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8章 低頭趕路,敬事如儀

第248章 低頭趕路,敬事如儀

“先生!大師!請等一下!”

一行人便都站著不動,等著那人氣喘吁吁的跑過來。

“呼……”

小吏停下腳步,舒了一口氣,幾乎直不起腰來,這才問道:“先生與大師爲(wèi)何走得如此之急?”

“早飯都吃過了,如何算急?”

“貧僧如今在城中已無事可做,自然要去城外村落,卻是不好耽擱。”

“今日可是除夕。”姓金的小吏用兩手撐著大腿,看著他們說,“爲(wèi)何不過了除夕再走?”

“除夕正好除疫。”

“大災(zāi)之年,百姓哪來年過?”

“那也不可讓先生與大師就這麼獨(dú)自離去。”姓金的小吏說道,“請讓小人送幾位到城外吧。”

“城外可冷……”宋遊說道。

“施主何必如此多禮?”僧人也說。

“幾位從南方來,都不怕嚴(yán)寒,小人自小在此地長大,又怎麼會怕?”小吏說著一頓,“若非如此,小人實(shí)在於心難安。”

“那便走吧。”

“既然道長都說了,那就走吧。”

“多謝。”

小吏便笑了,反倒向他們道謝。

隨即深呼吸一口氣,一邊隨著他們往城外走,一邊解下身上包裹,從中拿出烤餅與柿餅,還有兩件保暖的厚衣裳,硬是要塞給他們。

二人拒絕不過,也只能帶上。

“多謝足下。”

“家兄半個多月前就已經(jīng)患了病,若非先生和大師照顧,怕是七八天前就已經(jīng)沒命了。如今不僅活到了神醫(yī)的藥來,還在逐漸好轉(zhuǎn),該小人多謝先生和大師纔是。”小吏誠心誠意的說,“這點(diǎn)心意,實(shí)在不足掛齒。”

“可惜令堂……”

“家母年事已高,承蒙大師佛法,能不痛不苦的離去,已是好事了。”

小吏說著也是有些悲傷,不過沒多久便長舒一口濁氣,又往前邊走:“城門已經(jīng)到了,小人去叫守城的人開門。”

“有勞。”

小吏如今專管城門進(jìn)出,道人與僧人的名頭又早已傳遍寒酥,即使守城的兵卒也知道,有一名道人一名僧人自願來到寒酥,又自願進(jìn)入病遷坊爲(wèi)所有患者減輕痛苦延緩病情,說不定他們也有親人曾在病遷坊,受過二人恩惠,自是不敢怠慢,恭敬有加。

兵卒很快便開了城門,又聚集在城門口,像是送別什麼大人物一般,恭送他們。

有人挽留,有人道別,有人祝福。

一行人便過了城門,到了城外。

城外滿地積雪,白茫茫一片,看不到邊沿。

真是與南方截然不同的風(fēng)景。

小吏又非從僧人身上將行囊拿了過來,挎在自己身上,跟隨著他們,深一腳淺一腳的遠(yuǎn)離城池。

“施主請回吧。”

“送到前邊,送到前邊。”

“阿彌陀佛……”

僧人只得無奈嘆氣,隨即繼續(xù)與宋遊交談:“卻是還沒有問過,道長從此離去之後,又如何打算呢?”

“在下此行乃是下山遊歷,從長京出來,便是一路往北,自然該繼續(xù)往北而去。”

“往北?”

“從這往北?”

身邊兩道聲音,一道來自僧人,一道則來自小吏。

“道長要去雪原?”僧人皺著眉頭,但片刻之後,眉頭又舒展開,轉(zhuǎn)而瞇起眼睛。

“雪原可有大妖盤踞!”小吏也震驚。

“在下只想去看看。”

“阿彌陀佛。”

