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9章 血火東京(上)

日本本土僅此於東京的重鎮竟然在三個多小時的時間裡就被華夏陸軍攻克,這個速度堪稱恐怖。不過,但唐健眼中還是太慢了,雖然在短短十五天的時間就從下關打到京都,然而卻和唐健預想之中還是慢了幾天。

當年的德國閃擊波蘭,只用了二十七天,一天之內征服丹麥,二十三天征服挪威,五天內征服荷蘭,十八天征服比利時,三十九天征服了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

而現在,華夏卻用了十五天的時間才攻佔京都,距離東京還有一定的距離,也就是說征服日本全境的時間可能還要更多。

其實,這並不責怪於華夏陸軍士兵,依照現在華夏陸軍士兵的軍事素質,已經可以媲美歐洲幾個強國的陸軍。

說到底,還是武器太過於落後,坦克和飛機的數量太少,雖然能夠形成一定的戰鬥力,但是和唐健想象中的巨大威力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就像攻佔下關,如果華夏擁有百架飛機的話,兩個小時就可以解決戰鬥,而不是需要一個白天的時間。

機動能力也不算靈活,畢竟運輸貨車還沒有量產,大量的物資準備還是需要靠騾馬運輸,騾馬需要休息和進食,而且還要自帶草料,這無形之中就致使閃擊戰的效果大幅度下降,從而增加了戰鬥時間。

要是山縣有朋和伊藤博文知道現在的唐健竟然還不滿意自己的進軍速度,不知道兩人會不會當場吐血。

因爲此時的兩人在戰時大本營中已經是焦頭爛額忙成了一團,山縣有朋信誓旦旦的在明治天皇面前保證的京都防線竟然抵抗不到三個小時就被華夏陸軍攻克,要知道,當初山縣有朋用了整整三個月時間花了十萬民夫精心打造。

不過,不管在這個時代如何精心打造的工事,在華夏立體式閃電般的攻擊下都顯得是那麼的不堪一擊。

唐健個人比較崇拜閃擊戰,他在原來那個世界的時候就已經徹底研究了閃擊戰戰術,並且仔細分析了每一次成功的戰例,當初成立狼牙僱傭兵團時,唐健就曾經運用過這一戰術,雖然只是五個人而已,可是有時候戰略戰術並不侷限於人的數量。

唐健將閃擊戰剖析分析,得出了本質的三大要點,分別是摺疊空間,最大沖擊力和精神力轉化。

唐健奉行的是“時間就是軍隊”,“時間就是勝利”的觀點,奪取時間和奪取空間是軍事對抗的重要內容,在時間上先敵一步,就可以得先機之利。

當初二戰時期,在“巴巴羅薩計劃”中,德軍僅用三個星期就在蘇聯境內推進縱深達400—600公里,可想而知,摺疊空間這一要點的優越性。

關於最大沖擊力,其實中國古人早點提出過相似的理論,《孫子兵法》中寫道:“進而不可御者,速也。”其重要的進攻思路,就是以極快的速度突襲敵軍,致使敵軍未反應過來就取得越半數的勝利。

這一點,在這次閃擊日本本土的實例中就已經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來,華夏突擊部隊攻佔京都,基本上已經宣告了日本南部大部分國土已經陷落。

而對於《孫子兵法》也對快速產生的衝擊力作了至美的比喻:“激水之急,至於漂石者,勢也,鷙鳥之疾,至於毀折者,節也。”

