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7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八千字大章

嬴成??深嘆一口氣,道:“皇兄啊,這你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

十指張開晃了晃。

“我都不參政十年了,十年你都沒能讓王公歸心,你怎麼好意思問我啊?”

質問語氣軟化,變成語重心長。

“孔子告訴過我們——不怨天,不尤人。皇兄請不動王公我卻能請動,皇兄要從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找我的麻煩。”

始皇帝瞇著眼,不言不語。

這次進長安君府,這豎子就像是變了個人似的,對朕言語冒犯,明有威脅之意。

這豎子想要激怒朕。

激怒朕,對這豎子有甚好處,他在謀求甚?

始皇帝臉色如萬載玄冰鐵,嘴中吐出的言語能將一池湖水凍出一塊光滑鏡面。

“朕好言與你分說,這便是你給朕的答覆?”

嬴成??聳聳肩,一臉無所謂的態度,道:“你把國尉府停擺,還不讓我勾人了?沒有你這麼欺負人的罷。”

“你今日格外放肆。”

“唉,每天裝來裝去好累。”嬴成??身子往後一躺,雙手一拍大腿,咧著大嘴笑道:“既然你都發現了,那不裝了,我攤牌了,我想做皇帝。這王位本就是我讓給你的,現在還過來罷。”

也就是在場只有嬴成??,始皇帝兩人。

但凡現場再多一個人,嬴成??這番話都必然會引發一場軒然大波。

當著始皇帝的面,光明正大要造反,這種事情就是小說家寫在小說中都讓人覺得荒謬,現實中卻真實發生。

始皇帝雙目緊盯著嬴成??,似乎要看出嬴成??真實想法。

嬴成??沒有避讓,回視著始皇帝。

腦子裡想著青梅套著巴黎世家穿著女僕裝,說請主人責罰。

丁香拿著戒尺穿著教師服,說好好學習老師就給你獎勵。

越女捧著起訴書穿著律師衣,說有人起訴你這個渣男誘騙了那麼多無辜少女,跟我到牀上說個清楚。

“真是難得,朕從你的眼中,看到了野心兩個字。”始皇帝瞇瞇眼,很是意外地起身說道:“你說的竟然是真的。”

愚蠢的皇兄啊,慾望和野心是一樣的色彩。

“廢話,你當我跟你戲言否?”嬴成??道:“國尉府是我的,相邦府也是我的,連執掌大秦軍隊一半的蒙家都是我的,你拿什麼和我鬥?”

趕緊把國尉,相邦這兩個破玩意從我頭上拿掉,老子不想給你打工。

嬴成??今日之所以如此反常,是因爲他發現趙姬好像被收拾服了,現在很拉垮,已經牽制不了始皇帝了。

想要讓始皇帝打消重用他,讓他上班打工這個念頭,只有讓始皇帝自身忌憚他。

故而今天的戲碼不是兄友弟恭,而是兄終弟及。

看著始皇帝越發難看的臉色,和左右眼一邊一個,熊熊燃燒的火苗,嬴成??很滿意。

如果我是皇兄,有個手握重器的弟弟在我面前這麼跳,我讓他活著就是最大的仁慈,怎麼可能還重用。

嬴成??以及推人,美滋滋地想著,不是誰都和他一樣是個穿越者。

對常人而言求之不得的聖寵,對他而言就是個大累贅。

“朕回去便讓國尉府全員停止休沐,朕倒要看看,只有一個王齮,你怎麼掌控國尉府。”始皇帝冷冷地道。

皇兄你腦袋是不是不好使?用得著那麼麻煩嗎?你把我國尉下了不就完了?

“國尉府官員大半都曾在軍中任職,或是其本人或是其阿父,大半不是王齮麾下便是蒙驁麾下。如今蒙驁,王齮都站在我身後,只要國尉之職在我,國尉府必然爲我所控。”嬴成??同樣冷冷地道。

“那便試試看。”始皇帝將桌上那兩張紙放入懷中,道:“十年過去,朕沒降服的,不過是王齮一人。”

轉過身。

“楚莊王蒞政三年,無令發,無政爲也。右司馬御座,而與王隱。曰:‘有鳥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飛不鳴,默然無聲,此爲何名?’

“王曰:‘三年不翅將以長羽翼,不飛不鳴將以觀民則。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子釋之,不穀知之矣。’

“處半年,乃自聽政。所廢者十,所起者九,誅大臣五,舉處士六,而邦大治。舉兵誅齊敗之徐州,勝晉於河雍,合諸侯於宋,遂霸天下。

“楚莊王蟄伏三年霸天下,你蟄伏十年,可莫要讓朕失望纔是,朕等著你架空朕。今年蠟(zha四音)祭,你與朕同祭天地,以報你十年前讓位之恩!”

