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章 青龍七將

布沒有帶頭盔,咽喉處是個致命的弱點,騎在突然發線朝自己飛來,憑經驗認出那三道黑線是三枝快箭,下意識的把手中的‘’往胸前一斬。

飛往咽喉處的那枝箭被‘鏜’掃到,箭頭往下一壓打在鎧領上。如果沒有剛纔的那一掃的話,哪怕箭頭只是往上稍稍擡高半寸,英布的咽喉處已經被插上一枝羽箭,就算不死也是離死不遠,芶延殘喘不了多長時間。他拿‘’往下掃的動作終究慢了一步,打到了射向咽喉的羽箭卻沒能打到射向胸前的羽箭,兩枝羽箭分左右在‘鏜’斬到前的瞬間齊至胸前。若非英布身上穿的鎧比較堅硬,他的胸前乳頭的地方如今正好插著兩枝羽箭,然而就是在這樣堅硬的鎧甲保護下,胸前乳頭的兩處地方還是被力道極大的羽箭打得下凹半寸,正好頂在乳上,痛得英布倒抽一口寒氣。

英布停下馬,想不通剛纔那人只是朝他發了一箭怎會近到身前竟成了三枝,他想把隱藏在別處的兩個神射手找出來,可惜前方四野除了那人與剛剛趕到的項羽外竟無一人,後邊黃沙騰騰,大隊的騎兵距他們最少還有半里地。

項羽見英布沒事,暗暗慶幸一番,把馬向前縱了百步,與英布相隔數十步對望。見英布才從鬼門關轉了一個圈卻並不顯得害怕,心中更是想把其招到手下,道:“勇士,何不投我幹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

雖然英布不願承認,但他心裡也清楚剛纔那三枝羽箭確是眼前這個把弓按在地上就如把一桿長槍豎在地上的人所爲。暗自掂量了一下。覺得能一下射出三枝箭地神射手自己就算衝到他地面前也奈何不了他。何況項羽的出現也證實這人決非統帥,再往前也沒有任何的意義。兩人之間擋著地是項羽,他再目中無人也打心底佩服項羽。明白自己絕非項羽的對手,要想擒住或者殺了使大弓那人,除非能有彭越、陳嬰兩人同時上前相助,以一人拖住項羽,兩人急奔使大弓那人面前,或可在後邊騎兵大隊趕來前拿下神射手。至於項羽仍是沒有辦法對付。

項羽問其是否願意歸降,神情恍惚的英布並未聽清,腦子裡亂轟轟的想著如何解眼前的這個困局。項羽親自,英布想殺出威風的打算就此破滅,想到騎兵後邊還不知跟著多少步兵,英布懷疑自己這十萬人馬能否支持三天。這是英布第一次與項羽正面對峙,看著項羽身上穿地鎧甲與自己一樣,略一糊塗方想起李信曾經送給項羽一套鎧甲並一把‘鏜’一把彎刀。不過項羽的手裡並未拿‘鏜’而是拿了一把丈餘鋼頭銅柄的斬刀。瞧其分量絕對在百斤往上。

“如果敵人步兵趕過來的話,連一絲的勝算也沒有,可現在這種情況能在敵步兵趕來將戰勝嗎?”英布一連在心中暗問自己三遍,回頭又瞧了一眼陣中面對幾千匹馬狂奔而來目露驚恐之色的兵卒。直盯著項羽的雙眼看了起來。

後邊的九千名騎兵趕了過來,到達楊環身後時以不同地方位停了下來。英布把眼越過項羽的頭頂朝後看去。覺得騎兵站的方位有些奇怪,像是按北斗七星的樣式排列,可鬥勺裡無端地多出兩千人馬來。

除了鬥勺裡的兩千騎兵無將領管帶外,其餘地七隊都有將領。這七員將領穿著打扮都十分的奇特。先不說已與英布交過手的楊環拿了一把駭人的大弓,其他六個將領所持兵器也都露著古怪。

騎火鳳騎的廣平候薛雪,手拎兩個流星錘。正宗的流星錘英布見匈奴人使過,是用一根牛皮繩繫著一個腦袋大的鐵蒺藜,這種東西出了匈奴地就很少能看到,地處東邊的楚國更是不可能看到,可不知什麼原因薛雪手中就拎著兩個流星錘。這錘又與匈奴人使的不太一樣。他使的兩個流星錘不是用牛繩系的,而最用腕粗的鐵鏈相系,錘的形狀也非圓形而是成圓柱形,上邊生著粗鐵打造的尖刺。