根據唐健研究過的戰爭力學理論中就有一段概述:軍隊戰鬥力取決於兵力、機動力和衝擊力,而機動力和衝擊力的大小和速度有關,速度越快,衝擊力也就越大。

唐健通過對日戰爭的一系列成功的軍事行動,依靠的就是坦克裝甲部隊的高速度、大縱深的突擊,以此產生的衝擊力使日軍精心構造的防線都是顯得那麼不堪一擊。

最後一個目的,從下關一路到京都,唐健認爲這一次閃擊戰的另一個另一個目的也幾乎快要達到了,那就是精神力轉化。

在閃擊戰理論中,精神對作戰的勝利可謂是至關重要的,其作用主要體現在,其一爲攻其不備,出其不意,不管是西方的克勞塞維茨和東方的毛太祖(和諧社會),許多傑出的軍事家都十分關注作戰的突然性,指出突然和不意,可以彌補兵力的不足,這一點,從華夏陸軍以三萬陸軍精銳從下關快速攻到京都就可以看出,即使突擊部隊只有三萬餘人,而且日軍卻有十數萬數到強大的防線,但就是這三萬突擊隊輕易就撕開了這些防線,深入到了日本本土腹地,和東京也越來越近了。

其二就是震懾,震懾在二戰時期正是希 特勒和古德里安等追求的效果,同時也是唐健所極力追求的效果,雖然現在突擊部隊三萬餘人在十萬日軍面前顯得過於渺小,甚至歐美很多國家都認爲唐健這是冒險的孤軍深入,很有可能會全軍覆沒。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支孤軍深入日本本土,將阻擋在前方的十數萬日軍打得是四散潰逃,如今日本本土內很多的部隊和民兵都被突擊部隊強大的戰鬥力震懾住了,漸漸失去了作戰意志,所以,在攻佔京都的時候,突擊部隊只用了三個多小時而已,這就是閃擊戰所帶來另一個作用,震懾日軍其他部隊,削弱日軍的作戰意志。

從開戰到現在,除了行軍速度稍稍比唐健預計的中的要慢一點外,其他的都是按照唐健的計劃中進行著,這讓唐健絲毫不懷疑這場戰爭的結果,現在只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第二天一大早,唐健率軍和段祺瑞的五萬大軍繼續朝神戶的防線平行推進,幫助突進部隊掃除後方的日軍殘餘,穩固後方,同時提供強而有力的補給,和唐健一起行動的還有剛剛從下關登陸的十萬華夏陸軍。

與此同時,突擊部隊在攻佔京都之後,並沒有在京都做絲毫的停留,只是簡單的休整了一下,便繼續朝名古屋的方向進發,名古屋之後就是日本首都東京。

1907年4月15日,華夏三萬突擊部隊在攻佔名古屋之後繼續朝東京方向挺進,三天後,突擊部隊在名古屋方向遭遇日軍封鎖,但僅僅是封鎖而已,日軍以傷亡一萬餘人的代價依然沒等阻擋住突擊部隊東進的步伐。

名古屋之後,山縣有朋在匆忙之間大部分由民兵組成的十三道防線一一被突擊部隊擊潰,除了在最後一道防線浪費了兩個小時之外,突破其他防線簡直就如同一馬平川,大部分日軍此時在連番的打擊之後,士氣低落到了極點,在加上沒有絲毫作戰經驗的他們在經過了血與火淬鍊的華夏三萬精銳面前,就如同拿著武器的兒童面對身強力壯的勇士一般,除了無謂的增加傷亡之外,對戰爭結果已經很明顯的戰局起不到任何有幫助的作用。

1907年4月16日,華夏太平洋艦隊炮擊了日本僅次於佐世保的軍事港口橫須賀,日本橫須賀海岸陣地損失慘重,同時,太平洋艦隊還不斷在伊東和館山兩地滋擾,日本大本營擔憂華夏陸軍會在太平洋的火力支援下,從東京灣登陸。因此,戰時大本營不得不調整防禦政策,分出部分兵力固守東京灣,防止華夏陸軍在東京灣開闢第二戰場。

1907年4月19日,突擊部隊日夜兼程急行軍,於19日黃昏時候抵達了距離東京西南五十公里處,表現於想要進攻東京的態勢。與此同時,華夏陸軍的大部隊十萬陸軍也已經在京都集結,唐健親率五萬大軍已經抵達了名古屋,和突擊部隊邀相呼應。

當華夏陸軍準備進攻日本都城東京的消息傳遍整個東京後,東京城內亂成了一片,一些富商已經不再寄希望帝國軍隊能夠抵擋的住東京城外的虎狼之師,紛紛攜家帶眷出逃東京。

東京戰時大本營。

伊藤博文、桂太郎、山縣有朋等日本軍政界大員紛紛聚首會議室中,在場的每一個人臉上都露出凝重之色,東京危在旦夕,作爲日本核心政治人物怎麼可能輕鬆的起來呢!

