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沒想到這兩兄弟中有一人會是常仲興的手下??磥磉@薛、常哥兒倆關係還真不錯啊。當然,楊天化不可能因此就這兩人產生什麼芥蒂?;蛟S別的帝王會顧忌下面的人搞小團體。但是楊天化可不怕,不管是誰,楊天化要滅了他們那是分分鐘的事,更何況他還有神器王霸項鍊呢。一萬兩神幣的東西總不會是垃圾貨吧。
這次特意把這兩人叫出來,是因爲楊天化打算讓這兩百人——其實是222人,剛好兩個排,平時因爲爲了方便,都是把一個排叫一百人,一個連叫一千人的?!v守倭奴國。
而且要幫助推古女皇把這倭奴國給統一了?;蛟S有人發現了,楊天化對於飲屋姬的稱呼一直是推古女皇,按中國的歷史,屬國的國主只能是稱王。這是因爲楊天化壓根就沒有想過要把倭奴國當成是中華帝國的屬國。
古代人講究面子,非要說什麼泱泱大國,百國來朝。楊天化這來自後世的人可沒有這種想法。是不是大國看的是國力,而不是稱呼。倭奴國就讓是一個國家又怎麼樣?要生要死還不是他楊天化一句話的事。
更何況,中華帝國要屬國幹嘛,如果是好地方,楊天化直接就把他納入版圖了,如果地方不好,就是求著要加入中華帝國,楊天化還不要呢。就像這倭奴國,想當中華帝國的屬國,楊天化還不要呢。因爲屬國是小弟,楊天化可沒有欺侮小弟的習慣。
因此,楊天化要的是奴隸國。但奴隸國怎麼著也是一個國家不是,叫聲推古女皇又不會少塊肉。何樂不爲?
楊天化和衆將士圍成一個大圈坐了下來。雖然看到很多書上都說,爲上者要講究什麼身份地位,不可和手下的士兵走的太近,不可和他們稱兄道弟。對於這一點,楊天化以前是同意的,但是具體情況得具體分析,憑他楊天化現在的本事,還用得著耍這種手段來樹立威信嗎?
因此,楊天化平時和下面的人交往時,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是很少採取高高在上的姿態的。當然,在戰場上時除外。
楊天化把先前想的那一番如何把倭國打造成一個奴隸輸出國的想法說了出來,衆將士都是齊聲稱讚。不過還是有少數幾個認爲此法不太人道。
如果是放在後世,對說這話的人楊天化肯定要罵上一句漢奸,比起二戰時倭國鬼子在華夏大帝所犯下的罪行,楊天化此刻的所做所爲都快成爲觀世音菩薩了。
但是這些生活於隋朝的人,確實是沒見識過倭人的殘暴,同情心偶爾氾濫一下,也不過是說明這些人比較有同情心而已,楊天化倒不好去責怪他們。
不過這倒是提醒了楊天化,在儒家思想統治下的華夏子民實在是太過善良了。對於儒家思想,楊天化倒沒有任何歧視。但卻也絕不推崇。但是對於中庸之道,楊天化是深惡痛決的。這裡的中庸不是指《中庸》這本書,而是後世總結的那些所謂中庸思想。什麼“出頭的椽子先爛”啊,“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啊,“槍打出頭鳥”啊,“人怕出名豬怕壯”啊,“知足者常樂”啊等等等等。
你說這都什麼事啊,出頭的椽子要先爛,那誰還敢出頭?大家都畏畏縮縮,你推我讓,什麼事都想別人出頭之後再跟進,隨大流。這樣的社會怎麼能進步?還有所謂知足都常樂,倒也不能說這話不對,要放在穿越以前,楊天化就是典型的知足常樂型,但是現在,做爲帝國皇帝的楊天化及其討厭這話。大家如果稍稍有了一點成績就都裹足不前了,那中華帝國還怎麼發展?
雖然有人說正是因爲中庸之道才讓中華民族得以延續數千年,在數次異族入侵之後得以保存根本,而成爲唯一沒有消失的四大古國,這話楊天化不敢茍同。想想中國歷史上的幾個強盛朝代,哪一個是儒家思想當道的?大秦帝國就不說了,老秦家的不知道坑殺了多少儒生。漢朝嗎?漢朝最爲強盛是在漢武帝時,但當他獨尊儒術之後,後世的皇帝還有過什麼輝煌?唐朝?唐朝最爲明顯的便是擴張,不管是國土上、經濟上、還是文化上,一個奉行“知足者常樂”的皇帝會這麼瘋狂嗎?儒家不過是用來統治的工具而已,皇帝尊崇的法家、兵家!真正以儒家思想來統治的應該是宋朝,不管是皇帝還是官員,抑或是百姓。但是縱觀兩宋數百年曆史,能讓人稍覺自豪的不過是文化與經濟而已。在“國際地位”上,從沒有一個漢人朝代是如此窩囊的。
就算是在經濟上,誰知道以其他思想來統治不會更好?儒生說好戰者必亡,但是漢好戰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唐好戰嗎?開創了中國漢人朝廷最大的國土面積,面積最大時達到1500萬平方公里,明朝最大時也只有1200萬平方公里。元就更不用說了,純粹以戰養戰,面積最多時縱橫歐亞大陸,達到2100多萬平方公里。
但兩宋呢?北宋還不到500萬平方公里,南宋就更不用說了。兩宋絕對不好戰,但是他的歷史就比起其他幾代來的長久嗎?沒有吧。
宋朝擁有當時最強大的經濟,最先進的武器,最職業的軍人,但是,換來的卻是最恥辱的外交。中國曆來都是別國像中國稱臣,只有宋朝例外,他是向遼、向金、向元稱臣的。
是蠻族戰力太強?知道岳飛的都不會這麼想。恰恰是因爲而是南宋知足常樂!