僧人雙手合十,道了一聲。

瞬間他便已然明瞭了。

寒酥是九日疫最先開始的地方。

有說是有一羣人被妖魔蠱惑,睡夢中出城往北,進(jìn)了雪原,再出來時,便已不人不鬼,但凡與這些人接觸過的,十之八九也在之後染上了病。

也有說是從雪原來了一羣小妖,妄圖進(jìn)城,戰(zhàn)爭過後禾州妖魔本來就多,寒酥又挨著雪原,守城的兵卒哪裡會輕易放這些小妖小鬼進(jìn)去,在城門口就拔刀將之?dāng)亓耍@幾個兵卒或許是氣血旺盛、身強(qiáng)體壯,倒是沒事,然而負(fù)責(zé)將妖魔屍首拉去掩埋的人,卻在回來之後沒兩天就患了病。

不知哪個真,哪個假,或是都是真的,總之兩個說法都指向雪原。

就僧人在歸郡行走以來對這妖疫的瞭解來看,是八九不離十了。

雪原纔是瘟疫的根源。

身邊這位道長法力通天,怕是一開始往北走到寒酥,就是打算去雪原的。

說不準(zhǔn)是早點(diǎn)除掉雪原大妖更好,還是在寒酥多留一些天,保得病遷坊所有百姓等到神醫(yī)藥來更好,多半是受自己感染,這才留了下來。眼下既然寒酥縣的百姓已然得救,他自然要繼續(xù)往雪原而去。

果不其然,很快便聽身邊道人問道:

“足下既自小便在寒酥,不知對雪原中的那位可有幾分瞭解?”

“先生是想知道……”

小吏驚慌的看向身邊的道人。

道人卻是一臉溫和:

“儘管說來。”

小吏頓時身體一抖,又想了想,這才說道:“回稟先生,寒酥離雪原其實(shí)很近,先生直往北四五十里,便到雪原境內(nèi)。”

“這麼近呀……”

“不過靠近雪原邊界,我們修了很多廟子,雷公廟靈官廟都有。以往沒有瘟疫的時候,每年大年初一、六月初六,我們都要前往祭拜,不止是整個寒酥城內(nèi)的人會去祭拜,城外的百姓也會自發(fā)的去。”小吏說道,“有神仙保佑著,成氣候的妖魔都過不了界,所以雖然離得近,但是我們寒酥的百姓也勉強(qiáng)活得下去。只是也搬走了不少就是。”

“雷公廟靈官廟……”

“以周雷公和金靈官爲(wèi)主。”

“這樣啊。”

宋遊露出笑意。

病人知藥效。

禾州別地的人可能不清楚,甚至有像是普郡這樣被妖道影響,全供奉傅雷公的,但這靠近雪原的歸郡,尤其是寒酥,卻對哪位神靈管事最爲(wèi)清楚。

“那邊常有神靈下界,有時晴天、冬日也會打雷,別地的人可能不知道,咱們寒酥的百姓卻最清楚不過了。”

“請繼續(xù)。”

“前幾年有段時間,那方烏雲(yún)遍佈,雷霆肆虐,劈了整整一月。”小吏說著悄悄瞄了眼宋遊,“但是那邊的妖魔還是沒有被除掉。”

“還有嗎?”

“此前也曾有高人進(jìn)去,有次有位高人說,那雪原的妖魔並非戰(zhàn)亂過後才誕生的,而是早就有了,在禾原蟄伏多年,被什麼給喚醒的。還說這妖魔好像不是什麼畜生成精,而是什麼天地之靈。”

“天地之靈?”

“小人也是聽說的。”

“……”

宋遊不由舉目看向前方。

今日倒是沒有飄雪,不過視線最遠(yuǎn)也看不到雪原的,卻是不知雪原如何。

“在下聽說,雪原一片平整,一座山也沒有?”

“是的,一片整平。”

“不知雪原可有什麼特別之處?類似別處萬丈高山,或幾百裡綿延羣山,這種有靈氣的地方。”

“這……”

小吏想了想,這才說道:“小人雖是寒酥人,然而十幾年前戰(zhàn)亂便已爆發(fā),那時小人也才十幾歲,沒有去過禾原,更沒有去過雪原。不過倒是聽人說原先禾原種的稻穀特別好吃。”

“可知是什麼原因?”

