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章 西征入藏

葉祖圭和程璧光雙目赤紅的盯著唐健剛剛畫出了那三道島鏈,橫掃太平洋、傲視全球這句話一直在兩人的心頭縈繞。

唐建的這幾句話極富煽動性,葉祖圭和程璧光兩人緊緊握著拳頭,身軀不自覺的微微顫動著。

唐健話鋒一轉,說道:“好了,這就是統一全國之後的下一步行動了,現在最緊要的還是要驅逐英軍,收回東北。兩位將軍,華夏的海軍,華夏的未來就靠你們了!”唐健說完,重重的吐了一口氣,神情無比的蕭索起來。

葉祖圭和程璧光兩人重重的點了點頭,兩人也意識到了肩上的擔子有多重,只是他們不明白,爲什麼唐健說完這些話之後,神情會如此的寂寥蕭索,像一個看破紅塵的入定老僧一般。

唐健心中嘆道,西征北伐下來,不知道又有多少的中華男兒倒下,唐健知道,現在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沾染著中華男兒滾燙的鮮血,可是他有不得不這麼做,因爲不這麼做的話,更多的無辜老百姓會慘死在列強的壓迫之下,屈辱的百年曆史,唐健再也不願意看到了。

與其痛苦百年,不如用這一輩中華男兒的熱血,爲後續的炎黃子孫澆灌出一塊和平安定的沃土。

說實話,在這個平行的時空中征戰了這麼久了,唐健心中有一種無力感,不僅僅是因爲他是來自和這個世界迥然不同的世界,時刻感到一種深深的孤獨感,更重要的是,他不知道這麼做,到底會將華夏帶向何方。

但至少會讓淳樸的華夏人民以後的日子會過的好一點吧!一想到這裡,唐健的心中陰霾頓時一掃而空,不錯,蛻變的過程是痛苦的,但他必須勇敢的去承受,用自己的肩膀擔當起華夏崛起的責任。

………….

青海,唐古拉山口。

馮國璋一身戎裝,騎在一匹漆墨駿馬上,目光如炬,隨著駿馬的響鼻聲,馮國璋回顧四周,不斷掃視著眼前的這一萬餘名精兵。

馮玉祥則靜靜地立於馮國璋身後,眼睛同樣直直的望著陣前這一萬軍中整齊的大軍!

面前的這支精兵,是由唐健從四川山區選撥出來的精銳之師,雖然眼前的這些川軍個子都不高,但是敦實健碩的身軀之中隱隱散發出一種彪悍之意。

這些川軍常年活動於川西高原之上,早已經適應了高原空氣稀薄的惡劣氣候,非常適合入藏作戰,免去了重新訓練的麻煩。

川軍兇猛,這是歷史對川軍的評價,古時,四川向來被當時的統治者視爲蠻荒之地,蠻荒之地,民風彪悍,從三國時起,川軍就一直活動在歷史的舞臺之上,就連諸葛亮都無法靠武力使川軍屈服,而是使用了七擒孟獲的攻心之計,收復了南蠻苗族。

馮國璋這次前來,還帶了原來在十三師中大部分團級以上軍官,更是帶了許多先進武器,有迫擊炮,馬克沁機槍,m14,香瓜手榴彈等等,經過了幾個月時間的磨合,馮國璋已經完全適應並融入了這支新的部隊。

馮國璋立於馬前,虎目一掃,問道:“諸位將士麼?如果有敵人侵我疆土,欺我婦孺,霸我財產,屠我國人,大家說應該怎麼辦?”

“殺!殺!殺!”萬人振聲齊呼,神情激奮。

四川和西藏僅一線之隔,可謂是脣齒相依,西藏落入英國人之手,英國人在西藏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倘若英國人在西藏站住了腳跟,下一個目標就會是四川,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這個道理每個人都懂,況且四川之中有不少的藏民,英軍入藏,肆意屠殺藏民,四川百姓早有耳聞。

因而馮國璋振臂一呼,下面的川軍自然振臂響應。

馮國璋接著說道:“西藏自古以來便是我國領土,可是英國人居心叵測,竟然想要將我西藏從祖國的懷抱中分裂出去,祖國的土地要被外夷搶佔,大家願意麼?”

