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9章 要命的黃匣

“大王。”孔明忙道,“要東征,要有軍士,有糧草,有虎狼樣的將領,要有個健康的主帥,大王好好將養身體,其餘之事,亮與世子殿下會安排的。”

我也道:“父王,兒臣出兵涼州,見到好多新奇事,想要和父親好好說說呢。”

父親點點頭,卻拍著腦袋:“我好象忘了什麼,有什麼事要和阿斗說的,是什麼事呢?孔明,你知道不知道?”

孔明微笑搖頭。

父親道:“對了,我也沒有告訴你,這件事好象是我要單獨對鬥兒說的。鬥兒,你去內室,把我牀頭的那個黃匣子拿來,我好象記在那裡面了。”

我起身告退,來到父要的內室之中。這裡是父親的密室,他是大王,而大王的辦公之所乃是機密之處,不經準允,任何人都不準輕易進入的。這處密室大約除了先生,極少能有人登堂入室的。門前侍衛聽到父親的言語,閃開半個身子,放我進去。

我遊目四顧,壁上卻是一大幅地圖,一看這就是先生的手筆,如同在益州見到的那幅一樣,到處標的密密麻麻,而這幅明顯要比益州那幅更加巨大,而且包括了整個大漢的疆土。地圖旁邊高懸了父親的雙股劍。案上雜亂的放置了紙筆,一個黃色的匣子擺放在一角。

父親的密室是不準隨意收拾的,看來父親自己也沒有怎麼收拾過。

我把那黃色匣子拿起,上面沒鎖。於是我輕輕打開來。

登時目瞪口呆。

第一張紙,是一張藥方,清清楚楚,那是父親的藥方。藥方折得整整齊齊,可是這張藥方在我手裡,卻有如火炭。

這張藥放放在這裡,而父親讓我看,很清楚的一點,他起了疑心!或者他沒有證據,或者他有了證據並沒有指出來,但無論如何,這張藥方放在這裡,已經在警告著我。

雖然我早已千百次的想過父親可能會懷疑此事,但卻又總是報了萬一的僥倖。甚至想,就算父親發現,若有一天他當真問起,無論他是有所察覺還是試探我,我都會立即跪下,指天明誓,甚至可以自己去吃那藥,以搏得他的相信。害父之名,萬萬不能承認,否則的話,我會永世無法翻身。就算我現在是承繼父親江山的不二人選,這個名頭也會讓我失去一切。

但,我卻在這種情況下先行發現了這張藥方,我該怎麼辦,銷燬它麼?反正父親有些傻了,不給他這個東西,他不會知道的。

可是,他是真得傻了麼?想起他在門前任我下跪而自行離去,想起他適才那些話語之間暗藏的玄機--阿斗大了,是單純說我長大了麼?

汗,一滴一滴淌下來。臂上的雌雄雙股劍閃動著寒光,似父親的眼睛。這個聯想讓我膽寒不已。

匣子在嗒嗒的響著,那是我的顫抖帶動了它。徵涼州以來所有的驕傲,得意,自妗,剎那間消失的乾乾淨淨,我又回覆了從前那個軟弱的、孤獨中帶著恐懼的阿斗。

我擦探頭上的汗,把那張藥方放在一邊,再向下看去,第二張紙上寫著:“諸葛喬!”

諸葛喬怎麼了?父親怎麼會想到他?

我急急的拿起,認真察看,那紙的背面卻被筆鉤抹了,只畫了一把羽扇。我運足目力看那勾抹處,依稀似能看到:“……留在益州?何爲證人皆死……升之……”

我的心跳成一個兒,只覺自己已經不是自己了,簡單的幾個字,卻把父親的懷疑說得清清楚楚。諸葛喬對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爲什麼我把他留在益州,而不到帶在軍中參贊軍機?劉升之被擒之後,證明他害我的人爲何全部死掉?只此幾點,便足矣將懷疑的目標引向我。

我自以爲是天衣無縫的,可是父親輕輕的兩句話,就把我的漏洞挑了出來。

當然,我可以去辯解,我有無數的理由可以使這兩點懷疑不再成爲懷疑,但是,我能直接去找父親說麼?那不是做賊心虛又是什麼?

