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節 生日大宴(五)

一時間,蒙古族的舞者退去,上來了十幾個漢族打扮的舞者,忽必烈笑道:“中原文化淵遠流長,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學習,我知道在座諸位對漢人的東西瞭解甚少,今日我特意安排了這場歌舞,也讓你們領略領略漢人的優美舞姿。”說畢雙掌一拍,那十幾個舞者輕甩羅袖,嫋嫋地分成兩列,一名男子在旁吹起洞蕭,另一名男子拔動琴絃,那十幾個漢族女子衣裾飄飄,和著節拍蹁蹁起舞,舉手投足間自然流露出一種溫婉清雅的氣息。

蒙古諸將中大多未曾見過漢族舞蹈,有人被深深吸引了,有人卻覺索然無味,但見忽必烈邊看邊不住點頭,看得索然無味的人也只好硬著頭皮看下去。蕭峰雖極少觀看歌舞,但畢竟在漢人中長大,舞蹈中撲面而來的江南氣息,讓他想起了阿朱,輕歌曼舞中,一個個粉紅衣裳的女子彷彿化作了一個個明眸善睞的阿朱……正自出神間,眼前忽覺一條紅影閃過,明晃晃的劍光朝忽必烈掠去,滿座一片驚呼,但那人身形太快,距離又近,衆人要出手阻攔已然來不及。蕭峰離忽必烈最近,他從座位上倏然躍起,見劍尖已刺到忽必烈胸前,蕭峰不及思索,伸指在劍身上一彈,只聽“噹”地一聲,白光閃過,那劍朝外飛出,插在宴席外的雪地裡。

那行刺的紅衣舞女怒目圓睜,雙掌輕飄飄地朝蕭峰擊去,掌未擊到,蕭峰已聞到了一股薰人慾醉的花香,忙屏住呼吸,左腿朝紅衣舞女攔腰掃去,紅衣舞女“啊”地一聲,被蕭峰掃中,身子朝後直飛出去,那**的男子一躍而起,伸手將那女子接住。

此時地上已亂成一團,十幾個漢族女子赤手空拳與蒙古諸將打了起來,那彈琴與**的男子齊向忽必烈撲去,但此時蕭峰、金輪法王、瀟湘子、尹克西等人已將忽必烈和新月團團圍住,兩人根本無法近身。這兩名男子的武功顯然與那些女子不是一路的,身形飄忽,以指代掌,蕭峰脫口叫道:“一陽指?你們是大理人?”那兩名男子正與瀟湘子、尹克西惡鬥,其中一人答道:“不錯!閣下是誰?竟識得一指陽?”手上卻運指如風,將瀟湘子逼得只有招架之功。金輪法王身形晃動,已欺到那兩人跟前,雙輪出手,只見金光一閃,兩隻金輪分別朝兩人削去,蕭峰大喝一聲:“且慢!”飛身躍起,伸手抓住其中一人的手臂,朝旁躍開,金輪呼嘯著從他身旁擦過,蕭峰要救另一人已然不及,只聽“啊”一聲慘叫,另一隻金輪將另一男子攔腰削斷,頓時血肉橫飛,濺得滿地都是。新月驚呼一聲,撲到忽必烈懷裡,緊緊地閉上眼睛,不忍再看。此時大批蒙古兵已趕來,那十幾名漢族女子死傷過半,剩下的不一會兒也被制服。

忽必烈擦去濺在身上的血跡,問那一開始持劍行刺他的紅衣女子道:“你們是什麼人?受誰指使?爲什麼要行刺本王?”那女子恨聲道:“我們是大宋的子民,人人都恨不得吃你們這些韃靼人的肉,喝你們的血!還需要誰指使嗎?!”忽必烈沉著臉,又問那被蕭峰所擒的男子道:“你是大理人,爲什麼要和漢人一起行刺本王?我蒙古並沒有侵略過你們的國家。”那男子冷笑道:“大理雖地處偏僻,但也懂得脣亡齒寒的道理,大宋如果被滅,你會放過大理嗎?”忽必烈朗聲道:“不錯,我蒙古要一統天下,不會允許大理繼續存在,我本想滅了宋朝,再滅大理,但今日你們既然已來挑釁,我就奉陪到底,南朝與大理我一起滅!我要讓你們滿路的茶花被我們蒙古鐵騎踐踏成泥!”那男子傲然道:“我大理人爲了保衛國家,連性命都可捨棄,我們的土地決不會任由你們踐踏!”