始皇帝說的一段話,出自偶像韓非所編撰的《韓非子·喻老》:

楚莊王楚莊王統治楚國三年,不發佈政令不治理朝政。

右司馬伍舉來到君王座駕旁,對楚莊王講了一段微妙的謎語,說:“有一隻鳥停駐在南方的阜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飛翔也不鳴叫,沉默無聲,這是什麼鳥呢?”

楚莊王說:“三年不展翅,是爲了生長羽翼。不飛翔,不鳴叫,是爲了觀察民衆的態度。雖然還沒飛,一飛必將沖天。雖然還沒鳴,一鳴必會驚人。你放心,我知道你什麼意思了。”

經過半年,楚莊王就親自聽取朝政。

廢除十項政令,啓用九項政令,誅殺大奸臣五人,提拔隱士六人,因而國家能被大力整治。

帶兵討伐齊國,在徐州大敗了齊軍,在河雍戰勝了晉軍,在宋國匯合諸侯,終於使楚國稱霸天下。

“誰要和你一起蠟祭?當初乃公是讓位,你今日便也讓位可也,何必假惺惺參什麼蠟祭!”嬴成??跳起來怒吼。

“你做了王位,讓與朕才叫讓位。”始皇帝冷言冷語,道:“你一日王未坐,讓的什麼位?準備蠟祭罷。”

始皇帝轉身離去。

嬴成??等著始皇帝身影完全消失在視線內,抓著頭怪叫一聲,全力一掌打向身前石桌。

砰~

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石桌轟然四分五裂。

好好的一個石桌,一下子垮塌成一堆碎石。

隱在暗處的越女現身,走到嬴成??身邊,看著地上那堆碎石,不知道讓她叫夫君的嬴成??在發什麼瘋。

“我要奪他的王位,他說別讓他失望?”嬴成??點指著腦袋,氣急敗壞地道:“他這裡是不是有什麼隱疾啊!”

越女無言以對,看著嬴成??的眼神更古怪了些。

秦王允你同祭天地,光明正大爭王位,你在這裡發脾氣。

秦王若有隱疾,你就沒有隱疾乎?

始皇帝出了庭院,走了一會,纔看到了一個僕役。

喊住僕役,讓其通知不知跑去哪裡玩的蓋聶回家。

僕役應聲而去。

這豎子府上僕役怎麼少了這麼多?哦忘了,一半披甲門門生隨扶蘇去上郡了。

砰~

身後傳來一聲巨響,始皇帝循聲看去,正是他剛纔出來的庭院方向。

這豎子武功還真高,這聲響不是打碎了桌子就是打碎了凳子,氣急了罷。

奪王位,裝的還挺像。

始皇帝嗤笑一聲,負著雙手,哼著不知名的秦謠,向長安君府大門行去。

朕當初要從呂不韋手中奪權,一分一毫的力量都不會放棄,恨不得都聚在身邊。

朕就沒見過想要奪權,還一個勁地把金錢,軍隊,門客都往外送的。

想不做事懶著,想得美。

國尉府八十石以上官員休沐,休出來一個王齮。

朕要是把相邦府八十石以上官員休沐,這豎子能引何人出來呢?

始皇帝心中怦然心動。

對於始皇帝而言,誰當國尉無所謂,哪個勢力他也不在乎,反正都是爲他做事。

算了,上計已經開始,所有官府政績都要上報到相邦府,相邦府一刻也不能停歇。

始皇帝輕輕嘆息,有些意猶未盡。

上計,便是秦朝的年終考覈,考覈標準也是當初商鞅制定的。

《商君書·去強》記載:

強國知十三數:竟內倉、口之數,壯男、壯女之數,老、弱之數,官、士之數,以言說取食者之數,利民之數,馬、牛、芻藁之數。

十三數即各地境內糧倉數、金庫數、壯年男子數、壯年女子數、老人數、體弱數,官吏數、士人數,靠遊說吃飯的人數,商人數,馬數、牛數、喂牲口的飼料數。

大多數秦國官員,都是通過這十三數來判定成績。

做得好有獎賞,做的不好有懲罰。

但因爲秦國將標準定的頗高緣故,九個人受到懲罰,纔會有一個人受到獎賞。

這也是法家理念,同樣還是商鞅提出來的,王者刑九賞一。

“陛下。”

