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章 幽雲十六州:宋遼必爭的死穴

說到宋朝,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就是幽雲十六州。正如前文所說,臭名昭著的“兒皇帝”石敬瑭將幽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帝國,即使中原失去了重要的北方屏障,不能修復長城,也使契丹帝國多了一個絕佳的戰略切入點,成爲經略中原的橋頭堡。通過幽雲,遼帝國既可以隨時兵臨南國,又可以吸收中原文明先進成果,繼續著一日千里的文明步伐。宋太祖固然偉大,卻不是萬能之神,享年49歲的他未能徹底完成統一,留下了北漢、吳越、幽雲等幾個地區,尤其是將幽雲留給了強大的契丹帝國。宋帝經略中原繼承國祚後當然將傳統的漢民族聚居區幽雲十六州視爲己土,而遼帝國則在宋帝國建立之前就已經據有這塊土地,雙方對這塊國土都能提供具有說服力的依據,而誰失去了這塊戰略要地,誰就會在兩個超級大國的對抗中處於下風。宋帝國如果失去這塊要地,將無法修復長城,國都汴京將直接暴露在遊牧騎兵的兵鋒之下,日後面對草原的軍事作業都只能在沒有防護的危險情況下進行(靖康之難在很大程度上確是因爲缺少長城所造成的)。

而契丹帝國如果失去這塊國土,經略中原的難度就會加大,不但吸收中原文明的進程會嚴重遲滯,更可怕的是如果坐等宋帝國修復了長城,那麼最終的結果必將如漢唐舊事:宋帝國大軍揮至草原,將已經進入文明社會的契丹民族打至殘廢,甚至又像匈奴、突厥一樣被趕到歐洲去。所以,當宋遼兩國之間的戰略緩衝——北漢消失以後,幽雲十六州就成爲了雙方戰略爭奪的最前線,圍繞著這塊爭議國土,宋遼雙方都鉚足了勁兒,血腥戰爭即將上演!進入宋代,人類的戰爭藝術也進入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強大帝國之間的正規軍作戰,士兵不再靠單純的武勇和影響士氣的心理因素作戰,而是靠平時的戰術訓練和武器兵種的陣法配合作戰。

將領也不再如漢唐時代靠個人的果敢天賦和戰場感覺作戰,而是靠規範的參謀本部制定完善的作戰方案,指揮全軍付諸實施。更由於宋帝國面對的是文明而強大的契丹帝國,而不是落後的匈奴、突厥部落,所以在這個新的時代,涌現出大批新的“技術流”名將。他們的風雲際會將冷兵器時代的戰爭藝術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其中尤以宋遼、宋夏、宋金之間幾對偉大的戰場指揮大師之間的激情碰撞最爲炫目。宋太宗本人雖然作爲許多現代軍事理論的發明人,爲人類軍事科學理論的發展作出了偉大貢獻,但在實戰方面,卻在激烈的競爭中落得下風。也難怪,青出於藍而青於藍,宋太宗,當你的發明傳遍四海之時,你自己卻註定只能淹沒在無數天才將領的洪流之中。

