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章 小小波瀾

隨後的幾天,陳新依然打發大夥出去打聽消息,他自己又去了一趟買的院子,仔細觀察了一番環境,確實如秦律方所說,前後都有衚衕,衚衕中住戶大半是外地人,很多是在崇文門附近做生意的,以浙江居多(注1)。據秦律方說,鄰里關係比較疏遠,互相之間交往不多,外面崇文門外街人流密集,陳新對這院子周圍環境十分滿意。他在附近轉了兩圈,記下了道路。

其他時間,他便帶著盧驢子在都察院、兵部附近轉悠,也在崇文門周圍看了些店鋪。海狗子和張大會就在棋盤街附近打聽消息。宋聞賢等了幾日,已經有些不耐,催著陳新趕快辦理納級之事。

這樣一直到了十月十五日,陳新在客棧中還未出門,張大會急匆匆跑回來,對陳新道:“陳,陳大哥,昨天有個叫楊維垣的,上疏彈劾崔呈秀?!?

“你在哪裡打聽的消息?”

“你給我的二十兩銀子,我全給了一個出宮採買的小宦官,聽他說的?!?

陳新沉吟道:“他說的可準?他在宮中作何差遣?!?

張大會道:“應當是準的。昨日才識得他,他原來是王體乾手下的領膳廚役,以前由幾個大太監輪流給熹宗皇上供膳,現在這新皇上進宮後,改爲尚膳監供膳,新皇帝要做啥,大夥都還不太明白,他說大家生怕跟錯了人,整日在打聽動靜,所以有什麼消息,也不難知道。”

陳新讚道:“這事辦得好,可問清了彈劾的內容?”

張大會爲難道“這倒是沒有,他也不清楚,只是知道此事而已,還有楊維垣是御史?!?

陳新很想說一句“再探”,然後手下就急急而出。但他知道不行,以現在的資源,很難準確知道那些奏章的內容。但是隻要是彈劾就好了。

“你問的時候以什麼名義問的,他有沒有起疑?”

張大會嘿嘿笑道:“我說我也想進宮當宦官,託他打聽一下跟那個老公更好。然後慢慢問到崔呈秀身上?!?

陳新也笑:“你進宮也挺好,那裡面白胸膛多的是,隨便摸?!?

說罷他想了一會,對張大會道:“咱們不等了,不管他彈劾的啥,就找他動手,你先去都察院附近,跟著這楊維垣,尋到他家後立即來通知我?!?

“明白了?!?

----------------------------------------------------------------

十月十七日的下午,內城北的方家衚衕中,兩個轎伕擡著一架小轎慢悠悠走著,一名管家隨在轎旁,雲南道監察御史楊維垣在轎中一臉深沉,他十四日彈劾崔呈秀(注2),被皇帝斥責,作爲魏忠賢的打手之一,他很清楚眼下局勢的微妙,如果崔呈秀一直在本兵的位置上,皇上對魏忠賢就不會真正放心,所以魏忠賢告訴他彈劾崔呈秀時,他也理解了魏忠賢的意圖。

皇上駁回自己的奏疏,可能是要安廠臣的心,或者是懷疑只是廠臣的試探,眼下廠臣已然決定犧牲崔呈秀,通知自己還要再上奏疏,讓崔呈秀承擔一切罪責。

他揉了揉額頭,自崇禎上臺一月多來,只有楊所修上奏了一本奏疏,不痛不癢的彈劾崔呈秀該守制,楊維垣十四日的奏章最重要一條,彈劾崔呈秀自任本兵,其弟任浙江總兵,算是涉及到了敏感內容,已經滿朝皆知,不少人對他頗爲敬佩,大賺了一把名聲。

今日第二本彈劾崔呈秀的奏章又遞交上去,楊維垣倒很是樂意幹這件事,任何一方得勝,這件事都對自己有利。想到這裡,他臉上露出一絲奸笑?!霸圻@腦袋,穩妥了?!睏罹S垣在心中滿意的嘆了一句。