“不願意!不願意!”又一次震耳欲聾的回答。

“昨日總統已經傳來命令,命令我部,自青海即刻揮兵入藏,驅逐英軍,解救千萬藏族同胞,收回西藏,大家願意和我馮國璋一道殺盡英夷,復我中華麼?”馮國璋舉起寒光閃閃的指揮刀,遙指蒼穹,朗聲道。

“誓死追隨將軍!”萬人同時舉起手中的長槍,形成一片槍林,槍林在一陣高呼身中波盪起伏,就如同海浪一般。

馮國璋刀鋒一轉,他身下的駿馬悲鳴一聲,血光閃現,一顆血淋淋的馬頭飛天而起,一旁的狼頭軍旗之上立刻就被飛濺上一道猩紅的馬血。這狼頭軍旗是由嚴復設計的,旗底純紅,軍旗中央的是一顆猙獰的狼頭,這面軍旗的含義和海軍的黃龍利劍旗大不相同,取義華夏陸軍如同草原惡狼,面對敵人時,就算是一個孤狼,也要讓敵人心驚膽戰,更何況是一羣惡狼!

軍旗之上。猙獰的狼頭配上猩紅的鮮血,讓人觀之熱血澎湃。

馮國璋遠眺遠方巍峨的唐古拉雪山,揚刀一指:“出發!”

馮國璋的這個師屬於西路軍序列,番號是華夏陸軍第十九步兵師,配有一個騎兵團,一個馬克沁機槍連,一個炮擊炮連。

由於是高原作戰,加上山谷崎嶇,道路不便,所以第十九師的戰略物資大多是由騾馬駝背。

在馮國璋的一聲令下,馮玉祥的騎兵團一馬當先,後方的第十九師士兵開始朝唐古拉山山口慢慢攀爬。

唐古拉山藏語意爲“高原上的山”,又稱“當拉山”,在蒙語中意爲“雄鷹飛不過去的高山”。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北部與青海省邊境處,東段爲西藏與青海的界山,東南部延伸接橫斷山脈的雲嶺和怒山從唐古拉山口開始。

馮國璋的第十九師進入唐古拉山後,就如同水滴掉入了大海一般,遠遠看去,在雪線以上部分,只見一隊如同螞蟻般的大軍緩慢朝唐古拉山口爬去,唐古拉山頂終年積雪不化,數十條遠古冰川縱橫奔瀉,可謂“近看是山,遠望成川”。 唐古拉山口白雪皚皚,雲霧繚繞,雷電交加,神秘莫測,在攀登期間,有數十個士兵因爲不慎而失足跌落,連同馬匹成爲了雪山之上的一堆無名枯骨。

馮國璋花了三天的時間才正式進入西藏,進入西藏之後,馮國璋的大軍抵達入藏後的第一個城鎮—安多。

安多,藏語意爲“末尾或下部的岔口”,地處西藏北部的唐古拉山腳下。

馮國璋在越過唐古拉山之後曾回頭一看,只見後方的唐古拉山如同頭纏錦鍛,身披鎧甲的英武之神,高高地矗立在雪山、草原和重重峽谷之上

馮國璋心中感嘆,果然隔山跑死馬啊,不要看著唐古拉上只有五千多米的海拔,可是當馮國璋帶著一支軍隊真正走過的時候,才體會到大自然的可怕之處。

怪不得當年所向披靡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率領大軍欲取道青藏高原進入南亞,卻因爲唐古拉山的阻隔,而只能望山興嘆,敗退而歸。

雖然馮國璋全軍跨過了唐古拉山口,卻也損失慘重,在還沒有遭遇英軍之前,就已經摺損了數十個士兵和幾十匹戰馬。

而眼前的這個小鎮安多是藏北重要的交通樞紐,安多坐落於河谷的出口,在往前就是一望無際開闊的羌塘高原了。

馮國璋帶領全軍在安多休整了兩天,兩天之後便又再次朝拉薩的方向進發。

雖然入藏後,崎嶇道路兩旁雪山連綿,藍天草原相映,牛羊像珍珠般散落綠野,但是由於空氣含量驟然下降,只有水平線的六成,所以,饒是馮國璋身體健碩,可是到了這裡也已經有了明顯的高原反應。

