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五十五章 宛城保衛戰(七)

人的名,樹的影,賈詡一到宛城就給諸葛亮來了個下馬威,不僅解了宛城西門的危機,更一把火燒了劉備的大營,讓劉備不得不另選地點安營紮寨。而諸葛亮在得知自己的對手變成了賈詡後,態度也不再似之前那樣輕鬆。

對“平生大敵”,不管是劉備還是諸葛亮都是十分重視的,劉協身邊的那些能人,劉備、諸葛亮自然不會放過關注。其中賈詡就是劉備、諸葛亮重點關注的人之一。

若是用一句成語來形容賈詡,那就是老謀深算。此人頗曉進退之道,精通自保之術。起初讓劉協命人“請”到身邊爲其出謀劃策,賈詡尚有幾分保留,並未將劉協視爲可輔佐之人??呻S著對劉協的瞭解,尤其是劉協力排衆議任命其爲涼州牧後,賈詡這纔算是認可了劉協這位主公。

賈詡就如同一條變色龍,十分善於融入周遭的環境當中。說直白點就是他會隨著主公的變化而隨時更改爲人處事的態度。這樣說好像有些難聽,但事實就是如此,想當初賈詡在董卓手下效命時,賈詡發現董卓行事暴虐,料定這位得勢亦不能長久,故只在牛輔帳下擔任幕僚混些錢糧度日。

若不是演義中王允誓要清算西涼軍,賈詡不會爲了自保向李傕郭汜獻計,助其擊敗呂布。而在張繡手下做事時,張繡對其言聽計從,可賈詡發現張繡亦不是可保他一生平安的明主,這纔在曹操征討張繡時勸張繡向曹操投降,只是如此又顯不出自己的能耐,這纔有了張繡降而復叛之事。至於說張繡是爲了叔母被曹操所佔憤而反叛,反正筆者是不信的。

而在“如願以償”的投入曹操麾下以後,賈詡發現曹操爲人多疑,自己多次易主,想要得其信任十分困難。於是便反其道而行之,保持低調,但曹操每每問計又言之有物,這樣一來,曹操對賈詡的意見頗爲重視,慢慢的也就開始信任賈詡。

但劉協不是曹操,來自後世的他並未學過帝王之術,在後世也不過是個窮屌絲的他沒有過過真正的貴族生活,自然也就不會有什麼貴族氣質。而到了東漢末年以後,爲了擺脫不利於自己的命運,劉協的表現在許多人眼中自然就是不似人君。

貴族氣質,帝王風範,那不是喝幾杯咖啡,吃幾頓西餐,或者讀幾本名著就能培養起來的。真正想要養出貴族風範,至少需要三代才能學會穿衣吃飯??蓜f在成爲漢天子之前,他還只是個爲養家餬口而奔忙的窮屌絲。

既然裝不像,那索性就別裝。劉協不知道該如何才能籠絡住人心不散,但他深信以誠待人這四個字。君不負我,我不負君。在對待荀彧、賈詡、趙雲、呂布這些人的態度上,劉協始終堅持一個誠字。

或許在後世,待人真誠會被人在人前尊敬,人後說傻。但在古代,在倫理道德尚未完全喪盡的時候,人們對真誠二字還是很看重的。在後世,笑貧不笑娼,而在古代,卻是笑娼不笑貧。在物質生活得到極大提高的同時,人們的道德底限似乎也在不斷髮生著變化。不能不承認,古代人的物質生活的確不如現代人豐富,但在精神層面上,現代人的確不如古代人有素質。

劉協很幸運,他選對了,以誠相待。不僅讓他得到了大批謀臣猛將的忠心,還讓他“惜才”的好名聲被世人皆知。雖然他的表現還是那樣不似人君,但卻有大批願意爲他賣命的死忠。

人,要學會藏拙,仗著身份任性妄爲,囂張跋扈的一般最後都不會落什麼好結果。而一個人也是不可能樣樣精通的,總有擅長的和不擅長的,適當的將表現的機會讓給下屬,這也是作爲一名領導者必須要學會的一門本事。你樣樣精通,英明神武,那還要手下做什麼?隨便找一幫應聲蟲帶著去打天下不就好了。可那樣現實嗎?

