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五章 天下定,稱帝

隨著王世充和李淵兩大勢力的相繼滅亡,就算再笨的人也能看清形勢了,北虎政權一統天下的勢頭已經不可逆轉。

江淮軍豪傑杜伏威率先向北虎軍請降,隨後輔公佑、左遊仙也領著本部人馬歸降了北虎軍。李子通冥頑不靈,妄求割地稱王,被北虎軍大將宋金剛擊敗,死於亂軍之中。

嶺南一帶的宋閥正在和蕭銑、林世弘聯軍交戰,雙方見北虎軍勢大,遂罷兵和解,以期結成聯軍,共同抵抗北虎軍。

數月後,北虎軍大帥李靖帶兵南征,連敗宋、蕭、林三部聯軍數場,奪取了江南和江東的大片城池,把南方聯軍全部趕到嶺南的宋閥境內。

謝虎王心念宋閥一直維護漢人權利,其政權在亂世之中也屬於少有的淨土,故而專門寫了封信,派人南下交予宋缺,請他來長安論道。

宋缺接信後,想了多日,最終力排衆議,決定隻身北上。他先禮後兵,請蕭銑和林世弘飲酒,喝到半醉時,宋缺對二人說,他已經準備向北虎軍請降,問蕭、林二人作何打算。

蕭銑、林世弘大驚失色,質問宋缺可是要拿他二人做投名狀。

宋缺也不正面回合,叫人把天刀和磨刀石拿來,徑自磨起刀來。

“霍霍~~霍霍~~”的磨刀聲就像是砍在蕭銑和林世弘身上一樣,他二人片刻都堅持不住,雙雙跪在地上,同意和宋缺一起請降。

就此,隋朝以來的廣袤國土,盡歸北虎政權所有,天下重新歸一。

謝天虎經過慎重考慮,還是決定把都城定在長安,這也是爲了將來經營西域甚至遠征西方所準備的。

對於宋閥和李閥的處置,謝虎王有著不同的辦法。

首先:李閥在最後時刻爲了自己生存,大殺特殺關中門閥世家,已經和所有的門閥世家結下了血海深仇,再無翻盤可能。謝天虎大手一揮,讓李淵帶著李建成、李元吉及李閥一衆人等去了西域,任由他們在那裡鬧騰。而李世民則在謝虎王強行要求下,拜禪宗四祖道信大師爲師,出家爲僧了。(李世民在長安被攻陷後,得知父兄無恙,便領著房玄齡、杜如晦、秦瓊、程咬金歸降了謝虎王。)

其次:謝天虎和宋缺商談後,決定把宋閥被打散開來,大部分人從嶺南遷回中原各處,少部分人則留在嶺南。宋缺也把家主之位傳給了宋師道,而他自己則留在長安城中,在北虎政權的兵部任職。關於宋缺,有不少傳言,據說宮中傳出的消息,謝虎王某一日請宋缺飲酒,談論武道,君臣兩人說得興起,邀約小試一場,怎麼比試?

磨刀!

當宋缺第一次看到玄蛇寶刀時,不由也爲之一嘆:“果然是天下第一神兵?!?

宋缺手握天刀,專心致志的在磨刀石上一下一下的磨起來,他心無旁騖,與此間天地彷彿融爲一體,似乎磨的不是刀,而是他自己。

“霍霍~~霍霍……”

謝虎王笑著看了看宋缺,這纔拿起玄蛇寶刀,以掌作石,在刀刃上游走起來。

“吱~~吱~~吱……”

這聲音似乎本不該存在於天地間,漸漸就把宋缺霍霍磨刀聲壓了下去,兩種聲音彼此糾纏,就像是兩把神兵正在爭鋒一樣。

一炷香功夫,宋缺就從天人合一境界中被逼退出來,只見他臉上少有的出了不少汗水,彷彿是經歷了一場曠世之戰似的。

宋缺對謝虎王一拜,說:“從此之後,天刀只能在世間排名第二?!?