諸事不順,馮國璋由東南帶過來的那些軍官們同樣是呼吸困難,高原反應比馮國璋還要厲害,倒是馮玉祥像個沒事似的。那些川兵常年生活在高原地區,並無太大的反應。整支從安多一路南下,大軍走走停停,直走了十多天在抵達了那曲。

到達那曲之後,衆人的高原反應纔好過一點,不過這樣一來二去卻耽誤了不少的時間。

從拉薩方面得到了情報,英軍已經發現了馮國璋的部隊進入西藏,並提前在拉薩的四周準備,這讓馮國璋不得不提高警惕,雖然這一路上算的上順利,並沒有遭遇入藏的英軍,但這並不代表英軍不會對他放鬆戒心,相反,越是平靜就表示越是兇險。

馮國璋對身後的馮玉祥說道:“馮團長,你派一隊斥候到前方打探消息,現在離拉薩越來越近了,我們必須要提高警惕!”

馮玉祥應聲,立即派出由兩人一組,總計二十人的騎兵偵查小分隊充當斥候,到前方打探消息。

不久之後,其中一對斥候小分隊策馬歸來,奔到馮國璋的面前說道:“報告師長,前方十里處發現一個巨大的湖,不遠處還有一支商隊。”

“商隊?”馮國璋疑問道,看來前面那個巨大的湖應該是納木錯了,過了納木錯,再翻越念青唐古拉山,就可以直接進入拉薩了,在這裡遇見商隊,應該是從拉薩出來,剛好可以去問問情況。

主意已絕,馮國璋大手一揮:“走,上前看看!”