劉協從不敢小瞧古人的智慧!別看在後世看書本的時候覺得古人用計也就那麼回事,可旁觀者清,我們都是站在上帝的角度觀看這件事,自然可以看到許多當事者無法所知的事情。就好比上當受騙,騙術也就那麼些,沒上當之前不當回事,等上當後再想就會後悔,暗罵自己當時怎麼就那麼傻,是一個道理,當局者迷。

劉協所知道的歷史走向,現如今已經完全失去了任何的參考價值,劉協現在所能依靠,就是那些先期被他招攬到麾下的能人。對於沒有招攬到諸葛亮一事,劉協有些遺憾。但也僅僅是遺憾,演義裡的諸葛亮被形容成智多近乎妖,但通過與司馬懿、龐統等人的閒聊,劉協發現諸葛亮其實也沒有歷史上所描述的那樣完美。在擁有了賈詡、荀彧、司馬懿、龐統等在智略上不輸甚至超過諸葛亮的這些謀臣以後,劉協對諸葛亮的渴望自然也就不會那麼強烈。就和對待爲曹操效力的郭嘉一樣,劉協除了感到有些遺憾外,也沒覺得還有什麼。

沒有王霸之氣就別學旁人亂抖,那容易被人誤會是犯病的前兆。劉協沒有打算被人當病人看待,更不清楚究竟該如何做纔算是有個皇帝樣。但他清楚,一天到晚就知道說這個講那個的,基本上都是閒人。所不同的只不過是有的是忙完了正事才閒著,有的是從頭到尾就一直沒事才閒著。

是非功過皆由後人評說。但現在,劉協要活在當下,做好自己,做自己認爲該做的事。至於後世的評價,反正就是想聽也聽不到,愛說說去唄。

爲了對付郭嘉,在陳留留下了龐統;爲了對付周瑜,在汝南留下了陸遜;爲了對付諸葛亮,劉協派出了李儒。原本劉協是想讓李儒躲在幕後搞風攪雨,不給劉備一統荊州後來找自己麻煩的機會,卻不想荊州的劉表是那麼倒黴,偏偏在這時掛了,李儒也不得不走上前臺。而李儒在遇刺身亡以後,劉協不得不更改原定的人員安排,調賈詡去對付諸葛亮。

這幾路應對,劉協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拖延時間。如今這天下算上劉協自己,能夠完成一統大業也就五方勢力,原本劉表也算是一方,可現在他掛了,荊州成了劉備的地盤,劉備自然也就取代了劉表的位置。

五方勢力,若是讓劉協獨立面對四方聯軍,還真是有些吃力。但若是這四方聯軍並沒有兵和一處,那就等於是給了劉協逐個擊破的機會。而劉協目前在做的,就是讓賈詡、龐統等人先拖住除河北袁熙以外的三路諸侯,而他自己則帶著精兵猛將先破了袁熙,然後再繼續收拾下一個諸侯。

任何計劃,都必須要符合當前的形勢,一旦形勢出現了變化,計劃也要進行相應的變化。原本劉協這次出兵的目的是對付曹操,可隨著河北、江東的相繼出戰,原先的計劃自然也要有相應的更改。

如今劉協就正帶著手下的精兵猛將攻打河北袁熙的大營,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先將河北袁熙打回老家去。面對漢軍的猛烈攻勢,袁熙叫苦不迭,手下謀士田豐與沮授苦思應敵之策,可面對漢軍實打實的攻擊,二人一時還真是一籌莫展。

“公與,你在長安待過,可知如今朝廷到底有多少兵馬?”田豐問重歸河北的沮授道。

沮授聞言苦笑道:“元皓,我怕我說了你可能不信。”

“公與先生,不妨先說說?!币慌缘脑趼牭结嵴f道。

“好,既然主公想聽,那沮授就說,不過這些也多是沮授道聽途說,具體是否真如此,那沮授也不敢保證?!?

“公與先生請講?!?

見袁熙這樣說,沮授只好說道:“沮授在長安時並未被漢軍苛待,除了有些地方不能去外,大部分時候只要不是獨自出門,都可以出去走動。而我所知的漢軍底細,也是從長安百姓的閒談中所得。如今的漢軍並不是採用徵兵制,而是使用募兵制,但在募兵制之外,還有個郡兵制?!?

“募兵制?漢軍的治下能夠招募到如此多的青壯?”田豐有些不信,爲了爭天下,現如今哪個諸侯不是採用徵兵制,唯獨朝廷不一樣?

