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43章 唐軍集結地

長史哼了聲,道:“讓他們跑跑的,先高興高興,以爲事情成了,這時咱們再派兵去追,豈不正好!”

司倉參軍仍是不解,幹嘛非要讓他們高興高興,直接抓回來不就得了嗎,事情早解決早好。他問道:“恕下官愚魯,不解大人的用意。”

長史笑道:“看到他們由大喜變成大悲,這纔有趣,難道你不想看看他們那時的表情嗎?”說罷,哈哈大笑,離開了倉庫。

司倉參軍皺起眉頭,心想:“那個布仙童不過是個奴僕罷了,他們大喜大悲的,有什麼好看的,正事還忙不過來呢!”搖了搖頭,對長史奇怪的嗜好沒什麼興趣,再說抓人審人,也跟他無關,不再多想,辦自己的事情去了。

長史回了自己的府第,叫來心腹手下,吩咐道:“你帶上可靠的人,去追趕這麼一家人……”他將事情說了一遍。

心腹聽了之後,忙道:“老爺,東西搶到之後,是要直接運回城裡,還是找個地方先藏起來?”

長史想了想,道:“咱們從別人手裡搶來,別人也會從咱們手裡偷去。要想讓東西無憂,那最好就是藏在自己身邊,把東西帶回城裡來吧,還能有誰來搜咱們不成!”

心腹答應一聲,出去辦事了。

長史坐到椅上,閉上眼睛,心想:“那布老兒搜刮了這許多年,財寶無數,正好便宜我了。我要他的財寶,要他的官職,至於他家的女人……嗯,挑好的留下,其餘的官賣便是,所得錢財收入官府,我分文不取,還能顯得我清正廉潔!”

想到自己以後就可以平步青雲,掌控一州,越想越高興,他竟然哼起了小曲兒!

長史心腹帶了一隊家丁出城而去,待奔到無人之地,換上了強盜衣服,順著布仙童一家的車輪印追了下去。

剛剛下過雪,道路難行,再加上甘州附近的百姓,因爲聽說突厥人要來,都躲進了城去,所以官道之上,幾乎沒有行人,道上只有布仙童一家人的車輪印。

追不多時,長史心腹便追了上來,家丁們一起用黑布罩臉,抽出兵器,默不作聲地掩殺上來!

布仙童帶著刺史大人的美妾,還有刺史大人的財寶,一家二十來口人正在趕路。忽見後面追來強盜,一家人無不大驚失色。

布家大兒子叫道:“爹,這時節怎麼會有強盜,咱們該怎麼辦?”

布仙童同樣慌了手腳,他是刺史管家,對於官場裡的齷齪事最是瞭解。他們出了甘州,以官場上互相扯皮的本事,至少要到明天,纔會派兵追出來,而那時他們早就隱入鄉間了。何況現在城裡大事不斷,官員們根本就不可能把精力放到自己一個僕人身上,不過是惡僕卷財逃走罷了,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還能大過十幾萬突厥人去? щщщ◆ttκā n◆c ○

可他千算萬算,算準了官兵不會立即追來,卻漏算了一樣,那就是強盜,或者說扮成強盜的官兵!

布仙童活了幾十年,只慌張片刻,便明白了其中原委,他道:“不是真的強盜,真的強盜哪可能在這種天氣出來打劫,而且也不可能這麼快知道我們的行蹤,所以必是城中官員的家丁,只是不知是誰派來的罷了。”

他對大兒子道:“老大,你不要管我們了,這些人搶了財物,必會滅口!你逃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等老二他們趕上來,記得查清殺人的是誰,給我們報仇!”

大兒子哭道:“爹,兒子哪能一個人逃走,留下你不管!”

“別廢話了,快逃吧,你真想讓一家人死得不明不白麼!”布仙童一咬牙,將大兒子推下去,道:“快逃,快快!”

大兒子無法,只好騎上一匹快馬,拼命向前跑去!

