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章 盧植舉賢

像盧植這類人,往往視名聲比自己的性命都重要。他可以視富貴榮華如糞土,唯獨不能容忍自己的名聲有污。劉備是在盧植這裡有前科的,劉協只是隨口一提,盧植卻聽到心裡去了。當年他就不怎麼喜歡這個喜好奢華,愛慕虛榮的弟子,現在一想到日後自己有可能受他連累害得自己最看重的名聲有損,盧植與平常人一樣首先想到的就是撇清關係。

不過盧植就是盧植,與劉備劃清界限的這個念頭也是一閃即過,不管劉協的擔心是否會在將來成真,但眼下,劉備並未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自己無故將其逐出師門,理虧的是自己。而且由劉備這個弟子,盧植又想到了另一個弟子公孫瓚。

盧植收的弟子無數,但最有出息的卻只有這兩個,而其中的佼佼者,當屬公孫瓚。只是此時的公孫瓚卻叫盧植感到失望了。倒不是自己生病之後公孫瓚沒有前來探望之故,而是盧植髮現昔日讓自己看重的公孫瓚如今也變得如袁紹之流,變成了大漢的一路諸侯。

自被董卓趕出長安以來,盧植就沒有停止過尋找可以幫助漢室重振的忠臣,首先被盧植選中的,就是公孫瓚。只是很可惜,公孫瓚的反應叫盧植失望。隨後盧植又看了袁紹,結果發現袁紹也不是個東西,將自己奉爲上賓,也不過是想要藉助自己的名頭招攬河北英才。反倒是如今自領兗州牧的曹操,讓盧植感到還有那麼一點忠漢之心。只是曹操如今兵微將寡,自顧不暇,自然也就指望不上。

聽說董卓被誅的消息以後,盧植原本是打算啓程回長安的,只是身體卻不爭氣,偏偏在這時病了。萬萬沒想到劉協竟然會輕身犯險,出現在上谷,而且是來探望自己,盧植說不感動那是不可能的。也爲了回報這份感動,盧植決心在自己離開人世之前,儘量多爲劉協多招攬幾個可用之人。

劉協就這麼留在了盧家,盧家雖窮,可劉協有錢啊,所以吃飯問題絲毫不需要盧家操心。而劉協也不願意整日裡無所事事,每日聆聽盧植教誨,讓劉協感到收穫頗多。盧植是大儒,那學問自然沒得說,而久經宦海的閱歷也不是劉協可比,在盧植的傾囊相授下,劉協決意拜盧植爲師,而盧植欣然接受,並且決定大辦。

師父有事,弟子服其勞,而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那都不是問題。選定了一個黃道吉日,劉協拜師盧植這件事就在上穀風風光光的辦了起來。說是大辦,其實盧植所宴請的客人也不是很多。其中最讓劉協沒想到的兩位客人,一位是劉協的師兄公孫瓚,另一位則是劉協做夢也沒想到的人,竟然是荀彧。

打發走了那些不相干的客人,盧植單獨留下了公孫瓚與荀彧。

“伯珪,爲師有一事相托。”盧植對公孫瓚不需要客氣,公孫瓚也不覺得彆扭,或者說盧植要真的跟公孫瓚客客氣氣,公孫瓚反倒會感到無所適從。聽到盧植的話,公孫瓚立刻答道:“老師有何吩咐?”

“這是你師弟,不日就要返回長安,只是如今兵荒馬亂,他身邊護衛甚少,伯珪可否派些人沿途保護他的安全。”盧植一指旁邊的劉協對公孫瓚說道。此時劉協並未泄露自己的真實身份,對外還是用著王允族侄這個假身份,公孫瓚雖然並不認識劉協,但恩師開了口,而且如今公孫瓚人馬數萬,拿出個一二百人也不叫事。

“伯珪,莫要拿普通士卒頂數,人貴精而不在多。”盧植不放心的叮囑公孫瓚道。

“老師放心,弟子爲小師弟挑選的,必是軍中精銳?!惫珜O瓚聞言連忙保證道。一旁的劉協見狀也是不失時機的拱手一禮,“多謝師兄。”

“師弟不必客氣。老師,若是沒有別的事吩咐,弟子這就回去了,最遲後日,送與小師弟的二百人就會前來報到?!?

“嗯,你去吧。”盧植也沒跟公孫瓚客套,微微點頭,劉協見狀連忙起身替盧植將公孫瓚送出了盧家。臨別之際,公孫瓚隨口詢問劉協道:“師弟,你來自長安,如今長安情況如何了?”