“元皓,你還別不信,在長安還真有不少人想當兵卻當不上。當然我也知道你爲何不信,可我要告訴你,你錯了,你並不知道朝廷對待兵卒的待遇,所以纔會對此有所懷疑。在朝廷治下,不是什麼人都有資格當兵的,但凡通過募兵招到的新兵,都必須先入營訓練半年,待通過考試之後纔會被分配進不同的部隊繼續訓練。漢軍的正規軍只負責兩件事,一是訓練,二就是打仗,其他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他們去管。”

“那怎麼還有許多人想要當兵?”田豐不解的問道。

“因爲待遇好啊。一個五口之家,只要有一人當兵,那全家就可以得到溫飽,並且還能夠優先分到良田。至於當兵的人在軍中除了平日的戰技訓練,還會安排讀書識字。即便是傷殘的兵卒,在戰後也不會只發一點遣散費就散手不管,這部分人朝廷會將其安排去地方擔任村長或者捕快,有一些更是能夠被推薦擔任各地負責訓練郡兵的教頭。元皓,如今大漢的募兵制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一條龍服務,只要你進了正規軍,那就一生有靠,你說在這樣的情況下,漢軍的將士怎麼會不賣命?!本谑诳嘈χ鴨柼镓S道。

“公與先生,那你看我們河北是否也可以學習一下?”袁熙出聲問道。

“主公,沮授覺得,我們河北想要效仿是有些困難的?!?

“爲什麼?”袁熙不解的問道。

“主公,想要維持這種對待兵卒的態度,必須要有大量錢財的支持,而我們河北……”沮授雖然沒有繼續往下說,但袁熙已經明白了,河北地大物博,但財富卻多掌握在世家手中。

“那劉協又是怎麼做到的?”袁熙有些不服氣的問道。身邊都是自己人,袁熙也就不需要維持在外人面前的漢室忠臣形象了。

“他重視商人,不僅自己經商,還向商人承諾只要商人遵守法紀,他就保證商人的財產不會無故遭人掠奪。而商人最怕什麼?還不就是怕辛苦積攢的財富被人搶走。如今他公然站在商人背後爲其撐腰,這些商人自然上趕子去送錢,害怕這個公平對待他們的朝廷垮臺。再加上朝廷如今控制了西域,當年的絲綢之路得以重開,財富自然也就源源不斷的流進了他的腰包?!?

“嗯咳……公與,還是說說漢軍的兵制吧。方纔你說了募兵制,那郡兵制又是怎麼回事?”田豐擔心沮授說多了影響袁熙的信心,輕咳一聲打斷道。

被田豐這麼一提醒,沮授頓時醒悟過來,順著田豐的話說道:“要說起郡兵制,那就有一好比,募兵制保證了漢軍的戰力,而郡兵制則保證了漢軍的兵源。但凡朝廷治下的各地郡縣,只要是適齡的男子,每年都有一段時間進入軍營接受訓練。”

“那郡兵的待遇如何?”袁熙插嘴問道。

“自然不能與漢軍的戰兵相提並論,但朝廷除了通過募兵制選拔兵員外,大部分兵員都是自各地郡兵中挑選而出。這些郡兵農忙時在田間勞作,但等到農閒時,則被集中到軍營接受訓練。其中表現優異的人,則會被當地軍官推薦到正規軍去。原本農閒時也無所事事,但進入軍營卻可以多掙一份錢糧,而且還可以免去自家的徭役,自然也就不會有人不願去了。”

“那朝廷就不擔心需要徵發徭役的時候人數不夠嗎?”田豐皺眉問道。

“元皓,你忘了,朝廷有錢啊,但凡需要用到徭役,朝廷都會出錢僱人,而不是再像過去那樣無償勞作。”沮授苦笑道。

田豐聽後鬱悶的嘆了口氣,不比不知道,越比越是沒信心了。這當今天子不似人君,怎麼盡幹破壞規矩的事情?

沮授看到田豐的表情就知道田豐心中所想,又是一陣苦笑後才說道:“元皓,別驚訝,這些事在朝廷治下已經變得很平常,屬於衆所皆知?!?

“難道就沒有人反對過?”田豐不信的問道。

“有啊,那些世家一開始倒是表示過反對,但等當今天子承諾帶著他們一起發財以後,他們就保持沉默了。”

“???怎麼可能?”

“怎麼不可能?元皓,你也是大家出身,我問你,想要維持一個家族的日常開銷,光靠那些田地是否足夠?”