謝虎王哈哈大笑,也不作謙讓。

天下已定,羣臣紛紛上書,懇請謝虎王稱帝。

謝天虎順水推舟,同意了羣臣的意見。

定國號爲:華夏;

年號:天虎。

後人稱之爲虎太祖。

虎太祖大封羣臣,大赦天下,施行輕徭薄賦的惠民政策,一時間人心安定,亂世得以終結。他更是封邀月和憐星同爲貴妃,空懸皇后之位,以示公平。

天虎元年,虎太祖任命蘇定方爲元帥,幽州總管,總領對高句麗的戰事,太祖直言,朕只送蘇元帥四個字,“秋守春戰”。

蘇定方聞言,恍然大悟,遂依計行事。

此後數年,蘇定方以幽州兵團爲主力,頻頻出兵高句麗,大量消耗了後者的國力,以至於高句麗民變頻出。終於有一天,三大宗師之一的“奕劍大師”傅採林不忍高句麗日漸衰落,偷偷來到長安,意圖行刺虎太祖,不想反爲太祖所傷,最後被囚禁在寧道奇的道觀中。此後,高句麗更是無力抵抗,被蘇定方的幽州兵團打得體無完膚,毫無還手之力。

天虎二年,畢玄帶領的那支遠赴的西方商隊回來了。他們去的時候,帶去的是絲綢、瓷器?;貋淼臅r候,則是滿載黃金、寶石及西方書籍。這讓華夏國上下喜出望外,同時草原各部也紛紛知道,原來西方是如此富裕!從此之後,東西方的交流就再也沒斷過,或是文化層面的交流,或是商貿領域的交往,或是刀劍方面的交鋒。

同樣是天虎二年,虎太祖如約打開楊公寶庫,取出邪帝舍利,交由祝玉妍,後者吸取了歷代邪帝的精元,恢復了真陰,把天魔大法練到了十八層。但在虎太祖看來,即使祝玉妍有了長足突破,依然不是寧道奇、宋缺等人的對手--!

祝玉妍如約把舍利交給了謝太祖。太祖觀之,這舍利纔是個真正的法寶,可笑凡人只把他當作儲存精元的容器,它分明就是個後天十二層禁制的法寶。

天虎四年,欽天監袁天罡自知無法像太祖一樣結丹,轉而把目光投向了煉丹一途。虎太祖多次告誡袁天罡,煉丹玩玩就可以了,不必太過當真。怎奈老袁一條黑道走到底,非要煉製什麼長生不老丹藥出來,結果丹藥是練出來了,不過副作用極大,以身試丹的袁天罡容貌盡毀。太祖念起有才,令其組建一支由三十六校尉組成的秘密隊伍,號“不良人”,而老袁則以“不良帥”的身份統領他們,世代保衛華夏朝。

天虎五年,太祖無子嗣,羣臣要求太祖廣納妃子,太祖一笑了之。轉而收了徐子陵和婠婠的女兒徐空明爲義女,改名爲謝空明,細心調教其帝王之術。說起徐子陵和婠婠的婚事,還是虎太祖一力促成的。(空明就是歷史上的武則天哦--?。?

天虎十二年,高句麗被華夏朝平定,百濟、新羅、倭國盡皆臣服,派來使臣朝見。華夏朝感其誠意,回派大量的儒學巨匠,佛學宗師前去,教導他們一心向善,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等思想--!

天虎十四年,王世充、李淵分別在西域建國,華夏朝不但沒有出兵剿滅,反倒第一時間給予承認,使得西域諸國不敢動作。與此同時,草原各部在突利可汗的組織下,向西域以西前進,結果沿途滅國一十七,獲得金銀財寶無數,這大大刺激了其它的草原部落。

天虎二十年,有隕石墜落於長安西北方,虎太祖找不良帥算之,得出藏於地底的【戰神殿】不日將出,虎太祖大喜,豎日傳令羣臣,立年僅十五歲的謝空明爲太子,代掌國政。此令一出,天下震得,立一女子爲太子,這還真是千百年來頭一遭,真是有人歡喜有人愁。但衆人顧忌太祖的威望,無人敢於反對。(太祖同時還把和氏璧留下,一是因爲傳國玉璽已與神州大地融爲一體;二是太祖不想後人在史書中寫上這麼一段……天虎某某年,傳國玉璽與虎太祖一起消失不見,從此成爲史上的一段憾事……這個天大的因果,虎太祖是斷然不能背的--!)

同年秋天,太祖攜邀月、憐星兩位貴妃,連同神鵰、冰蠶一起,來到了剛剛出現的戰神殿洞口。

虎太祖對不良帥下令:“封鎖洞口,任何人不得進來,若是數月還不見朕回來,你應該知道怎麼做?!?

不良帥:“陛下半仙之體,應該不會有大礙,不若讓不良人先進去爲陛下掃清障礙……”

虎太祖大笑著說:“不必了,朕這些天已有感應,此方天地已經愈發容不下朕的半仙之體,此去恐要與你等作別了,不過話說回來,即爲人皇,元壽就不能無限,否則大道不容。”

不良帥此時又恢復了本來的性情,面具下的雙眼也有些溼潤。

虎太祖見狀,反而安慰他說:“老袁??!這都多少年了,你的眼睛怎麼又紅了,朕記得上次你眼睛紅的時候是吃丹藥吃出來的--!你我君臣一場,不必太過小兒情懷,朕早你一步求得大道,你應該爲朕高興纔是。話說回來,朕一走,不免有人要跳出來對空明不利,到時候,你知道該怎麼做?!?

