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四節 死而後已

忽然從城門中馳出一隊士兵,人人趕著馬車,開始清理戰場。

蕭峰遠遠地看著他們把一具具屍體擡上馬車,看裝束,都是是死去的蒙古兵,大宋的士兵無人收屍。蕭峰不知郭靖和黃蓉的屍體在不在其間,他把郭襄扶到一處樹蔭下,道:“郭姑娘,請節哀,我去尋你爹媽。”

蕭峰在死屍堆了尋了一會兒,卻沒見著郭靖和黃蓉的屍體。忽聽得一人高聲叫道:“大將軍,是你麼?”

蕭峰擡起頭來,見一千夫長模樣的人直奔過來,倒頭跪在地上,喜道:“大將軍,果真是你!小人拜見大將軍!”

蕭峰心下悲愴,只淡淡地道:“起來罷。”他沒想到,六年過去了,還有人認得他。

那千夫長興高采烈地站起來,大聲道:“大將軍,我們終於攻下襄陽城了,忽必烈大汗正在城裡,他要是見著你,必定十分歡喜。”

蕭峰一愣,“他這麼快當大汗了?那蒙哥大汗呢?”

那千夫長道:“大將軍不知道麼?蒙哥大汗幾年前在攻打襄陽之時,被宋軍飛石所傷,因傷勢過重,醫治無效,已經過世了,忽必烈王爺繼任大汗後,立誓要破襄陽替蒙哥大汗報仇,今日誓言終於實現了,忽必烈大汗正在城裡向天祭奠蒙哥大汗呢。”

蕭峰大驚,虎目一橫道:“如何祭奠?是不是燒殺屠城?”

那千夫長忙連連擺手道:“不是的,不是的,襄陽城的守將苦等援兵不到,最終開門投降了,所以大汗吩咐不能屠城。”

“投降?”蕭峰看看地上的屍體,愕然道:“那郭靖呢?他也投降了麼?”

那千夫長慨然道:“郭靖自然不會投降,任我們大汗在城下如何苦勸,他都無動於衷,後來在我們的猛攻之下,他見襄陽城就快守不住了,就率軍出城與我們廝殺,地上所犧牲的兄弟大多是死於他和他的敢死隊之手,本來襄陽已向宋朝告急,要增派援軍,不知爲何援軍遲遲未到,郭靖與他的夫人被我們重得包圍,襄陽的守將也不敢開門出來救他們,這些人當真是見死不救,郭靖這麼多年來苦守襄陽,都不知圖個什麼,最終大宋竟這樣對他!”他越說越氣憤,渾忘了他是蒙古人的千夫長。

蕭峰心如刀割,低喝道:“往下說!”

“是!”那千夫長接著道:“後來郭靖的夫人、女兒女婿都戰死了,他領著十幾個人退到一個小山坡上,我們大汗還是想收伏他,又親自來說降,但他大笑幾聲,說道:‘我郭靖與襄陽城共存亡,城將破,蓉兒已死,我絕不會獨活!’他渾身是血,都看不清他的模樣了,但是他拼盡最後一絲力氣,拍出一掌,我們衝上前去的兄弟全被他的掌力震死,他拍出這驚天動地的一掌後,口吐鮮血,都已經站不住了,我們一方面懾於他的威風,另一方面深敬他是個了不起的大英雄,大夥兒只是圍著,再沒人衝上去。當時我離他只有幾丈遠,看見他站在那裡,身子搖了搖,他一把抓過身側的一柄長劍,插在身後,支撐住他的身子,他就那麼站在那裡,我們等了許久,不見他動靜,纔敢走近前去,一摸他鼻息,卻已氣絕身亡了。那襄陽守將呂文德見郭靖已死,援兵又不到,就開城投降了。”

“郭大俠!”蕭峰仰起頭來,淚水模糊了雙眼,想起郭靖往昔的風采,無限傷懷。

那千夫長見蕭峰爲郭靖流淚,也肅然道:“郭靖曾是我們蒙古的金刀附馬,戰功赫赫,後來雖然歸依宋朝,坐鎮襄陽幾十年,但他當真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我們蒙古從大汗至士卒,沒有一個對他不敬佩的!”