“小弟離開長安之前局勢還算穩定,只是不知這幾個月是否出現了變故。師兄不知,那西涼軍如今雖被朝廷哄去了隴西,但保不齊李傕郭汜什麼時候就會回過味來,而呂布又非是值得信賴之人。一句話來概括,長安如今內憂外患?!?

“嗯……師弟,將來若是事有不協,你可來爲兄這裡,你我師出同門,日後還要多親近親近纔是。”公孫瓚點了點頭,對劉協說道。

“師兄放心,若是長安不可守,小弟會勸說聖上來幽州暫居?!?

“嗯,如此爲兄就放心了?!惫珜O瓚不是笨蛋,他自然也曉得手掌大義的好處,雖說長安與幽州中間隔著萬水千山,可也不能因爲這點距離就一聲不吭。世事難料,萬一眼前這個便宜師弟真的說動漢帝來幽州暫居,別的不說,單是正在與自己交兵的袁紹,他就會有所顧忌。

шшш ●TTκan ●C ○

送走了公孫瓚,劉協回到盧植的書房,剛一進門,就發現荀彧看自己的眼神似乎有些不對勁,看了看自己周身上下,沒發現有什麼不妥之處,劉協便開口相詢。荀彧並未回答,反而語重心長的對劉協說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聖上魚龍白服,沿途若是遇上好歹,置大漢正統於何地?”

劉協聞言一愣,再看盧植衝他微微點頭,便明白自己在送公孫瓚出去的時候盧植已經把自己的真實身份告訴了荀彧。一想到荀彧在歷史上所留下的評價,劉協稍微沉吟了片刻,這纔開口對荀彧說道:“漢室勢微,身爲劉姓後人,自然不能坐視江山淪喪。劉協年紀雖小,但同樣也有顆想要恢復漢室昔日榮光的心。更何況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昔日高祖起於草莽,光武奮起於南陽,劉協雖是不肖子孫,也不願墮了祖宗的名聲?!闭f到這裡,劉協停頓了一下,見荀彧並無不悅之色,這才繼續說道:“只是劉協終歸人小力微,朝中羣臣雖有忠心,但畢竟多以年邁,劉協想要重振漢室,離不開文臣武將的輔佐,可如今這天下,這已不是昔日朝廷一封聖旨便可將賢才徵辟入朝之時,爲表誠意,劉協也不得不親自登門。荀先生,既然盧師將我身份告知於你,想必先生也是可信之人,只是不知劉協是否有幸,能得先生相助,重振漢室?!闭f道這,劉協對著荀彧深施一禮,久久沒有起身。

荀彧神色複雜的望著劉協,從本心出發,他此時已經被劉協的話給說動了。之前劉協在與盧植閒談時,就已經將自己在誅董之後的一系列打算告訴了盧植,而通過盧植的轉述,荀彧對劉協的種種做法也是心知肚明。也正是因爲清楚明白劉協做那些事的用意,荀彧此時才感到有些左右爲難。

“袁紹非是可成大事之人!”這是好友郭嘉在離開之前對荀彧說的話。想當初二人先後來了河北,只是在與袁紹接觸了一段時間之後,郭嘉、荀彧就發現袁紹此人行事優柔寡斷,外寬內忌,不是他們理想中的明主。郭嘉前段時間藉助離開,荀彧原本跟郭嘉說好日後在曹操那裡再見,可現在盧植忽然插了這麼一手。

荀彧是希望漢室再興的,但爲了家族的利益,投不投曹操,又讓荀彧猶豫不定。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碗裡!這是世家爲了保證家族利益常用的一種手段。袁紹這裡即便沒有了自己,尚有荀湛在此,而荀攸本就在朝中任職,留給荀彧的選擇並不多。至於像什麼袁術、劉表、陶謙之流,在荀家的眼裡根本就不是能成大事之人,自然也就不會在這些人身上浪費時間。

“文若,你不是一直想要看到漢室中興嗎?眼下有一個機會可以讓你親自參與其中,你還在猶豫什麼?”盧植緩聲問荀彧道。

“聖上,不知在您眼中,黃巾賊是什麼人?”荀彧看著劉協問道。

劉協沒想到荀彧會這樣問,想了想後答道:“他們都是可憐人,雖然罪無可恕,但卻情有可原?!?

