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四十一章 共進(jìn)退勿相忘

西周時候的諸侯國猶如大浪淘沙,一點一點的淘沙之後能夠剩下來的都是當(dāng)時的混的相當(dāng)不錯的。

現(xiàn)在許侯給自己分析出來的這幾個國家,都是在周王室畿內(nèi)諸侯中的佼佼者,如果能夠得到這幾個國家的幫助,王太子姬宜臼順利接班的事情幾乎就成了。

申侯聽罷,認(rèn)認(rèn)真真的分析了一下當(dāng)下的情況,“芮國不好說,畢竟這個國家一直以來緊靠大河,跟東邊的晉國關(guān)係甚好。如果晉國的態(tài)度不明朗的話,芮國的情況也不會好說的。我看是這樣,對於芮國的態(tài)度跟晉國一樣,先發(fā)信過去,如果能夠取得支持最好,實在沒法取得支持,也不要讓他們生亂,跟著公子餘臣走就行了?!?

芮國的事情先這樣解決,隨後就是正東邊的鄭國。

西周事情的鄭國不是春秋時期的鄭國,此時的鄭國還在關(guān)中。

身申侯想了想道:“鄭國乃是王太子姬宜臼的叔父執(zhí)掌,一直以來對王太子甚是欣賞,我想這個時候請他站出來支持王太子姬宜臼應(yīng)該是不成問題的。”

對於鄭國,申侯還是蠻有信心的。畢竟鄭國的先國君鄭桓公那可是有名的賢臣,一直勸諫天子宮湦要實行仁政,後來當(dāng)犬戎帶兵打進(jìn)關(guān)中的時候,鄭桓公還曾經(jīng)帶兵增援鎬京的天子,無奈敵人的進(jìn)攻速度極快,沒等他帶兵趕過來,犬戎就已經(jīng)殺死了周天子姬宮湦,毀壞了鎬京城。

最後鄭桓公帶兵追擊犬戎殘部時,被犬戎襲擊後身死沙場。

也算是完成了一帶賢臣的應(yīng)有的使命。

鄭桓公戰(zhàn)死之後,長子掘突繼位爲(wèi)鄭國國君史稱鄭武公。

這個鄭武公也不是一般人物,乃是有野心的人,再加上跟周王室的關(guān)係還算不錯,如果要請鄭國也支持王太子姬宜臼繼位爲(wèi)天子,想必應(yīng)該不會反對。

至於南邊的矢國,這個國家總有那麼一種說不來的勁頭,實力不濟,野心不小。

申侯在想,“這個關(guān)鍵時刻要想讓矢國幫助我們,我想肯定是要出點血本的。”

矢國確實是一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申侯知道矢國如果出面幫助王太子姬宜臼的話,那肯定是要花本錢的。至於人家想要什麼,他暫時還不知道。

最後,申侯說到了秦人。

當(dāng)他提到秦人的時候遲疑了,不知道該怎麼說,“至於西邊的秦人嗎?本侯還真不好說。要說實力,當(dāng)下秦人的實力還真不差,但他們畢竟是新冊立的國家,與關(guān)中諸侯的融合程度不高,也沒有得到關(guān)中諸侯的認(rèn)可。說話的分量很不好說啊!”

繒侯說話了,“申侯,其實這個最不好說的秦人,或許是將來王太子繼位的關(guān)鍵人物,你也應(yīng)該知道,自從這秦人進(jìn)入關(guān)中之後,實力那是一個勁的往上漲,如果能夠得到秦人的支持,何愁此事不成,你還是多想想的好?!?

這個?

申侯當(dāng)然清楚此時秦人的實力,但也正是基於這個原因,他纔不想請秦人出面幫助自己。

就好像是找?guī)褪郑沁@個幫手的實力差一點,弱一點,自己肯定好控制,但如果幫手實力比自己還強,那控制起來就有些難度了。

以申侯那種極強的控制慾,怎能容忍秦人做大呢?

但是如果不請秦人出面支持自己,這姬宜臼能不能順利當(dāng)上周王室的天子,還真的有些難度了。

“秦人原本就不是關(guān)中的畿內(nèi)諸侯,如果請他們來支持王太子繼位爲(wèi)天子會不會引起其他諸侯的反對呢?”申侯想了想說道。

許侯搖搖頭,“申侯錯了,當(dāng)下的秦人已經(jīng)被先王冊封爲(wèi)散伯,這就等於認(rèn)可了秦人在關(guān)中的諸侯地位,至於算不算畿內(nèi)諸侯,這根本不是什麼事情,畿內(nèi)不畿內(nèi),那是因爲(wèi)國家所處的地方而定,當(dāng)下秦人的散國就在關(guān)中之內(nèi),咋能不算是畿內(nèi)諸侯呢?而且當(dāng)下秦人實力大漲,說話肯定會有影響力的。更爲(wèi)重要的是,如果我們不邀請秦人幫助我們,到時候公子餘臣邀請了秦人,我們是不是就顯得被動了?”

