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5章 恩怨了(二)

幽州之間,風雲齊動,耶律大石所部契丹兵馬,蕭幹所在奚人部族軍已然掃數出了燕京。

留守青壯不過數百,這場宋遼之間,決定性的戰事將要在高梁河打響。

高梁河自古便是爲燕京屏障,百年以前,宋太宗趙光義集兄弟二人積蓄多年的國力,欲圖北伐幽雲十六州,將大宋北患徹徹底底抹殺乾淨。

彼時大宋數十萬禁軍,戰力正在頂峰之時,宋太宗攜滅北漢之赫赫威勢,御駕親征,直破涿易二州,燕京城頭就在眼前。

不料那時大遼,由蕭太后秉政,麾下人才輩出,名將如雲,於高梁河大敗宋軍,數十萬開國禁軍精銳毀於一旦,太宗身負箭瘡,駕驢車而走。

爾後百年之間大宋國力雖然蒸蒸日上,可是武功一道,卻是日益衰退。

大小戰事打了不知道多少年,最後檀淵之盟,宋遼之間纔算劃定疆域。

即便如此,大宋是有野心而力不足,而遼國隨著漢化日久,也是厭倦戰事。

不過兩國之間,絕對不可能風平浪靜的存在下去,百年之間各自在政治,文化,外交各個領域之上博弈,動輒以武力相脅迫。

如此一來,遼宋雙方,反而是因爲這樣成爲了息息相關的友鄰之邦。

宋徽宗決意北伐之時,朝中便是有不少反對之聲,老種相公曾經也是上書痛陳利害,反對北伐。

老種相公的比喻很簡單,遼國被新興的女真人打得動搖國本,作爲友鄰的大宋,不但不幫鄰居把強盜趕出去,還幫著落井下石,實在是不可取,來日強盜又看上了自家家業,又如何是好?

可是徽宗趙佶好大喜功,豈能聽得進去,再者收復幽雲十六州,對於漢家民族的確是有著非凡的意義,所以朝中雖然最初有反對之聲,可是一但決策定下,舉國上下,無不殫精竭慮,爲此出力。

現在老種,小種的第一路大軍已然要抵達高梁河,最多不過一日的腳程。

而所謂的前軍哨探,已經在高梁河兩岸與遼國遠攔子接觸了起來。

這等單兵作戰廝殺,多的也不過是十幾個人捉對,憑藉的膽還真不是什麼戰法陣型,不過就是廝殺本事,靠的還是個人勇武。

這不過就是在大戰之前對於雙方甲士進行一個戰力之上的摸底而已。

幾番下來,也是各有傷亡,說不上誰佔了便宜,老種相公大軍將至這個時候,大宋哨探兵馬便是再也不肯過了高梁河,畢竟牽一髮而動全身,大宋也未嘗存了直接打過高梁河的心思,若是在渡河過程中,被遼人迎頭一擊,說不得這北伐大業一朝全休。

這種情況之下,即便是大宋兵馬即便是平安過了高梁河,但是依舊沒有一個可以據險而守的紮營所在。

背河而據,乃是兵家之大忌,所謂的背水一戰,不過是被逼到了絕境所在,不得不戰,可以想象一下,遼人多騎兵,宋人多步兵。

大宋兵馬揹著高梁河列陣,而遼人騎兵衝殺過來,可以想象,大宋的兵馬便是猶如下餃子一般掉下高梁河。

到了這個地步,大宋已經是不允許北伐大功存在一點點的風險性。

所謂的方略,無非就是穩中取勝,靜待時機,遼人糧草最多支撐三四個月那是頂天了。

最好的辦法便是活活耗垮遼人,兵不血刃的拿下燕京。

老種相公兵馬先至,小種緊隨其後,大軍來此,意料之中,並沒有搶先渡河的意思,一座座營盤,就只是在距離高梁河五里所在之處搭設了起來。

這個時候,兩邊的哨探也沒有像之前那般,尋人廝殺,只是就這樣隔著河岸,對罵了起來。

而僅僅就是在半日之後,遼人之所在,竟然一座座牛皮大帳也是搭建了起來。

大石林牙,蕭幹已經是盡數在此。

耶律大石身著板甲,“大王,宋人分兩路來此,兵馬數倍於我,俺們在此卻是動彈不得。”

