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章 城中暗流

在魏國的隋朝舊臣中,以三名大臣爲領袖,一個是擔任尚書左僕射的裴蘊,一個是擔任內史令的虞世基,另一個是出任納言的蕭鉅,他們組成了魏國的三大相國,但這三大相國也只是擺設,用來充門面,李密絕不會把軍機政務大權交給他們。

虞世基是楊廣時代的第一權臣,精微地把握住了楊廣的內心,所以儘管他做了很多事情讓楊廣不滿,但楊廣依舊重用他,一直到楊廣死去。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楊廣時代的落幕,也就意味著虞世基仕途終結,他被迫先後做了宇文化及和李密的僞相,使他心情鬱鬱不樂,終於在去年年底病倒了。

其實虞世基的病倒也可以說是一種心病,眼看著楊元的新隋越來越強勢,唐朝節節敗退,而李密更是龜縮江南,茍延殘喘,楊元慶主宰天下已是大勢所趨,那他虞世基怎麼辦?他的兒孫們怎麼辦?

虞世基知道自己過去得罪了楊元慶,他害怕楊元慶報復他,斷絕了他子孫的仕途,虞世基憂慮成疾,一病不起。

虞世基的府邸位於城西,只是一座佔地十畝的大宅,他和幾個兒子住在一起,他長子虞肅早早去世,次子虞熙擔任太府寺少監,三子虞柔出任工部侍郎,四子虞晦則跟隨在李密身邊做侍衛,也算是人質。

此時虞世基躺在病榻上,兒子虞柔正慢慢地給他喂藥,外面發生的事情他們還一無所知,虞世基搖了搖頭,不想喝了。

虞柔知道父親的心病,便勸他道:“其實父親也不必太擔憂,二叔在新隋也擔任了高官,楚王殿下看在二叔的面上。也不會過於報復父親,再說他將登基爲帝,若連官場上的宿怨都不能容忍,他何以心懷天下,孩兒覺得父親真的是多慮了。”

虞世基嘆了口氣,“我已年過五十,曾位極人臣,能不能再出仕已經不重要。關鍵是你們幾兄弟。我擔心你們的前途啊!”

“父親不必擔心我們,就算不入仕,教書育人,修身養性,也一種人生,以虞家的家產。以我們的才學,還不至於活不下去。”

兒子雖然是這樣安慰,但虞世基始終心結難解。他默默無語,索性閉上了眼睛,就在這時。門口有管家稟報:“老爺,裴相國和蕭相國來探望,還有重要之事。”

“請他們進來!”

虞世基吃力地要起身,虞柔連忙將父親扶坐起來,很快。管家領著裴蘊和蕭鉅走了進來,蕭鉅是蕭氏家主,他的二弟蕭瑀是唐朝相國,妹妹便是蕭太后,蕭鉅已年近六旬,在三人中以他的資歷最老。

“兩位相國請坐,世基有病在身,恕我失禮了。”

虞世基招呼兒子安排座位,裴蘊和蕭鉅在他病榻前坐下,兩人對視一眼,裴蘊道:“外面發生的事情,虞公知道了嗎?”

虞世基一怔,看了一眼兒子,虞柔也茫然地搖了搖頭,他沒有出門,不知發生了什麼事,虞世基連忙問道:“出了什麼事?”

裴蘊見他真的一無所知,便緩緩道:“隋軍殺來了,虞公不知麼?”

虞世基愣住了,他慢慢低下頭,自言自語,‘隋軍殺來了?怎麼會,他們從哪裡殺來?”