蕭峰舉袖擦了擦眼淚,道:“郭大俠與郭夫人的遺體呢?”

那千夫長指指城西方向道:“大汗命我們將郭靖一家好生安葬,昨天呂文德開城投降時,我們已經把郭靖和他夫人還有女兒女婿的遺體找出來,用了最好的棺木收斂,大汗與呂文德親自奠酒送葬,葬在了西面風水最好的地方,大汗說郭靖一生爲大宋百姓奔波,死後也要讓他看著他的故土,所以我們特地替他修了坐北朝南的墓。”

蕭峰含淚點頭道:“有勞你了。”他見那隊蒙古兵只是把死去的蒙古士卒擡上馬車,於宋兵屍體毫不理會。不禁道:“地上這些宋兵的屍體怎麼辦?”

那千夫長道:“這個上面沒有示下,我們不管他們。”

蕭峰心裡悲愴,想了想道:“你們把他們也一併收了吧,不要讓他們暴屍荒野,找個地方挖個大坑,把他們一併埋了。”

那千夫長對蕭峰極是敬重,當下連聲答應道:“好!我一定照辦。”他沉吟了一下,又道:“不知墓碑上要寫些什麼?”

蕭峰擡起頭來,看看遠處的襄陽城,道:“就寫襄陽烈士之墓好了。”

那千夫長微一遲疑,隨即躬身道:“好!”他想這名字甚是不妥,上面要是知道了定會責怪,但他一心敬重蕭峰,當即拼著被上面責怪,答應下來。

蕭峰已明瞭他心思,拍拍他的肩膀道:“要是有人爲難你,你就和他說是我的主意,忽必烈大汗有厚葬郭大俠的度量,必不會和我計較這一塊墓碑。”

那千夫長立時氣壯起來,恭恭敬敬地作了個請的手勢,道:“大將軍請進城,大汗見了你,定十分歡喜。”

蕭峰緩緩搖頭道:“不必了,我已隱居多年,本不該再踏足這裡,但聞郭大俠有難,纔來看看,如今郭大俠已仙逝,我也該回去了。你替我向忽必烈大汗問好。”

蕭峰轉身便走,那千夫長緊追幾步,大聲道:“大將軍,你就沒什麼話讓我帶給大汗嗎?”

蕭峰腳下不停,朗聲道:“請你轉告他,但盼他善待天下百姓,蕭峰當感激不盡!”

他幾個起落,已掠入林中,見郭襄已然站了起來,牽了小紅馬,手提長劍,正要出林。蕭峰攔住她道:“郭姑娘,你要去哪裡?”

郭襄雙眼紅腫,咬牙切齒地道:“我要進城去殺了那些蒙古韃子,替我爹媽報仇!”說起爹媽兩字,她又落下淚來。

蕭峰手一伸,搶過她手中的劍,道:“你不可做傻事,襄陽城裡有十幾萬蒙古兵,忽必烈的身旁更是高手如林,只怕你還沒進城去,就被攔下了。”

郭襄恨聲道:“我不管!殺得了多少是多少!我爹媽都死了,我還活著有什麼意思?”

蕭峰嘆了口氣,道:“正因爲你父母都去世了,你更要好好活著,當初你父母讓你逃出襄陽,不正希望你能好好活著嗎?你如今一意孤行,豈不是辜負了他們的一番苦心?這可是你父母留在人世的唯一心願,你若不遵從,當真是大不孝了。”

郭襄聽後,愣了半晌,忽身子一軟,坐在地上,哭道:“我爹爹媽媽的遺體現在在何處?”