ps:今天的第二更,第三更可能要到凌晨兩點之後才能碼出來,大家早點睡,明天走早上一起來就可以看到,當然,夜貓子除外了。

第9章 大軍初成(二)第12章 反攻日本本土(六)第36章 我們要談判第99章 血戰平壤第104章 廢除《排華法案》第108章 紫禁城之戰(二)第14章 堅守夏威夷第19章 嚴復的疑問第34章 春季攻勢第61章 背後捅刀子的英國人第100章 爭奪黃海制海權第63章 唐蕊兒第76章 聯合艦隊的新司令第67章 超強陣容第121章 收編歸國艦隊第34章 遭遇戰第47章 借刀殺人(一)第31章 無恥的表哥第76章 咆哮的戰車第17章 奇襲紫禁城!第68章 抓壯丁第42章 固守威海衛第22章 天皇詔書(一)第103章 美華結盟第63章 唐蕊兒第71章 血戰悲歌三第60章 突圍(一)第103章 美華結盟第106章 黃海大決戰(二)第32章 公事繁忙第2章 擴軍計劃第14章 一炮雙中第133章 突入第84章 朝鮮民族反抗運動第52章 戰前準備第62章 突圍(三)第52章 海上大決戰(一)第92章 戰略大迂迴第35章 大敵來襲第98章 斬殺維新黨人第50章 困獸俄軍第39章 終身大事第38章 俄國人的野心第61章 突圍(二)第3章 悲情光緒第41章 海的顏色第31章 有毒的酥油茶第114章 袁世凱之死第78章 朝鮮義軍第28章 唐健的終生大事第71章 斬首行動!第19章 嚴復的疑問第72章 血債第81章 大島義昌的毒計第118章 讓我們一起爲之奮鬥吧!第11章 暴雨欲來第125章 初試鋒芒第75章 山谷伏擊戰第66章 太平洋艦隊,出擊!第37章 總統的迴歸第120章 歸國艦隊的命運第3章 華夏的發展方向第69章 中途島海戰(一)第32章 公事繁忙第56章 海上大決戰(五)第11章 反攻日本本土(五)第82章 登陸日(三)第32章 轟炸佐世保!第42章 荊州之戰(六)第28章 血戰威海(二)第1章 太平洋艦隊時代第64章 北洋軍魂!第106章 繳槍不殺第9章 奪取武漢(三)第16章 美軍的投降第81章 登陸日(二)第21章 再見捷琳娜(一)第33章 出兵東北第7章 奪取武漢(一)第55章 出兵太平洋第23章 老子終於有坦克了第89章 平壤雪恥第32章 最後的戰鬥(三)第35章 中央情報局第29章 激戰旅順口第50章 困獸俄軍第47章 借刀殺人(一)第42章 華美矛盾激化第60章 首次對決第98章 經濟入侵第60章 突圍(一)第86章 藐視,大大的藐視!第69章 拜見唐大總統第33章 復仇的火焰第61章 突圍(二)第53章 全面攻勢第25章 新《馬關條約》(二)第21章 應該飛得起來吧!第5章 有刺客!有刺客!第103章 美華結盟
第9章 大軍初成(二)第12章 反攻日本本土(六)第36章 我們要談判第99章 血戰平壤第104章 廢除《排華法案》第108章 紫禁城之戰(二)第14章 堅守夏威夷第19章 嚴復的疑問第34章 春季攻勢第61章 背後捅刀子的英國人第100章 爭奪黃海制海權第63章 唐蕊兒第76章 聯合艦隊的新司令第67章 超強陣容第121章 收編歸國艦隊第34章 遭遇戰第47章 借刀殺人(一)第31章 無恥的表哥第76章 咆哮的戰車第17章 奇襲紫禁城!第68章 抓壯丁第42章 固守威海衛第22章 天皇詔書(一)第103章 美華結盟第63章 唐蕊兒第71章 血戰悲歌三第60章 突圍(一)第103章 美華結盟第106章 黃海大決戰(二)第32章 公事繁忙第2章 擴軍計劃第14章 一炮雙中第133章 突入第84章 朝鮮民族反抗運動第52章 戰前準備第62章 突圍(三)第52章 海上大決戰(一)第92章 戰略大迂迴第35章 大敵來襲第98章 斬殺維新黨人第50章 困獸俄軍第39章 終身大事第38章 俄國人的野心第61章 突圍(二)第3章 悲情光緒第41章 海的顏色第31章 有毒的酥油茶第114章 袁世凱之死第78章 朝鮮義軍第28章 唐健的終生大事第71章 斬首行動!第19章 嚴復的疑問第72章 血債第81章 大島義昌的毒計第118章 讓我們一起爲之奮鬥吧!第11章 暴雨欲來第125章 初試鋒芒第75章 山谷伏擊戰第66章 太平洋艦隊,出擊!第37章 總統的迴歸第120章 歸國艦隊的命運第3章 華夏的發展方向第69章 中途島海戰(一)第32章 公事繁忙第56章 海上大決戰(五)第11章 反攻日本本土(五)第82章 登陸日(三)第32章 轟炸佐世保!第42章 荊州之戰(六)第28章 血戰威海(二)第1章 太平洋艦隊時代第64章 北洋軍魂!第106章 繳槍不殺第9章 奪取武漢(三)第16章 美軍的投降第81章 登陸日(二)第21章 再見捷琳娜(一)第33章 出兵東北第7章 奪取武漢(一)第55章 出兵太平洋第23章 老子終於有坦克了第89章 平壤雪恥第32章 最後的戰鬥(三)第35章 中央情報局第29章 激戰旅順口第50章 困獸俄軍第47章 借刀殺人(一)第42章 華美矛盾激化第60章 首次對決第98章 經濟入侵第60章 突圍(一)第86章 藐視,大大的藐視!第69章 拜見唐大總統第33章 復仇的火焰第61章 突圍(二)第53章 全面攻勢第25章 新《馬關條約》(二)第21章 應該飛得起來吧!第5章 有刺客!有刺客!第103章 美華結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南市| 交口县| 福鼎市| 灯塔市| 宝坻区| 荣成市| 靖宇县| 南雄市| 柏乡县| 额尔古纳市| 洛扎县| 陇西县| 台北市| 霍林郭勒市| 广昌县| 襄樊市| 镇巴县| 新龙县| 通榆县| 息烽县| 福鼎市| 顺义区| 美姑县| 桐乡市| 兰州市| 平阴县| 常山县| 灵台县| 周宁县| 八宿县| 穆棱市| 中方县| 吴桥县| 包头市| 涞源县| 武平县| 东阳市| 定远县| 蓬溪县| 榆林市| 迭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