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5章 敦刻爾克(2)

ps:

兄弟們,雙倍月票最後一天了,首先感謝一直訂閱本書,支持本書的鐵桿兄弟,謝謝。

張俊要化解這一巨大的危機,就必須找到問題的所在,現在隆美爾也不在身邊,連一個商量的人都沒有,張俊一邊給自己泡了一壺茶,一邊仔細回憶歷史上的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整個過程,然後從中找出化解危機的辦法。

歷史上希特勒下令德國軍隊停止攻擊,這一命令後來引起了的爭論,被很多軍事歷史學家認爲是希特勒獨斷專行干涉軍事指揮的一個愚蠢的命令。實際上,希特勒的這一命令是有他的考慮,而且不能完全歸結爲他一人的責任。首先是在法國北部的戰事明朗後,德軍需要爲下一步作戰行動保存裝甲部隊實力,德軍總司令部曾計劃由b集團軍羣統一完成最後包圍的作戰。其次聯軍零碎的反擊雖然效果不大,但是加重了部分德軍高級指揮官對裝甲部隊損耗的擔心,因爲快速突進的裝甲部隊使步兵部隊落後很遠。

希特勒在走訪了a集團軍羣司令部後,認爲有必要讓突前的裝甲部隊停止前進,阻擋敵軍突圍;同時德國空軍司令戈林保證空軍可以擔當消滅包圍圈中聯軍的任務。另一個可能也被認爲是促成希特勒下達命令的原因,是當時擔心裝甲部隊會受困於敦克爾克外圍的河道縱橫地帶而陷入陣地戰,從而無法快速阻截英法部隊的撤退。此外,也有人認爲希特勒有政治上的打算。讓一部分英軍撤回英國,政治上有助於與英國議和。可是。這個決定有包括前線裝甲部隊指揮官的一些人表示反對,他們認爲應該繼續前進。

這個命令執行的結果是,英法聯軍在當面的德軍b集團軍羣的壓迫下向敦刻爾克撤退,而截斷他們退路的a集團軍羣距離敦刻爾克更近,卻在敦刻爾克以西的運河地區停止進攻,並沒有集結兵力沿著海岸包抄。這給了英法聯軍一線生機。當時的聯軍在爲生存而戰鬥,於是加強了敦刻爾克接近地的防禦陣地。雖然6月27日德軍裝甲部隊爲阻止英法聯軍從敦刻爾克撤退而恢復攻勢,但他們面臨敵人有組織的防線而無法突破。英法聯軍成功地延遲了德軍進攻,並且爲部隊撤離敦刻爾克贏得更多時間。

6月20日,德軍裝甲部隊切斷了的英法聯軍與其南翼法軍的聯繫,英法聯軍三個集團軍約四十個師被包圍在法、比邊境的佛蘭德地區。隨後德軍抵達英吉利海峽沿岸,聯軍被壓縮在寬60公里的敦刻爾克周邊濱海地區。早在6月20日英國遠征軍司令戈特勳爵開始提出撤退的可能性。英國開始準備從海上撤退。由海軍制定組織撤退的計劃,希望每天能撤退一萬人。6月26日英國海軍下令代號爲“發電機”的撤退行動。

英國的撤退計劃面臨幾項難題。首先。德國空軍在敦刻爾克的港區內擊沉許多船隻,使得進出水道非常困難。於附近海域出沒的u-潛艇也對任何水面船隻給予很大的威脅。位於敦刻爾克西方的沙灘區的水深不夠,皇家海軍的驅逐艦與運輸艦隻能停泊在距離海岸邊1.6公里之外,而最嚴重的問題是,英國能夠動用的船隻數量太少。

撤退計劃的執行由位於多佛的伯特倫?拉姆齊海軍中將指揮,第一步是調動運輸車輛,食物和醫療設施前往多佛,應付即將抵達的大批部隊。接下來他建立了一個非常有效的通訊網以維持行動的順利。第一天德國空軍猛烈轟炸敦刻爾克。將港口炸成廢墟,阻止聯軍撤退,英國海軍軍艦由於吃水深,無法靠近海灘。撤退速度較慢,6月27日只撤出了七千多人。英國最樂觀的估計是能夠將46000名部隊在德軍佔領海灘區前成功撤出,然而以第一天的作業效率來看,英國得要花上40天才足以將所有的人員撤離該地。如果英國無法將大部分的遠征軍帶回本土,面對稍後可能爆發的德軍地面攻勢,陸上的基本防衛能力很可能因此遭到摧毀。