這纔是問題的核心所在,畢竟此時的秦人實力已經(jīng)不容忽視,如果你申侯不邀請秦人幫助你的話,公子餘臣就會出面來說這個事情。

一旦秦人倒向了公子餘臣一方,事情真的就複雜了。

許侯的話讓申侯背上出了一層冷汗,話說的不錯,如果自己不願意請秦人出面的話,這秦人萬一倒向了餘臣一方。

我該怎麼辦呢?

難道要出兵跟秦人打仗嗎?

此時的申侯已經(jīng)意識到了一個嚴(yán)重的問題,那就是如果公子餘臣也想當(dāng)天子的話,事情發(fā)展到最後勢必會發(fā)生戰(zhàn)爭。

戰(zhàn)爭似乎是解決一切問題最後的底線。

更何況是針對當(dāng)天子這樣的大事。

“嗯--,你說的不錯,當(dāng)下秦人的實力確實不錯,我們應(yīng)該全力爭取。即便是將來秦人不願意幫助我們,也不能成爲(wèi)我們的絆腳石?!鄙旰钫f道,“既然這樣,二位說說是本侯親自前往這幾個國家,直接跟他們說說呢?還是派使臣過去跟他們說呢?”

事情已經(jīng)定了,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方法也很重要。這就好像今天不但要求你內(nèi)容合乎規(guī)定,而且程序也要呵護(hù)規(guī)定,不然也是不正確的。

“我的意思跟剛纔申侯所說的一樣,還是先派使臣過去跟這幾個國家談?wù)?,如果有意向的話,我們再進(jìn)一步談他們的條件。我想不管是哪一個國家只要是幫助了王室,多少都會要一些好處的。”繒侯說道。

這話其實就有意思了,只要是幫助了王室,在擁立王太子繼位這事情上出了力的國家,都是要有一些好處的。

當(dāng)然也要包括許國和繒國,不然我們的兵馬不是白出了嗎?潛臺詞就是我繒國和許國都不是白來給你申國幫忙的,你申侯在考慮其他國家利益的時候,最好也把我們兩個考慮考慮。

申侯不傻,自然明白這其中的意思,於是笑著說道:“在這件事上,二位出了大力,等將來王太子繼位天子之後,本侯一定會在天子面前爲(wèi)二位建言的。自然少不了你們的好處。”

普通人的好處無非是給錢給物,但是天子的好處就多的去了,不但能夠給你錢和物,而且還能夠給你土地和人口,還有更具誘惑力的爵位。

加官進(jìn)爵,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許侯聽罷,笑著說道:“申侯這話就見外了,你我都是同路中人,同進(jìn)同退,我等更是以申侯馬首是瞻??暫钅阏f是這個理不?”

繒侯趕緊道:“就是這個理,我等要與申侯共進(jìn)退?!?