“殺!”突然一聲暴喝。

楊維垣一個激靈,轎子外面的管家慘叫一聲,然後便是倒地的聲音,楊維垣慌張的正要掀開轎簾,兩名轎伕也發出兩聲慘叫,轎子啪一聲歪倒在地上。

楊維垣腦袋撞到木方上,外面傳來一陣路邊行人的驚呼,楊維垣頭暈腦脹的從轎子中爬出來,眼角一掃,前面的轎伕正倒在地上呻吟,周圍一片逃竄的路人背影。

“殺!”旁邊閃出一個精瘦的身影,揮起一條扁擔呼一聲砸在楊維垣扶轎桿的手上,咔嚓一聲,楊維垣指骨斷裂,他慘叫一聲,突然不知從哪裡來了力氣,猛地跳起來,往家門方向跑去,

剛跑出十來步,後面腳步聲響起,又一扁擔打在他背上,楊維垣腳下不穩,摔倒在地,他轉過身子,恐懼的看著身後趕來的三人。三人都用黑布蒙了臉,只露出眼睛,兩邊的兩個人手持扁擔,中間一人手執一把雪亮的短刀,一身殺氣的逼了過來。

“你,你們想幹什麼,我是朝廷命官,我乃都察院。。。啊呀”

楊維垣話未說完,旁邊一個持扁擔的又一下砸在他腿上,立時就把腿骨打折了,楊維垣痛的話也說不清楚了,“別,各位大爺別殺,殺我”。

中間那持刀的蹲下來看著他道:“如果不想死,就老實答話,你前幾日彈劾崔大人,是受了誰的指使?”

“沒,沒,我沒彈劾。。。啊。。?!?

那持刀者一腳踢在他斷腿處,楊維垣痛的眼淚橫流。

“我說,是廠,廠臣。。。”

持刀者嘿嘿冷笑一聲道:“廠臣,你騙誰,崔大人是廠臣義子,廠臣會自斷臂膀?謊話連篇?!?

旁邊一個持扁擔的看看周圍逃散的人羣,提醒道:“大哥,趕快了斷他,久了兵馬司的人該來了。”

持刀者微微點下頭,在楊維垣驚恐萬狀中,突然高舉起手中利刃,大吼一聲:“叛徒受死。。。”

“媽呀!??!”楊維垣驚聲尖叫,閉上了眼睛。

千鈞一髮之極,只聽嘭一聲,持刀者跟著一聲悶哼。腳步往後噔噔噔幾聲響,然後他問道:“你是何人!”

楊維垣死裡逃生,把眼睛睜開一條縫,看到身邊一雙黑韃靴,再擡頭一看,一個身穿百戶官服的人昂然站在那裡。

只聽他淡淡道:“光天化日,天子腳下,豈容你等宵小行兇?!?

對面三人互相看一眼,大喊一聲衝上來。

楊維垣心又提到了嗓子眼,生怕這百戶不是對手,他忙喊道:“大人小心?!?

“哎呀!”“啊!”

誰知那百戶輕輕一揮拳,把當先的持刀兇手打得連退三步,百戶身影連晃,堪堪躲過兩根扁擔,接著突到持扁擔兇手跟前,近身搏擊,拳拳兇猛,把三人打得連連敗退。

“虎將??!”楊維垣感嘆道。那百戶毫不停留,追著三人一頓猛打,三個蒙面人連滾帶爬,丟了扁擔狼狽而逃。

“這位大人,快抓一個活口?!睏罹S垣眼見形勢有利,提出了新的要求。

“好?!蹦前賾舸舐暣饝?,追著三人去了。楊維垣斷了腿,在原地動彈不得,管家和兩個轎伕這時才慢慢爬起,過來準備扶起楊維垣。

“滾,沒用的廢物,老爺我差點被人殺了你們可知道,要不是那百戶正好在,老爺現在已經血戰五步。滾,滾?!睏罹S垣大聲咒罵著幾人,那管家唯唯諾諾,不敢辯解,也不敢過來扶他。

楊維垣罵完之時,那百戶已經回來,手上還被砍了一刀,染紅了一截衣袖。楊維垣此時才忍住疼痛,細細打量了一番那百戶,只見他身材高大,朗目俊眉,身穿著百戶官服,頗有威勢。

那百戶來到楊維垣面前,對楊維垣道:“這位大人,那幾名兇手還有人接應,在下未能捉得一人。請大人見諒?!?

楊維垣見他受傷,哪還好意思責怪,忙道:“這位大人,多謝你的救命之恩,還累你受傷,何來見諒之說,還未請教尊姓。

陳新裝出一副武夫的樣子,大咧咧拱手道:“下官陳新,威海衛左千戶所百戶,此來京師是來納級的?!?