“我剛纔和蕭相國交換了意見,我們都認爲,隋軍應該是從海上殺來,現在已經佔領了江陽倉。”

說到這裡,裴蘊取出了信,對虞世基道:“這是楚王殿下寫給我的親筆信,應該是給我們的信,他希望我們能協助他穩定江南局勢。”

虞世基接過信,仔細地看了一遍,他的眼睛漸漸亮了起來,他忽然發現了機會,他幾乎忘記了,楊元慶需要穩住江南,這樣他必須要重用南方系的官員。

他虞世基出身會稽名門,蕭鉅是南朝貴族,裴蘊也曾長期在陳朝爲官,可以說他們三人足以替楊元慶穩住江南,他還有價值,楊元慶怎麼會棄他不用?

虞世基頓時興奮起來,對二人道:“李密之所以得到江南士族的支持,根本原因是他棄我們不用,但楊元慶不會犯這個錯誤,他很清楚,南方還須南方人治理,他之所以寫親筆信要我們替他穩住江南局勢,那就意味著將來的江南政務將交給我們。”

旁邊虞柔見父親一下子精神煥發,剛纔的病容消失得乾乾淨淨,他心中不由暗暗嘆息一聲,父親果然是心病啊!

裴蘊也笑道:“趁現在有時間,我們好好合計一下,拿出一個穩定江南的方案來。”

。。。。。。。。

南城頭上,張童仁心情忐忑地注視著遠方,他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昨晚的三柱烽火燃起,意味著江陽倉遭遇到了大隊人馬的夜襲,而到現在,江陽倉方向沒有一點消息,張童仁便隱隱猜到,江陽倉出事了。

問題是,是誰奪取了江陽倉?張童仁始終想不通這一點,他思來想去,只可能是蕭杜聯軍,他們分兵繞過了魏軍防禦,偷襲江陽倉得手。

就在這時,忽然有士兵指著遠處的漕渠大喊:“將軍,有船隊來了!”

張童仁也看見了,在通往長江的運河上,一支聲勢浩大的船隊出現了,張童仁呆住了,這。。。。這是哪裡來的船隊?

隨著船隊越來越近,江都城頭的士兵都變得驚恐起來,他們看到的大船不是平時的漕船,而是一艘艘儼如小山一般,高達五六丈,長二十餘丈在?,這是萬石大海船,船邊站滿了密密麻麻的士兵。

“是隋軍!”

忽然有人大喊起來,幾乎所有人都看到了,在第二艘大船上,一面巨大的赤鷹大旗在風中高高飄揚,但張童仁眼前卻一陣發黑,他看得更清晰,赤鷹大旗是金邊,那是大隋王旗,意味楊元慶在船上。

數百艘大海船在距離江都城約三裡的運河上緩緩停下,船板搭上岸邊,一隊隊全身盔甲的士兵從大船上列隊走下,還有牽著戰馬的騎兵,遠遠望去嗎,數百條人流如蟻羣下船,在運河邊形成了一幅壯觀的景象。

江都城上安靜下來了,城頭上的士兵默默地望著隋軍在城外集結,無數的軍隊如涓涓細流,從四面八方彙集,漸漸匯成了三塊巨大的萬人方陣,鋪列在江都城下,

在隊伍最前方,矗立著一桿高達三丈的金邊赤鷹戰旗,戰旗殷紅如血,映紅了城頭每一個士兵的瞳仁,但他們的心卻變得異常黑暗,儼如沉入了無盡的黑暗深淵。

“弓箭準備!速去搬運滾木礌石!”城頭上只有張童仁歇斯底里的叫喊聲。

。。。。。。。。

軍營內,邴元真和平時一樣不緊不慢地整理著軍文賬冊,這是他的老本行,做起來也格外地得心應手,外面隋軍到來的消息,他也聽說了,他知道,下面就是他邴元真表現的時候了。

若不表現出他難以替代的作用,楊元慶說不定就不再給他特赦,想到特赦,邴元真心中顫抖了一下。

就算楊元慶不殺他,羅士信殺他又如何,秦瓊、賈潤甫、牛進達這些張須陀派系的將領,哪裡不是隋軍中響噹噹的人物,殺他邴元真就如同捏死一隻螻蟻。

他若想逃過這劫,就必須立下足夠的功勞,來抵消他當年計殺張須陀的罪孽。

邴元真想了一夜,心中大概有了一個粗略的計劃,這時,一個身影從門口一晃而過,邴元真連忙大喊:“樊將軍!”