沒過多一會兒,長史心腹便帶著人追到,什麼話都不說,揮刀殺人,乾脆利落,把布仙童一家人全部殺死,一個活口沒留。

長史心腹看到地上的馬蹄印,道:“逃了一個,追上去,必須要除掉,以防後患!”

幾個家丁催動馬匹,自後追去。家丁們有備而來,而且都有武藝在身,沒追多一會兒,便遠遠的看到了布家的大兒子。一名家丁笑道:“馬術可不怎麼樣啊,逃得這般慢法兒!”

家丁們取出弓箭,對準布家大兒子便是一通猛射,將布家大兒子的馬給射倒了!

布家大兒子從馬上摔了下來,連滾帶爬地逃進了路邊的樹林中,他知道躲不掉了,自己也必會被殺,躲到一棵樹後,仔細觀察,想看看來的人到底是誰。

只片刻功夫,追兵便到,一人笑道:“還想逃麼,布大哥,可聽得出小弟是誰?”餘人一起大笑,下了戰馬,慢慢向林中包抄過來。

一聽聲音,布家大兒子立時分辨出來,剛纔說話那人是長史的家丁,而他是刺史的家丁,都是家丁,平常自然來往不少,還經常在一起吃喝玩樂,所以一聽聲音,他就知道殺人者是誰了!

自知不會逃過一死,但總得有人給報仇才行。布家大兒子撕下內衣裡子,咬破手指,在布條上寫下“殺我者長史也”,將布條掛到了樹上。他怕布條被長史家丁發現,便快步走出樹林,道:“原來是你們!好,倒也讓我死得明白!”

話一說完,他抽出佩刀,衝了上去……

林間恢復了平靜,大道上也沒了聲息!

過了好半天,遠處才又重新響起馬蹄聲,布家的二兒子來了,他還帶回了侄子,那個嘴硬小子!救回嘴硬小子倒是沒有費什麼力氣,王平安著急走人,突厥人也都忙著拔營,那有功夫注意一個跑來索取賄賂的刺史家丁,根本就沒理會這件事。

布家二兒子救下嘴硬小子,給他處理了傷勢,便帶著他繞城而過,去追趕父親和大哥,時間上耽誤了,但也因此,他倆沒有碰上長史家丁,逃過一劫。

待奔到出事地點,見道上一地的屍體,布家二兒子和嘴硬小子急忙下馬查看,見了布仙童的屍體和家人的屍體,無不放聲痛哭,卻不知是何人下的毒手,害死了一家人。

嘴硬小子在地上焦急地找了一圈兒,叫道:“二叔,這裡沒有我爹爹!他,他還活著?”看到地上有馬蹄印,他又叫道:“二叔,我爹好象向那邊去了,我去看看!”說著,跳上馬背,向下追去。

追到了林邊,他看到了布家大兒子的屍體,叫了聲爹,撲了上去!屍體早已冰冷,他當然不可能問出什麼來,眼看著一家人死的不明不白,嘴硬小子哭喊之下,不知所措。

哭了半晌,他見地上有腳印進入林中,看樣子是父親的腳印,難不成父親曾進過林中?聽二叔說祖父貪了不少刺史老爺的財寶,也許父親得了一些,藏入林中,沒被強盜搜走。他站起身,順著腳印進林察看,沒多一會兒,就看到了寫著字的布條!

竟然是長史派人殺的一家人,嘴硬小子怒吼著衝出林子,帶上父親的屍體,順原路返回。布家二兒子見了布條,也是怒火萬丈。

兩人商量了一番,都發覺這個仇很是難報,在甘州這裡,休想撼動長史,要想報仇,除了刺殺之外,就只能去關內告狀了,而且還只能去長安告狀,別的地方官可沒有權力按這種案子!