楊維垣聽了,原來此人是山東來的,雖然不太看得上武夫,但好歹人家剛救過自己的命,他還是感激的,當下邀請道:“本官乃都察院雲南道監察御史楊維垣,寒舍離此不遠,陳百戶可願隨本官同去,也好請來大夫爲陳百戶治傷?!?

陳新看看他的腿,還是大咧咧的道:“皮肉之傷,我一介武人,是不怕的,不過下官擔心這些壞人去而復返,還是護送大人先回府。”

楊維垣求之不得,他躺在這大街之上,手足斷裂處疼痛難忍,管家和轎伕都不靠譜,他心中也是怕兇手還有其他同夥,當下答應了,陳新和管家一起,扶起這楊維垣,小心的放到轎子中。

轎子一路晃晃悠悠,楊大人就在裡面哼哼唧唧的呻吟著,一路來到了楊維垣的府上。要說這御史工資也不高,但府邸還是不錯的,大門看著就很光鮮。

管家遠遠就在喊,裡面的門子跑出來兩人,看了這個情況,馬上又有一人回去叫人,一會又出來兩三個僕人,大家一起把楊維垣擡了進去。

陳新落在後面,看管家急急忙忙出去請大夫,拉住那管家,對他道:“你快去北城兵馬司告備,就說有人要殺你家大人,讓他們來保護大人?!蹦枪芗疫B聲答應,出門而去。

等陳新追上去時,楊維垣正大聲提醒幾個僕人,不要碰到他的傷口。

“輕點,啊,叫你別碰到腿了,你這狗才,手指也別碰到。。。啊。慢點,慢點?!?

在楊維垣的罵聲中,好容易才把他放到了牀上,陳新跟著一路進來,三進的天井都十分寬闊,已經不算是四合院了,可算豪宅,三進的花園中假山魚池,花樹參差,可見楊維垣跟著閹黨搞了不少外快,不然以他一個御史的工資哪裡買得起這麼好的府邸。

楊維垣剛放好,幾個妻妾就跑進來,圍著楊維垣抹眼淚。

“滾出去,沒看這裡有客人,要不是陳百戶,你們就該哭喪了?!睅讉€妻妾又趕忙對著陳新道謝。

等楊維垣躺下喘息一陣,纔對下人吩咐道:“快給陳百戶安個坐,今日多虧陳百戶了,方纔陳百戶說是來納級的,本官在兵部也還有些情面,若有何難處,儘管跟本官說。哎呀。。?!?

他腿痛得厲害,說幾句又要呻吟一番。

陳新道:“大人安心養傷,下官的些許小事豈敢來麻煩大人?!彼纯词虑椴畈欢嗔耍@楊維垣的作用就是如此而已,只需要傳出自己的名字就夠了。

陳新又對楊維垣道:“方纔大人說你是都察院楊維垣御史大人?”

楊維垣艱難的點點頭,陳新突然激動站起來大聲道:“原來你就是彈劾崔呈秀的楊維垣御史,晚輩何其之幸,能爲大人出力?!?

“???”楊維垣有點茫然的看著激動的百戶。

“楊大人不畏權奸,彈劾崔呈秀,京師人人說大人可比東林六君子?!?

楊維垣一聽不對,忙制止陳新道:“陳百戶,這事是這樣。。。。。?!?

陳新決然道:“楊大人不必說了,今日定是那崔呈秀挾私報復,找人暗害於大人,下官雖爲一介武人,也知天下大義,必定幫大人討還一個公道?!?

說罷他也不等楊維垣說話,幾個大步就跨出門去。

楊維垣呆了一呆,可惜又站不起來,只得口中大喊道:“陳百戶,不是那樣的,萬勿冒失啊?!?

陳新的聲音遠遠傳回來:“大人放心,等我消息。。?!?