“說是有一條水網(wǎng),如小溪一般,卻佈滿整片禾原,溪水甘甜可口,且冬暖夏涼,用之澆灌植物,收成又多又好,就是人喝了也很好,原先禾原經(jīng)常有活到七八十歲甚至一百多歲的人。”小吏頓了下,“聽有位老耆長說,以前禾州富裕,知州下來巡查,經(jīng)常請各地老人開宴,到禾原時,光是百歲以上的老人就坐了十幾桌。”

“很有用。”

宋遊一邊思索一邊點(diǎn)頭,又對他笑著問:“可還有嗎?”

“沒……沒了……”

“多謝。”

小吏依舊悄悄瞄著宋遊。

對於妖魔之事,對於道人及道人的法力,他自然沒有一度法師那麼瞭解,但他也是聰明的人,自然猜出幾分。

“小人所知不多,幫不上先生。”

“足下怎知沒有幫上?”

“先生難道真要……”

“只去看看。”

“先生可不能進(jìn)去啊!以往進(jìn)去的那些高人,可從來沒有聽說過哪位出來!”

“只去看看。”

“這……”

宋遊走著走著,不覺四周已是一片白茫茫,雪中除了他們走出來的這一串,唯有不知名的動物的腳印,於是停下腳步,對小吏說:“聽聞情意深重之人方纔送別十里,足下已不止送了十里了,也是夠了,如今畢竟特殊,便請回去吧。”

“是也。”僧人也說,“施主請回吧。”

“也好。”

小吏咬了咬牙,把行囊取下,恭恭敬敬遞還給僧人,立馬就想要屈身磕頭,卻又被僧人攔住了。

“兩位大恩,小人銘記於心。”

“莫要多禮。”

“先生……”

小吏又看向了宋遊,心情有些複雜,片刻之後,卻也堅定的說:“先生欲往雪原除妖,小人阻攔不住,如今小人司職城門覈查之事,必定每日都在北城牆上注視著雪原的方向,爲(wèi)先生祈福,不求先生除妖成功,只願先生平安歸來。”

“那便多謝。”

“小人告辭!”

“慢走。”

小吏一步三回頭,這才離去。

雜亂的腳印中又添一道往回走的。

僧人凝視著他,收回目光,這纔看向宋遊,不知爲(wèi)何,明明知曉那是連神仙也難以除去的妖魔,心中卻莫名有幾分信心。

大概來自這半月的相處。

隨即微微一笑,說道:“禾原乃妖疫之根,如今蔡神醫(yī)已有了治療方法,道長又前往禾原除妖,想來用不了多久歸郡妖疫就能徹底平息了。”

“在下也不知能否成功。”

“道長很有信心。”

“在下精於此道。”宋遊有戰(zhàn)勝妖魔的信心,卻無除掉它的十足信心,不過他笑了一下,搖了搖頭,“妖魔不除,在下不出雪原。”

“祝願道長功成,平息妖疫。”

“……”

宋遊沒說什麼,只又看向這僧人:“平息之後呢?大師又去何方?”

“若那時貧僧還有力氣,便繼續(xù)行走北方。沒了妖疫,卻也還有別的事,正好宣揚(yáng)佛法,傳播善念。”僧人雙手合十,將頭一低,整個人一時展露出來的態(tài)度真應(yīng)了那一句話,低頭趕路,敬事如儀,“以一燈傳諸燈,終至萬燈皆明。”

“……”

宋遊不由得笑了,只嘆佛門中人的傳法執(zhí)念果然強(qiáng)盛,隨即說道:“大師有此心念,必定成佛。”

“借道長吉言。”

在真正有佛心的僧人眼裡,成佛並不意味著地位,而意味著責(zé)任與修行,因此僧人一點(diǎn)也沒有謙虛與客氣,而是很快又看向了道人。

“那道長呢?”

“在下不過是個逍遙道人,便繼續(xù)往北行走,看這人間,自在而行。”

僧人聽了依舊微笑,卻是搖頭:“貧僧雖無算命窺天的本事,卻有一顆看心的眼睛,這天地混亂,貧僧知曉,道長不會這麼一直逍遙下去。”

“且先逍遙一段時日。”

“也好。”

“那便就此別過。”宋遊並不多說,只躬身與他行禮,“寒酥村落的百姓,便請大師多多費(fèi)心了。”

“禾原妖魔,便交給道長!”