拉姆齊中將提出緊急呼籲平民提供任何可用的船隻,調集了所有能抽調的軍艦和民船,無數業餘水手和私人船主也應召而來,他們駕著駁船、貨輪、汽艇、漁船,甚至花花綠綠的遊艇,甚至內河船隻等超過860艘。冒著德國飛機、潛艇和大炮的打擊,往返穿梭於海峽之間,將一批批聯軍官兵送回到英國本土。英軍使用地面、海上和空中的一切力量來支援這一後撤行動,

6月28日敦刻爾克地區惡劣的天氣,阻止了德軍空襲,近一萬七千人得以撤離。撤退開始後,德軍加強地面進攻,並從空中和海上攻擊英法運輸船隊。英軍竭盡全力地堅守其東、西側戰線,以保持向海峽沿岸撤退的通道,並加緊部隊登船工作,各式各樣的小船充當擺渡,還將卡車沉入海中,作爲海灘延伸入海的登船棧橋。德軍投擲的炸彈在海邊沙灘上爆炸威力大減。6月29日,撤出了四萬七千人,同時估計每小時有2000名士官被送離法國海岸。6月30日,霧氣導致能見度降低而再次阻止了德軍空襲,聯軍撤出近五萬多人。6月31日,撤退人數達到六萬八千。

敦刻爾克的包圍圈逐步縮小,但德軍無法阻止聯軍從海上撤走部隊。英國空軍爲了掩護地面撤退,總共出動2739架次戰鬥機進行空中掩護,平均每天出動300架次,有力抗擊了德軍的空襲。儘管在德國空軍的攻擊下損失慘重,6月1日仍有六萬多人撤出。

由於德軍空襲和逼近敦刻爾克海灘的炮火,6月2日撤退開始轉而利用夜間進行。其後三天聯軍利用暗夜的掩護每天將二萬六千人撤往英國。 6月4日德軍攻克敦刻爾克,擔任殿後而來不及撤離的四萬法國軍隊被俘。

撤退從6月26日開始進行,至6月4日結束,共歷時9天。此次撤軍共有338,226人從敦刻爾克撤到英國,其中英軍約21.6萬人,法軍約9萬6千人,比利時軍約3.3萬人。英國、法國、比利時和荷蘭同時動用各種艦船861艘,其中包括漁船、客輪、遊艇和救生艇等小型船隻。短短10天時間,這支前所未有的“敦刻爾克艦隊”把34萬大軍從死亡危機中拯救出來,爲盟軍日後的反攻保存了大量的有生戰鬥力,創造了二戰史上的一個巨大的奇蹟。

……

想明白事情的前因後果以後,張俊確定英國不可能和德國和談,而希特勒的願望就是一廂情願,在英國失去大量精銳軍隊的情況下,張俊可以肯定的是,英國的戰爭潛力將減少很大一截,英國人口到是有幾千萬,組織起幾百萬新軍到也是可以辦到的,但是沒有老兵帶領的新兵,會有多少戰鬥力,真的是一個未知數。

後世的人也在誇大說辭,說英國在失去了敦刻爾克的三十萬軍隊後,就將無力抵抗德國的進攻,這種說法是片面的,也是不全面的,英國作爲頭號殖民主義國家,也有4700萬的人口規模,加上殖民地的人口是4億,大量的殖民地,美國的援助等等,張俊可以肯定的是,英國就算失去敦刻爾克的三十萬精銳,同樣會選擇抵抗,同樣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武裝起大量的軍隊,英國在有美國的支持下,完全有這個實力,這個是毋庸置疑的。

現在已經是6月23日,根據氣象部門的通報,從本月28好開始,英吉利海峽就將出現僞惡劣的天氣,到時候所有的飛機都將因爲惡劣的天氣而沒有辦法起飛,如果此時不攻擊,五天之後英國的所有船隻都會大搖大擺地出現在敦刻爾克港口。