商量了好半晌,兩人實在沒有找到好辦法,只能尋了塊地方,將布仙童等人的屍體,埋入土中。兩人騎上馬,朝涼州方向走去,打算先在那裡尋個營生,賺錢湊足路費,然後再去長安告狀。

王平安帶著大隊人馬,朝肅州方向進發,越往肅州走,見到的唐軍越多。

此次爲了應付突厥人西竄,邊關唐軍大批向肅州方向集結,本來以爲突厥人怎麼的也會來到肅州,這裡將是殲滅突厥人的最好地點。可卻沒想到突然出了西哈察部的一碼子事,更沒想到王平安竟然以一人之力,將突厥人都給收服了。

王平安的信使到達肅州時,各路將軍幾乎都不感相信這個事實,他們議論紛紛,都在說著王平安。

肅州刺史和肅州都督,以及所有趕來的各州都督,連著開了兩天的會,都說該怎麼應對西遷來的突厥人。王平安在書信中已經說明,歸順的突厥人不會在肅州停留,只需要提供一些糧草便是,他將帶著突厥人出關,去折柳縣定居。

不在肅州停留,這個是好消息,可要提供糧草,就絕對算不上好消息了。肅州已經提供給各路唐軍糧草,早就入不敷出了,如何還能給王平安十餘萬人所需的口糧,別說是人吃的糧食,就算是馬吃的草料,肅州也給不起了呀!

商量之下,肅州刺史和都督只好做了決定,既然突厥人已經歸順了,各路唐軍便散了吧,各回各州,也好減輕肅州的負擔。

趕來的都督們聽了請求,心中都感不滿,本來以爲能立一大功的,結果功沒立成,卻都成了王平安的陪襯。這還不算,還要在冰天雪地裡趕回去,剛集結過來,就又要撤回去,這份罪遭的,實在讓都督們大是不快!

可也沒辦法,讓回去,也只能回去了,總不能賴在這裡,再待下去,等十餘萬突厥人一到,糧草告急,大家都得餓肚子!各州都督帶著兵,開始陸續返回所在州縣。

所以王平安纔在路上遇到不少的唐軍部隊。好在唐軍們和突厥人沒起什麼衝突,都督們遇到王平安時,都來相見,恭喜王平安立了大功,倒也親熱,一切順利。

表面上親熱,可各州都督難免私下抱怨,我們吃苦,你立功勞,都是都督,命咋就差得這麼多!

王平安到了肅州之後,一切順利,完全沒有甘州那些鬧心事,肅州刺史提供出一部份糧草,足夠王平安到達玉門關了!

肅州無話,十餘萬突厥人跟在王平安的馬後,繼續向前趕路,離得玉門關越近,突厥人越是心安,玉門關外便是折柳,他們的苦日子終於要結束了!

王平安這裡一切順利,可房玄齡和王文度卻是一切都不順利,他倆趕到涼州之後,向涼州刺史史慕唐詢問當時的戰狀,史慕唐極盡誇張之能事,將自己和王平安好一通吹捧,述說起當時的戰況來,比奏章上寫的還要誇張十倍。

沒辦法,這麼多天了,史慕唐不斷在回憶當時的情況,想起了無數當時的“細節”,經過認真“分析”之後,把這些細節更加具體化,而且決定寫一本書,記載這件事情。偏巧朝中宰相前來查問,他豈有不大說特說之理!

房玄齡無可奈何,在史慕唐這裡,是休想問出王平安的過失了,目地沒有達到。他只好離開涼州,帶著王文度又向甘州進發。可在半路上,碰到了兩個姓布的,這兩個姓布的是一對叔侄,得知房玄齡是巡邊的宰相,竟然攔路喊冤,要告甘州長史的狀。

房玄齡一問之下,竟然得知甘州刺史死了,而且據這對叔侄聲稱,是因爲長史夥同王平安害死了刺史,而長史爲了能夠成功接任刺史之職,竟殺人滅口,殺了原刺史管家布仙童一家,只逃出來他們兩個!