蕭乾點了點頭,“當年之軍,不過就是老種所在,童貫目前還在劉李河之上,不過依照某家所想,童貫最終依舊會尋機來此高梁河,兩軍互爲犄角拱衛之勢,屆時便真的是鐵板一塊。”

這場戰事,遼人天時不利,先天就落了下乘,長此下去,最後的結局無非就是被宋軍拖垮,所以最有利於他們的,無非就是速戰速決,以迅雷之勢掃清宋軍,再來一場白溝河故事。

所以這便意味著這場決定兩國命運的國戰,必須由遼人打響,宋人絕對不會輕啓戰端。

“林牙勿要憂心。”蕭幹只是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大石林牙之前已經向蕭幹獻策,宋軍十五萬上下的兵馬,兩軍之間,除了兵種步騎之間的差異,整體水平實際上是差不了多少的,只要宋人謹守營盤,遼人便很難有優勢。

所以當務之急,不過就是應該在環慶軍和熙河軍未曾到達高粱河之際,先取一路,餘者不攻自破。

環慶軍,熙河軍所在爲北伐第二路大軍,由童貫親自坐鎮,出涿易二州之後,沿劉李河北上,進抵高粱河,與老種小種相互倚仗,一方有急,另一方則迅速支援,包圍聚殲遼人。

蕭幹頓了頓聲音道,“林牙,依照你看,這老種,童貫,哪一路可取?”

蕭幹如此詢問,大石林牙便是鬆了一口氣,畢竟照此看來,蕭幹便是存了要狠狠的打下高粱河之戰,耶律大石所憂心的不過就是蕭幹棄了燕京,保存實力,以滿足其龐大的野心。

大石林牙何等眼色,豈能看不出蕭幹何等心意,之所以做出讓步,不過就是想讓蕭幹踏踏實實的打完這場仗,這也算是大石林牙爲大遼國祚所盡之力。

耶律大石站起身來,“大王,此二路大軍實在都是一等一的強軍,末將也委實不清楚何處纔是短板,現在看來,應當先做一番試探,爾後再圖,某深以爲,龐然大物,必有其痛處所在,還請大王信我!”