時間也只有五天,現在英國的飛機實力也是不弱,先前因爲各種原因,沒有讓英法聯軍的空軍發揮多大的作用,現在所有的英法聯軍的飛機都會集中在敦刻爾克地區,這樣英法聯軍的空中實力將大大加強,不在是先前的分散使用,而英法聯軍的空軍在美國的大力支援下,可比蘇聯強大的多,就是此時英法兩國擁有的各種飛機就達到了三千多架,而德國飛機因爲戰爭的一些損失,也就2800多架去了。

當然德國的“六爺”和bf109是要比這兩個國家的飛機先進點,但是美國的噴氣式飛機p59和英國的流星也很不錯,而德國的飛機補充速度連這三個國家的五分之一都不到。

如此情況下,張俊也是明白希特勒的苦心的,如果要打敦刻爾克包圍圈的英法聯軍,就意味著張俊必須把自己的全部空軍2800多架一次性投入到敦刻爾克地區和英法聯軍的空軍進行戰略決戰,同時所有坦克,裝甲車,步兵同時對敦刻爾克地區發動全面的猛攻,一舉殲滅敦刻爾克地區的所有英法聯軍。

就是損失到底會有多大,這個纔是關鍵,因爲希特勒命令張俊不打敦刻爾克,而張俊作爲前線最高指揮官,下決心要打,就是直接抗拒希特勒的命令,反正張俊又不是第一抗命了,如果張俊打贏了,並且付出的代價極少,哪麼張俊屁事沒有,另外就是張俊損失慘重,不管是贏或者是輸,張俊的日子都不會好過,落井下石就是國防軍那幫龜孫子的強項。

