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九三章 頒旨

四月十五,大朝會如期舉行。黃淵採購回來了大量的糧食,讓朱棣高興不已。

當戶部尚書夏元吉在大朝會上覈算出了這次買糧的成本,立即讓大部分大臣神情恍惚。

雖然糧食從數千裡之外運回來,但是因爲如今的寶船運載力很大,一算成本,竟然還比國內的糧價更低。

無數人紛紛上書,要求中斷海運,穩定國內糧食價格。

在農業時代,糧食價格是一個國家穩定的基礎,糧價不管是過高還是過低,都會造成社會的不穩定。

現在的大明糧食價格已經很低了,一兩銀子能買四百五十斤大米。灰面的價格略高一點。一兩銀子也能買將近四百斤。

如果糧價再低,農民種地無利可圖,甚至還要虧錢,那就會導致嚴重的社會危機。

能進入奉天殿進行大朝會的沒有一個傻瓜,相反還是這個時代最精明的一幫人。他們都能清晰認識到糧價太低對農民的衝擊,如果沒有人願意種地了,那以後吃什麼?人們有了更多的時間,豈不是又造成了社會的不穩定!

朱瞻基當然考慮到了這種情況,他據理力爭,首先分析了年初的雪災對農民的影響,其次認爲大明應該儲備更多的儲備糧,應對有可能的災情,並且以後應該保留傳統。

最後,他又承諾不會將這些糧食流通到市面上,除了作爲儲備軍糧,更多的將通過內監的酒醋面局,做成酒水,米醋,用以售賣。

還有大臣想要反對,但是被朱棣駁了回去。

朱棣用起銀子大手大腳的,在武當山建道觀都能花幾百萬兩銀子。

但是他同時也更清楚銀子的重要性,沒有銀子,他打仗都沒有底氣啊!

現在每年可以有更多的酒醋售賣,也就意味著更多的銀子,他怎麼會允許大臣們斷了他的財源。

這個時候,江南的資本勢力還沒有形成規模,根本還不懂在朝廷內部樹立自己的代理人。

所以朱棣的意見,也沒有大臣敢於反對,也沒有必要反對。

只要糧食不大量流通到市面上,影響了糧價,不管是擴大儲備糧儲備,還是做成酒醋售賣,跟他們都沒有利益關係。

再說了,今日所有大臣,包括觀禮的外國使節們,他們的關注點也根本不在這裡。

所有人都在等待著兵部的彙報,因爲如果大明要出軍,應該就會在今日宣佈。

戶部的總結結束,衆人的呼吸似乎都停止了,整個大廳裡,只有王彥那略顯尖細的聲音傳開。“有請兵部左尚書方賓奏事……”

分佈在大殿裡不同位置的十幾個太監等他的話音剛落,就共同重複道:“有請兵部左尚書方賓奏事……”

方賓上前幾步,來到了大殿的中央,先是大禮跪拜,磕了三個頭,然後起身,正對著朱棣大聲說道:“兵部方賓奏:丙申年,癸巳月,己丑日至壬寅日事!”

王彥從側面下了臺階,接過了他呈上來的奏摺,又上去遞給了朱棣。

朱元璋時期,大臣奏事一開始都要跪著,到了朱棣時期,就改成了站著,不過在初一十五大朝會的時候,因爲大朝會每次都有外國觀禮團,這個時候,都需要先下跪,再奏事。

朱棣接過了奏摺點了點頭,站在他旁邊的王彥就又高聲喊道:“準奏!”

坐在二層高臺上的朱瞻基剛好就在王彥的下面,被他的聲音裹的耳膜發麻。

方賓的聲音當然就沒有這麼刺耳了,此人雖然貪,但是卻有幹才,善以機警,能揣上意。而且相貌堂堂,風度極佳,言談舉止都很出色。

解縉就評價他是簙書之才,駔儈之心。

什麼是駔儈,原本是指馬匹交易的經紀人,後來加了市儈的含義。

擱後世來說,這就是一個舌綻蓮花的經紀人,鄙視他空有文采,卻市儈無比。

聽了朱棣的話,他起身往中間一站,略微背對朱棣,面向百官,就用抑揚頓挫的聲音說道:“癸巳月上半月,兵部奏事三百一十六起,傳達制書七份,詔書三百零九。兵部上下戮力一心,爲太孫殿下出徵東瀛調兵三萬五千餘人,千總以上將領六十五人……”