蕭峰蹲在她身旁,柔聲道:“你放心罷,你父母及家人的遺體已被蒙古人和呂文德厚葬,就葬在襄陽城的城西。”

郭襄側過頭來,泣道:“蒙古人哪會這麼好心?”

蕭峰道:“令尊曾是蒙古的西征元帥,蒙古人素來最敬英雄,令尊雖然與他們作對,但令尊爲國爲民,死而後已,令天下人包括蒙古人都十分敬佩,所以他們厚葬令尊及家人,當在意料之中。而且我親耳所聞,絕對假不了。”

郭襄這才稍稍止了哭聲,抽咽道:“我在外雲遊不到一年,不想襄陽城這麼快就破了,我爹爹說過要與襄陽城共存亡,我也早知會有這麼一天的,只是來得太早了,上天太殘酷,爲什麼不讓他老人家安享天年以後再讓襄陽城破?”

這想法與蕭峰原先的想法不謀而合,他離開襄陽之時,也是這般想的,當下不禁嘆了口氣道:“天總是不隧人願,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他看看郭襄,道:“你打算以後何去何從?要不先與我回小鏡湖住一段日子吧。”

郭襄眼淚汪汪,搖搖頭道:“不了,這一年我走遍大江南北,想尋我大哥哥和龍姐姐,雖然沒尋著,卻尋到了一個好地方,本想回來見父母最後一面,就到那兒出家,了此一生,不想當真成了最後一面。”

蕭峰道:“你大哥哥?可是楊過?”

郭襄點點頭道:“是的,就是他,蕭大俠你也認識他麼?你知不知道他在哪裡?”

蕭峰道:“不僅認識,我與他是知交,只可惜我隱居後,就一直沒有他的音訊了。他找到他的妻子了麼?”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地互相問起楊過的事情,蕭峰才得知楊過已於十六年之期時與他妻子相會,後也隱居了,從此絕跡江湖,再不見神鵰大俠的身影。