外面的人停住了腳步,後退兩步,是三十餘左右的將領,長得身材魁梧,目光如電,頜下一尺長鬚,威風凜凜。

此人叫樊文超,是當年相國樊子蓋之子,原本是江都宮直閣將軍,宇文化及逼死楊廣後,他一直保護著蕭後和長孫楊倓,李密和他有舊交情,便任命他爲江都九門大將軍。

官職雖高,實權卻不大,這次李密率軍西征,便命他率一千軍護衛官署。

他剛剛聽說了隋軍到來的消息,趕來找張童仁商量防禦,不料張童仁不在,卻遇到了邴元真。

樊文超和邴元真關係不錯,他連忙上前行一禮,“參見邴尚書!”

邴元真上前關上門,對他低聲道:“江陽倉失守,楊元慶率軍兵壓城下,樊將軍難道沒有想法嗎?”

樊文超嚇得後退一步,目光銳利地盯著邴元真,“邴尚書這話是何意?”

邴元真嘆了口氣,“其實當初樊將軍欲殺李密歸唐的圖謀,以爲我看不出來嗎?”

樊文超臉上一陣白一陣紅,手按在刀柄之上,冷冷注視著邴元真,眼中殺機閃動。

邴元真也迎著他的目光,笑了一笑,“樊將軍不用這麼緊張,我也不想效忠李密了,我現在只問一句話,我想投降隋朝,樊將軍可願和我共舉義事?”

樊文超眼中的殺機慢慢消散,當初他和十幾名舊部暗中聯絡,確實曾想殺李密歸唐,但因爲封德彝的叛逃使李密加嚴的戒備,最終殺李密的計劃沒有成功。

樊文超之所以想歸唐,是因爲他的兄長樊明瑀任唐朝北地郡太守,但隨著時局變化,他也發現歸唐不是明智之舉,也就淡了歸唐之心,今天邴元真提出歸順隋朝,他也有點動心了。

樊文超沉思片刻道:“現在軍權都掌握在張童仁手中,我手下只有不足千人,恐怕難以舉事。”

邴元真見他動心了,心中大喜,連忙道:“有數百人就足夠了,有我配合將軍,何愁大事不濟!”