大朝會上,一般不會討論具體事件,更多是闡述半個月以來各部門的工作彙總情況。

至於電視上面演的那些皇帝在朝會上審案子,這就好比後世全國人大會議上,處理一件民事案件,純粹是扯淡。

只有關係到社稷民生的案件或者事件,纔會拿到大朝會上來討論一番,比如反叛,比如救災。

當然,大軍出征也在這個行列。

方賓匯一口氣報完了兵部的事件,又轉身面向朱棣,在大堂上靜立而定。

朱棣在上面一邊看著奏摺,一邊聽著方賓的彙報,在方賓彙報結束之前,就已經看完了奏摺。

這個時候,他纔開口說道:“自我大明立國,首次派楊載出使,就遭東瀛南朝懷良王囚禁,並斬殺我五名使節。太祖念其懵懂,寬宥其行,但其不念舊恩,在洪武末年多次擾我邊境。”

“自足利義滿時期,在他的強力約束下,倭寇現象才得以遏制。但是足利義滿之後,其子足利義持對我大明虎視眈眈,屢次試探我大明,並與去歲派出大批人馬,掠奪了朝鮮語琉球等國,對我大明屬國造成重大損傷。”

“太孫瞻基於去冬率十萬大軍,肅清盤踞在對馬島及濟州島倭寇,擒獲萬餘人。除數千原南朝餘孽,近半竟都是東瀛各大名子弟。”

這個時候,他從龍椅上站了起來,起身走了兩步,來到了三層御駕臺的前端,雙手扶著欄桿,俯身說道:“朕派金尚書前往東瀛問責,足利義持竟敢封鎖海域,拒我上使。還不讓其他大名與我特使接觸,我草他娘咧,竟不給老子留一點臉面,那就打他狗孃養的!”

即使朱瞻基已經熟知了這個爺爺的性格,在大朝會上遇到這樣的罵娘,仍然差點沒忍住笑起來。

不管是朱元璋,還是朱棣,包括現在的自己,不能說是個大老粗吧,也只能算是粗通文墨。

他自己還稍微好一點,喜歡在制定的規則內行事,這也是他後世帶來的性格。

但是朱元璋和朱棣全是老天爺最大他老二的人,喜怒由心,一點規矩也不守。

就連頒發聖旨,有時候也跟兒戲一樣。

洪武二十八年,倭寇進犯遼東。朱元璋下了一道聖旨,就直接寫道:“奉天承運皇帝,昭曰,告訴百姓每(們),準備好刀子,這幫傢伙來了,殺了再說。欽此。”

白話聖旨源於元朝,那個時候爲了讓老百姓聽懂聖旨,基本都是用白話。

但是朱元璋這樣直接用傢伙這樣詞的聖旨,不要說在元朝時期少見,就連後世也沒有,可謂是空前絕後。

到了朱棣這裡,他的聖旨也大多半文半白。比如前兩年給戶部的聖旨裡面就這樣寫:“那軍家每年街市開張鋪面,做買賣,官府要些物件,他怎麼不肯買辦?你部裡行文書,著應天府知道:今後若有買辦,但是開鋪面之家,不分軍民人家一體著他買辦。敢有違了的,拿來不饒。欽此。”

爲了修建武當山道宮,他的聖旨就是一片大白話,最後還寫道:“恁官員官民人等,好生遵守著我的言語,勤謹用工,不許怠惰。早完成了,回家休息。欽此!”

不僅僅對國內用白話,給朝鮮的聖旨中,朱元璋和朱棣他們也經常是大白話。

洪武十九年,朱元璋給朝鮮的聖旨就直接說:“你那高麗的事,也有些不停當。不知你那裡古典如何,我這中國古典裡看起來,件件都是他自取的。……你後頭只管來纏,我便道,既要聽我的約束,比似俺中原地面,各有歲貢,因此教每年進一千馬,金銀布匹。卻便不如約了。中國豈少這些?……”

“……我明日差人往遼陽爲馬價的事去也。我的言語你記著,說到者。……你回去疊疊的說與他,交至誠保守那一方之地,休要侮我,這中國有甚話說若不至誠,不愛百姓,生邊釁,這等所爲呵,我卻難饒你!我若徵你,不胡亂去,一程程築起城子來,慢慢的做也。……有官的紗帽,百姓頭巾戴起來便是,何必只管我根前說?”