“呃……不夠?!?

“那不就結了。但凡是世家,都有各自所掌握的商隊,只不過以前是偷偷摸摸唯恐被人知道。但在天子公然支持經商以後,世家也就可以光明正大的經商了,不必再擔心會被人瞧不起。”

“怎麼不會被人瞧不起?”田豐有些不信。

“國無農則不穩,國無兵則不安,國無工則不強,國無商則不富。只要商人經商遵紀守法,就不用擔心會被人輕賤,因爲有劉協說的前面那番話替他們撐腰?!?

“農、兵、工、商……士哪去了?”田豐算了算,納悶的問道。

“士……用劉協的話說自然是集中在朝廷,爲大漢的強盛出謀劃策?!?

“……他的意思是不爲朝廷效力的都不算士?”

“這個我就不清楚了?!?

“難道他就不怕得罪天下士人?”

“他爲何要怕?太學可以爲其提供足夠的官員。元皓,禮下於人必有所求,可若是無所求,那他又何需在意那些與他作對的士人?”沮授又一次苦笑搖頭道。

“……大漢怎麼出了這麼個妖孽?”田豐憋了半天氣,憋出這麼一句。

……

“哎呀~你幹什麼?”司馬懿冷不防叫劉協暗算,不由怒問道。不怪司馬懿發怒,換誰突然叫人把脖子扭到一百八十度都會生氣。

“聽人說你有狼顧之像,我試試看?!眲f笑著解釋道。

司馬懿聽了卻笑不出來,狼顧之像,這可不是什麼好話,但凡擁有此像者,皆有噬主的可能。

“主公,我……”

“不必解釋,我從來就不信這個?!?

“啊?主公不信。”

“對呀,用相貌分辨一人好壞,這事本來就不靠譜嘛。仲達,你可知商紂王和周文王?”

“屬下知道?!?

“據說商紂王長得一表人才,相貌堂堂,可你能想到他會幹出剖腹驗子,砸骨驗髓的混賬事嗎?而周文王的長相卻恰好與商紂王相反,長得一副兇惡之像但卻是一位仁君。所以說這以貌取人不靠譜,我是不信的?!?

“……主公爲何好端端的說起這個?”司馬懿納悶的問道。

“這不是最近長安有人造謠說什麼狼顧之像不好嘛,我怕你知道之後胡思亂想,所以提前給你安安心?!?