以前看小說時,楊天化不知道發過多少次誓,要是他也穿越,絕對不會再讓這種事發生,現在,他穿越了,而且擁有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實力。因此,他要把中華帝國按他心中的理想來建設。
更何況他還要在一千多年之內發展出能航行於50億光年之外的宇航飛船。想那神之領域,不知道已經存在多少萬億年了,這麼多的科技位面竟然也只生產出了只有2倍光速的宇宙戰艦,楊天化要在一千多年之間做出重大突破,肩上的任務不可謂不重啊。
他絕對不允許所謂的中庸之道來阻礙他的發展。他要徹底的改變國民的思想,這也是他來自一個講究人人平等的世界,卻把自己的子民劃分等級的原因。不是楊天化想要高人一等,而是他知道有差距纔會有動力,有動力纔會有進步。
他要把他的子民培養成有夢想,有動力,能吃苦的人。去他媽的“出頭椽子先爛”吧,在中華帝國境內,只有敢出頭能出頭的人,纔會得到獎賞,纔會高人一等,纔會有更美好的生活。
在中華帝國,“知足常樂”者是不會有社會地位的,你只能給“出頭”者鞠躬行禮。
當然,這番話以前只能在楊天化心裡想想,但是現在,他要一步步的實行起來。關鍵點自然是教育。他要從小就培養人們的好鬥心,什麼“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去他媽的見鬼吧,比賽場就是戰鬥場,是讓你來戰鬥的,不是讓你來聯絡感情的。
“《軍體拳》不單單是讓你用來強身健體的,還要培養你的好戰之心!”楊天化把那幾個說好話的士兵叫了出來,厲聲喝道:“把你們廉價的仁慈心給我收起來,回家用到你們的親人身上去,而不是用在這裡。你們是你鐵血軍人,不是老好人?,F在,每人到外面割十顆人頭來見我。我給你們十分鐘的時候,去!”
那幾人看到楊天化發火,立馬把身子挺的筆直。聽到命令之後,也不多說,立刻飛速轉身朝外面跑去。
外面陸續傳來忙亂的哭叫聲。不過片刻,幾人便各自提著十顆人頭回來了。
楊天化打量了一下,全部都是男性。還好,沒衝動的去把推古女皇給殺了。不然,還得重新搞個傀儡,麻煩不小。
“很好,這纔是我華夏的好兒女。你們要記住,這就是弱國的下場。如果倭奴國的國力超過我們,那這些人頭就有可能是你們的親人。”楊天化這話可不是空口白話說說而已,在原來的歷史中,一千多年之後,他們的後人,付出的可不僅僅是這幾十顆人頭!
“薛仁杲、薛仁越出列!”楊天化站了起來,在下命令時,楊天化還是非常認真的,再不像原先談話時那麼隨意。
聽到命令,全體士兵立馬站起來立正,聖騎士盔甲也在同一刻套在了身上。前面也說過,聖騎士盔甲乃是遊戲位面的產品,平時不用時可以收起來,直接放在口袋裡。要用時如同遊戲裡穿裝備一樣,非常方便,那屠龍刀也是如此。
薛氏兄弟倆住前跨出一步,擡頭、挺胸、收腹、立正,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已經有了後世軍隊的影子了。如果是配上那威武的聖騎士盔甲,其壯觀程度猶有過之。
“從今天開始,你們正式脫離原來連隊編制,成立特別行動隊。我任命薛仁杲爲鎮倭第一大隊大隊長,領上尉銜。薛仁越爲鎮倭第二大隊大隊長,領上尉銜。允許你們在倭奴國招收兵員,人數不可超過一千。不可傳授武藝,不可以華夏軍中訓練方式訓練。明白沒有?!”
“明白!”薛士兄弟兩齊聲大吼,他們知道,吼的越兇,表明他們對執行命令的決心就越大,這可都是訓練時教官說的。
其實楊天化讓他們招收倭軍,其實目的就是爲了讓他們收幾個跑腿的下手而已,這麼大一個日本,總不可能讓他的二百士兵什麼事都親力親爲吧。雖然兩個連的兵力要控制整個倭奴國可能困難了點。但權當是軍事訓練吧,讓他們多跑跑也好。不然,這些人處於這麼一個到處都充滿**的國家,很可能就要墜落了。
“你們在這裡怎麼行事我不管,但是,絕對不可打擾倭民的生育大計。特別是模樣姣好帥氣的。這可都是優良品種。至於歪瓜裂棗的,也儘量少傷性命,麻雀窩裡出鳳凰的事也並不少見。你們在這裡的私生活可以隨意,前提是要完成訓練目標。但是,如果有誰敢和倭民產生感情,誕下後代,那就別怪朕不客氣!”
當兵玩女人,那是很正常的事,楊天化不會去阻止,更何況這裡是倭奴國,這裡所有的人,包括皇族,在楊天化眼裡都不過是奴隸而已,就是推古女皇的地位也比不上中華帝國境內的一普通百姓。雖然楊天化強調不可傷害倭民性命,但這也只是楊天化爲了他們不至於去大規模的屠殺而已,小範圍內屠殺一兩個奴隸,跟殺只雞沒什麼兩樣,只不過前者經濟損失稍大而已。
……………………
兄弟姐妹們,小弟今天可能就要上架了,這是公衆版的最後一章,希望方便的朋友多多訂閱,支持小弟。小弟會努力越寫越好的。至於公衆版,小弟也會爭取努力早日更新的。希望看公衆版的朋友也一如即往的支持小弟。多多鮮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