房玄齡沒辦法,只好趕到甘州,處理長史的事情。可長史一口咬定,這件事和他沒關係,至於刺史爲什麼死了,那就得問大聖安了,而殺布仙童一家的事,長史更是推的一乾二淨,表示完全不知情,他都不認識布家叔侄,何談謀害二字!

要想破了此案,怕又得去問王平安。而且房玄齡和王文度也沒時間浪費在甘州,只好帶了布家叔侄,趕去肅州。

半路上,兩人見到了各州回撤的兵馬,將軍們見到房玄齡,免不得在言談之中,表示出對這次集結行動的不滿。王平安立了大功,眼看著就有可能高升,都督們當然不會直接說他的壞話,只說那些突厥人太能吃,分了唐軍的糧草,才導致唐軍在寒冬裡來回趕路,言下之意,王平安經驗太少,處理不好突厥人的事宜。

一直到了肅州,路上盡聽到這樣的話。

房玄齡沒說什麼,只是記在心裡,可王文度卻來話了,他對房玄齡道:“看來王侯爺沒有領軍的經驗啊,後勤接濟方面的事處理得不好。房相爺,要不你看,等咱們追上了王平安,那數萬突厥兵的指揮權,不如交給末將,如何?”

第713章 送武媚娘回長安第453章 強盜也有家眷第632章 米小苗替太子關心王家的親戚第598章 收禮收到手軟第190章 這個是擡梯子的第808章 蕭淑妃是個妖女第382章 成,就幫你一把第846章 誰敢收養李素節第568章 刮痧治療頸椎病第148章 你是傳奇第788章 做皇后的替身第143章 班底雛形第659章 一起去慶州第224章 必須要王族才第462章 長安城一日兩驚第379章 她叫媚娘第133章 原來你纔是第549章 飛馬前去破壞第737章 不能就這麼走了第785章 兩隻雌虎相爭,傷不起啊第890章 擺擂臺招兵第209章 童子尿第401章 坐牢猶如做大爺第396章 神針王第633章 平安大水車第566章 去驪山第549章 飛馬前去破壞第238章 怎麼擊鼓都是你作詩第103章 楊家的往事第41章 預測科考試題第398章 功大莫過救駕第865章 李素節落入武媚孃的手中第814章 夜濃,情更濃第658章 這件大事就由你來做吧第22章 成名第488章 聖旨到第573章 跪倒一片文曲星第620章 武媚娘寫情書第197章 偷師學藝第732章 將錯就錯第11章 手到病除第509章 第一回合第107章 易地而處,你該如何第826章 三個稻草人第628章 哭著喊著要去慶州第749章 向長安報大捷第475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第580章 成功脫身第692章 頭啖湯最容易燙嘴第345章 快來看熱鬧啊第595章 武媚娘懷孕後的反應第574章 武媚娘身子有點不適第595章 武媚娘懷孕後的反應第316章 恩比天高第235章 皇帝駕臨第13章 煎制偏方第51章 又是桂枝湯第902章 李恪來見第527章 點醒,點不醒第118章 欲成仙第304章 紫袍第332章 龍傲天派人來挨抽第633章 平安大水車第759章 尼姑也有江湖第224章 必須要王族才第220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405章 大理寺成了太醫院第664章 你肯定吃錯藥了第835章 李義府就是那隻替罪羊第799章 得了暴盲癥的高句麗大頭領第871章 王皇后要倒大黴第276章 李世民給李績看病第376章 豔若桃李第189章 唐朝的開業典禮第344章 長安總動員第563章 科考大改革家第54章 超級大紈絝第389章 許敬宗上了大當第193章 踢球易受的一種傷第612章 不收禮,因爲你們的禮少第594章 幹掉探子第633章 平安大水車第370章 李世民有心絞痛第12章 胡人大商賈第355章 等著你們來請願第154章 鱔魚血的妙用第235章 皇帝駕臨第463章 誰來安慰李治第867章 李義府改名叫史義府第329章 醫癡第187章 大唐第一家藥膳坊第719章 武媚娘做了尼姑第105章 牛正宏回來了第877章 王皇后也進了冷宮第484章 李治的光輝第708章 樸俊男回來了第787章 和她鬥到底第817章 宮裡宮外一片驚第489章 打道回京第318章 李治親自帶隊尋寶