“罪無可恕……情有可原……不知聖上爲何這樣說?”荀彧反覆唸叨了幾遍,問劉協道。

“罪無可恕,是指他們造了反,對大漢來說他們是反賊。而說他們情有可原,其實四個字就可以概括,那就是官逼民反。朝廷不給百姓活路,百姓爲了求活,除了造反還能怎麼辦?其實要說太平道造反是受張角兄弟蠱惑,倒不如說是被朝廷逼出來的。若是百姓人人有飯吃,有衣穿,又有幾個人會昏了頭的去幹誅九族的事情?!?

“那聖上打算如何處置那些黃巾餘孽?”荀彧又問道。

“既然錯不在百姓,那朝廷自然不該再追究百姓所謂的罪責。只要他們願意重新成爲漢家子民,朝廷既往不咎不說,還會分發他們土地,讓他們有衣穿,有飯吃?!?

“……聖上說得輕巧,可知若是想要施行起來,卻是困難重重?!避鲝獡u頭輕笑道。

“所以我才需要像荀先生這樣的賢良輔佐呀,漢室中興這條路荊棘遍佈,還請先生陪我劉協一同走下去。”劉協說到這,對著荀彧又是深施一禮。

看著再次向自己行大禮的劉協,荀彧心裡輕嘆一聲,暗道這回只能對不住自己那至交好友郭嘉了,“荀彧拜見主公?!?

聽到自己夢寐以求的回答,劉協大喜,急忙雙手相攙,扶起了荀彧說道:“荀先生快快請起,我得荀先生,如周文王得姜尚,漢高祖得子房。”

“主公過譽了?!避鲝t虛的說道。

能夠得到荀彧的投效,讓劉協欣喜若狂,這荀彧可不是一般的牛人,而且更重要的是,這位忠心漢室,劉協用起來可以放一百二十個心。

“主公,不知如今長安現狀如何?”一旦做出了決定,荀彧倒是很快就進入了角色,立刻詢問劉協己方勢力的詳情。劉協也不隱瞞,將長安如今的情況一五一十的告訴了荀彧,順便還將自己的計劃也告訴了荀彧。

對劉協與民生息,韜光養晦的打算,荀彧很是贊同。荀彧不是迂腐之人,現如今大漢諸侯並立的現狀他是心知肚明。而劉協能夠如此認清自己所處的環境,讓荀彧感到很欣慰。做臣子的最擔心的不是對手有多強大,而是自家的領導不懂還瞎指揮。雖說劉協打算以封王換去漢中作爲屯糧之地的讓荀彧感到不妥,但渡過眼前的難關纔是緊要,旁的可以以後再考慮不遲。

“荀先生放心,不管是劉益州還是劉荊州,他二人都不足爲慮,因爲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弱點。”劉協察言觀色,見說到封王一事的時候荀彧眉頭爲皺,立刻解釋道。

“願聞其詳?!避鲝桓信d趣的問道。

“這二人雖然都是人傑,可惜他們的子嗣卻都不怎麼樣,正好印證了那句成語,虎父犬子。而且劉益州與劉荊州的年歲都已經不小,尤其是劉益州,我聽說他如今重病纏身,一旦這二人不在人世,益州、荊州遲早還是會回到朝廷的手中。”

“……不知聖上有何辦法讓二劉的後人將益州、荊州乖乖的奉還朝廷?”

“大漢的推恩令,似乎一直都沒有失效吧?”劉協微笑著答道。

聽到劉協的回答,荀彧笑了,一旁的盧植同樣也欣慰的點頭微笑。不怕聖上詭計多端,就怕聖上昏庸無能。從劉協的言談中,無論是盧植還是荀彧,都看到了漢室中興的那麼一丁點希望。

一夜長談,直到管家讓人送來早飯,劉協等人才驚覺已經天亮。不管是劉協還是荀彧、盧植,都沒有感到有多少疲憊之感,反倒是有種意猶未盡之意。通過這一夜長談,荀彧對大漢的未來算是有了一點信心,而盧植也像是放下了一樁心事。

伺候著盧植上牀就寢,劉協將荀彧送出了盧家。人多嘴雜,此處也不是長安,荀彧爲免引人生疑,在外面並不稱呼劉協爲主公,而是以公子相稱。

“公子請回吧,待荀彧返回家中料理一下家事,就會自行前往長安?!?

“如此荀先生一路保重,我還要在路上耽擱一些時日,說不定等先生到了長安時,我還沒有回去,還請先生能夠耐心等待一段時日?!?