整個聖旨的意思就是蒙古人已經完蛋了,你們最好放聰明點,誠心誠意歸順我,不要在貢馬、駐軍、通商這些事情上耍小聰明。你們要是老實,我就不打你,但如果要打你,一定是會滅了你。至於穿什麼衣服,這種破事就別來煩我,自己該怎麼穿就怎麼穿,還用我教你嗎?

朱瞻基憋住笑,板著臉,看著臺階下的百官面面相覷。顯然衆人已經習慣了他的經常罵娘,一個個面無表情。

冷不防身後高處的朱棣突然大聲說道:“太孫瞻基聽令!”

朱瞻基只是楞了一下,就連忙起身躬身抱拳道:“瞻基在此!”

“月前命你籌措軍務,可否完成?”

朱瞻基應道:“自獲聖命,瞻基不敢有一絲怠慢,十六萬大軍整裝待發,只等陛下旨意。”

朱棣大聲說道:“好!著禮部,司天監選好出徵日子,你便率大軍出征。此戰要打出我大明國威,讓那室町幕府的足利義持小兒知道,我大明不可輕侮!”

朱瞻基大聲應道:“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

爺孫倆三言兩語,就敲定了出征事宜。這個時候,朱棣又命戶部覈對軍糧,兵部做好後勤,內監派出監軍,爲大軍出征做好準備。

而那東瀛的使節如喪考妣,癱倒在觀禮臺上,卻也不敢發出半點聲音。

其他各國的使節倒沒有太多脣亡齒寒之感,首先東瀛一國懸孤海外,與其他國家都不接壤。

唯一與東瀛相近的朝鮮,對倭寇更是深惡痛絕,巴不得大明跟東瀛打的你死我活。

臨近午時,朱瞻基才隨著百官退出了奉天殿,今日大朝會,散會之後還會有主官們與朱棣在謹身殿召開的小朝會,他倒是不用陪朱棣共進午餐了。

剛出大殿,就看到衣著光鮮的沐昕迎了上來,躬身道:“殿下。”

他是長輩,算起來是朱瞻基的姑父,朱瞻基不敢拿大,回了一個禮說道:“姑父不比多禮,此地非朝堂,喚我瞻基即可。”

話雖然這樣說,但是沐昕卻不敢有絲毫怠慢。

常寧公主已經去世,他跟皇室之間的關係缺少了必要的紐帶。雖然朱棣對他依舊寵信有加,不僅命他修建武當道宮,就連給大明其他王爺頒旨,經常也是讓他作爲主使。

但是朱棣年歲已高,太子怪他沒有照顧好常寧,與他關係一般,他自然要巴結一下如今越來越勢大的太孫了。

朱瞻基原本想要把他帶在身邊,但是朱棣卻把他安排爲了第二艦隊監軍,當易信的副手。

沐昕雖然是大名鼎鼎的“沐王府”的後人,家學淵源。但是他自小其實是在京城長大,只是作爲特使去過雲南,貴州等地,沒有真正上過戰場。

他這個時候找朱瞻基,也是想要跟朱瞻基示好,聽聽朱瞻基這個主帥的意見。

見他態度放的比較端正,朱瞻基心裡還是比較舒服的,有心指點他說:“海軍艦隊初建,只是經歷了一次實驗性戰爭。易信雖然資格較老,但是缺少海軍新帥。他如今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在第二艦隊內建立自己的威信,所以姑父身爲監軍,應該維持他的威信,哪怕有不同意見,也不要當面讓他難堪。只要他立下大功,自然有你一份,就是出師不利,與你干係也不大。”

沐昕點了點頭,試探說道:“身爲一軍主帥,昕自會聽令於他,這次過去,只帶耳朵,不帶嘴巴。”

朱瞻基笑道:“當然不能僅限於此,孤這次是想一絕後患,該監督的時候,姑父還是要履行自己的責任。”

沐昕明白了朱瞻基的意思,肅立抱拳說道:“臣一定不負所托,爲殿下效犬馬之勞!”