蓋聶不知從何處鑽出來的,站立在始皇帝身後。

始皇帝思緒被打亂,扭頭看著蓋聶,竟然在一個面癱臉上看到了一絲鬱悶的情緒。

始皇帝邁步向前,邊行邊道:“何事不喜。”

“府上人越發少了。”蓋聶冷硬迴應。

這裡的人是特指,只有兩人。

一個是常年被蓋聶以指點劍術爲名,暴揍的某燕國著名刺客。

一個是長安君府中,唯一能在劍術上與蓋聶切磋某趙國前第一劍客。

一般除了劍,沒有什麼能引動蓋聶心緒。

“你倒是一個重情義的人,說說都走了誰?”

“李牧,韓非。”

“……說些朕不知道的。”

“聶不知陛下不知道何人,請陛下言之。”

“朕要是能說出來還用問你!罷了,就這麼著罷,蠟祭在即。朕準備的事多得很,沒閒心與你鬥智。”

“蠟祭與陛下何干?”

“朕要念誦一大段祭文祭拜天地,祭拜鬼神。籌辦祭祀歌舞,與民同歡。祈禱來年風調雨順,秋收豐足,國泰民安……”

“祭文是奉常而作,歌舞是伶人爲之……”

陛下就是念個文章,看個歌舞,這有什麼好準備的?

“……蓋聶,趙高回來後,你便繼續巡視咸陽宮好了。”

“唯!”

“算了,你還是留在朕身邊罷。”

“陛下,君無戲言。”

“朕何時戲言?”

“陛下先前已要聶卸任行璽符令事一職,巡視咸陽宮。”

“朕沒說過要你卸任行璽符令事,只說要你巡視咸陽宮,你可在休沐期間巡視。”

“……”

五日過後,爲時七日的上計落下尾聲,往年上計結果都是一家歡喜九家愁。

今年稍顯不同,歡喜的人家多了一些,從1變成了1.1。

蒙家一系武將集體請歸去,造成咸陽城武將一派數百個權力空缺——四十六封辭呈是遞交到始皇帝眼前的,沒資格遞交到始皇帝眼前的更多。

數百個武職空缺聽上去很多,但是放在整個秦國的上計中就微不足道了。

此次上計,說是秦國整體大計,實際上只是函谷關以西地域的大計。

打下來的六國之地此時民心未穩,無法參與此次上計。

齊地,楚地等分封過去的功臣很上道,紛紛上表,言稱明年上計,其所屬封地必然能參與。

不上道也不行,始皇帝分封羣臣就是爲了鎮場子。

如果這時候不表態有能力,那始皇帝就會換個人鎮場子,這事玄鳥殿大宴始皇帝就做過一遍了。

誰也不想做玄鳥殿大宴中的張右丞,因爲一句話便丟了封地。

齊地會稽,是大秦前國尉尉繚的封地,尉繚已到了三日了。

一路有趙高保護,駟馬王車開路。

尉繚順風順水,在新年之前,身體康健地趕到會稽。

趙高做客尉繚高大宅邸,休整三日,拜別尉繚。

會稽郡城門前,尉繚攜一衆人士送趙高,這些人士個個都是會稽郡有頭有臉的人。

會稽郡三巨頭,郡守,郡丞,郡尉都在。

還有當地本土豪強。

以項氏一族首領——項家項梁,桓氏一族首領——桓家桓楚兩人爲首,浩浩蕩蕩得有數百人,給足了趙高面子。

“留步,高可自去也。”

趙高腰桿挺得筆直,對著數百人,矜持地拱了拱手,就要駕上駟馬王車回返咸陽。

爲首尉繚輕嘆一聲,道:“山林之間多強人,若是丟了車可回會稽也。”

趙高能和蓋聶放對,其武功在天下間都是屬於最頂尖的那一類,絕世高手四個字當之無愧。

其能帶著尉繚這個累贅老頭從咸陽千里迢迢趕到會稽,現在獨自一人回返,又怎麼可能有人能殺得了他呢?