英布心想,或許使流星錘的這人也不知從哪裡聽來匈奴人有這種兵器,經過以訛傳訛之後竟把流星錘的形狀也傳走了樣,於是把一根撞門擂木截成兩段系在鐵鏈之上。使了使發覺用兩塊木頭太長,於是不斷的截短直到截到一尺多長的大小方罷,而這時又感到錘頭太輕就把木頭的換成鐵的,爲了增大殺傷力更是在外邊佈滿鐵刺。

騎閃電騎的膠東候漢斯衛使的兵器像一把戟,可是戟頭又與普通的戟頭不同,他的戟頭只有半邊,另外的半片變成了一道月牙狀向里扣的刀刃,於是這件武器除了據有戟的刺勾功能處又多了一項砍的作用。

騎赤兔馬的‘好疇候’鍾離昧使的是一柄大刀,這柄刀的樣式極怪,按說大刀應該是柄長而刀短,可是他使的這把大刀卻顛倒了過來。刀身比刀柄長,又長的不是一星半點,一丈一尺長的大刀,刀身接近一丈刀柄卻不足二尺。更好笑的是刀身極闊,兩面都有鋒,若不是刀頭稍稍的向上挑形成第三個刀鋒,真讓人懷疑他使的是一把碩大的劍而非是刀。

騎凌劍騎的舞陽候項伯使的是一柄兩頭粗中間窄的鐵棒,就如是把兩根狼牙棒對接在一起。所以稱其爲鐵棒而非狼牙棒,是因爲狼牙棒只有一頭粗而非兩頭粗,更何況項伯使的這柄武器上沒有狼牙。沒有狼牙的狼牙棒是不能叫其爲狼牙棒的,此棒除了手握的地方極細兩頭的地方極粗外,完全是一根十足的通圓鐵棒。

騎風舞騎的是雍州候狄平,或許他原先就是個執刑的刀斧手,對斧頭簡直有一種變態的喜愛。他手中的兵器縮小兩倍去看,就是一柄製作精良地雙面斬首斧頭。放大兩倍後,又把一面往上拔高許多形成帶鋒

頭狀。無形中就增加了這件兵器的神秘與恐怖。

騎金光騎的夏陽候陸子章。手中地兵器無啥出騎之處,就一個字大。他手中握的是一柄大劍,劍背有一尺寬。劍長七尺有餘,劍鋒包的是好鋼,光可鑑人。

不管怎麼說,七個將領所使的兵器要多怪有多怪,英布之前是一件沒有見過。就連曾經有一面之緣的項伯,英布仔細的回想了一下。當初其使地似乎是一把普通的短劍,身上根本沒有帶如此古怪的鐵棒。英布不知道這些穿著候王鎧甲的將領何時裝備的如此古怪兵器,不過看得出除了使巨弓的楊環外,每個人使的兵器都極重,最輕的只怕也跟自己手中地‘鏜’重量相差無幾。也就是說,面前的區區九千騎兵,最少有七個實力與己相當,如果不考慮兵馬多少等的因素外。僅按照將領個人的本事來算,他是不可能有絲毫地勝算。更何況敵人還有一個實力驚人的西楚霸王項羽,想打贏這場仗簡直有些癡心妄想。

還好,敵人僅僅是將領們地兵器古怪。剩下的騎兵們所使兵器都很普通,與英布手下兵馬所使的秦制兵器並無二樣。

項羽見英布一直在沉思。還以爲英布在考慮自己的提意,本不想打撓英布要等到英布想通後願意投降那一刻,以和平的手段收了這十萬兵馬。當一輪紅日在地平線上躍動,他意識到自己的時間太過緊迫,剩下的三路人馬可以已經就位要開始攻擊,不能讓英布這樣長時間的考慮下去,笑道:“如何?”

“什麼如何?”想到敵人騎兵的兵器很是普通,自己並非就一定處於敗勢,英布亦笑道。

“你投靠我,我們一起幹出一番大事業來。”項羽道。

“爲什麼非得跟著你才能幹出一番大事業來?”英布道。

“這麼說,你不願降了?”項羽道。

“爲何要降?我有十萬大軍,你敢攻我嗎?”英布笑了笑,道:“如果我能一戰敗你,或殺或生擒了你,這番事業肯定是天底下最大的事業。”

“你以爲憑這點人馬就能把我擋在此地?”項羽道。

“不知道,但可以一試。”英布說完,把馬調頭縱馬朝自己的陣地走去,並不去提防那名射手是否會從背後偷襲他。他知道,項羽是個極其自負的人,有他在,其下屬決不會幹出背後傷人的事情來。

等到英布入陣,項羽調轉馬頭亦回到陣中,下令道:“依次前去衝擊敵陣,把山谷後邊的兵馬注意力全給我吸引過來,注意別傷了英布。”