在外人眼中,這就是平常的送客,只有劉協跟荀彧這對當事人的心裡才明白,二人再次相逢的地點,將會是在大漢的長安。

送走了荀彧,劉協也感到有些睏意,跟郝昭等人打了聲招呼,便回屋補覺,一直睡到天近傍晚,這才醒轉,從管家口中得知盧植有事相召。

“下回再有這事直接叫醒我,莫要耽擱。”劉協匆匆洗漱了一番,交代了郝昭一聲後便急忙趕到盧植的房中。

“盧師,弟子貪睡了些,還請盧師責罰?!眲f一進門就向盧植認錯道。

“呵呵……你正是貪睡的年紀,一夜未睡,睡得沉些也是情有可原?!北R植聞言笑著說道,聽得站在門外的管家暗暗吐了吐舌頭。跟隨老主人這麼些年,什麼時候見他對待弟子如此寬容過,也由此管家暗暗告誡自己,千萬不能怠慢了自家主人所收的這位關門弟子。

“盧師,不知有何事吩咐弟子?”

“爲師方纔想起一事,你雖得了荀文若相助,可終歸單薄了,可惜爲師所教的那些弟子中就沒有幾個爭氣的,爲師就不推薦與你了,倒是爲兄的師弟鄭玄,那倒是個擅長教書育人的。爲師這裡有書信一封,你找機會讓人送去他那裡,想必他不會駁了爲師這點薄面?!北R植說著遞給劉協一封書信。

這年頭雖然紙張尚不流行,但寫信也並非只能用竹簡,書寫在白娟之上那也是一種方法。手裡捧著盧植剛剛寫完沒多久的書信,劉協感動的有點想哭。自來到這個時代,盧植是他遇到的第一個全心全意爲他著想的人,王允雖然主持了誅董的大事,可劉協卻始終覺得王允如此做是存了私心。而盧植,則是不摻雜任何私心的幫助劉協,這二者之間的差別高下立判。

“劉協多謝恩師照拂?!眲f雙膝跪地,對盧植大禮參拜。這種行爲不合禮數,但劉協卻覺得盧植受自己這一拜當之無愧。

一個好漢三個幫,劉協明白單靠荀彧一個人是玩不轉政事的,與其找那些不知根底的幕僚,倒不如去找鄭玄那裡碰碰運氣。正所謂名師出高徒,相信以鄭玄的才學人品,所教授出來的人想必也不會是平庸之輩。