“告辭。”

離別與相聚一樣簡單。

一行人繼續(xù)往北。

身著僧袍的僧人則換了一個方向,那方雪地中隱隱現(xiàn)出一片村落。

腳印延伸過去。

從寒風(fēng)中傳來僧人的低聲誦唸:“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guān)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聲音也漸行漸遠(yuǎn),很快不見了。

感謝“風(fēng)雲(yún)冰霜”大佬的白銀盟,鞠躬露胸!

(本章完)

第68章 聽?wèi)T了的江湖恩怨(+1)第445章 來客不凡第271章 囑託第152章 畫人成活第327章 將軍接風(fēng)宴第205章 離京第411章 成爲(wèi)大妖的重要一步第40章 我欲與君交心第54章 仙仙塵塵第654章 接下來又有誰能出戰(zhàn)?第196章 風(fēng)雪訪蛇仙(求月票)第669章 幾人不曾受恩惠第13章 有人來訪第80章 路邊山神請第351章 越州妖族傳承第385章 上古大妖之威第149章 這貓竟會說話第367章 拿人錢財替人消災(zāi)第538章 原來是當(dāng)時的緣分第25章 信有凝香第55章 靜與動第541章 再添一點(diǎn)善意第338章 你去租一隻貓來喂兩天吧第407章 山間感悟第348章 故人來訪第91章 雲(yún)頂山上有人來第574章 古老的聲音第592章 道人與道觀第176章 你吃不吃四腳蛇第225章 請福德正神出來一見第154章 江湖與畫師第470章 三花娘娘已是大人了第392章 三花娘娘要對道人伙食負(fù)責(zé)第140章 小女童與鏡子第52章 處處皆江湖第632章 浮雲(yún)觀借靈泉第83章 李大官人與靈敏大仙第321章 平定蝗災(zāi)第273章 邊境之行第482章 持杖下井第456章 何爲(wèi)自然第265章 社牛貓養(yǎng)成記第518章 可惜了一片青桐林第140章 小女童與鏡子第399章 中秋月明第400章 鬼城建成,神靈歸位第652章 大地靈韻與天宮戰(zhàn)神第369章 直去業(yè)山第333章 狐貍與尾巴第18章 禮尚往來第436章 能救世人,就是好仙第483章 幾鍋鐵水足矣第449章 繁華陽都(加更求月票)第95章 深山與人間第274章 照夜城第604章 三花娘娘真是可憐第588章 貓兒神與小廟第214章 在下擅長釣魚第111章 城隍與香火第251章 也許會傳到千百年之後第331章 是個讀書天第577章 下山第683章 乾坤也大,草木也青第458章 極樂神夜訪道人第88章 前去雲(yún)頂山第138章 滋養(yǎng)京城萬物第344章 招來揮去之法也省了第387章 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第156章 皇宮半日遊第681章 南畫寒夜第710章 天地之間往事去,陰陽山上故人來第208章 路遇奇人第254章 以山鎮(zhèn)水第402章 狐貍的話怎麼能信呢?第77章 平平無奇的感化方式第474章 道別陽都第608章 回不去的故鄉(xiāng)第354章 分水刀與神靈第452章 錢財飛走四出,街邊偶遇舊識第450章 陽都瑣碎第675章 請鏡神指點(diǎn)第79章 也能稱一句神仙第543章 大漠深處滴水泉第140章 小女童與鏡子第44章 妙不可言第73章 明德二年春分遊至平州第102章 浮雲(yún)觀有真人第463章 請與之鬥第206章 萬道雷霆照耀天地第251章 也許會傳到千百年之後第599章 道人與貓的回報第635章 天下令人欽佩者衆(zhòng)多第271章 囑託第691章 當(dāng)年味道記憶猶新第34章 瘦瘦棗紅馬第386章 鼉龍?zhí)斓嘏c神牢天劫(加更求月票)第377章 鏢師偶遇第536章 西域火焰山第532章 地火國見聞