“……除了諸葛孔明,沒人會造這個謠?!彼抉R懿聽後想了想,咬牙切齒的恨聲說道。

第一百六十七章 曹操思退第二百零八章 小勝一場第一百一十四章 潼關攻防戰(十六)第二百四十二章 有恃無恐第十三章 有賊來襲第八十二章 曹劉開戰第三十九章 陰謀第二百零八章 小勝一場第一百五十七章 取捨第八章 盧植舉賢第二百九十七章 撿到條大魚第三百零四章 孫家內訌第四十三章 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第八十六章 袁紹入青州第一百四十五章 虎父犬子第三十章 殺!殺!殺!第五十一章 瞧病第二百三十三章 禮尚往來第二百四十四章 蒼蠅不叮無縫蛋第一百七十六章 驕傲的將軍第二百三十八章 窩裡鬥第二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好有壞第六章 閉門羹第一百四十九章 宛城保衛戰(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輕重緩急第三百一十二章 劉備的反常第一百九十六章 以命換命第七章 柳暗花明第一百六十三章 江東隱憂第一百六十二章 虛虛實實第五十七章 宴無好宴第一百一十三章 潼關攻防戰(十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裝神弄鬼第一百三十八章 斬首行動第二百七十七章 探親第五十九章 回長安第三十七章 困鬥第一百六十九章 前堵後截第一百四十五章 虎父犬子第二百二十章 戲精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二百三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二百六十九章 防人之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烏龍第一百四十九章 宛城保衛戰(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宛城保衛戰(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探親第一百九十三章 孤注一擲第九十一章 袁紹發難第二百九十一章 疑心第二百三十八章 窩裡鬥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個都別想跑第八十章 袁術敗亡第二百三十八章 窩裡鬥第十三章 有賊來襲第二百零七章 陸遜的算計第四十八章 活學活用第二百七十二章 袁氏落幕第二百四十三章 有意北伐第二百八十七章 禍水西引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爲所動第一百九十四章 無禮第二十四章 賺錢第十三章 有賊來襲第七十八章 五路攻袁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八十四章 蔡瑁第七十章 隱患第二百三十八章 窩裡鬥第三百一十二章 劉備的反常第十一章 實言相告第一百四十六章 實力至上第七十章 隱患第一百九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十四章 狡兔三窟第一百六十二章 虛虛實實第九章 常山趙子龍第一百零七章 潼關攻防戰(九)第一百一十三章 潼關攻防戰(十五)第十二章 甄家有約第二百二十九章 逃婚第四十七章 關中獨好第二百三十二章 夢想第十七章 安排第二百七十九章 戰備第二百零六章 水軍陸戰隊第二百八十六章 戰書第一百零九章 潼關攻防戰(十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三百一十六章 寧死不降第二百四十三章 有意北伐第二百五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九章 常山趙子龍第二百四十三章 有意北伐第二百六十章 該幹嘛幹嘛第三百一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二百九十三章 罪己詔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降
第一百六十七章 曹操思退第二百零八章 小勝一場第一百一十四章 潼關攻防戰(十六)第二百四十二章 有恃無恐第十三章 有賊來襲第八十二章 曹劉開戰第三十九章 陰謀第二百零八章 小勝一場第一百五十七章 取捨第八章 盧植舉賢第二百九十七章 撿到條大魚第三百零四章 孫家內訌第四十三章 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第八十六章 袁紹入青州第一百四十五章 虎父犬子第三十章 殺!殺!殺!第五十一章 瞧病第二百三十三章 禮尚往來第二百四十四章 蒼蠅不叮無縫蛋第一百七十六章 驕傲的將軍第二百三十八章 窩裡鬥第二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好有壞第六章 閉門羹第一百四十九章 宛城保衛戰(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輕重緩急第三百一十二章 劉備的反常第一百九十六章 以命換命第七章 柳暗花明第一百六十三章 江東隱憂第一百六十二章 虛虛實實第五十七章 宴無好宴第一百一十三章 潼關攻防戰(十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裝神弄鬼第一百三十八章 斬首行動第二百七十七章 探親第五十九章 回長安第三十七章 困鬥第一百六十九章 前堵後截第一百四十五章 虎父犬子第二百二十章 戲精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二百三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二百六十九章 防人之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烏龍第一百四十九章 宛城保衛戰(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宛城保衛戰(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探親第一百九十三章 孤注一擲第九十一章 袁紹發難第二百九十一章 疑心第二百三十八章 窩裡鬥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個都別想跑第八十章 袁術敗亡第二百三十八章 窩裡鬥第十三章 有賊來襲第二百零七章 陸遜的算計第四十八章 活學活用第二百七十二章 袁氏落幕第二百四十三章 有意北伐第二百八十七章 禍水西引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爲所動第一百九十四章 無禮第二十四章 賺錢第十三章 有賊來襲第七十八章 五路攻袁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八十四章 蔡瑁第七十章 隱患第二百三十八章 窩裡鬥第三百一十二章 劉備的反常第十一章 實言相告第一百四十六章 實力至上第七十章 隱患第一百九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十四章 狡兔三窟第一百六十二章 虛虛實實第九章 常山趙子龍第一百零七章 潼關攻防戰(九)第一百一十三章 潼關攻防戰(十五)第十二章 甄家有約第二百二十九章 逃婚第四十七章 關中獨好第二百三十二章 夢想第十七章 安排第二百七十九章 戰備第二百零六章 水軍陸戰隊第二百八十六章 戰書第一百零九章 潼關攻防戰(十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三百一十六章 寧死不降第二百四十三章 有意北伐第二百五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九章 常山趙子龍第二百四十三章 有意北伐第二百六十章 該幹嘛幹嘛第三百一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二百九十三章 罪己詔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滦南县| 凤冈县| 绥德县| 绥棱县| 濉溪县| 华安县| 镇江市| 武强县| 平顺县| 扎兰屯市| 宝山区| 连南| 邢台市| 新晃| 张家界市| 尤溪县| 清徐县| 永州市| 牡丹江市| 历史| 许昌市| 宽城| 金华市| 南宁市| 札达县| 饶河县| 凤冈县| 贵南县| 怀宁县| 建水县| 宣化县| 莲花县| 尼木县| 大理市| 铜川市| 佛坪县| 青海省| 马公市| 博乐市| 西充县| 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