第713章 送武媚娘回長安第453章 強盜也有家眷第632章 米小苗替太子關心王家的親戚第598章 收禮收到手軟第190章 這個是擡梯子的第808章 蕭淑妃是個妖女第382章 成,就幫你一把第846章 誰敢收養李素節第568章 刮痧治療頸椎病第148章 你是傳奇第788章 做皇后的替身第143章 班底雛形第659章 一起去慶州第224章 必須要王族才第462章 長安城一日兩驚第379章 她叫媚娘第133章 原來你纔是第549章 飛馬前去破壞第737章 不能就這麼走了第785章 兩隻雌虎相爭,傷不起啊第890章 擺擂臺招兵第209章 童子尿第401章 坐牢猶如做大爺第396章 神針王第633章 平安大水車第566章 去驪山第549章 飛馬前去破壞第238章 怎麼擊鼓都是你作詩第103章 楊家的往事第41章 預測科考試題第398章 功大莫過救駕第865章 李素節落入武媚孃的手中第814章 夜濃,情更濃第658章 這件大事就由你來做吧第22章 成名第488章 聖旨到第573章 跪倒一片文曲星第620章 武媚娘寫情書第197章 偷師學藝第732章 將錯就錯第11章 手到病除第509章 第一回合第107章 易地而處,你該如何第826章 三個稻草人第628章 哭著喊著要去慶州第749章 向長安報大捷第475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第580章 成功脫身第692章 頭啖湯最容易燙嘴第345章 快來看熱鬧啊第595章 武媚娘懷孕後的反應第574章 武媚娘身子有點不適第595章 武媚娘懷孕後的反應第316章 恩比天高第235章 皇帝駕臨第13章 煎制偏方第51章 又是桂枝湯第902章 李恪來見第527章 點醒,點不醒第118章 欲成仙第304章 紫袍第332章 龍傲天派人來挨抽第633章 平安大水車第759章 尼姑也有江湖第224章 必須要王族才第220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405章 大理寺成了太醫院第664章 你肯定吃錯藥了第835章 李義府就是那隻替罪羊第799章 得了暴盲癥的高句麗大頭領第871章 王皇后要倒大黴第276章 李世民給李績看病第376章 豔若桃李第189章 唐朝的開業典禮第344章 長安總動員第563章 科考大改革家第54章 超級大紈絝第389章 許敬宗上了大當第193章 踢球易受的一種傷第612章 不收禮,因爲你們的禮少第594章 幹掉探子第633章 平安大水車第370章 李世民有心絞痛第12章 胡人大商賈第355章 等著你們來請願第154章 鱔魚血的妙用第235章 皇帝駕臨第463章 誰來安慰李治第867章 李義府改名叫史義府第329章 醫癡第187章 大唐第一家藥膳坊第719章 武媚娘做了尼姑第105章 牛正宏回來了第877章 王皇后也進了冷宮第484章 李治的光輝第708章 樸俊男回來了第787章 和她鬥到底第817章 宮裡宮外一片驚第489章 打道回京第318章 李治親自帶隊尋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朝阳市| 宜兴市| 和田县| 阿城市| 南开区| 惠东县| 谷城县| 安徽省| 建始县| 福州市| 观塘区| 鲁山县| 星座| 菏泽市| 韩城市| 茌平县| 象山县| 沂水县| 建始县| 浙江省| 洪湖市| 新安县| 镇安县| 洱源县| 海口市| 泸定县| 海林市| 罗江县| 陵水| 石台县| 浪卡子县| 韩城市| 上栗县| 连南| 会理县| 林州市| 仁怀市| 新源县| 满洲里市| 荥经县| 炎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