這句話尉繚明著是善意勸告,實際上是告訴趙高。

如果你趙高想,可以留在會稽,到時候就說你被山間強人所害。

這個年代,趕路死半道的實在太多了,大有人在。

趙高聽懂了尉繚言外之意,沒有明著拒絕,笑著回道:“多謝好意,若真王車傾覆,高就在車上,哪裡還有活命之機。”

“哈哈,樑可知趙大人身手不凡。以趙大人身手,便是這車被刀砍成碎塊,趙大人也不會少了一根寒毛。”站在會稽郡郡守旁邊的項梁哈哈大笑,朗聲說道。

項梁出身顯赫,其父是楚國武安君項燕,是斬殺李信,蒙恬二十萬秦軍的猛人。

雖然項燕最後爲王翦所敗,但情有可原——王翦領的是六十萬秦軍,秦軍兵力,戰力統統碾壓項燕。

與其父的英姿魁梧,看上去就知道是一員猛將的相貌不同。

項梁是個圓臉,大腹便便,一笑起來頓給人親切之感,覺得他說話很是觸動人心。

如果不是熟悉之人,任誰也看不出他是大名鼎鼎的天下名將,楚武安君項燕之子。

這副面貌,更像是個無奸不商的商人。

“項兄所言不錯,趙大人站楚面前,楚連伸手的勇氣都沒有。”項梁身邊的桓楚走前兩步,朗聲說道。

和好友項梁相比,一臉絡腮鬍,沒有大肚子的桓楚才更像是項燕之子。

其與項梁自幼相識,兩人互爲好友。

桓楚阿父是王翦滅楚之戰中的項燕副將,桓家也是楚國武將貴族,只比當時如日中天的項家差了兩線。

趙高輕笑一下,便算是謝過了項燕,桓楚誇讚之語,沒有言語。

在趙高記憶中,此刻大搖大擺,儼然代表會稽本土豪門出面的項梁,應該是爲秦國通緝的要犯。

“國尉任重道遠。”趙高異樣地看了尉繚一眼說道。

“繚已被陛下除官,不爲大秦國尉也。”尉繚輕笑著,道:“也不知這新國尉是何許人也,能侍陛下幾許時日。”

“是高口誤。”

趙高以歉意之意言語,登上駟馬王車,將四條馬繮在手上纏了兩圈,用力一拉。

希喁喁~

四匹駿馬馬口吃痛。

前蹄騰空對空長嘶。

“高去也!”

在駿馬響亮的嘶吼中,趙高猛然大喝,其聲音比駿馬聲音還要響亮。

嘩啦啦~

道路兩邊古樹上的綠葉被震動,簌簌落下,還沒等落在駟馬王車之上。

軲轆轆~

駟馬王車的車輪,帶起了一地煙塵,在大地上割出了兩道深深的轍印。

趙高啓程。

重返咸陽。

趙高喊話聲音過了還沒到一息,尉繚便轉身向著會稽郡內走去。

會稽郡郡守,郡丞,郡尉,項家項梁,桓家桓楚幾個人交換了一下眼神。

最後項梁輕輕點頭,快走幾步趕上尉繚,未言先笑,笑容很有親和力。

“不再等等趙大人……”

話語剛言半句,尉繚一個眼神看過去,項梁只感覺全身上下都被看了個底掉,不由自主住了口。

“明年上計,會稽能參加否?”

尉繚移動那迫人心神的眼神,在帶出來的這些人臉上盡數掃了一遍。

每個被看到的人都感覺被看到了內心深處。

“能!今年便能!”郡守笑著上前,道:“會稽便不是秦土了乎?我這便要郡內統計十三數,上報咸陽。”

“今年就算了,戰亂方平。諸位都不易,繚也不易。”

尉繚向著會稽郡城門,慢步走去,不管其他人,其身邊跟著會稽郡郡守。

其他人眼見此景,紛紛跟上尉繚,和尉繚這個老頭一樣,慢步而行。

好些身材高大的,如桓楚,平常一步邁出便頂尉繚兩步。

如今要跟在尉繚身後,可是難爲死了他,幾乎便是蹭著走路,或是尉繚走四五步他走一步,很是滑稽。

走到會稽郡城門前,城門旁邊的牆上不知何時掛上了一卷竹簡。

竹簡自最右邊向左,寫著兩行字:

通緝令。

項燕之子,項梁。

再往後,一個人像,被竹簡道道竹子分割。

其面目圓圓,眉眼彎彎,赫然是項梁畫像!

或許是巧合。

或許是有意。

尉繚在衆人簇擁下,正行到這個通緝竹簡之前。

除了尉繚以外,所有人默契止步,幾百雙眼睛盯著尉繚身後。

在佔據會稽郡頂部位置的這一羣人注視下,尉繚就從那通緝竹簡前經過,卻是眼睛都沒往上面看一下。

其邁步頻率不變,步伐依舊緩慢,踏入了會稽郡。

“福廕不過三代,陛下刻薄寡恩。”

尉繚一直行到自家府邸內,坐於室內,只剩其一人,輕聲說道。

“來人。”

有下人入室聽命。

“小人在。”

“把我自咸陽帶回來的那兩隻鴿子烤了吃。”

“唯。”

下人應命而出。

停了三息,沒有聽到尉繚繼續言語,方纔出門。

疑惑地碎碎念:“咸陽距會稽萬里之遙,老爺把這兩隻鴿子從咸陽帶過來,應是特別珍惜纔對,怎麼會烤了呢?”