英布這個‘鋒矢陣’是完全按照秦制的陣形排列,打頭陣的是三千弓弩手,二陣爲兩千戟手,三陣爲兩千戈手,四陣爲兩千槍手。此陣講究的是要把攻勢打成連綿不絕之式,一波接著一波衝擊敵陣,直到敵陣完全衝潰衝散爲止。

英布是個戰力頗強的武將,所以其居於‘鋒矢陣’的最前端率領大陣向前衝鋒,眼看敵人的第一波攻擊在那個使大弓的人率領下衝了過來,連忙命令手下的令旗手準備發令。

令旗手領令,可惜還沒把旗取起來將命令送出去,直衝過來的敵騎兵陣中‘嗖嗖’幾聲,連珠般射來的十數枝羽箭把英布身邊的令旗手全部放翻在地。

兩軍相攻,兵馬戰鬥爲分三個境界。其一爲烏合之衆,見敵兵攻來先自大亂,前邊的弩手箭手不等命令胡亂放箭,後邊的持戟、戈、槍兵卒,勇敢的拿起武器往前擠,膽小的收起武器往後退,本來層次分明的陣形搞得混亂一團,不堪一擊。

其二爲精兵,一切唯令是從,沒有主將的命令,就算敵人攻至面前也不會發一箭刺一槍。哪怕敵人的劍已揮到脖間,也不會舉起兵器去阻擋,等的就是主將的命令。由這樣的精兵所組成的陣形極難被破,他們以小敗換大勝,哪怕敵人已攻至中陣,陣腳仍是極穩,進攻防守顯得有條不絛。

其三爲精兵中精兵,他們是由老兵油子組成,根據戰場上的形勢尋找最有利的時機攻擊敵人。與敵相戰,陣形看似大亂,但只需主將下一道命令,他們馬上就可體會主將的用心,在瞬間變陣。有時甚至不用主將下令,他們都可以對主將的一個手勢一個眼神心領神會,作出相應的攻擊。

英布組成‘鋒矢陣’的這一萬人馬是從十萬大軍中精挑細選出來的,裡邊有故‘殷國’的兵馬也‘西魏’國的兵馬,論戰鬥技巧或許能與漠北軍一比,但論戰鬥素養簡直連漠北軍的一成也沒有。他們是介乎於烏合之衆與精兵之間,雖然被英布訓得極守命令,可惜成了一羣只知道守命令而不知變通的傢伙,一旦將令無法傳出,瞬間就由精兵變成了一羣烏合之衆。

英布見到身邊的令旗手全被那個神射手射殺,大急之下轉頭就命弩手放箭,弓手準備。可惜,憑他一人之力又在敵人的馬蹄聲與喊打喊聲的叫喊雜音中,就算把嗓子喊破又有幾個人能聽到命令。所以,當那些指揮自己部下射箭的什長明明看到敵人已到射程之內,傳令的旗手又都倒斃於馬下,然而沒有旗手的旗令誰也不敢擅自放箭。

當他們看到英布焦慮的衝他們喊著話,一個個又聽不到英布在喊些什麼,全都大眼瞪小眼的不知該如何是好。終於,有幾個機靈的猜測英布或許是在命令他們射箭,慌忙中衝自己的下屬喊放箭,其他的什長見有人帶頭放箭也紛紛命下屬放箭。但,此時放箭已晚,敵人的一千騎兵衝到了陣前,仗著馬大力猛的優勢朝陣中殺了過去。