“哈哈哈,哈哈哈,我等共進(jìn)退,共進(jìn)退?!闭f罷,三個人都高興的笑了起來。

第二百六十六章 休戰(zhàn)第一百五十一章 待耕種的土地第五十一章 等待和談第一百九十五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三百三十四章 仲辛公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再當(dāng)一次斥候第二百四十二章 快跑---第三百四十章 有備無患第二百四十四章 無辜的虢國第一百二十八章 人頭回來了第五十八章 進(jìn)攻隴北大營第五百一十二章 悲壯之舉第四百九十一章 休想第二百六十一章 慈祥的天子第二百零七章 想不明白第七十四章 答謝之宴 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亳戎來使第三百一十九章 慎重行事第五百二十一章 申城投誠第三百零二章 前往虢城第三百六十三章 設(shè)置迷局第三百一十八章 烏氏戎不見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過年了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形勢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口涼氣第四百零二章 天子的興趣第一百三十九章 夾擊第一百零一章 反正都難第三百零四章 翁婿之間第三百七十六章 亳戎來使第十三章 秦邑第四百四十一章 共進(jìn)退勿相忘第二百二十九章 離開隴川第二十四章 秦戎大戰(zhàn) 八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話嚇?biāo)滥?/a>第十三章 秦邑第一百四十八章 過年了第六十三章 建議第四百三十二章 我有烽火臺第四百二十章 廢嫡立庶第二百九十六章 重臣隕落第三百零一章 我有一種想法第五百一十一章 對話第三百五十四章 公孫翰赴散國第六十七章 山裡人家 一第五百二十七章 君上走好第二百四十七章 向秦人求援第三百八十七章 屈服了第四十九章 兩面夾擊第四百零三章 聽也不是第五百零九章 永遠(yuǎn)的睡著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死寂的城池第一百八十九章 摔傷了第五百零一章 補刀第三百五十五章 散國有私心第四百四十六章 秦鐵銳營第九十一章 散國的歌舞第二百二十一章 告狀的諸侯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舉南犯第二百二十七章 矢國的協(xié)議第一百九十一章 招兵第五百章 犬戎的報復(fù)(六)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甘心的散國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宗伯的勸告第二百五十二章 我警告你離開第一百二十七章 被激發(fā)出的潛能第三百九十九章 死寂的城池第二百零二章 臨終遺言第五百零五章 追殺第九十八章 定了第六十九章 隴川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宗伯的勸告第一百五十九章 斬盡殺絕 一第四十四章 放火第一百八十二章 自己的事情自己辦第五百一十七章 眼見爲(wèi)真第三百五十六章 多已成災(zāi)第三百四十九章 不以爲(wèi)榮第二百一十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十九章 秦戎大戰(zhàn) 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左賢王的說辭第二百四十三章 不能嚥下這口氣第三百零五章 國事家事第五章 戎狄人的馬隊第三百一十八章 烏氏戎不見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豐亳大戰(zhàn)(四)第三百六十六章 轉(zhuǎn)機在哪裡?第三百九十七章 蹂躪王宮第五百二十六章 被抓的姜源第一百零九章 誰可依靠第一百五十四章 跟錯了第六十四章 嬴康的婚事 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趙叔帶走了第四百四十七章 一下來兩個第二百零二章 臨終遺言第三百八十六章 關(guān)押褒珦第四百零三章 聽也不是第二十六章 秦戎大戰(zhàn) 十第二百五十六章 生擒安谷第二百四十四章 無辜的虢國
第二百六十六章 休戰(zhàn)第一百五十一章 待耕種的土地第五十一章 等待和談第一百九十五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三百三十四章 仲辛公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再當(dāng)一次斥候第二百四十二章 快跑---第三百四十章 有備無患第二百四十四章 無辜的虢國第一百二十八章 人頭回來了第五十八章 進(jìn)攻隴北大營第五百一十二章 悲壯之舉第四百九十一章 休想第二百六十一章 慈祥的天子第二百零七章 想不明白第七十四章 答謝之宴 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亳戎來使第三百一十九章 慎重行事第五百二十一章 申城投誠第三百零二章 前往虢城第三百六十三章 設(shè)置迷局第三百一十八章 烏氏戎不見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過年了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形勢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口涼氣第四百零二章 天子的興趣第一百三十九章 夾擊第一百零一章 反正都難第三百零四章 翁婿之間第三百七十六章 亳戎來使第十三章 秦邑第四百四十一章 共進(jìn)退勿相忘第二百二十九章 離開隴川第二十四章 秦戎大戰(zhàn) 八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話嚇?biāo)滥?/a>第十三章 秦邑第一百四十八章 過年了第六十三章 建議第四百三十二章 我有烽火臺第四百二十章 廢嫡立庶第二百九十六章 重臣隕落第三百零一章 我有一種想法第五百一十一章 對話第三百五十四章 公孫翰赴散國第六十七章 山裡人家 一第五百二十七章 君上走好第二百四十七章 向秦人求援第三百八十七章 屈服了第四十九章 兩面夾擊第四百零三章 聽也不是第五百零九章 永遠(yuǎn)的睡著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死寂的城池第一百八十九章 摔傷了第五百零一章 補刀第三百五十五章 散國有私心第四百四十六章 秦鐵銳營第九十一章 散國的歌舞第二百二十一章 告狀的諸侯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舉南犯第二百二十七章 矢國的協(xié)議第一百九十一章 招兵第五百章 犬戎的報復(fù)(六)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甘心的散國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宗伯的勸告第二百五十二章 我警告你離開第一百二十七章 被激發(fā)出的潛能第三百九十九章 死寂的城池第二百零二章 臨終遺言第五百零五章 追殺第九十八章 定了第六十九章 隴川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宗伯的勸告第一百五十九章 斬盡殺絕 一第四十四章 放火第一百八十二章 自己的事情自己辦第五百一十七章 眼見爲(wèi)真第三百五十六章 多已成災(zāi)第三百四十九章 不以爲(wèi)榮第二百一十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十九章 秦戎大戰(zhàn) 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左賢王的說辭第二百四十三章 不能嚥下這口氣第三百零五章 國事家事第五章 戎狄人的馬隊第三百一十八章 烏氏戎不見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豐亳大戰(zhàn)(四)第三百六十六章 轉(zhuǎn)機在哪裡?第三百九十七章 蹂躪王宮第五百二十六章 被抓的姜源第一百零九章 誰可依靠第一百五十四章 跟錯了第六十四章 嬴康的婚事 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趙叔帶走了第四百四十七章 一下來兩個第二百零二章 臨終遺言第三百八十六章 關(guān)押褒珦第四百零三章 聽也不是第二十六章 秦戎大戰(zhàn) 十第二百五十六章 生擒安谷第二百四十四章 無辜的虢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巩义市| 阜康市| 湖南省| 明水县| 大冶市| 柳江县| 大关县| 广宗县| 综艺| 阜新| 托克逊县| 东港市| 太仆寺旗| 沙河市| 抚松县| 斗六市| 从江县| 永德县| 确山县| 莱芜市| 密云县| 遂川县| 奈曼旗| 大姚县| 张北县| 云浮市| 天津市| 福清市| 大关县| 徐汇区| 思茅市| 徐汇区| 濮阳县| 安康市| 香港| 清原| 乌鲁木齐县| 石台县| 绥江县| 精河县| 宜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