庖廚處理那兩隻鴿子時,發現這兩隻鴿子體型適中,沒有尋常鴿子體型大且胖。

“咸陽鴿子怎麼這般瘦,給不夠吃食?”

庖廚不知道,體型大,肥的鴿子不善飛行。

項家。

沒有回家的桓楚眉眼立著,怒盯著項梁,道:“他這是什麼意思?”

項梁輕笑道:“你對樑發什麼火?”

“誰對你發火了,我是對那個尉繚!”桓楚怒聲嚷嚷著,道:“他就是不認字,也看得到那通緝令的畫像罷!他既不說抓,也不揭下,這是什麼意思?”

“意思很簡單。”

項梁遞給桓楚一杯有幾片碧綠葉子的熱水,這是會稽貴人喝的物件,類似咸陽的茶湯。

“他兩不相幫,這個尉繚是個厲害的人啊。”

“呸!”桓楚剛喝了一口茶水,聽到項梁誇讚尉繚立刻一口吐了出來,道:“瞅你一眼就厲害了?真厲害他就應該把通緝令揭了丟掉,和我們共謀大事!”

“和你說不通,總之,這個尉繚不是我們的敵人。”

“你這麼說楚不就清楚了?”

“……你隨樑與趙高說那幾句,樑還以爲你轉了性。”

“轉什麼性?”桓楚疑惑挑眉,道:“那趙高確實厲害,楚在其面前確實不敢伸手。”

“……無事了,你可以回去了,樑要去看看羽兒闖沒闖禍,這稚子一點也不像家兄。”

“你也不像燕叔。”桓楚隨口言道,正色道:“還真有件事,郢都那邊剛傳來消息……”

“且慢。”項梁出聲打斷桓楚,“哪個郢都?”

楚國遷都很有意思,與其他國家遷都有個小細節很不一樣。

以秦爲例。

秦國遷都六次,都城分別是西犬丘,汧邑,平陽,雍城,涇陽,櫟陽,咸陽。

而楚國遷都七次,都城則是郢都,郢都,郢都,郢都,郢都,郢都,郢都,郢都。

楚國不管是都城被攻破逃亡遷都,還是楚王自主遷都。

不管遷過去之前那個城池叫什麼,遷過去之後那就是郢都。

“壽春壽春。”桓楚快速言道。

項梁點點頭,示意他繼續往下說。

“我按照你說的散佈童謠,像‘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種。散佈是散佈出去了,但是沒用啊。”

項梁皺起眉頭,懷疑地看了桓楚一眼,道:“沒用?”

他懷疑桓楚是忘了散佈,現在是推卸責任。

因爲項梁相貌實在不類父,所以收攏楚地人心的事情都是由高大威猛的桓楚負責,項梁大多都只負責出主意。

“真沒用!你用《楚辭》編的那幾首歌謠在頭一個月還行,有人哼唱。一個月後,壽春那邊官府……”

“抓人了?”項梁眼中精光爆閃,抓住桓楚的手,激動地道。

要的就是官府抓人!

只要抓人,就是對楚人的二次逼迫,就可以煽動當地秦楚對立!

下一步便是暗中宣揚楚王在時,大楚子民言論自由,歌舞不禁的美好。

再下一步……

“哼個歌抓什麼人啊!”桓楚莫名其妙道。

一句話,讓項梁後續計謀盡數胎死腹中。

“是官府出重金召集當地吟唱楚謠甚佳之人,結合秦謠一同編造民謠。別說,編出來還蠻好聽。現在那邊都是唱這個的,我給你來一段。”

桓楚說著,還隨意哼了一段,瞥見項梁立刻黑下來的臉色,尷尬地住了口。

生氣也比你編的好聽。

“你是去拉攏民心,還是被拉攏!”項梁一聲厲喝,那張圓臉上再沒有半點親和,滿是威勢。

若有見過楚武安君項燕者,此刻見項梁之怒,必要說一句酷似乃父!

“秦人在與我們爭楚國民心,在挖我大楚起事根基,你還能哼得出來!”