。。。。。。。。。。

第8章 弔孝風波第44章 再讓一城第15章 求賢若渴第26章 奸商本色第23章 遼城之殤第32章 誰有骨氣第32章 致命疏忽第20章 夜入武房第59章 獨孤之憂第21章 公主夜宴(中)第13章 李密特使第10章 備戰高麗第119章 引蛇入套第11章 鐵腕奪位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38章 觸犯利益第41章 局面被動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24章 聞喜裴氏第23章 殺機暗伏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7章 秋風至楊第80章 長孫之策第15章 首鼠兩端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13章 御房嘉獎第31章 楊素教孫第11章 仇恨深化第7章 士信發威第92章 李靖初戰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17章 被迫決戰第37章 南郡出事第43章 西秦內訌第3章 情報暗戰第24章 會寧戰起第47章 雁門初戰第9章 臨危下船第18章 兩肋插刀第47章 線娘進京第15章 吞併靈武第63章 擺酒請客第4章 以小欺老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46章 褚氏父子第28章 殺人無形第6章 王府夜話第40章 釜底抽薪第26章 宿將抉擇第10章 窮途出路第35章 弓如霹靂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23章 斷絕利益第32章 秀才造反第28章 迎頭痛擊(下)第30章 飲恨弘農第36章 楚王親書第27章 元家之慾第48章 攻破大營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70章 漢中內訌第11章 興風作浪第32章 有喜有憂第28章 迎頭痛擊(下)第20章 緊急受命第8章 斬斷後路第22章 一生一死第52章 請君入甕第48章 兩路奇兵第17章 勇闖縣獄第91章 突厥慶功第55章 陰差陽錯第18章 人贓俱獲第48章 圍城打援第23章 男扮女裝第26章 嚴厲警告第32章 龍有逆鱗第51章 將星隕落第10章 米酒事件第79章 隋唐大戰(九)第44章 被迫抉擇第25章 寸步不讓第9章 仁壽宮變(一)第28章 初遇建德第4章 天下大變第6章 一劍之情第7章 士信發威第19章 蠢蠢欲動第6章 陰山可汗第60章 大戰悄至第21章 匪夷所思第35章 計劃有變第18章 緊急情報第4章 露出破綻第12章 練武第41章 想走不易第74章 隋唐大戰(四)第28章 人心難測第12章 練武第19章 夜審出塵
第8章 弔孝風波第44章 再讓一城第15章 求賢若渴第26章 奸商本色第23章 遼城之殤第32章 誰有骨氣第32章 致命疏忽第20章 夜入武房第59章 獨孤之憂第21章 公主夜宴(中)第13章 李密特使第10章 備戰高麗第119章 引蛇入套第11章 鐵腕奪位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38章 觸犯利益第41章 局面被動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24章 聞喜裴氏第23章 殺機暗伏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7章 秋風至楊第80章 長孫之策第15章 首鼠兩端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13章 御房嘉獎第31章 楊素教孫第11章 仇恨深化第7章 士信發威第92章 李靖初戰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17章 被迫決戰第37章 南郡出事第43章 西秦內訌第3章 情報暗戰第24章 會寧戰起第47章 雁門初戰第9章 臨危下船第18章 兩肋插刀第47章 線娘進京第15章 吞併靈武第63章 擺酒請客第4章 以小欺老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46章 褚氏父子第28章 殺人無形第6章 王府夜話第40章 釜底抽薪第26章 宿將抉擇第10章 窮途出路第35章 弓如霹靂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23章 斷絕利益第32章 秀才造反第28章 迎頭痛擊(下)第30章 飲恨弘農第36章 楚王親書第27章 元家之慾第48章 攻破大營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70章 漢中內訌第11章 興風作浪第32章 有喜有憂第28章 迎頭痛擊(下)第20章 緊急受命第8章 斬斷後路第22章 一生一死第52章 請君入甕第48章 兩路奇兵第17章 勇闖縣獄第91章 突厥慶功第55章 陰差陽錯第18章 人贓俱獲第48章 圍城打援第23章 男扮女裝第26章 嚴厲警告第32章 龍有逆鱗第51章 將星隕落第10章 米酒事件第79章 隋唐大戰(九)第44章 被迫抉擇第25章 寸步不讓第9章 仁壽宮變(一)第28章 初遇建德第4章 天下大變第6章 一劍之情第7章 士信發威第19章 蠢蠢欲動第6章 陰山可汗第60章 大戰悄至第21章 匪夷所思第35章 計劃有變第18章 緊急情報第4章 露出破綻第12章 練武第41章 想走不易第74章 隋唐大戰(四)第28章 人心難測第12章 練武第19章 夜審出塵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开区| 茂名市| 武隆县| 兰州市| 洛南县| 玉环县| 嘉禾县| 金乡县| 金秀| 七台河市| 永安市| 龙州县| 敦煌市| 伊吾县| 吴堡县| 丰顺县| 济宁市| 盐城市| 云林县| 天峻县| 乌兰察布市| 化州市| 汕尾市| 贵南县| 鄂托克前旗| 兰坪| 六盘水市| 五原县| 兴城市| 高密市| 龙门县| 交城县| 安溪县| 雷州市| 东阳市| 仪征市| 清徐县| 河北区| 义马市| 扎兰屯市| 文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