忽必烈也不惱,看看那人,又看看那幾個女子,忽笑道:“你們倒挺有骨氣,按我們的規矩,知道要怎麼處置你們嗎?”那男子哼了一聲,道:“要殺要剮,悉隨尊便,我們既然來了,也不打算活著回去!”忽必烈道:“也不是殺,也不是剮,只是比剛纔那被削成兩段的人死得痛苦一點點。”那幾個人面面相覷,臉色一下子變得煞白,剛纔同伴血肉橫飛的慘死震憾著每一個人的心靈,畢竟在死神面前人人都會怯弱,她們雖然有死的決心,但要面對未知的殘酷的死法,她們都不禁會害怕。

此時,一名蒙古將領指揮著一隊蒙古兵擡著幾口大缸走過來,放在雪地上,然後燒起幾堆火,將那幾口缸架在火堆上燒。那將領回道:“王爺,大缸已準備好,是否現在就把她們扔進缸裡?”衆將一齊高呼:“把她們扔進缸裡!”特別是那些受了傷的將士,更是恨得咬牙切齒。蕭峰愣住了,他沒想到蒙古人對待敵人如此殘忍。

忽必烈沉吟了一下,手一揮,正要說話,蕭峰已搶步出來道:“王爺,請聽蕭峰一言。”忽必烈微笑道:“蕭將軍,有話請說。”蕭峰道:“蒙古人強馬壯,統一天下是遲早的事,王爺常和我說,得天下不難,得天下人心才難,但卻只有得天下人心,作戰時才能戰無不利,保江山時才能千秋萬載。如今王爺如果真要將她們烹煮,天下人都會說王爺殘暴冷酷,人心又怎能歸向王爺呢?”衆將中有人哼了一聲,道:“蕭將軍不是蒙古人,剛纔被他們殺死弄傷的不是你的族人,你當然不會放在心上,可是你應該知道我們蒙古人不僅有恩必報,有仇也是要必報的!”立時有幾個人附和道:“對,偉大的成吉思汗曾說過,人生在世,最大的樂趣莫過於抓住你的敵人,然後看著他們受盡折磨而死!”

忽必烈一擺手,道:“你們不要吵了,蕭將軍說的也有理,我祖父成吉思汗雖然曾如此說過,但後來在耶律丞相的勸說下,也改變了很多做法。蕭將軍剛纔救了我,我總要知恩圖報才行。”他沉吟了一下,道:“能擒住這幾個人,蕭將軍功勞最大,這樣吧,我就把他們賞給你了,你愛怎麼處置就怎麼處置,我諒他們也不敢再輕舉妄動了。”蕭峰大喜,忙單膝跪下謝恩。

忽必烈命人撤去酒席,衆人漸漸散去。蕭峰命人將那幾個被綁著的刺客擡上馬車,他親自駕著馬車朝南馳去,馳了兩個時辰,他估算著離蒙古兵營遠了,才停下爲各人解開繩索。幾個人死裡逃生,驚魂未定,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最後都一齊望著蕭峰。那大理男子道:“閣下爲何要救我們?”蕭峰看看他道:“不爲什麼,只是不忍見你們被殺罷了,你姓段?”那男子點點頭道:“不錯,你認識我們大理段家的人?”蕭峰揹負著手,嘆了口氣道:“認識,可惜都已作古了。你們快走吧,回中原去,別再來冒險了。”那紅衣女子“哼”了一聲,扶著一個受傷的同伴,邊走邊道:“雖然你救了我們,但如果不是你,我早已殺了忽必烈了!所以我們是不會感激你的,如果以後再碰上,你依舊是我們的敵人!”