朱瞻基笑了笑,這種話聽聽就算了,還是要看他到底稱不稱職,以後纔會決定是否重用他。

感謝新時代修仙者,額吐你哦,大隋章德公,燈火見人家,超慫的毛球,老餮出獵的打賞,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一一九章 城破第八十四章 機牀第一六三章 感激第二十二章 殺雞駭猴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一一二章 順利第一七五章 傳聞第一六零章 對馬島第一零五章 纏腳禁令第一章 迎接第九十章 技術封存第十六章 人心不定(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九十四章 社會(求推薦)第十章 囚禁第八十二章 目光第九十五章 合法財產保護第五十六章 拜見殿下第十六章 兼愛天下第八十二章 各方第四十章 遠行第一章 迎接第二二四章 實力與裝比第二章 處政第四十一章 黃金城第七十一章 反轉第十一章 各國第五章 天才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一三一章 勝利第三十一章 銀山第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一零四章 英國公回京第七十一章 目的第七章 蒙特第三十三章 抵達南洲第三十八章 柯枝第一一八章 局勢第一三五章 接連震撼第一六六章 矛盾第一七八章 最後的據點第六十八章 質問第四十七章 出兵休達第七十六章 坦白第三十六章 緣分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十八章 暗地聯絡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四十七章 繞行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一零七章 改進(新一週求推薦票)第十一章 朝議(上)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一三三章 閒聊(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三更)第一四六章 婚事第五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八十五章 電動機第四章 蒲家第五十章 交戰第二十六章 得與失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十三章 渤泥國第一四五章 計劃第二一七章 心思第五十一章 不能聲張第四十九章 迎敵第三十二章 猶豫第八十四章 火車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六十一章 見面禮第二章 家天下第一四六章 準備出征第十四章 改變的策略第一一五章 戰第二十五章 星城第四十三章 目的第九十五章 八股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第十四章 改變的策略第五十章 老人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第十九章 名與器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二二七章 家法第二十一章 白蓮教第九十三章 幼軍(加更完成)第一百章 北上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四十二章 刀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一八零章 試驗第三章 新生活第二十三章 利奧納多第二二二章 心態與進京第六章 分道
第一一九章 城破第八十四章 機牀第一六三章 感激第二十二章 殺雞駭猴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一一二章 順利第一七五章 傳聞第一六零章 對馬島第一零五章 纏腳禁令第一章 迎接第九十章 技術封存第十六章 人心不定(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九十四章 社會(求推薦)第十章 囚禁第八十二章 目光第九十五章 合法財產保護第五十六章 拜見殿下第十六章 兼愛天下第八十二章 各方第四十章 遠行第一章 迎接第二二四章 實力與裝比第二章 處政第四十一章 黃金城第七十一章 反轉第十一章 各國第五章 天才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一三一章 勝利第三十一章 銀山第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一零四章 英國公回京第七十一章 目的第七章 蒙特第三十三章 抵達南洲第三十八章 柯枝第一一八章 局勢第一三五章 接連震撼第一六六章 矛盾第一七八章 最後的據點第六十八章 質問第四十七章 出兵休達第七十六章 坦白第三十六章 緣分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十八章 暗地聯絡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四十七章 繞行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一零七章 改進(新一週求推薦票)第十一章 朝議(上)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一三三章 閒聊(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三更)第一四六章 婚事第五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八十五章 電動機第四章 蒲家第五十章 交戰第二十六章 得與失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十三章 渤泥國第一四五章 計劃第二一七章 心思第五十一章 不能聲張第四十九章 迎敵第三十二章 猶豫第八十四章 火車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六十一章 見面禮第二章 家天下第一四六章 準備出征第十四章 改變的策略第一一五章 戰第二十五章 星城第四十三章 目的第九十五章 八股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第十四章 改變的策略第五十章 老人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第十九章 名與器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二二七章 家法第二十一章 白蓮教第九十三章 幼軍(加更完成)第一百章 北上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四十二章 刀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一八零章 試驗第三章 新生活第二十三章 利奧納多第二二二章 心態與進京第六章 分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边县| 永康市| 三台县| 烟台市| 焉耆| 宿州市| 西平县| 依安县| 临夏市| 潢川县| 包头市| 东明县| 扬州市| 哈巴河县| 黔东| 濮阳市| 定兴县| 长沙县| 湄潭县| 疏勒县| 宜春市| 天台县| 韶山市| 江阴市| 城步| 苏尼特左旗| 文山县| 桃园市| 桂林市| 鹰潭市| 运城市| 喜德县| 平邑县| 泗洪县| 三都| 德化县| 壶关县| 福贡县| 海林市| 望谟县| 和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