我的腳開始發虛,幾乎要倒在地上。一直以來的擔心,竟然這麼快,就一一應驗!

父親,會如何處置我?我難道才嚐了嚐主導自己命運的滋味,就要永遠的失去它了麼?

我惶惑不安的在密室裡徘徊著,心劇烈的跳動著。而父親把這些都劃去是什麼意思,那把羽扇又代表著什麼?

我明白了。父親看來是不準備查諸葛喬,因爲那把羽扇,因爲他是先生的兒子。無論真相如何,父親已經決定放過他了。

那麼?父親會放過我麼?

我該怎麼辦?

把這兩張紙撕掉,然後寄希望於父親是真的糊塗了麼?

我錯了,第一錯在手段過於陰暗,第二錯在下手太過軟弱。年幼的我,將這兩件事全部辦砸了,現在,父親一句話,就可以讓我失去所有。可是,父親又是如何知道此事的呢?以諸葛喬之精明,怎會使劉升之把消息漏到長安;以父親手下那些醫生的能力,怎會懷疑這一味促進藥效的安神之劑?倒底是哪裡出了差錯?

但是,現在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父親會如何對我。既然他已有所察覺,難道我還希望可以僥倖過關不成?

外間,孔明和父親說了句什麼,父親大笑起來,那笑聲裡,竟似有了一種孩子般的率真,再不復從前的高深莫測。而我此時,卻真得感到,其實自己從來也沒有看透過父親。

“怎麼辦?怎麼辦?”我在心底裡急急的問著自己。

終於,我捧起了那個匣子,來到外間,跪下身來,雙手高高舉過頭頂,獻到父親的身前。無論接下來會是什麼,我都認了,既然做了,就要接受其後的結果,無論那結果是什麼。在父親面前,除了這一條路,我其實也沒有其它路可走。

父親和孔明的談話停下了。我低著頭,不知道他們兩個人是什麼表情,也不知道父親在做什麼。我伏得低低的,只看到他腰上的一塊玉墜子在輕輕的擺動。這種極低的身位,讓我想起自己還沒到父親腰帶高的時候,與他在一起的情景。

那時我很笨,父親用手摸著我的頭,說:“笨點好,笨點活的長點。”想想在另一外世界的阿斗,難道真得是我變聰明瞭,纔會活不長麼?

其實只是很短的一段時間,但在我,卻似過了一輩子,父親笑了,他的氣息吹到我的臉上:“呵呵,真是個乖孩子。這東西就賞給你了。帶回家,沒事的時候好好看看,都挺有意思的。”

“是。”我把匣子放在身邊,深深的伏下身,把頭抵在父親的腳下,久久的,久久的沒有任何動作。

父親擺擺手,讓孔明退出去。然後獨自在殿中行了數步,良久之後,嘆了一聲:“你學得聰明瞭,可是你卻聰明得過了份!你,你根本就不懂一個父親的心!”

“我,……”我擡起頭,在淚眼中望著父親,嘴脣抖動著,卻不知該如何開口。

父親的心!身爲君主的兒子,也可以有一個父親麼?

父親和我對視著,久久,終於長嘆了一聲:“算了,反正我也老糊塗了,這件事,過不了幾天,我就會忘掉的。”

他,一代梟雄的他,即使老了,會忘得掉這件事麼?他能放過我麼?如果易地處之,我又能原諒自己麼?

沒有任何處罰,他就這樣,輕輕的把這一頁揭過去了。

爲什麼?