桂太郎對著臉色慘白的山縣有朋說道:“山縣君,你不是說,帝國的防線很堅固麼?可是我看看到的卻是,華夏陸軍越過名古屋之後就完全是如入無人之境,短短幾日就已經到了東京城外,你就是你向天皇陛下作的保證麼?”

山縣有朋沒有反駁,當初是他在衆人面前信誓旦旦的保證過的,然後在事實面前,如果他再有絲毫的辯解,無疑是當場給了自己一個響亮的耳光。

伊藤博文談了一口氣,說道:“桂太君,現在已經不是指責某個人的時候了,大敵當前,我們應該商議如何面前此時帝國面臨的最大危機。”

衆人紛紛點頭,山縣有朋強打起精神,說道:“爲了穩定東京城內混亂的局勢,我已經命令各部封鎖了東京的各個城門,而另外十萬大軍將主要投放在東京的西南方,雖然守衛東京的有十萬大軍,而準備進攻的僅有三萬華夏陸軍而已,但是事實證明,數量上的優勢在華夏陸軍面前並不算優勢,我個人的意見就是放棄東京!”

PS:今天的第一更。

第69章 伏擊哥薩克騎兵!第24章 深陷險境第6章 唐健的升官之路第68章 你和唐健很熟麼?第35章 萬人啼哭第67章 袁世凱要擴軍第68章 誘敵第10章 終於有人冒頭了!第20章 奪政(一)第34章 流淚的鉅艦第17章 沸騰的黃海(一)第41章 偶遇張作霖(一)第12章 少爺我缺錢啊!第56章 備戰第93章 猛虎出籠第67章 超強陣容第130章 絕望第28章 重逢第20章 聯合艦隊的投降第84章 決戰華盛頓(二)第67章 超強陣容第111章 狩獵的孤狼第72章 絕處逢生第86章 安慶易幟第45章 荊州之戰(九)第21章 應該飛得起來吧!第14章 轟炸東京(一)第21章 奪政(二)第1章 最後的度假第144章 全線潰敗第53章 海上大決戰(二)第48章 北上威海衛第114章 袁世凱之死第77章 今天晚上繼續加油哦!第57章 首戰旅順(四)第144章 全線潰敗第30章 最後的戰鬥(一)第36章 戰前會議第24章 深陷險境第81章 登陸日(二)第40章 溫柔鄉第72章 血債第79章 投名狀第57章 華夏一統第102章 首次交鋒第37章 騎兵團!殺!第98章 斬殺維新黨人第10章 和鄧世昌拜把子第19章 美國國內的分歧第25章 陰謀第50章 拜會聶士成第87章 正式對日宣戰!第2章 籌謀第36章 反攻準備第70章 中途島海戰(二)第79章 戰略大撤退第3章 對弈(一)第93章 美國總統—羅斯福第53章 馬尼拉之夜第45章 荊州之戰(九)第16章 大風起兮第71章 出兵朝鮮第57章 首戰旅順(四)第76章 聯合艦隊的新司令第23章 老子終於有坦克了第67章 袁世凱要擴軍第32章 最後的戰鬥(三)第32章 進軍拉薩第39章 荊州之戰(三)第27章 英俄兩國的秘密協議第33章 神秘消失的英軍第48章 北上威海衛第18章 華美艦隊的首次對抗第18章 北京的天要變了第9章 大軍初成(二)第22章 天皇詔書(一)第24章 沙漠之鷹對伊賀忍者第60章 首次對決第73章 情意綿綿第92章 美國排華運動第69章 中途島海戰(一)第62章 腹背受敵第17章 遠征西藏第95章 回憶第47章 成交第9章 反攻日本本土(三)第4章 點燃古巴內戰第43章 荊州之戰(七)第33章 復仇的火焰第69章 血戰悲歌一第34章 春季攻勢第76章 東京戰時大本營第40章 荊州之戰(四)第30章 西征入藏第110章 大清王朝的末路第59章 太平洋艦隊VS北洋艦隊(二)第60章 首次對決第10章 萬里海疆第56章 備戰第101章 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