其餘的人也不說話,相互攙扶著慢慢朝南邊走去。蕭峰立在雪地裡,只覺天地雖大,卻沒有一塊淨土可以安身立命,不禁長嘆一聲,掉轉馬頭,朝來路馳回。

起點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三節 英雄相惜(三)第六節 攻城之戰第六節 故國今何在(六)第三節 趙家皇帝第十一節 伊人渺渺第七節 重提舊約第二節 殺賊祭墳第十節 路旁小店第七節 惺惺相惜第十二節 第一場比試第九節 段家後人第一節 生死茫茫(一)第三節 緩兵之計第三節端午守靈第三節 半世情仇(三)第一節 夜藏閨房第五節 重遇阿紫第九節 直闖襄陽第十一節 深夜追蹤第二節 生日大宴(二)第六節 聲東擊西第二節 英雄無覓處(二)第四節 放虎歸山第四節 橫渡長江第一節 故國今何在(一)第四節 大徹大悟第八節 豪放不羈第八節 英雄惜別第一節 英雄相惜(一)第十節 夢斷雁門關第五節 英雄無覓處(五)第五節 故地遇故人第五節 蒙古大汗第二節 但聞人語響第二節 小鏡湖畔第二節 樹林救郭襄第二節 計出襄陽第七節 老頑童與一燈大師第九節 疑是伊人輪迴第十一節 廢立宮主第三節 推心置腹第六節 故國今何在(六)第五節 懲奸罰惡第八節 出寺第八節 半世情仇(八)第五節 兵臨城下(五)第二節 小鏡湖畔第一節 兵臨城下(一)第六節 按兵不發第八節 破伏魔陣第二節 喜得解藥第二節 半世情仇(二)第一節 在水伊人第四節 半世情仇(四)第五節 初踐盟約第一節 生死茫茫(一)第三節 情義兩難全第九節 兵臨襄陽第四節 風雪夜愁人(四)第四節 兵臨城下(四)第十節 風雨同舟第十三節 第二場比試第二節 燈火闌珊處(二)第四節 彎弓射大雕(四)第六節 按兵不發第十節 奇兵突現第二節 淚訴往事第二節 英雄相惜(二)第一節 燈火闌珊處(一)第八節 丐幫毒蛇陣第八節 丐幫毒蛇陣第十一節 前世今生情第十節 風雨同舟第七節 重提舊約第四節 半世情仇(四)第十三節 肝膽相照第三節 風雪夜愁人(三)第十二節 島上兇險第六節 半世情仇(六)第二節 英雄相惜(二)第六節 渡船夜話第五節 初踐盟約第三節 塞上牛羊第十節 挑戰城下第四節 兵臨城下(四)第五節 計取金牌第十節 依計而行第七節 重逢第一節 北上信陽第二節 計出襄陽第四節 情義深重第三節 生死茫茫(三)第三節 彎弓射大雕(三)第五節 蒙古大汗第六節 攻城之戰第四節 半世情仇(四)第二節 樹林救郭襄第十二節 夜探採菱館第五節 爭風吃醋第七節 故國今何在(七)
第三節 英雄相惜(三)第六節 攻城之戰第六節 故國今何在(六)第三節 趙家皇帝第十一節 伊人渺渺第七節 重提舊約第二節 殺賊祭墳第十節 路旁小店第七節 惺惺相惜第十二節 第一場比試第九節 段家後人第一節 生死茫茫(一)第三節 緩兵之計第三節端午守靈第三節 半世情仇(三)第一節 夜藏閨房第五節 重遇阿紫第九節 直闖襄陽第十一節 深夜追蹤第二節 生日大宴(二)第六節 聲東擊西第二節 英雄無覓處(二)第四節 放虎歸山第四節 橫渡長江第一節 故國今何在(一)第四節 大徹大悟第八節 豪放不羈第八節 英雄惜別第一節 英雄相惜(一)第十節 夢斷雁門關第五節 英雄無覓處(五)第五節 故地遇故人第五節 蒙古大汗第二節 但聞人語響第二節 小鏡湖畔第二節 樹林救郭襄第二節 計出襄陽第七節 老頑童與一燈大師第九節 疑是伊人輪迴第十一節 廢立宮主第三節 推心置腹第六節 故國今何在(六)第五節 懲奸罰惡第八節 出寺第八節 半世情仇(八)第五節 兵臨城下(五)第二節 小鏡湖畔第一節 兵臨城下(一)第六節 按兵不發第八節 破伏魔陣第二節 喜得解藥第二節 半世情仇(二)第一節 在水伊人第四節 半世情仇(四)第五節 初踐盟約第一節 生死茫茫(一)第三節 情義兩難全第九節 兵臨襄陽第四節 風雪夜愁人(四)第四節 兵臨城下(四)第十節 風雨同舟第十三節 第二場比試第二節 燈火闌珊處(二)第四節 彎弓射大雕(四)第六節 按兵不發第十節 奇兵突現第二節 淚訴往事第二節 英雄相惜(二)第一節 燈火闌珊處(一)第八節 丐幫毒蛇陣第八節 丐幫毒蛇陣第十一節 前世今生情第十節 風雨同舟第七節 重提舊約第四節 半世情仇(四)第十三節 肝膽相照第三節 風雪夜愁人(三)第十二節 島上兇險第六節 半世情仇(六)第二節 英雄相惜(二)第六節 渡船夜話第五節 初踐盟約第三節 塞上牛羊第十節 挑戰城下第四節 兵臨城下(四)第五節 計取金牌第十節 依計而行第七節 重逢第一節 北上信陽第二節 計出襄陽第四節 情義深重第三節 生死茫茫(三)第三節 彎弓射大雕(三)第五節 蒙古大汗第六節 攻城之戰第四節 半世情仇(四)第二節 樹林救郭襄第十二節 夜探採菱館第五節 爭風吃醋第七節 故國今何在(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光市| 柏乡县| 都匀市| 锡林浩特市| 林州市| 台州市| 泾阳县| 邓州市| 怀来县| 涡阳县| 苍溪县| 乌拉特前旗| 达州市| 磐安县| 桂平市| 子洲县| 文化| 门源| 阜阳市| 贺州市| 梅河口市| 阳新县| 上饶县| 镇平县| 武乡县| 九龙县| 灌阳县| 当阳市| 卓资县| 吴忠市| 新野县| 长宁县| 游戏| 荆州市| 巩义市| 扎鲁特旗| 六盘水市| 仙居县| 大英县| 宜川县| 天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