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七章

趁著還有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楊天化在五百間房子的基礎上又多蓋了五百間。因爲他忽然發現這個時代的脫殼技術非常落後,很多人都是用木棒或是石棒敲打穀物,另其去殼的。

其實這也難怪,畢竟現在纔是隋朝啊,便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還有不少地方還是用這方法的呢。怪只怪楊天化缺少生活經驗,以前一直沒有注意到而已。

因此楊天化決定自己開一個舂米加工廠,好在這裡是黃河邊,還可以建造幾臺水車來做動力。不過水車建成之後,楊天化發現這東西其實效率也不高,每臺水車也就裝個十臺舂米機,說是舂米機,那也是楊天化自己說說而已,舂米機其他就是一石杵加一石臼,那石杵上棒一根木棒,再在這根木棒加下墊一根橫桿,然後就是利用槓桿原理用水車來帶動石杵,去砸那些放在石臼裡的穀物。

楊天化估計,這樣一臺水車,一天最多也就舂個十來噸而已??墒且葬崦刻焓崭畹牡痉Y可是數十萬噸的!

但是,在這黃河邊上裝上一百輛水車已經是極限了,再多的話,搬運起糧食來就不方便了。因此,最主要的“戰鬥力”還是人。舂米機還是一樣,只不過動力換成了人用腳踩而已。

如果是按每臺舂米機的單位時間內的效率算的話,其實用人踩還比水車來的快上一些,只不過人是活的,容易累,因此算下來,一臺舂米機一天也就一噸左右而已。

楊天化乾脆一下子訂做了5000臺舂米機,其中一千臺是給水車配的,還有四千臺便全部用人了。

除了水車那一千臺舂米機只需配製一個人外,其他幾臺舂米機最少都得配兩人,一人踩木棒,一人倒谷倒米。這樣一來,光是舂米廠便有9000個工作崗位了。

而割稻、打稻那邊,還有種稻(這個基本可以忽略),基本上也需要一萬人左右。還有兩地之間運輸的人怕是也不能少。這樣全部加起來,差不多就得三萬人了。

如果楊天化再要辦個養殖廠的話,乖乖,把全金城的人都招來還差不多。楊天化摸著下巴得意的笑了一聲:看來是時候到外面去打打廣告了,讓那些難民全部跑到金城來吧。

楊天化把這些思考的東西全部寫了下來,這次倒是學乖了,沒有自己親自動手,而是讓房德代勞的。把一些注意事項也記下來後,交給了張遠山。這些事情還是交給有經驗的人去做吧。

自己則是抽空去看了一下常仲興的部隊。這半個月來,常仲興不負所望,竟然已經招了兩千多人了,比薛舉多了將近一半。這讓楊天化很是開心,當場就封了常仲興爲第一軍連長,下轄兩個排長,而薛舉只是被他封爲第二軍排長。誰叫他才招了一千來人呢。

更讓楊天化開心的是薛舉也接受了他的軍銜軍職構架,因此楊天化便授予常仲興爲少慰,而薛舉則被授予上士軍銜。那代表軍銜的胸章也被製作出來了,常仲興是在護胸鏡上印上了一顆星星,而薛舉的則是三根蠟燭。同時,常仲興手下的那兩名排長也被楊天化授予上士軍銜,這樣,至少在明面上,薛舉是被楊天化給死死的壓住了。

臨走時,又叮囑了常仲興一番,要他時刻注意薛舉的動態。這才興沖沖的回到了馬車上,繼續趕起路來。

至少在這後面的半個月裡,應該是沒什麼大事了,楊天化終於可以安心趕路。

半個月後,楊氏旱稻終於成熟。

這天,楊天化特意早早的就傳送了回來。此刻,已經成熟的楊氏旱稻在初陽的照射下,散發著閃閃金光,那原本挺直的稻桿也在過於飽滿的穀粒的拉扯下彎下了腦袋。

楊天化目測了一下,此刻的稻桿高度應該在二米五左右了。每一根稻桿都有手臂般粗,看起來想用一般的鐮刀來收割楊氏旱稻還真有點麻煩。好在不久前,楊天化就已經注意到了,因此特意訂做了一萬把大型鐮刀。

不多久,常仲興、薛舉、張遠山便各自帶著一批人趕到這邊來了,半個月來,常仲興和薛舉又各自招了一千多了,兩軍加起來現在都有五千多人了。張遠山手下的那批“民工”數量也是不少,估計有三千來人??偣埠掀饋硪呀浻薪?000人了。楊天化看看人都到齊了,便一聲令下,“開工!”

