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所知名大學的別墅區內。
這裡住的都是這所大學的一級正教授。
領著國家國務院津貼的70多歲的方教授就住在九號別墅內。
建築設計專業本身就是這所大學的門面,加上改革開放這些年,中國最大的變化就是基建,機場,高速公路,高鐵,居民住房和商業寫字樓。
單從城市面貌改變上來看,現在的中國絕對算得上是發達國家。幾乎全部就是新的,現代的。而西方國家建築都很老舊殘缺,更像是發展中國家。
這裡每棟別墅都相隔得很開,私密性非常好。別墅與別墅之間都種著參天大樹,大樹中間建了很多林蔭小道。樹種很雜,女貞、銀杏、楓楊、欒樹、梧桐等都有,從樹齡和別墅的建築外表來看,都超過幾十年了。
九號別墅大門兩邊一邊種著一顆丹桂,一邊種著一顆廣玉蘭。很好分辨。
方教授和思思的機緣也是源於她的那次獲獎設計。方教授現在很少帶博士生了。正是那次獲獎,讓他看到了思思的天賦,才破例將思思收歸門下。在成爲她門下學生的這幾年,思思沒有讓她失望,目前已經完全可以獨立做各種大型建築設計了。
思思博士畢業,方教授本來就有將思思留校的打算。可是知道思思有一個富二代的男友,所以,方教授並沒有強留思思。這個年代和他那個年代還是有很大的不同。方教授那個年代,如果能留校,就像是天大的恩賜一樣。
得知她和男友分手並且打起了官司,方教授這兩晚也沒有睡好。昨天晚上收到思思的郵件,就更加睡不好了。
早上,方教授很早就起牀了。幾十年相處在一起的老伴很熟悉他的心思,知道方教授這種狀態下肯定是遇到了什麼重要的事情要思考。將做好的早餐送到方教授的書房裡。待方教授吃完後,收拾餐具下樓,順手帶上了書房門。
方教授手裡端著老伴給泡的一杯紅茶,一邊輕抿一口茶,一邊在書房裡走來走去。深秋季節,喝紅茶更加和胃。
將近八點半,有人輕輕地敲門。
請進,進來一位40歲左右的男人,斯斯文文裝束,戴著一副眼鏡,穿著一身藏青色西服。
“小周,情況如何?”
小周,全名周景之。方教授的工作秘書,在他身邊工作已經十多年,同時也是他的門生,畢業後就留在他身邊,幫他處理生活以外的所有工作事物。
“老師,你先別急,情況我和你彙報一下。昨天你交代我以後,我也找了幾個朋友詢問了一下,同時也找了小崔的幾個同學。目前整個輿論環境對小崔很不利。全網幾乎都是關於小崔是個拜金女,物質女,嫁不進豪門便打擊報復。但是所有的評論又沒有事實依據。
我和小崔的同學也試圖在評論區發表一些實事求是的評論和圖片??墒俏覀兊脑u論和圖片很難發出去,不是說涉嫌違規,就是發出去的評論一會兒又被屏蔽了。圖片根本就發不出去”。
方教授聽完以後很長時間沒有說話。他很清楚,表面上網絡上可以公開、透明、公正地討論社會公共事件,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其實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但是方教授也沒有想到網絡上的輿論已經被操控到了如此境地。
聯想到這麼多年的食品公共安全,礦難,弱勢羣體的維權。只要被告涉及大的利益集團,大的公司。不僅在維權的道路上舉步維艱,就是想在網絡上發聲都很困難。因爲大的利益集團可以使用手裡的財富、資源、人脈去操控網絡輿論,站在高高的道德高地上。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