袁天罡:“陛下放心,不良人誓死保衛華夏朝。”

虎太祖連說三個好字:“好~~好~~好!”隨即帶著兩位貴妃和神鵰、冰蠶進了戰神殿洞口,他們剛一進去,偌大個洞口立時消失不見,驚得袁天罡掐指急算,奈何天數被遮蔽,半分結果都算不出。

不良帥率領不良人在此等了三個月,不見半點蹤跡,只好悻悻離去。

數日後,由不良帥通告天下,陛下已經和兩位貴妃白日飛昇天界,並傳爲於謝空明,天下爲之大譁……

第一百零三章 姬考、姬發同伐崇侯虎第二十二章 真是有緣人啊第四十四章 諸多大能共謀紅雲第十六章 笑口常開的小白第十五章 這是病,得治第三十三章 被拉下水的天使長第七章 興雲莊內論是非(二)第七十四章 出錢出力還受氣第五章 法家的崛起(一)第三十章 張小凡的機遇(一)第三十章 大戰雁門關(二)第一百六十章 軒轅墳三妖心中的小九九第三十八章 補全修仙之道第七章 謝老師不容易啊第四十四章 關中之戰(三)第三十一章 大戰雁門關(三)第四章 不一樣的杏子林(一)第一章 佈下一局大棋第九章 吃貨小囡囡前來報到第十六章 禍亂東瀛(一)第三十五章 劍陣(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通天教主要擺萬仙陣第三十六章 馬邑之戰(三)第十九章 逍遙派中是非多(一)第五章 爲江湖中人立規矩第二十四章 紫霄宮中再開講(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場大混戰,紛紛上榜第二十八章 諸子百家,返本歸元(一)第三十九章 巫族的出路,冥河通天結盟第十七章 狐貍精和老人精第二十二章 給后土開小竈第十九章 看來這坑還得挖得更深些第三十五章 馬邑之謀(二)第一章 混沌珠第二章 竹槓敲得邦邦響(一)第一百零九章 張桂芳在前面頂缸第六章 法家的崛起(二)第一章 有客遠從天上來第二十四章 心思各異的屠龍大軍第一百三十八章 金仙上榜,燃燈上天第十五章 氏人一族的選擇第二十章 逍遙派中是非多(二)第十二章 神農鼎的妙用第二十三章 飄渺峰上斷是非(一)第四十四章 太古一族也有好人(二)第二十八章 因果玄妙,頂上三花第十二章 傳授七公生意經第十五章 那一縷因果情絲第二十一章 拐跑李莫愁第九章 誰是螳螂,誰是黃雀第三十一章 全都成精了第二十四章 花無缺對陣路仲遠第九十四章 子牙家業膨脹,琵琶精來吃飯第四章 各有各的辦法第一百零八章 衆將的選擇晃花人眼第八十章 女媧廟堂,紛亂之始第二章 第一個目標,南疆第四十三章 太古一族也有好人(一)第九章 墨家軍事集團的誕生第一百一十章 各自拉幫手第三章 竹槓敲得邦邦響(二)第十二章 焚香谷第八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一百六十九章 萬仙陣(二)第三章 竹槓敲得邦邦響(二)第二十章 龍兒的劍聖之路第九章 墨家軍事集團的誕生第四十五章 天下定,稱帝第十四章 佈下一手好棋第十四章 完美世界的第一步第二十八章 屠龍之戰(四)第六十九章 三皇歸位,五帝出世第一百六十二章 眼花繚亂的諜報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趙公明失寶第十章 救狐,意外之獲第三十三章 拜月教主的噩夢開始第二十四章 紫霄宮中再開講(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截教門下紛紛入場第四章 主動送錢的來了第七十四章 出錢出力還受氣第一百零五章 武成王伐周,封神榜出第二章 得鬥轉,結英雄第十六章 禍亂東瀛(一)第十五章 氏人一族的選擇第一百五十二章 后羿大發神威第七十七章 封神前的各自謀劃第三十五章 定計,輿論戰第六十四章 擦出了火花第二十七章 巫妖大戰(二)第十章 西方魔女獨孤寧珂第三十六章 馬邑之戰(二)第二十二章 給后土開小竈第三十一章 九空無界和劍界的猜想第八章 玄都太不容易了第二十八章 武林神話,少林封山第二十四章 逍遙三子入先天第二十八章 武林神話,少林封山第十六章 小魚兒與花無缺的組隊生活第三十七章 大豐收第一百二十章 謝大神在行動
