你!”劉備說道。

“多謝主公!!!”諸葛亮說道。

劉備道:“徐庶、諸葛亮,你們兩個人就跟著許先生一起去襄陽,負責勸說劉琦歸降。”

徐庶、諸葛亮道:“諾!”

分割線——襄陽,荊州刺史府。

劉琦正在大廳裡練習著書法,筆走龍蛇,字跡娟秀。

字如其人,劉琦的字跡娟秀,正如他的長相一樣,身上穿著華麗的服裝,顯得甚是貴氣。

“主公……大事不好了!”蒯越從大廳外面邊喊著邊慌張著走了進來。

第365章 東越剿滅戰(9)第396章 荊州風雲(16)第十一章 議事第216章 虎牢關之戰(20)第406章 離開第254章 猜測結局章 反穿越第158章 訂婚第200章 虎牢關之戰(4)第四十九章 鄴城之戰(11)—攻城第176章 選盟主(2)第385章 荊州風雲(5)第385章 荊州風雲(5)第114章 酒樓爭執第九十三章 黃河遇阻第147章 吳郡風雲(4)第234章 偷襲洛陽(12)——洛陽篇第360章 東越剿滅戰(4)第227章 偷襲洛陽(5)——盟軍篇第二十九章 巡查軍營第188章 汜水關之戰(7)第166章 張典二將戰顏良第九十九章 濮陽遭遇(5)第414章 廬江守衛戰(8)第416章 廬江守衛戰(6)第340章 婚禮風波(3)第104章 朝堂之上第二十六章 大賢良師(1)第405章 懷疑第274章 制定律法第386章 荊州風雲(6)第103章 洛陽皇宮第160章 伐董聯盟第417章 廬江守衛戰(7)第四十三章 鄴城之戰(5)—野戰第380章 揚州統一第181章 莫名的理由第二十七章 大賢良師(2)第160章 伐董聯盟第189章 汜水關之戰(8)第225章 偷襲洛陽(3)——洛陽篇第185章 汜水關之戰(4)第十九章 鄴城風雲(1)第353章 黃家之女第321章 回訪吳郡第123章 洛陽宮變(1)第263章 回憶第402章 密商第243章 撤離洛陽(7)第197章 虎牢關之戰(1)第321章 回訪吳郡第二十三章 工作分配第386章 荊州風雲(6)第230章 偷襲洛陽(8)——洛陽篇第339章 婚禮風波(2)第263章 回憶第218章 虎牢關之戰(22)第292章 難民軍營第268章 贈馬(貴)第八章 山寨第313章 商榷第267章 馬場第六十五章 衝突(5)第354章 辯論第三十七章 老者與太平要術第142章 陸遜第375章 東越剿滅戰(19)第401章 東海之國第330章 富春之戰(3)第210章 虎牢關之戰(14)第三十七章 老者與太平要術第148章 吳郡風雲(5)第130章 前往潁川第130章 前往潁川第248章 撤離洛陽(12)第六章 首戰第七十六章 左豐(1)第218章 虎牢關之戰(22)第357章 東越剿滅戰(1)第七十七章 左豐(2)第212章 虎牢關之戰(16)第422章 兄妹重逢第300章 秣陵之戰(下)第304章 見義勇爲第二十五章 大仙降臨第386章 荊州風雲(6)第188章 汜水關之戰(7)第八章 山寨第180章 袁術的心思(2)第165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159章 離間第304章 見義勇爲第211章 虎牢關之戰(15)第九十五章 濮陽遭遇(1)第215章 虎牢關之戰(19)第七十二章 遊覽薊城第194章 汜水關之戰(13)第163章 征途首遇袁公路第344章 婚禮風波(完)
第365章 東越剿滅戰(9)第396章 荊州風雲(16)第十一章 議事第216章 虎牢關之戰(20)第406章 離開第254章 猜測結局章 反穿越第158章 訂婚第200章 虎牢關之戰(4)第四十九章 鄴城之戰(11)—攻城第176章 選盟主(2)第385章 荊州風雲(5)第385章 荊州風雲(5)第114章 酒樓爭執第九十三章 黃河遇阻第147章 吳郡風雲(4)第234章 偷襲洛陽(12)——洛陽篇第360章 東越剿滅戰(4)第227章 偷襲洛陽(5)——盟軍篇第二十九章 巡查軍營第188章 汜水關之戰(7)第166章 張典二將戰顏良第九十九章 濮陽遭遇(5)第414章 廬江守衛戰(8)第416章 廬江守衛戰(6)第340章 婚禮風波(3)第104章 朝堂之上第二十六章 大賢良師(1)第405章 懷疑第274章 制定律法第386章 荊州風雲(6)第103章 洛陽皇宮第160章 伐董聯盟第417章 廬江守衛戰(7)第四十三章 鄴城之戰(5)—野戰第380章 揚州統一第181章 莫名的理由第二十七章 大賢良師(2)第160章 伐董聯盟第189章 汜水關之戰(8)第225章 偷襲洛陽(3)——洛陽篇第185章 汜水關之戰(4)第十九章 鄴城風雲(1)第353章 黃家之女第321章 回訪吳郡第123章 洛陽宮變(1)第263章 回憶第402章 密商第243章 撤離洛陽(7)第197章 虎牢關之戰(1)第321章 回訪吳郡第二十三章 工作分配第386章 荊州風雲(6)第230章 偷襲洛陽(8)——洛陽篇第339章 婚禮風波(2)第263章 回憶第218章 虎牢關之戰(22)第292章 難民軍營第268章 贈馬(貴)第八章 山寨第313章 商榷第267章 馬場第六十五章 衝突(5)第354章 辯論第三十七章 老者與太平要術第142章 陸遜第375章 東越剿滅戰(19)第401章 東海之國第330章 富春之戰(3)第210章 虎牢關之戰(14)第三十七章 老者與太平要術第148章 吳郡風雲(5)第130章 前往潁川第130章 前往潁川第248章 撤離洛陽(12)第六章 首戰第七十六章 左豐(1)第218章 虎牢關之戰(22)第357章 東越剿滅戰(1)第七十七章 左豐(2)第212章 虎牢關之戰(16)第422章 兄妹重逢第300章 秣陵之戰(下)第304章 見義勇爲第二十五章 大仙降臨第386章 荊州風雲(6)第188章 汜水關之戰(7)第八章 山寨第180章 袁術的心思(2)第165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159章 離間第304章 見義勇爲第211章 虎牢關之戰(15)第九十五章 濮陽遭遇(1)第215章 虎牢關之戰(19)第七十二章 遊覽薊城第194章 汜水關之戰(13)第163章 征途首遇袁公路第344章 婚禮風波(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尉犁县| 商河县| 缙云县| 赣榆县| 香河县| 乐陵市| 邢台市| 拉萨市| 长丰县| 息烽县| 延长县| 沅陵县| 城固县| 曲松县| 东乡县| 武穴市| 延川县| 托克逊县| 阳西县| 堆龙德庆县| 德阳市| 泰和县| 南丹县| 襄城县| 潮州市| 武汉市| 合川市| 驻马店市| 东台市| 搜索| 辽宁省| 宿州市| 那坡县| 淳安县| 阳新县| 孝义市| 新竹市| 秦安县| 丰镇市| 三穗县| 永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