-------------------------------------------------------------

注1:萬曆年間,于慎行著《谷山筆塵》,記述京師居民構成:四方之民,十得六七。就四方之中,會稽之民,十得四五??梢姰敃r在京的外地人中,浙江人佔了大半。

第138章 俘虜營第154章 漢奸第63章 地利第11章 柳敬亭說書第59章 南來第99章 接戰第16章 眼線第32章 逆轉第23章 惡戰第33章 李旦的兒子第17章 展開第75章 死敵不求票的戰鬥單章第20章 戰爭陰雲第22章 新漢軍第30章 皇帝也得忍第69章 家第19章 何處第70章 散兵線第95章 買路錢第162章 挺進中原第22章 聞香第42章 四城之戰(九)第51章 聲東擊西第17章 考驗第72章 陰謀第26章 金礦第19章 何處第16章 文登軍報第25章 宋聞賢第3章 京師第8章 賄賂第87章 意義第77章 額駙來了第103章 破營第121章 對策第102章 黎明第36章 轉移第215章 後路第201章 勇武第185章 小關城第35章 會場第12章 畫舫第71章 水刑第32章 後金紅夷炮第97章 英烈傳第12章 佯動第137章 要活命第118章 嘗試第37章 新氣象第35章 葬禮第103章 破營第8章 名聲鵲起第29章 街頭羣毆第43章 暗流第148章 線索第19章 潛越第129章 罵戰第78章 又一年第4章 紅海第34章 你爲何不當官第7章 窩棚一第77章 忠誠?第55章 團屬炮第11章 看房(一)第69章 家第56章 亂戰第27章 接舷血戰(一)第101章 兵王第52章 祈禱第6章 如此上書第75章 矚目第18章 我的地盤第74章 戰機第41章 不送了第1章 合作關係第16章 要好處第21章 又是上門女婿第48章 福建來客第28章 新產品第69章 家第41章 不送了第11章 看房(二)第17章 展開第211章 各有難處第53章 矛陣接敵第71章 水刑第73章 觀察第132章 心態第111章 腹心之患第131章 後方第12章 佯動第34章 比苦分贓第16章 眼線第168章 泰安州客棧第59章 靜夜傷逝第3章 回家第62章 另一戰線第76章 煙業行會第6章 一家
第138章 俘虜營第154章 漢奸第63章 地利第11章 柳敬亭說書第59章 南來第99章 接戰第16章 眼線第32章 逆轉第23章 惡戰第33章 李旦的兒子第17章 展開第75章 死敵不求票的戰鬥單章第20章 戰爭陰雲第22章 新漢軍第30章 皇帝也得忍第69章 家第19章 何處第70章 散兵線第95章 買路錢第162章 挺進中原第22章 聞香第42章 四城之戰(九)第51章 聲東擊西第17章 考驗第72章 陰謀第26章 金礦第19章 何處第16章 文登軍報第25章 宋聞賢第3章 京師第8章 賄賂第87章 意義第77章 額駙來了第103章 破營第121章 對策第102章 黎明第36章 轉移第215章 後路第201章 勇武第185章 小關城第35章 會場第12章 畫舫第71章 水刑第32章 後金紅夷炮第97章 英烈傳第12章 佯動第137章 要活命第118章 嘗試第37章 新氣象第35章 葬禮第103章 破營第8章 名聲鵲起第29章 街頭羣毆第43章 暗流第148章 線索第19章 潛越第129章 罵戰第78章 又一年第4章 紅海第34章 你爲何不當官第7章 窩棚一第77章 忠誠?第55章 團屬炮第11章 看房(一)第69章 家第56章 亂戰第27章 接舷血戰(一)第101章 兵王第52章 祈禱第6章 如此上書第75章 矚目第18章 我的地盤第74章 戰機第41章 不送了第1章 合作關係第16章 要好處第21章 又是上門女婿第48章 福建來客第28章 新產品第69章 家第41章 不送了第11章 看房(二)第17章 展開第211章 各有難處第53章 矛陣接敵第71章 水刑第73章 觀察第132章 心態第111章 腹心之患第131章 後方第12章 佯動第34章 比苦分贓第16章 眼線第168章 泰安州客棧第59章 靜夜傷逝第3章 回家第62章 另一戰線第76章 煙業行會第6章 一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枞阳县| 漠河县| 绵阳市| 新竹市| 侯马市| 深州市| 磐安县| 炎陵县| 邹城市| 平度市| 凤阳县| 琼结县| 沂水县| 右玉县| 电白县| 庆阳市| 静宁县| 沂源县| 新蔡县| 扶风县| 南华县| 满洲里市| 汝南县| 攀枝花市| 涿鹿县| 三明市| 双城市| 玛曲县| 塘沽区| 旬阳县| 咸丰县| 钟山县| 江北区| 衡阳县| 郸城县| 雷山县| 商洛市| 庆元县| 清新县| 洛宁县| 仁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