“有這麼嚴重乎?”桓楚被項梁嚇了一跳,見項梁臉色沒有絲毫緩和,一下就坐不住了。“我這便去壽春散佈你編的歌謠!”

“坐下!”

項梁一掌壓在桓楚肩膀,將桓楚壓回座位。

“我們只能隱傳,秦國卻能公而發之,傳不過的。”項梁頹然坐回座椅,低聲喃喃:“秦風鐵血,於這等婉轉吟誦之事向來棄如敝履,這次怎會做出以歌謠破歌謠之事。絕我大楚根基,其必不可能爲秦人。是縱橫家頓弱?還是名家姚賈?無論何人,你真該死啊……”

“此事……”桓楚焦急萬分,但在項梁發怒之時似乎有些害怕,只能強壓著嗓音道:“就這麼不管了?”

“走。”

項梁霍然起身。

“去哪?”

桓楚問詢之時,身體已先一步站起。

“找會稽封地主人尉繚。”

“找他作甚?你不是說他兩不相幫。”

兩人邊說邊行,腳步極快地出了門。

“他不會爲我們解決此事,但或許我們能知道出此絕戶計的是誰。兩軍對陣,還不知道對面主將,此戰必敗。”

“知道了你就能勝?”

“知道了就能根據主將生平事蹟,研究其性格特點,好惡習性。我們便可根據其人,針對性制定戰略。壽春一地,勝敗不算,此人必須死!”

“不是我們,是你!是你制定戰略,楚只負責執行。”

遠在咸陽,被始皇帝氣的氣急敗壞的嬴成??並不知道。

他在奏章上批覆的短短一筆,讓遠在會稽的項梁將其列上了必殺名單。

遠離大秦帝國中樞的齊地會稽有這麼一個小插曲,但對目前天下大勢還不會造成什麼影響。

真正對天下造成巨大影響的,是當年戰國七雄中的最弱者,韓國之地。

新年未到。

蠟祭未舉。

商人呂不韋,掃地僧魯勾踐,已是坐著馬車回返咸陽。

他們身後,是一片已經重新洗牌,暫時由民衆百姓當家做主,而不是韓地世家主宰的韓地。

因爲韓地距離咸陽很近的緣故,所以韓地並沒有分封出去給任何人。

這次上計,始皇帝將韓地也納入考覈範圍,派遣了一名使者入韓地。

而這名被始皇帝派遣韓地,要韓地各城郡郡守上計的使者,親眼見證了一場暴亂。

一場他從未聽說過,不是由貴族發起,而是有百姓發起,且成功了的暴亂。

這幾日。

張良每天放飛不知道多少隻飛鴿,新鄭的天空都被嘩啦啦的鴿子堆滿。

信鴿太多了,多到那些本來被訓練有素,專逮呂不韋信鴿吃的鷂鷹們都分不清哪個是自家信鴿。

誤殺了好幾只,加了好幾頓餐。

鷂鷹們很是歡喜,支配鷂鷹主人的張家之主張良則一點都不歡喜。

“蠢貨!一羣蠢貨!他們到底在想什麼!糧食崩了,所有人都要完蛋!”

張良又放飛一隻手上信鴿,憤怒無比地怒吼道。

那張貌比女子的俊臉完全扭曲,再也看不出有絲毫美感。

張良怎麼也想不通,爲什麼他已經將利弊說的這麼清楚了。

這些往日唯張家馬首是瞻的韓地世家們依舊不放糧平糧價,反而加倍提高糧價。

到得現在,就這麼幾天的時間,韓地各城池價格最少暴漲百倍。

齊以布制魯,以鹿制楚,用了一兩年。

韓地這邊,短短幾日的發展,堪比當初的魯國,楚國大半年!

撲棱棱~

一隻信鴿自空中飛下,落在張良肩膀上。

張良自肩上扯下信鴿,信鴿險些被捏死,發出一聲哀鳴。

解下鴿子腿上的信紙,展開一看,張良瞳孔急劇收縮。

從未因智力而恐懼,害怕過的他,這一刻五臟六腑俱顫。

“嬴成??!你要做什麼!你到底要做什麼!你要毀了這個天下乎!你別忘了,這個天下現在姓嬴,你要毀了你嬴氏天下乎!”