第52章 三川口:湯火平地赴人急第1章 創造偉大文明的帝國第94章 窮途末路第80章 墨守陳規,順昌大捷第89章 唐島海戰:海戰史上的經典名著第90章 採石磯:白馬書生保家衛國第80章 墨守陳規,順昌大捷第96章 御魔殺神第92章 皇帝不孝被彈劾,宰相飛頭去和戎 (1)第23章 宋人面對過的最強戰神第24章 將星閃耀高梁河第67章 宦官霸主 (2)第91章 南望王師又一年第38章 澶淵之役,恩怨了斷第3章 生於亂世的大有爲之君第106章 襄陽保衛戰第100章 名將世家的忠烈後代第81章 李顯忠:帶血歸來的異族忠臣第37章 大戰前的最後準備第108章 兵臨臨安城 (2)第107章 兵臨臨安城 (1)第8章 黃袍加身:五代結束,亂世未終第30章 碧血青天楊家將第104章 釣魚城之戰第69章 奇怪的叛徒郭藥師第106章 襄陽保衛戰第30章 碧血青天楊家將第100章 名將世家的忠烈後代第14章 民族的融合與矛盾第11章 北漢:最難啃的硬骨頭第76章 力保四川的吳家兄弟第55章 獨敗宋遼的大漠強者第108章 兵臨臨安城 (2)第95章 完顏陳和尚第22章 圍城第67章 宦官霸主 (2)第34章 第三代名將登場第99章 端平入洛第34章 第三代名將登場第28章 雍熙北伐,再演救星 (1)第107章 兵臨臨安城 (1)第84章 淚灑中原第71章 靖康奇恥,河洛悲歌第1章 創造偉大文明的帝國第38章 澶淵之役,恩怨了斷第57章 收復河湟,平定交趾第77章 中興四大名將第65章 梁氏家族最後的瘋狂第41章 海上盟約第104章 釣魚城之戰第98章 史上最強的上帝之鞭第37章 大戰前的最後準備第89章 唐島海戰:海戰史上的經典名著第58章 縱橫千里的宦將李憲第73章 黃天蕩水戰第37章 大戰前的最後準備第84章 淚灑中原第11章 北漢:最難啃的硬骨頭第21章 一鼓作氣向幽雲第24章 將星閃耀高梁河第95章 完顏陳和尚第65章 梁氏家族最後的瘋狂第59章 可憐無定河邊骨第51章 凡易五姓,終建帝國第96章 御魔殺神第102章 喘息之機第30章 碧血青天楊家將第4章 後周建國,郭威稱帝第99章 端平入洛第8章 黃袍加身:五代結束,亂世未終第86章 盡忠報國第70章 龍城精神第74章 中興當自關陝始第40章 什麼都能幹,除了皇帝第96章 御魔殺神第67章 宦官霸主 (2)第55章 獨敗宋遼的大漠強者第20章 幽雲十六州:宋遼必爭的死穴第48章 西掠吐蕃健馬,北收回鶻銳兵第73章 黃天蕩水戰第21章 一鼓作氣向幽雲第37章 大戰前的最後準備第61章 血染疆場的臺諫官第79章 僞齊的末日第67章 宦官霸主 (2)第65章 梁氏家族最後的瘋狂第65章 梁氏家族最後的瘋狂第27章 承天皇太后第6章 高平之戰:北方邊患初定第14章 民族的融合與矛盾第49章 名將世家第95章 完顏陳和尚第36章 漢騎滿萬不可敵第27章 承天皇太后第70章 龍城精神第109章 堅守不降的揚州城第100章 名將世家的忠烈後代第94章 窮途末路第93章 皇帝不孝被彈劾,宰相飛頭去和戎 (2)
第52章 三川口:湯火平地赴人急第1章 創造偉大文明的帝國第94章 窮途末路第80章 墨守陳規,順昌大捷第89章 唐島海戰:海戰史上的經典名著第90章 採石磯:白馬書生保家衛國第80章 墨守陳規,順昌大捷第96章 御魔殺神第92章 皇帝不孝被彈劾,宰相飛頭去和戎 (1)第23章 宋人面對過的最強戰神第24章 將星閃耀高梁河第67章 宦官霸主 (2)第91章 南望王師又一年第38章 澶淵之役,恩怨了斷第3章 生於亂世的大有爲之君第106章 襄陽保衛戰第100章 名將世家的忠烈後代第81章 李顯忠:帶血歸來的異族忠臣第37章 大戰前的最後準備第108章 兵臨臨安城 (2)第107章 兵臨臨安城 (1)第8章 黃袍加身:五代結束,亂世未終第30章 碧血青天楊家將第104章 釣魚城之戰第69章 奇怪的叛徒郭藥師第106章 襄陽保衛戰第30章 碧血青天楊家將第100章 名將世家的忠烈後代第14章 民族的融合與矛盾第11章 北漢:最難啃的硬骨頭第76章 力保四川的吳家兄弟第55章 獨敗宋遼的大漠強者第108章 兵臨臨安城 (2)第95章 完顏陳和尚第22章 圍城第67章 宦官霸主 (2)第34章 第三代名將登場第99章 端平入洛第34章 第三代名將登場第28章 雍熙北伐,再演救星 (1)第107章 兵臨臨安城 (1)第84章 淚灑中原第71章 靖康奇恥,河洛悲歌第1章 創造偉大文明的帝國第38章 澶淵之役,恩怨了斷第57章 收復河湟,平定交趾第77章 中興四大名將第65章 梁氏家族最後的瘋狂第41章 海上盟約第104章 釣魚城之戰第98章 史上最強的上帝之鞭第37章 大戰前的最後準備第89章 唐島海戰:海戰史上的經典名著第58章 縱橫千里的宦將李憲第73章 黃天蕩水戰第37章 大戰前的最後準備第84章 淚灑中原第11章 北漢:最難啃的硬骨頭第21章 一鼓作氣向幽雲第24章 將星閃耀高梁河第95章 完顏陳和尚第65章 梁氏家族最後的瘋狂第59章 可憐無定河邊骨第51章 凡易五姓,終建帝國第96章 御魔殺神第102章 喘息之機第30章 碧血青天楊家將第4章 後周建國,郭威稱帝第99章 端平入洛第8章 黃袍加身:五代結束,亂世未終第86章 盡忠報國第70章 龍城精神第74章 中興當自關陝始第40章 什麼都能幹,除了皇帝第96章 御魔殺神第67章 宦官霸主 (2)第55章 獨敗宋遼的大漠強者第20章 幽雲十六州:宋遼必爭的死穴第48章 西掠吐蕃健馬,北收回鶻銳兵第73章 黃天蕩水戰第21章 一鼓作氣向幽雲第37章 大戰前的最後準備第61章 血染疆場的臺諫官第79章 僞齊的末日第67章 宦官霸主 (2)第65章 梁氏家族最後的瘋狂第65章 梁氏家族最後的瘋狂第27章 承天皇太后第6章 高平之戰:北方邊患初定第14章 民族的融合與矛盾第49章 名將世家第95章 完顏陳和尚第36章 漢騎滿萬不可敵第27章 承天皇太后第70章 龍城精神第109章 堅守不降的揚州城第100章 名將世家的忠烈後代第94章 窮途末路第93章 皇帝不孝被彈劾,宰相飛頭去和戎 (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嵊州市| 滨海县| 安平县| 天水市| 泗阳县| 兴化市| 塔河县| 宜州市| 稻城县| 临漳县| 西乌珠穆沁旗| 绵阳市| 东阿县| 井冈山市| 沅江市| 永胜县| 蓬溪县| 荆门市| 宁德市| 万盛区| 云浮市| 益阳市| 成安县| 扬州市| 西藏| 六枝特区| 界首市| 海盐县| 塘沽区| 渭源县| 洛浦县| 大英县| 石河子市| 永定县| 东莞市| 大城县| 西峡县| 安仁县| 百色市| 额尔古纳市| 鄯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