我,反而在惶恐不安著。

接下來的日子裡,處理的都是獻帝之喪。

由於獻帝的死,我們舉國掛孝,父親不顧體弱,每日親往長安城外招魂設祭,痛哭不止,上尊號諡曰“孝愍皇帝”。

而涼州大勝在這種氛圍之下,也沒有舉行什麼慶典,草草了事。

本來父親急召我們就是因爲獻帝的死,而張飛不知道,卻把女兒帶來,果真有給我完婚的打算,可是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是無法再提。

不過,黃忠等爲國捐軀的將士們的葬禮卻還是凝重的。

長安城外,山腳下。風吹動漢字大旗。

“棺槨入土了,父王……”我小聲地在父親耳旁說道。父親沒有說話,似乎聽到了,又似沒有聽到,只呆呆的望著那靜靜的放入坑穴棺木,風吹動他的白髮,如同秋後原上的白草。這些日子,他哭得太多,嗓子完全啞了,卻還是堅持送黃漢升一程。

人們望著白髮的君主,都在等著什麼。

良久,父親有些費勁地彎下腰,用力地抓起了一把泥土。他的手有些顫,想說些什麼,但是嘴脣卻僵冷地張不開。我輕輕挽住他,他輕輕地擺脫了我,又往前走了幾步,更專注地望著那黑漆的木棺,半晌,緩緩地揚起手,一陣風過,那泥土吹散了,順著他的指縫灑了下來。撲撲地落在了棺木上。

“漢升,我的左翼交給你守護了。”父親的低語,只有我能聽到。

這一帶是父親選擇好的墓地,黃忠的墓就在父親的腳下。

我輕輕上前,也抓了一把土,灑在棺木上,高喊道:“黃老將軍,一路走好!”

送行的文武們齊聲道:“黃老將軍,一路走好!”

孔明長聲吟頌葬歌道:“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

衆人齊和:“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

祭禮高唱著:“封穴——”剎時間,哭聲大作,淚飛如雨。虎賁們齊齊地揚起了鍬鎬。斬殺過夏侯淵的一代老將,神箭無敵,刀馬無雙的黃漢升,就這樣埋藏在黃土之下。此後只與秋風冷月,鬼火流螢相伴相依。

想起鶉觚城頭那超越界限的一箭,想起他與猛將閻豔拼死的徵殺,我不由微微發癡。

父親望著黃忠的墓,輕聲用只有我一個人能聽到的聽音說道:“兒子,爲父手裡的英雄們都老了,他們都隨父親而來,也會隨父親而去。你是我生命的延續,你將代替我對付曹丕和孫權,所以,你現在自己挑些人,練些兵,拉攏些大臣,運用些陰謀,我,不怪你。”

說罷,他頭也不回的上了車輦。

三日後,諸葛喬竟奉父親之命,回到了我的身邊!