第68章 聽?wèi)T了的江湖恩怨(+1)第445章 來客不凡第271章 囑託第152章 畫人成活第327章 將軍接風(fēng)宴第205章 離京第411章 成爲(wèi)大妖的重要一步第40章 我欲與君交心第54章 仙仙塵塵第654章 接下來又有誰能出戰(zhàn)?第196章 風(fēng)雪訪蛇仙(求月票)第669章 幾人不曾受恩惠第13章 有人來訪第80章 路邊山神請第351章 越州妖族傳承第385章 上古大妖之威第149章 這貓竟會說話第367章 拿人錢財替人消災(zāi)第538章 原來是當(dāng)時的緣分第25章 信有凝香第55章 靜與動第541章 再添一點(diǎn)善意第338章 你去租一隻貓來喂兩天吧第407章 山間感悟第348章 故人來訪第91章 雲(yún)頂山上有人來第574章 古老的聲音第592章 道人與道觀第176章 你吃不吃四腳蛇第225章 請福德正神出來一見第154章 江湖與畫師第470章 三花娘娘已是大人了第392章 三花娘娘要對道人伙食負(fù)責(zé)第140章 小女童與鏡子第52章 處處皆江湖第632章 浮雲(yún)觀借靈泉第83章 李大官人與靈敏大仙第321章 平定蝗災(zāi)第273章 邊境之行第482章 持杖下井第456章 何爲(wèi)自然第265章 社牛貓養(yǎng)成記第518章 可惜了一片青桐林第140章 小女童與鏡子第399章 中秋月明第400章 鬼城建成,神靈歸位第652章 大地靈韻與天宮戰(zhàn)神第369章 直去業(yè)山第333章 狐貍與尾巴第18章 禮尚往來第436章 能救世人,就是好仙第483章 幾鍋鐵水足矣第449章 繁華陽都(加更求月票)第95章 深山與人間第274章 照夜城第604章 三花娘娘真是可憐第588章 貓兒神與小廟第214章 在下擅長釣魚第111章 城隍與香火第251章 也許會傳到千百年之後第331章 是個讀書天第577章 下山第683章 乾坤也大,草木也青第458章 極樂神夜訪道人第88章 前去雲(yún)頂山第138章 滋養(yǎng)京城萬物第344章 招來揮去之法也省了第387章 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第156章 皇宮半日遊第681章 南畫寒夜第710章 天地之間往事去,陰陽山上故人來第208章 路遇奇人第254章 以山鎮(zhèn)水第402章 狐貍的話怎麼能信呢?第77章 平平無奇的感化方式第474章 道別陽都第608章 回不去的故鄉(xiāng)第354章 分水刀與神靈第452章 錢財飛走四出,街邊偶遇舊識第450章 陽都瑣碎第675章 請鏡神指點(diǎn)第79章 也能稱一句神仙第543章 大漠深處滴水泉第140章 小女童與鏡子第44章 妙不可言第73章 明德二年春分遊至平州第102章 浮雲(yún)觀有真人第463章 請與之鬥第206章 萬道雷霆照耀天地第251章 也許會傳到千百年之後第599章 道人與貓的回報第635章 天下令人欽佩者衆(zhòng)多第271章 囑託第691章 當(dāng)年味道記憶猶新第34章 瘦瘦棗紅馬第386章 鼉龍?zhí)斓嘏c神牢天劫(加更求月票)第377章 鏢師偶遇第536章 西域火焰山第532章 地火國見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来县| 罗平县| 阆中市| 依兰县| 大邑县| 新野县| 邯郸县| 新田县| 绥中县| 灵山县| 昌图县| 远安县| 嵩明县| 浑源县| 龙游县| 隆昌县| 冷水江市| 铁岭市| 昌图县| 舞钢市| 扶绥县| 蓝山县| 临湘市| 咸宁市| 江阴市| 青田县| 科技| 平乡县| 磴口县| 池州市| 神木县| 昌乐县| 长汀县| 红桥区| 吴旗县| 东安县| 富裕县| 六盘水市| 合江县| 永济市| 达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