第三節 銀耳環第五節 蒙古大汗第二節 決定南征第八節 英雄惜別第一節 兵臨城下(一)第十節 半世情仇(十)第五節 重遇阿紫第一節 新月得釋第節 林煙碧失蹤第七節 半世情仇(七)第三節 兵臨城下(三)第三節 突生變故第五節 辜負美人恩第十節 半世情仇(十)第四節 一波三折第六節 以詩論武第十四節 死而後已第五節 半世情仇(五)第一節 靈鷲宮傳人第四節 英雄無覓處(四)第七節 故人來訪第十節 半世情仇(十)第二節 樹林救郭襄第五節 英雄無覓處(五)第九節 夜闖皇宮第五節 半世情仇(五)第三節 詐死之計第三節 彎弓射大雕(三)第五節 計取金牌第四節 生日大宴(四)第八節 攻克京兆第十一節 廢立宮主第六節 出宮第二節 丹桂失蹤第九節 峰迴路轉第五節 故國今何在(五)第四節 半世情仇(四)第七節 重提舊約第五節 計取金牌第三節 兵臨城下(三)第十節 風雨同舟第十二節 島上兇險第五節 生日大宴(五)第五節 重遇阿紫第九節 醋海翻波第二節 瞞過黃蓉第一節 故國今何在(一)第一節 北上燕京第十一節 前世今生情第六節 渡船夜話第六節 鄉村老婦第九節 峰迴路轉第十節 路旁小店第五節 生日大宴(五)作者的話第五節 襄陽城下第十節 禦敵對策第三節 琴音寄相思第八節 攻克京兆第六節 以詩論武第十四節 真情流露第三節 小戰一燈第五節 英雄相惜(五)第七節 重返大理第七節 失心瘋第十一節 廢立宮主第一節 段家貴妃第節 林煙碧失蹤第七節 故人來訪第五節 辜負美人恩第十節 路旁小店第四節 放虎歸山第十二節 生死相隨第八節 故國今何在(八)第二節 決定南征第四節 放虎歸山第二節 拔箭療傷第五節 兵臨城下(五)第九節 段家後人第十二節 第一場比試第十節 風雨同舟第七節 重返大理第十四節 死而後已第七節 失心瘋第十一節 設計擒賊第二節 故國今何在(二)第五節 逃離陸家莊第二節 決定南征第九節 疑團叢生第三節 風雪夜愁人(三)第四節 風雪夜愁人(四)第二節 風雪夜愁人(二)第五節 兵臨鄂州第九節 夜闖皇宮第二節 丹桂失蹤第十一節 廢立宮主第三節 險象環生第五節 初踐盟約第七節 故人來訪第二節 兵臨城下(二)
第三節 銀耳環第五節 蒙古大汗第二節 決定南征第八節 英雄惜別第一節 兵臨城下(一)第十節 半世情仇(十)第五節 重遇阿紫第一節 新月得釋第節 林煙碧失蹤第七節 半世情仇(七)第三節 兵臨城下(三)第三節 突生變故第五節 辜負美人恩第十節 半世情仇(十)第四節 一波三折第六節 以詩論武第十四節 死而後已第五節 半世情仇(五)第一節 靈鷲宮傳人第四節 英雄無覓處(四)第七節 故人來訪第十節 半世情仇(十)第二節 樹林救郭襄第五節 英雄無覓處(五)第九節 夜闖皇宮第五節 半世情仇(五)第三節 詐死之計第三節 彎弓射大雕(三)第五節 計取金牌第四節 生日大宴(四)第八節 攻克京兆第十一節 廢立宮主第六節 出宮第二節 丹桂失蹤第九節 峰迴路轉第五節 故國今何在(五)第四節 半世情仇(四)第七節 重提舊約第五節 計取金牌第三節 兵臨城下(三)第十節 風雨同舟第十二節 島上兇險第五節 生日大宴(五)第五節 重遇阿紫第九節 醋海翻波第二節 瞞過黃蓉第一節 故國今何在(一)第一節 北上燕京第十一節 前世今生情第六節 渡船夜話第六節 鄉村老婦第九節 峰迴路轉第十節 路旁小店第五節 生日大宴(五)作者的話第五節 襄陽城下第十節 禦敵對策第三節 琴音寄相思第八節 攻克京兆第六節 以詩論武第十四節 真情流露第三節 小戰一燈第五節 英雄相惜(五)第七節 重返大理第七節 失心瘋第十一節 廢立宮主第一節 段家貴妃第節 林煙碧失蹤第七節 故人來訪第五節 辜負美人恩第十節 路旁小店第四節 放虎歸山第十二節 生死相隨第八節 故國今何在(八)第二節 決定南征第四節 放虎歸山第二節 拔箭療傷第五節 兵臨城下(五)第九節 段家後人第十二節 第一場比試第十節 風雨同舟第七節 重返大理第十四節 死而後已第七節 失心瘋第十一節 設計擒賊第二節 故國今何在(二)第五節 逃離陸家莊第二節 決定南征第九節 疑團叢生第三節 風雪夜愁人(三)第四節 風雪夜愁人(四)第二節 風雪夜愁人(二)第五節 兵臨鄂州第九節 夜闖皇宮第二節 丹桂失蹤第十一節 廢立宮主第三節 險象環生第五節 初踐盟約第七節 故人來訪第二節 兵臨城下(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宁县| 台山市| 桐梓县| 沽源县| 浠水县| 万宁市| 府谷县| 高阳县| 高雄市| 玉龙| 喀什市| 甘肃省| 东源县| 抚远县| 娱乐| 六枝特区| 吉隆县| 宁城县| 虞城县| 遵义市| 万宁市| 靖远县| 清河县| 海南省| 花垣县| 岢岚县| 阜城县| 彭州市| 玉田县| 唐山市| 金平| 江安县| 江口县| 龙口市| 运城市| 酉阳| 固始县| 青神县| 章丘市| 五华县| 松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