第一百零三章 姬考、姬發同伐崇侯虎第二十二章 真是有緣人啊第四十四章 諸多大能共謀紅雲第十六章 笑口常開的小白第十五章 這是病,得治第三十三章 被拉下水的天使長第七章 興雲莊內論是非(二)第七十四章 出錢出力還受氣第五章 法家的崛起(一)第三十章 張小凡的機遇(一)第三十章 大戰雁門關(二)第一百六十章 軒轅墳三妖心中的小九九第三十八章 補全修仙之道第七章 謝老師不容易啊第四十四章 關中之戰(三)第三十一章 大戰雁門關(三)第四章 不一樣的杏子林(一)第一章 佈下一局大棋第九章 吃貨小囡囡前來報到第十六章 禍亂東瀛(一)第三十五章 劍陣(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通天教主要擺萬仙陣第三十六章 馬邑之戰(三)第十九章 逍遙派中是非多(一)第五章 爲江湖中人立規矩第二十四章 紫霄宮中再開講(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場大混戰,紛紛上榜第二十八章 諸子百家,返本歸元(一)第三十九章 巫族的出路,冥河通天結盟第十七章 狐貍精和老人精第二十二章 給后土開小竈第十九章 看來這坑還得挖得更深些第三十五章 馬邑之謀(二)第一章 混沌珠第二章 竹槓敲得邦邦響(一)第一百零九章 張桂芳在前面頂缸第六章 法家的崛起(二)第一章 有客遠從天上來第二十四章 心思各異的屠龍大軍第一百三十八章 金仙上榜,燃燈上天第十五章 氏人一族的選擇第二十章 逍遙派中是非多(二)第十二章 神農鼎的妙用第二十三章 飄渺峰上斷是非(一)第四十四章 太古一族也有好人(二)第二十八章 因果玄妙,頂上三花第十二章 傳授七公生意經第十五章 那一縷因果情絲第二十一章 拐跑李莫愁第九章 誰是螳螂,誰是黃雀第三十一章 全都成精了第二十四章 花無缺對陣路仲遠第九十四章 子牙家業膨脹,琵琶精來吃飯第四章 各有各的辦法第一百零八章 衆將的選擇晃花人眼第八十章 女媧廟堂,紛亂之始第二章 第一個目標,南疆第四十三章 太古一族也有好人(一)第九章 墨家軍事集團的誕生第一百一十章 各自拉幫手第三章 竹槓敲得邦邦響(二)第十二章 焚香谷第八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一百六十九章 萬仙陣(二)第三章 竹槓敲得邦邦響(二)第二十章 龍兒的劍聖之路第九章 墨家軍事集團的誕生第四十五章 天下定,稱帝第十四章 佈下一手好棋第十四章 完美世界的第一步第二十八章 屠龍之戰(四)第六十九章 三皇歸位,五帝出世第一百六十二章 眼花繚亂的諜報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趙公明失寶第十章 救狐,意外之獲第三十三章 拜月教主的噩夢開始第二十四章 紫霄宮中再開講(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截教門下紛紛入場第四章 主動送錢的來了第七十四章 出錢出力還受氣第一百零五章 武成王伐周,封神榜出第二章 得鬥轉,結英雄第十六章 禍亂東瀛(一)第十五章 氏人一族的選擇第一百五十二章 后羿大發神威第七十七章 封神前的各自謀劃第三十五章 定計,輿論戰第六十四章 擦出了火花第二十七章 巫妖大戰(二)第十章 西方魔女獨孤寧珂第三十六章 馬邑之戰(二)第二十二章 給后土開小竈第三十一章 九空無界和劍界的猜想第八章 玄都太不容易了第二十八章 武林神話,少林封山第二十四章 逍遙三子入先天第二十八章 武林神話,少林封山第十六章 小魚兒與花無缺的組隊生活第三十七章 大豐收第一百二十章 謝大神在行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白| 九江县| 都江堰市| 海丰县| 兴文县| 青龙| 肇源县| 峨眉山市| 达日县| 砚山县| 汕尾市| 浮梁县| 崇文区| 沾益县| 申扎县| 三门峡市| 永德县| 上杭县| 昭苏县| 黄石市| 仁寿县| 乳源| 瑞安市| 胶南市| 通渭县| 汽车| 贵阳市| 阳江市| 海林市| 彰化市| 腾冲县| 遂平县| 平湖市| 拜泉县| 资兴市| 宁化县| 通州市| 和硕县| 思南县| 常熟市| 思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