張良歇斯底里地吶喊,臉紅脖子粗。

大腦一暈,他頹然倒地。

信紙掉落,隨風翻轉。

落在地上,恰好正面朝上。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第462章 君上!平還有一計!補記!第469章 不差這一碗酒的時間第16章 我想吃火鍋第125章 我只想看個樂子而已!第260章 殺人,栽贓,嫁禍第289章 他有把握拿下嬴成蟜第376章 吾乃當今陛下流落民間的親兄弟!第480章 長安君爲王,那太子怎麼辦?第241章 就三個字——朕不管第130章 一身白衣盡赤,斜提染血寶劍第467章 這次,是他自己的血!第144章 賭約破了!第515章 好,朕就喜歡你選二第562章 二皇帝元年,五月四日,張楚滅亡第508章 信通上郡,意欲謀反,二皇帝族滅十第129章 今日嬴扶蘇,血染大鄭宮第22章 二世而亡?君上說的是真的?第350章 失禮的儒家,還是儒家否?第149章 都到秦朝還要被逼婚?第103章 這次是決戰,沒有退路了第386章 秉筆直書,不因個人好惡而篡改歷史第370章 卻匈奴七百餘里第134章 李斯,天下非議朝堂者甚多,此事怎第186章 天意難測第93章 拿下嬴成蟜!第145章 太后回來第226章 你到底還有多少底牌是朕不知道的?被審覈了第242章 我不坐王位,就不是王了?第527章 屠城,會引起激烈反抗,失去民心第343章 墨家執政,科學家的騷操作第342章 道家的無爲而治第96章 始皇帝的想法!第430章 小人初見天威,惶恐難言!第140章 我不想過只有樓臺能逛的苦日子了!第476章 當了匈奴王,不是起點,而是終點第118章 賭約?什麼賭約?第104章 成蟜藏鋒,蒙家發力!【求月票】第386章 秉筆直書,不因個人好惡而篡改歷史第77章 雍地來客,殺之否?第422章 大丈夫受一些挫折,便自暴自棄乎?第474章 武安君,齮來請罪了第184章 越女一人,抵過三千第134章 李斯,天下非議朝堂者甚多,此事怎第480章 長安君爲王,那太子怎麼辦?第520章 三天,只要忍三天!第524章 拿下此女,就等於拿下巴蜀,陛下三第365章 陛下說笑第44章 誰都影響不到長公子(加更)第244章 你說得對第414章 長安君府只有叫錯的名,沒有起錯的第147章 該出去的是妹妹纔對,我纔是大秦太第259章 原來死的是僕役!第109章 這上面字跡,不是陛下所寫!【求月第479章 你聽誰說,太后與甘羅要殺我?第288章 我最擅長的,就是殺人第120章 皇兄,時代變了(1/4)第48章 公子請自重第68章 豎子誤我清名!(加更)第196章 公子,蒙公來了!第366章 不是,嬴政你有病罷!第126章 有什麼話不能分完後再說?月總結第463章 清單于側!誅閼氏妖姬!請立冒頓王第333章 你不會白死的!第409章 他出賣了我!他背叛了信陵君!第389章 貪狼者,陰險狡詐之徒也!臣說不過第412章 這次沛縣之行,圓滿了第406章 不能和你這種人做朋友第510章 敢問王上,關中可曾發兵?第294章 荀子,新的馭民手段第522章 千年的土地易百主,再添一二又何妨第8章 二十一武將第57章 陛下你開小號是吧?第385章 史官秉筆直書,一字不改第315章 咸陽,進入荀子時代第256章 呂旭:今日爲兒子報仇!第199章 沒有先例那就開一個!第60章 朝堂上的辯論第501章 韓地的張楚動向如何,你知不知道?第75章 陛下不會放過你的第293章 樓臺當取締,不可存於世第547章 一件事,不能念一輩子第206章 爲帝王者,不可意氣用事第400章 牧從不打必敗之戰第227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八千字大章第550章 這份浩蕩皇恩,他將用一輩子來還!第471章 君上!你還沒生白髮呢!第362章 豎子,你去做甚?第249章 按秦律,處以梟首第13章 那我就指點指點你第52章 你們蒙家不衝可惜了第183章 嬴成蟜:我是言而有信之人!三月總結以及四月更新計劃!第234章 百鳥朝鳳,送天死,迎民生,只帝歸第462章 君上!平還有一計!第324章 世道若好,百姓怎會反第279章 一劍一人命第262章 綱成君