九千多人同時喊了起來,“開工~~~~~~”邊吼邊拿著把鐮刀便衝了上去。

常仲興、薛舉和他手下的那些兵都是第一次看到楊氏旱稻,便是張遠山手下的那批“民工”,雖然就住在離這不遠處,但楊天化也從來沒讓他們來過。

因此,可以說這近九千人都是第一次看到如此“雄偉”的“水稻”,怪不得會如此興奮。一百畝土地的周邊,還不足以讓9000人都搶到位置,因此還有很多人沒有第一時間趕到楊氏旱稻邊上,只好等著前面的人把一“棵”楊氏旱稻割下扛出來後,才能搶到一個位置。嘴裡還不停的催促前面那人加快動作。

也怪不得他們如此積極,因爲楊天化早就放出話了,如果能在一天內便把所有楊氏旱稻收割完畢的話,便每人獎勵——一次性能扛動多少便扛走多少楊氏旱稻。

雖然楊天化給的工資已經是非常高了,但是因爲戰亂的加劇,物價可以說是每天都在漲,特別是糧價,從開皇盛世時的一斗米十文錢,到現在已經漲到了一斗米100多文了,而且因爲楊天化的大肆購買(原先是房德,後來是張遠山,並非那兩批招的人。)糧價更是一天以一文的價格住上升。

而這些人大多都是精壯漢子(至少自認爲是),一次至少能背二石。(隋時一石約爲50公斤)一石爲十鬥,也就是說今天能收割完畢的話,他們每人都可搛上2緡多錢。這可是了不得的工錢了。哪裡還有不死命收割的道理。

楊天化,薛舉等人倒是沒有上錢,而是站在一邊津津有味的觀看。只不過薛舉和常仲興的臉色都有點不大好看。

第六章第四十章 帝國近況第二十六章 人口販賣部第十八章第十六章 精簡後宮(上)第五十一章第三十四章第一章第二章第七章第二十五章第五十一章第三十七章第四十九章第二十一章 政經八部尚書第三十九章第四十二章第三十五章第十二章 奇怪的天賜第三十七章 鉅額賠款第十七章第三十四章第十二章第三章第二十四章 倭國第三十章第二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第二十七章第十九章 了不起的楊天化第四十章第二十四章 倭國第二十九章第四十二章 名片第三十四章第四十二章 名片第二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第十一章第二十五章 倭皇第三十六章 大意了第十一章第三十章第十八章第四十九章第十章第四十三章 玩一把網遊第二章第四十四章第九章第二十五章 倭皇第四章第六章第三十一章 突厥第四十一章 新年第四章第七章第二十章 貴族制度第一章第一章第三十五章第四十三章 玩一把網遊第十七章 精簡後宮(中)第十五章第二十七章第四十三章 玩一把網遊第九章第十三章第十六章 精簡後宮(上)第八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一章 政經八部尚書第四十四章第九章第四十五章第十九章 了不起的楊天化第二十八章第二十九章第三十一章第七章第三十八章 步入正軌(求訂閱!?。?/a>第十九章 了不起的楊天化第五章第二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十二章 奇怪的天賜第三十三章 踏入草原第十一章第十一章第三十二章第十一章第三十一章 突厥第八章第十六章 精簡後宮(上)第十四章 大丈夫能屈能伸(下)第四章第十六章第八章第八章第三十一章 突厥第三十一章 突厥
第六章第四十章 帝國近況第二十六章 人口販賣部第十八章第十六章 精簡後宮(上)第五十一章第三十四章第一章第二章第七章第二十五章第五十一章第三十七章第四十九章第二十一章 政經八部尚書第三十九章第四十二章第三十五章第十二章 奇怪的天賜第三十七章 鉅額賠款第十七章第三十四章第十二章第三章第二十四章 倭國第三十章第二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第二十七章第十九章 了不起的楊天化第四十章第二十四章 倭國第二十九章第四十二章 名片第三十四章第四十二章 名片第二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第十一章第二十五章 倭皇第三十六章 大意了第十一章第三十章第十八章第四十九章第十章第四十三章 玩一把網遊第二章第四十四章第九章第二十五章 倭皇第四章第六章第三十一章 突厥第四十一章 新年第四章第七章第二十章 貴族制度第一章第一章第三十五章第四十三章 玩一把網遊第十七章 精簡後宮(中)第十五章第二十七章第四十三章 玩一把網遊第九章第十三章第十六章 精簡後宮(上)第八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一章 政經八部尚書第四十四章第九章第四十五章第十九章 了不起的楊天化第二十八章第二十九章第三十一章第七章第三十八章 步入正軌(求訂閱?。。?/a>第十九章 了不起的楊天化第五章第二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十二章 奇怪的天賜第三十三章 踏入草原第十一章第十一章第三十二章第十一章第三十一章 突厥第八章第十六章 精簡後宮(上)第十四章 大丈夫能屈能伸(下)第四章第十六章第八章第八章第三十一章 突厥第三十一章 突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藏| 兰溪市| 鄯善县| 类乌齐县| 余江县| 康保县| 永川市| 台东县| 原阳县| 久治县| 石河子市| 江孜县| 房山区| 高陵县| 华亭县| 泗水县| 光山县| 策勒县| 汝城县| 甘谷县| 南安市| 鹤峰县| 登封市| 永清县| 明星| 舒城县| 常宁市| 阿瓦提县| 南岸区| 太和县| 靖远县| 上高县| 辽中县| 沭阳县| 双城市| 康定县| 延庆县| 沈阳市| 安泽县| 裕民县| 加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