第256章 鐵馬冰河(五)第142章 風雲動(九)第350章 腳下之路第622章 北上(十二)第468章 朔州會戰(六)第643章 擁駕(十三)第262章 壯士死節第470章 朔州會戰(完)第205章 風雲亂(完)第3章 吾親吾愛第705章 宜芳大捷(五)第666章 老驥伏櫪第69章 離別第684章 漢家血性第41章 困局(六)第135章 風雲動(二)第371章 破關第609章 大風起兮(九)第4章 有敵來襲第14章 嶽爺爺第519章 行路難(九)第75章 萬事俱備第371章 破關第143章 風雲動(十)第667章 破關而入第330章 槍挑鐵滑車(二)第370章 女真方略第491章 潛雷生(一)第479章 初入汴梁(九)第117章 暗潮生(三)第426章 明爭暗鬥(五)第284章 死地後生第268章 徒呼奈何第531章 潛龍在淵(一)第482章 鋒芒暗蘊(二)第287章 毀之一旦第424章 明爭暗鬥(三)第465章 朔州會戰(三)第227章 江山如畫(六)第445章 莫須有(十六)第238章 槍挑鐵滑車(完)第156章 馬蹄急(三)第376章 兩軍財計第265章 驚變(下)第696章 合兵(六)第362章 兵威震懾(上)第238章 大江東去(七)第670章 毫無抗手第172章 馬蹄急(十九)第324章 鐵圍重重第636章 擁駕(六)第148章 風雲動(十五)第350章 腳下之路第108章 涿州(八)第128章 暗潮生(十四)第6章 首戰第440章 莫須有(十一)第518章 行路難(八)第571章 改天(一)第151章 風雲動(十八)第530章 倖進(完)第413章 風雷齊動(二)第591章 將出(一)第288章 各方雲動第237章 槍挑鐵滑車(九)第628章 北上(十八)第205章 風雲亂(完)第356章 河東亂象(二)第151章 風雲動(十八)第7章 慘烈廝殺第701章 宜芳大捷(一)第298章 傻人不傻第486章 鋒芒暗蘊(六)第32章 慘劇第563章 殺破狼(十一)第545章 整練禁軍(五)第31章 各有算計第217章 雪滿弓刀(十二)第31章 各有算計第358章 河東亂象(四)第536章 潛龍在淵(六)第150章 風雲動(十七)第276章 女真南下第318章 虛驚第572章 改天(二)第156章 馬蹄急(三)第361章 玉麒麟盧俊義第723章 整軍會獵(十二)第278章 吳玠之才第201章 風雲亂(八)第371章 破關第660章 磨刀霍霍第710章 宜芳大捷(十)第274章 各方打算第318章 虛驚第441章 莫須有(十二)第189章 恩怨了(六)第668章 氣節第133章 暗潮生(完)第29章 老種相公
第256章 鐵馬冰河(五)第142章 風雲動(九)第350章 腳下之路第622章 北上(十二)第468章 朔州會戰(六)第643章 擁駕(十三)第262章 壯士死節第470章 朔州會戰(完)第205章 風雲亂(完)第3章 吾親吾愛第705章 宜芳大捷(五)第666章 老驥伏櫪第69章 離別第684章 漢家血性第41章 困局(六)第135章 風雲動(二)第371章 破關第609章 大風起兮(九)第4章 有敵來襲第14章 嶽爺爺第519章 行路難(九)第75章 萬事俱備第371章 破關第143章 風雲動(十)第667章 破關而入第330章 槍挑鐵滑車(二)第370章 女真方略第491章 潛雷生(一)第479章 初入汴梁(九)第117章 暗潮生(三)第426章 明爭暗鬥(五)第284章 死地後生第268章 徒呼奈何第531章 潛龍在淵(一)第482章 鋒芒暗蘊(二)第287章 毀之一旦第424章 明爭暗鬥(三)第465章 朔州會戰(三)第227章 江山如畫(六)第445章 莫須有(十六)第238章 槍挑鐵滑車(完)第156章 馬蹄急(三)第376章 兩軍財計第265章 驚變(下)第696章 合兵(六)第362章 兵威震懾(上)第238章 大江東去(七)第670章 毫無抗手第172章 馬蹄急(十九)第324章 鐵圍重重第636章 擁駕(六)第148章 風雲動(十五)第350章 腳下之路第108章 涿州(八)第128章 暗潮生(十四)第6章 首戰第440章 莫須有(十一)第518章 行路難(八)第571章 改天(一)第151章 風雲動(十八)第530章 倖進(完)第413章 風雷齊動(二)第591章 將出(一)第288章 各方雲動第237章 槍挑鐵滑車(九)第628章 北上(十八)第205章 風雲亂(完)第356章 河東亂象(二)第151章 風雲動(十八)第7章 慘烈廝殺第701章 宜芳大捷(一)第298章 傻人不傻第486章 鋒芒暗蘊(六)第32章 慘劇第563章 殺破狼(十一)第545章 整練禁軍(五)第31章 各有算計第217章 雪滿弓刀(十二)第31章 各有算計第358章 河東亂象(四)第536章 潛龍在淵(六)第150章 風雲動(十七)第276章 女真南下第318章 虛驚第572章 改天(二)第156章 馬蹄急(三)第361章 玉麒麟盧俊義第723章 整軍會獵(十二)第278章 吳玠之才第201章 風雲亂(八)第371章 破關第660章 磨刀霍霍第710章 宜芳大捷(十)第274章 各方打算第318章 虛驚第441章 莫須有(十二)第189章 恩怨了(六)第668章 氣節第133章 暗潮生(完)第29章 老種相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泽县| 年辖:市辖区| 宁都县| 洪江市| 紫云| 乐业县| 丹东市| 盐津县| 宁强县| 专栏| 桐庐县| 横峰县| 巴东县| 西城区| 苏尼特左旗| 余庆县| 奎屯市| 文安县| 涞水县| 扬州市| 合肥市| 东乡县| 呼伦贝尔市| 南雄市| 文昌市| 渝北区| 德格县| 黑水县| 政和县| 厦门市| 广宗县| 广西| 绥阳县| 唐河县| 张家港市| 敦煌市| 湖口县| 岚皋县| 若尔盖县| 青阳县| 都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