第59章 大漠雙姝第54章 軍校大典第75章 蒲津渡口第37章 遺折第49章 傅暇的反擊第21章 長安夜第80章 長城之戰第69章 海上來敵第16章 義舍遇險第2章 割地賠款?第95章 相攻第99章 條件第81章 暗箭第百零四章 遇蟒第97章 真相敗漏第10章 我要伴讀第92章 燒船第96章 司馬之死第72章 潘璋奪權第100章 相見第85章 降魔神杵第1章 別嫌我愛哭第80章 長城之戰第54章 軍校大典第49章 堅守第76章 扶荔宮中的酒宴第23章 孫權稱帝第48章 荀緝奪城第69章 要命的黃匣第81章 謠言四起第56章 圍捕虎豹第57章 風雨飄搖第73章 李陵後裔第57章 北疆之戰的序幕第28章 傷逝第41章 張苞殺人第79章 大婚之日的戰書第74章 機會第86章 龜陣與火攻第11章 公子“成名”第56章 李昂,初次相見第54章 縱橫捭闔第百一二章 回長安第59章 白帝之戰第95章 火併第69章 要命的黃匣第60章 諸葛昆仲第99章 孫慮授首第70章 危機早伏第1章 別嫌我愛哭第5章 江東來的人第18章 姜維歸來第86章 陸遜獻計第71章 靈州第25章 敗局第88章 死鬥第百一四章 爲君之道第43章 人心第13章 劉升之第50章 藏匿第97章 真相敗漏第7章 白衣陸遜第66章 再設圈套第48章 星隕第69章 海上來敵第93章 狼煙第71章 靈州第27章 血戰亂石灘第100章 天下歸一第35章 平亂第43章 人心第14章 林中夜宿第十八章第45章 一場虛驚第19章 讓漢中第27章 伏擊第59章 奸細第51章 開會時間第40章 雛虎第64章 五泉山上第65章 新的格局第3章 洛陽攻守第60章 北疆 荊州 潼關 河東第31章 谷中激戰建興二年季漢官職表第99章 孫慮授首第9章 戰曹肇公主用計 思前事阿斗明心第百零四章 遇蟒第十八章第81章 暗箭第8章 司馬昭之心第94章 夜襲第20章 軍校風雲第89章 雨中破敵第8章 金鸞殿鬥口戲董昭 白虎堂設宴間曹肇第1章 別嫌我愛哭第46章 曹真的勝利第28章 捕羊第50章 鄴城雲亂
第59章 大漠雙姝第54章 軍校大典第75章 蒲津渡口第37章 遺折第49章 傅暇的反擊第21章 長安夜第80章 長城之戰第69章 海上來敵第16章 義舍遇險第2章 割地賠款?第95章 相攻第99章 條件第81章 暗箭第百零四章 遇蟒第97章 真相敗漏第10章 我要伴讀第92章 燒船第96章 司馬之死第72章 潘璋奪權第100章 相見第85章 降魔神杵第1章 別嫌我愛哭第80章 長城之戰第54章 軍校大典第49章 堅守第76章 扶荔宮中的酒宴第23章 孫權稱帝第48章 荀緝奪城第69章 要命的黃匣第81章 謠言四起第56章 圍捕虎豹第57章 風雨飄搖第73章 李陵後裔第57章 北疆之戰的序幕第28章 傷逝第41章 張苞殺人第79章 大婚之日的戰書第74章 機會第86章 龜陣與火攻第11章 公子“成名”第56章 李昂,初次相見第54章 縱橫捭闔第百一二章 回長安第59章 白帝之戰第95章 火併第69章 要命的黃匣第60章 諸葛昆仲第99章 孫慮授首第70章 危機早伏第1章 別嫌我愛哭第5章 江東來的人第18章 姜維歸來第86章 陸遜獻計第71章 靈州第25章 敗局第88章 死鬥第百一四章 爲君之道第43章 人心第13章 劉升之第50章 藏匿第97章 真相敗漏第7章 白衣陸遜第66章 再設圈套第48章 星隕第69章 海上來敵第93章 狼煙第71章 靈州第27章 血戰亂石灘第100章 天下歸一第35章 平亂第43章 人心第14章 林中夜宿第十八章第45章 一場虛驚第19章 讓漢中第27章 伏擊第59章 奸細第51章 開會時間第40章 雛虎第64章 五泉山上第65章 新的格局第3章 洛陽攻守第60章 北疆 荊州 潼關 河東第31章 谷中激戰建興二年季漢官職表第99章 孫慮授首第9章 戰曹肇公主用計 思前事阿斗明心第百零四章 遇蟒第十八章第81章 暗箭第8章 司馬昭之心第94章 夜襲第20章 軍校風雲第89章 雨中破敵第8章 金鸞殿鬥口戲董昭 白虎堂設宴間曹肇第1章 別嫌我愛哭第46章 曹真的勝利第28章 捕羊第50章 鄴城雲亂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斗六市| 洞口县| 泽库县| 武川县| 左贡县| 陇川县| 长汀县| 鸡西市| 屏山县| 固安县| 民丰县| 舞钢市| 满城县| 莱芜市| 兴义市| 临安市| 新乐市| 绥阳县| 化隆| 湄潭县| 华坪县| 乌拉特后旗| 社会| 孟州市| 逊克县| 兴宁市| 乐平市| 佳木斯市| 奉贤区| 晋城| 高邑县| 定南县| 齐齐哈尔市| 云浮市| 廊坊市| 汉寿县| 崇阳县| 红桥区| 新乡市| 垣曲县| 八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