第122章 情敵詹姆斯?邦德(2)第19章 小日本爺爺來了第34章 抗戰宣言第23章 “閃電戰”雛形第296章 英地中海艦隊覆滅(1)第86章 先揍誰(1)第87章 先揍誰(2)第94章 黨衛軍萬勝(5)第233章 堅貞娜美第101章 閃電突擊(5)第15章 豆腐渣工程第98章 閃電突擊(2)第281章 古比雪夫大橋第296章 英地中海艦隊覆滅(1)第229章 巴庫軍情(2)第29章 烈火焚城第288章 北非戰役(1)第123章 聽取彙報第68章 風暴突擊隊(2)第267章 法國戰役(2)第280章 蘇聯前線第273章 裝甲切割(5)第299章 阿拉曼攻決戰(1)第47章 組建裝甲黨衛軍第186章 日本間諜第175章 空中突擊(2)第263章 娜美的作用第251章 浴血奧爾斯克(3)第89章 蘇德互惠互利條約第188章 巴爾幹戰役(1)第280章 蘇聯前線第2章 希特勒賜婚第141章 再鑄輝煌(9)第222章 重逢溫莎公主(2)第34章 抗戰宣言第151章 分賬(3)第135章 再鑄輝煌(3)第127章 鬧劇(2)第237章 巴庫血戰(6)第196章 最後時刻(1)第253章 浴血奧爾斯克(5)第77章 再去中國(2)第132章 幽靈行動第157章 諜影重重(5)第111章 驚世之戰(4)第269章 裝甲切割(1)第125章 軍旗飄揚第277章 法國投降第142章 再鑄輝煌(10)第265章 圍剿游擊隊第199章 超級口水戰(2)第83章 蘇日矛盾第78章 再去中國(3)第240章 應對(1)第93章 黨衛軍萬勝(4)第150章 分賬(2)第60章 軍事演習第104章 攻佔華沙(3)第275章 敦刻爾克(2)第46章 研究成果第221章 重逢溫莎公主(1)第22章 空中對決第194章 裝甲傘兵師(3)第121章 情敵詹姆斯?邦德(1)第78章 再去中國(3)第113章 驚世之戰(6)第98章 閃電突擊(2)第85章 瓜分捷克第104章 攻佔華沙(3)第226章 烏克蘭黨衛軍第141章 再鑄輝煌(9)第216章 紙糊的城防第10章 父母第224章 萬炮齊鳴第一百一十七 戰風起雲涌1第291章 沙漠之狐(2)第120章 甦醒第173章 威賽爾演習(2)第62章 美麗的邂逅(1)第51章 戰友重逢第73章 慕尼黑會議第154章 諜影重重(2)第55章 軍火採購(3)第197章 最後時刻(2)第136章 再鑄輝煌(4)第51章 戰友重逢第233章 堅貞娜美第133章 再鑄輝煌(1)第185章 成立歐盟(3)第119章 愛娃?布勞恩第141章 再鑄輝煌(9)第88章 希特勒的外交手腕第151章 分賬(3)第197章 最後時刻(2)第239章 兩個巨大威脅第153章 諜影重重(1)第40章 喜得千金第185章 成立歐盟(3)第251章 浴血奧爾斯克(3)第94章 黨衛軍萬勝(5)
第122章 情敵詹姆斯?邦德(2)第19章 小日本爺爺來了第34章 抗戰宣言第23章 “閃電戰”雛形第296章 英地中海艦隊覆滅(1)第86章 先揍誰(1)第87章 先揍誰(2)第94章 黨衛軍萬勝(5)第233章 堅貞娜美第101章 閃電突擊(5)第15章 豆腐渣工程第98章 閃電突擊(2)第281章 古比雪夫大橋第296章 英地中海艦隊覆滅(1)第229章 巴庫軍情(2)第29章 烈火焚城第288章 北非戰役(1)第123章 聽取彙報第68章 風暴突擊隊(2)第267章 法國戰役(2)第280章 蘇聯前線第273章 裝甲切割(5)第299章 阿拉曼攻決戰(1)第47章 組建裝甲黨衛軍第186章 日本間諜第175章 空中突擊(2)第263章 娜美的作用第251章 浴血奧爾斯克(3)第89章 蘇德互惠互利條約第188章 巴爾幹戰役(1)第280章 蘇聯前線第2章 希特勒賜婚第141章 再鑄輝煌(9)第222章 重逢溫莎公主(2)第34章 抗戰宣言第151章 分賬(3)第135章 再鑄輝煌(3)第127章 鬧劇(2)第237章 巴庫血戰(6)第196章 最後時刻(1)第253章 浴血奧爾斯克(5)第77章 再去中國(2)第132章 幽靈行動第157章 諜影重重(5)第111章 驚世之戰(4)第269章 裝甲切割(1)第125章 軍旗飄揚第277章 法國投降第142章 再鑄輝煌(10)第265章 圍剿游擊隊第199章 超級口水戰(2)第83章 蘇日矛盾第78章 再去中國(3)第240章 應對(1)第93章 黨衛軍萬勝(4)第150章 分賬(2)第60章 軍事演習第104章 攻佔華沙(3)第275章 敦刻爾克(2)第46章 研究成果第221章 重逢溫莎公主(1)第22章 空中對決第194章 裝甲傘兵師(3)第121章 情敵詹姆斯?邦德(1)第78章 再去中國(3)第113章 驚世之戰(6)第98章 閃電突擊(2)第85章 瓜分捷克第104章 攻佔華沙(3)第226章 烏克蘭黨衛軍第141章 再鑄輝煌(9)第216章 紙糊的城防第10章 父母第224章 萬炮齊鳴第一百一十七 戰風起雲涌1第291章 沙漠之狐(2)第120章 甦醒第173章 威賽爾演習(2)第62章 美麗的邂逅(1)第51章 戰友重逢第73章 慕尼黑會議第154章 諜影重重(2)第55章 軍火採購(3)第197章 最後時刻(2)第136章 再鑄輝煌(4)第51章 戰友重逢第233章 堅貞娜美第133章 再鑄輝煌(1)第185章 成立歐盟(3)第119章 愛娃?布勞恩第141章 再鑄輝煌(9)第88章 希特勒的外交手腕第151章 分賬(3)第197章 最後時刻(2)第239章 兩個巨大威脅第153章 諜影重重(1)第40章 喜得千金第185章 成立歐盟(3)第251章 浴血奧爾斯克(3)第94章 黨衛軍萬勝(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甸县| 始兴县| 土默特左旗| 保康县| 马尔康县| 津南区| 内丘县| 东丽区| 海阳市| 正定县| 沂南县| 黄浦区| 藁城市| 建瓯市| 麟游县| 时尚| 修水县| 杭锦后旗| 青海省| 花莲市| 鸡泽县| 蓬安县| 河间市| 门源| 高平市| 宁波市| 蛟河市| 铁力市| 库车县| 卢氏县| 涿州市| 西昌市| 洞头县| 寿光市| 卓尼县| 安徽省| 乐清市| 石狮市| 连城县| 三台县| 饶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