第462章 君上!平還有一計!補記!第469章 不差這一碗酒的時間第16章 我想吃火鍋第125章 我只想看個樂子而已!第260章 殺人,栽贓,嫁禍第289章 他有把握拿下嬴成蟜第376章 吾乃當今陛下流落民間的親兄弟!第480章 長安君爲王,那太子怎麼辦?第241章 就三個字——朕不管第130章 一身白衣盡赤,斜提染血寶劍第467章 這次,是他自己的血!第144章 賭約破了!第515章 好,朕就喜歡你選二第562章 二皇帝元年,五月四日,張楚滅亡第508章 信通上郡,意欲謀反,二皇帝族滅十第129章 今日嬴扶蘇,血染大鄭宮第22章 二世而亡?君上說的是真的?第350章 失禮的儒家,還是儒家否?第149章 都到秦朝還要被逼婚?第103章 這次是決戰,沒有退路了第386章 秉筆直書,不因個人好惡而篡改歷史第370章 卻匈奴七百餘里第134章 李斯,天下非議朝堂者甚多,此事怎第186章 天意難測第93章 拿下嬴成蟜!第145章 太后回來第226章 你到底還有多少底牌是朕不知道的?被審覈了第242章 我不坐王位,就不是王了?第527章 屠城,會引起激烈反抗,失去民心第343章 墨家執政,科學家的騷操作第342章 道家的無爲而治第96章 始皇帝的想法!第430章 小人初見天威,惶恐難言!第140章 我不想過只有樓臺能逛的苦日子了!第476章 當了匈奴王,不是起點,而是終點第118章 賭約?什麼賭約?第104章 成蟜藏鋒,蒙家發力!【求月票】第386章 秉筆直書,不因個人好惡而篡改歷史第77章 雍地來客,殺之否?第422章 大丈夫受一些挫折,便自暴自棄乎?第474章 武安君,齮來請罪了第184章 越女一人,抵過三千第134章 李斯,天下非議朝堂者甚多,此事怎第480章 長安君爲王,那太子怎麼辦?第520章 三天,只要忍三天!第524章 拿下此女,就等於拿下巴蜀,陛下三第365章 陛下說笑第44章 誰都影響不到長公子(加更)第244章 你說得對第414章 長安君府只有叫錯的名,沒有起錯的第147章 該出去的是妹妹纔對,我纔是大秦太第259章 原來死的是僕役!第109章 這上面字跡,不是陛下所寫!【求月第479章 你聽誰說,太后與甘羅要殺我?第288章 我最擅長的,就是殺人第120章 皇兄,時代變了(1/4)第48章 公子請自重第68章 豎子誤我清名!(加更)第196章 公子,蒙公來了!第366章 不是,嬴政你有病罷!第126章 有什麼話不能分完後再說?月總結第463章 清單于側!誅閼氏妖姬!請立冒頓王第333章 你不會白死的!第409章 他出賣了我!他背叛了信陵君!第389章 貪狼者,陰險狡詐之徒也!臣說不過第412章 這次沛縣之行,圓滿了第406章 不能和你這種人做朋友第510章 敢問王上,關中可曾發兵?第294章 荀子,新的馭民手段第522章 千年的土地易百主,再添一二又何妨第8章 二十一武將第57章 陛下你開小號是吧?第385章 史官秉筆直書,一字不改第315章 咸陽,進入荀子時代第256章 呂旭:今日爲兒子報仇!第199章 沒有先例那就開一個!第60章 朝堂上的辯論第501章 韓地的張楚動向如何,你知不知道?第75章 陛下不會放過你的第293章 樓臺當取締,不可存於世第547章 一件事,不能念一輩子第206章 爲帝王者,不可意氣用事第400章 牧從不打必敗之戰第227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八千字大章第550章 這份浩蕩皇恩,他將用一輩子來還!第471章 君上!你還沒生白髮呢!第362章 豎子,你去做甚?第249章 按秦律,處以梟首第13章 那我就指點指點你第52章 你們蒙家不衝可惜了第183章 嬴成蟜:我是言而有信之人!三月總結以及四月更新計劃!第234章 百鳥朝鳳,送天死,迎民生,只帝歸第462章 君上!平還有一計!第324章 世道若好,百姓怎會反第279章 一劍一人命第262章 綱成君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沂市| 武穴市| 大埔县| 雷山县| 南川市| 墨玉县| 任丘市| 吕梁市| 邛崃市| 崇义县| 宜州市| 峨边| 新化县| 中卫市| 昔阳县| 桐梓县| 绥江县| 四子王旗| 和田县| 乐安县| 腾冲县| 宁明县| 惠州市| 宜春市| 诸城市| 延庆县| 安乡县| 绥中县| 扶绥县| 滕州市| 阿合奇县| 临西县| 蓝山县| 孟连| 平度市| 安国市| 长寿区| 乌拉特后旗| 滁州市| 宣城市| 岳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