第69章 伏擊哥薩克騎兵!第24章 深陷險境第6章 唐健的升官之路第68章 你和唐健很熟麼?第35章 萬人啼哭第67章 袁世凱要擴軍第68章 誘敵第10章 終於有人冒頭了!第20章 奪政(一)第34章 流淚的鉅艦第17章 沸騰的黃海(一)第41章 偶遇張作霖(一)第12章 少爺我缺錢啊!第56章 備戰第93章 猛虎出籠第67章 超強陣容第130章 絕望第28章 重逢第20章 聯合艦隊的投降第84章 決戰華盛頓(二)第67章 超強陣容第111章 狩獵的孤狼第72章 絕處逢生第86章 安慶易幟第45章 荊州之戰(九)第21章 應該飛得起來吧!第14章 轟炸東京(一)第21章 奪政(二)第1章 最後的度假第144章 全線潰敗第53章 海上大決戰(二)第48章 北上威海衛第114章 袁世凱之死第77章 今天晚上繼續加油哦!第57章 首戰旅順(四)第144章 全線潰敗第30章 最後的戰鬥(一)第36章 戰前會議第24章 深陷險境第81章 登陸日(二)第40章 溫柔鄉第72章 血債第79章 投名狀第57章 華夏一統第102章 首次交鋒第37章 騎兵團!殺!第98章 斬殺維新黨人第10章 和鄧世昌拜把子第19章 美國國內的分歧第25章 陰謀第50章 拜會聶士成第87章 正式對日宣戰!第2章 籌謀第36章 反攻準備第70章 中途島海戰(二)第79章 戰略大撤退第3章 對弈(一)第93章 美國總統—羅斯福第53章 馬尼拉之夜第45章 荊州之戰(九)第16章 大風起兮第71章 出兵朝鮮第57章 首戰旅順(四)第76章 聯合艦隊的新司令第23章 老子終於有坦克了第67章 袁世凱要擴軍第32章 最後的戰鬥(三)第32章 進軍拉薩第39章 荊州之戰(三)第27章 英俄兩國的秘密協議第33章 神秘消失的英軍第48章 北上威海衛第18章 華美艦隊的首次對抗第18章 北京的天要變了第9章 大軍初成(二)第22章 天皇詔書(一)第24章 沙漠之鷹對伊賀忍者第60章 首次對決第73章 情意綿綿第92章 美國排華運動第69章 中途島海戰(一)第62章 腹背受敵第17章 遠征西藏第95章 回憶第47章 成交第9章 反攻日本本土(三)第4章 點燃古巴內戰第43章 荊州之戰(七)第33章 復仇的火焰第69章 血戰悲歌一第34章 春季攻勢第76章 東京戰時大本營第40章 荊州之戰(四)第30章 西征入藏第110章 大清王朝的末路第59章 太平洋艦隊VS北洋艦隊(二)第60章 首次對決第10章 萬里海疆第56章 備戰第101章 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县| 牡丹江市| 盖州市| 昔阳县| 马龙县| 肥乡县| 肇州县| 泸水县| 大方县| 科技| 祁连县| 定兴县| 宁国市| 闸北区| 枣强县| 西丰县| 阳信县| 昌邑市| 大洼县| 什邡市| 大丰市| 蓬溪县| 孟连| 赤峰市| 临湘市| 仲巴县| 青浦区| 汨罗市| 兴文县| 西华县| 开化县| 桐乡市| 灵川县| 铁岭县| 垣曲县| 大宁县| 广昌县| 百色市| 无为县| 维西| 繁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