第68章 繳獲(四)第68章 繳獲(四)第70章 突感意外(二)第13章 順手牽羊第48章 富貴天降(五)第17章 羣雄聚會第44章 瞞天過海第15章 殺馬第28章 臨危受命第18章 爭鋒(二)第9章 加官進爵第15章 殺馬第28章 兩龍之爭第26章 權衡第65章 繳獲第20章 重任(一)第10章 人肉大壩第37章 海上遇白鯨第70章 突感意外(二)第85章 晉見(四)第14章 突襲柏人第3章 暗箭行動(一)第12章 四破涉間軍第9章 定計第12章 兵分柏人第30章 鄣邯歸降第30章 背水一戰(二)第6章 亢金龍薛雪第81章 千鈞一髮(十)第29章 烏桓王歸附第62章 弒父第36章 暗流涌動第37章 李斯遭陷(三)第23章 一場屠殺第41章 兵駐鴻門第25章 順我者昌第20章 水淹富平第20章 三破蘇角軍第91章 蒙恬被逮第30章 匈奴兵退高句麗第25章 屈人之兵第18章 一敗富平第63章 弒父(二)第45章 富貴天降(二)第39章 兵圍古噔口第19章 奸商任清第1章 離郡第23章 博奕第28章 明升暗降第26章 跪見霸王第32章 李信兵圍戲城 田儋狄邑稱王第7章 埋伏第24章 興建要塞第8章 抱得美人歸(二)第30章 鄣邯歸降第30章 佔盡優勢第5章 海上之王第31章 齊亡第27章 初戰告捷第26章 火攻(二)第16章 順手牽羊(四)第20章 三破蘇角軍第26章 英布被圍第46章 周文自殺第5章 暗箭行動(三)第46章 以情動人第41章 英布請令第9章 刺殺第7章 匈奴射鵰手第51章 雷神之怒(三)第11章 收英布(三)第43章 范增臨死定奇計第10章 收英布(二)第11章 虛者實之第18章 一收蕭何第14章 爲了回來第20章 水淹富平第19章 精兵政策第36章 李斯遭陷(二)第45章 殺將刈旗第39章 兵圍古噔口第21章 迎戰張耳第2章 大雨第47章 下毒第19章 暗殺失手第46章 趙佗歸附第95章 大喪第45章 殺將刈旗第76章 千鈞一髮(五)第20章 水淹富平第29章 孛星初現第15章 拜見蕭何第33章 去其手足第30章 佔盡優勢第32章 變陣第43章 文武雙全(三)第83章 晉見(二)第6章 亢金龍薛雪第12章 收英布(四)
第68章 繳獲(四)第68章 繳獲(四)第70章 突感意外(二)第13章 順手牽羊第48章 富貴天降(五)第17章 羣雄聚會第44章 瞞天過海第15章 殺馬第28章 臨危受命第18章 爭鋒(二)第9章 加官進爵第15章 殺馬第28章 兩龍之爭第26章 權衡第65章 繳獲第20章 重任(一)第10章 人肉大壩第37章 海上遇白鯨第70章 突感意外(二)第85章 晉見(四)第14章 突襲柏人第3章 暗箭行動(一)第12章 四破涉間軍第9章 定計第12章 兵分柏人第30章 鄣邯歸降第30章 背水一戰(二)第6章 亢金龍薛雪第81章 千鈞一髮(十)第29章 烏桓王歸附第62章 弒父第36章 暗流涌動第37章 李斯遭陷(三)第23章 一場屠殺第41章 兵駐鴻門第25章 順我者昌第20章 水淹富平第20章 三破蘇角軍第91章 蒙恬被逮第30章 匈奴兵退高句麗第25章 屈人之兵第18章 一敗富平第63章 弒父(二)第45章 富貴天降(二)第39章 兵圍古噔口第19章 奸商任清第1章 離郡第23章 博奕第28章 明升暗降第26章 跪見霸王第32章 李信兵圍戲城 田儋狄邑稱王第7章 埋伏第24章 興建要塞第8章 抱得美人歸(二)第30章 鄣邯歸降第30章 佔盡優勢第5章 海上之王第31章 齊亡第27章 初戰告捷第26章 火攻(二)第16章 順手牽羊(四)第20章 三破蘇角軍第26章 英布被圍第46章 周文自殺第5章 暗箭行動(三)第46章 以情動人第41章 英布請令第9章 刺殺第7章 匈奴射鵰手第51章 雷神之怒(三)第11章 收英布(三)第43章 范增臨死定奇計第10章 收英布(二)第11章 虛者實之第18章 一收蕭何第14章 爲了回來第20章 水淹富平第19章 精兵政策第36章 李斯遭陷(二)第45章 殺將刈旗第39章 兵圍古噔口第21章 迎戰張耳第2章 大雨第47章 下毒第19章 暗殺失手第46章 趙佗歸附第95章 大喪第45章 殺將刈旗第76章 千鈞一髮(五)第20章 水淹富平第29章 孛星初現第15章 拜見蕭何第33章 去其手足第30章 佔盡優勢第32章 變陣第43章 文武雙全(三)第83章 晉見(二)第6章 亢金龍薛雪第12章 收英布(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田县| 长寿区| 桃园县| 潢川县| 黑山县| 房产| 原阳县| 柳河县| 商洛市| 衡南县| 文登市| 岚皋县| 屏东市| 东丽区| 麟游县| 枣强县| 凉山| 油尖旺区| 南溪县| 怀远县| 蕉岭县| 梁山县| 德安县| 连云港市| 井陉县| 南陵县| 兴文县| 望奎县| 馆陶县| 颍上县| 宜昌市| 沙湾县| 勐海县| 永定县| 镇原县| 五寨县| 鹿邑县| 会宁县| 海口市| 灌南县| 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