得了盧植的親筆書信,劉協二話不說就派郝昭帶人前往青州,自己則繼續留在盧家等候自己那位便宜師兄公孫瓚要送給他的二百人馬。

……

“小的趙雲,見過公子?!甭牭絹砣俗詧竺?,劉協差點以爲自己聽錯了。

第二章 封侯第三百零三章 頑強的沙摩柯第二百九十章 嚇唬人第一百零三章 潼關攻防戰(五)第二百二十章 戲精第一百八十九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一百七十三章 摟草打兔子第五十八章 小波折第二百八十四章 人心第五章 訪賢去第三十三章 反目第一百三十一章 河北亂起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個都別想跑第二百零四章 江東水軍第一百一十四章 潼關攻防戰(十六)第二百九十八章 全面出擊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仇報仇第二百四十五章 教子第八十三章 一夜回到解放前第一百九十章 備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談判過後多是非第六十八章 伏家第七十二章 發難第二百三十三章 禮尚往來第八十四章 蔡瑁第一百八十九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二百零六章 水軍陸戰隊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退第一百二十一章 河北三分第二百五十八章 引狼入室第二百二十一章 見聞第七十一章 應對第二百五十二章 都想做漁翁第三十九章 陰謀第二百二十六章 選秀風波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四十章 處置第二百三十六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二百一十九章 兄弟第二百二十二章 郭奉孝第一百四十一章 兵貴神速第五十章 條件第一百八十四章 水鏡書院第二百九十九章 過分的美人計第二百二十章 戲精第一百五十八章 河北思退第二百一十四章 殘酷現實第一百七十三章 摟草打兔子第二百三十章 滯銷貨第三百一十章 勸人要有技巧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部鮮卑的末路第二百四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二十九章 兄弟閱牆第一百零九章 潼關攻防戰(十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孤注一擲第二百五十二章 都想做漁翁第二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一百三十二章 袁曹交兵第三十三章 反目第二百四十一章 鮮卑來使第八十五章 曹操的要求第一百五十七章 取捨第三百一十四章 先下手第一百零六章 潼關攻防戰(八)第三十六章 內亂第四十五章 送行第一百三十四章 沒人是笨蛋第二百一十二章 攻心爲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各有志第六十八章 伏家第一百九十章 備戰第二百六十章 該幹嘛幹嘛第二百九十九章 過分的美人計第二百四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二百三十二章 夢想第二百五十二章 都想做漁翁第一百七十四章 張飛鬥馬超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降第一百四十五章 虎父犬子第三章 人貴自知第二百一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八十章 華容道第五十二章 多事之年第七章 柳暗花明第八十九章 下邳易主第一百零四章 潼關攻防戰(六)第七十一章 應對第三百一十五章 建鄴城破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東有事第二百二十章 戲精第二百零五章 詐第一百三十五章 汝南剿匪記第八十四章 蔡瑁第一百六十二章 虛虛實實第二百四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一百三十二章 袁曹交兵第一百八十章 華容道第八十九章 下邳易主第三十九章 陰謀第三百一十四章 先下手
第二章 封侯第三百零三章 頑強的沙摩柯第二百九十章 嚇唬人第一百零三章 潼關攻防戰(五)第二百二十章 戲精第一百八十九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一百七十三章 摟草打兔子第五十八章 小波折第二百八十四章 人心第五章 訪賢去第三十三章 反目第一百三十一章 河北亂起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個都別想跑第二百零四章 江東水軍第一百一十四章 潼關攻防戰(十六)第二百九十八章 全面出擊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仇報仇第二百四十五章 教子第八十三章 一夜回到解放前第一百九十章 備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談判過後多是非第六十八章 伏家第七十二章 發難第二百三十三章 禮尚往來第八十四章 蔡瑁第一百八十九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二百零六章 水軍陸戰隊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退第一百二十一章 河北三分第二百五十八章 引狼入室第二百二十一章 見聞第七十一章 應對第二百五十二章 都想做漁翁第三十九章 陰謀第二百二十六章 選秀風波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四十章 處置第二百三十六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二百一十九章 兄弟第二百二十二章 郭奉孝第一百四十一章 兵貴神速第五十章 條件第一百八十四章 水鏡書院第二百九十九章 過分的美人計第二百二十章 戲精第一百五十八章 河北思退第二百一十四章 殘酷現實第一百七十三章 摟草打兔子第二百三十章 滯銷貨第三百一十章 勸人要有技巧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部鮮卑的末路第二百四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二十九章 兄弟閱牆第一百零九章 潼關攻防戰(十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孤注一擲第二百五十二章 都想做漁翁第二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一百三十二章 袁曹交兵第三十三章 反目第二百四十一章 鮮卑來使第八十五章 曹操的要求第一百五十七章 取捨第三百一十四章 先下手第一百零六章 潼關攻防戰(八)第三十六章 內亂第四十五章 送行第一百三十四章 沒人是笨蛋第二百一十二章 攻心爲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各有志第六十八章 伏家第一百九十章 備戰第二百六十章 該幹嘛幹嘛第二百九十九章 過分的美人計第二百四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二百三十二章 夢想第二百五十二章 都想做漁翁第一百七十四章 張飛鬥馬超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降第一百四十五章 虎父犬子第三章 人貴自知第二百一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八十章 華容道第五十二章 多事之年第七章 柳暗花明第八十九章 下邳易主第一百零四章 潼關攻防戰(六)第七十一章 應對第三百一十五章 建鄴城破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東有事第二百二十章 戲精第二百零五章 詐第一百三十五章 汝南剿匪記第八十四章 蔡瑁第一百六十二章 虛虛實實第二百四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一百三十二章 袁曹交兵第一百八十章 華容道第八十九章 下邳易主第三十九章 陰謀第三百一十四章 先下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东县| 西华县| 乌兰县| 增城市| 玛沁县| 定远县| 宁阳县| 东港市| 台州市| 永泰县| 凤冈县| 靖西县| 陆川县| 泗阳县| 马山县| 通许县| 左权县| 江西省| 明光市| 宁晋县| 揭西县| 阜康市| 乐昌市| 商洛市| 任丘市| 巴东县| 长宁县| 黄陵县| 绥滨县| 南乐县| 宁明县| 长宁县| 普格县| 宜宾县| 大渡口区| 开封市| 当涂县| 福安市| 东光县| 达尔| 府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