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12章 不收禮,因爲你們的禮少

小是百姓窮,本地的衙門也很破舊,那沒話說。能,或者說此地土地貧癮,無法讓百姓過上好的生活。可是百姓窮而本地的衙門卻是金碧輝煌,那就怪不到土地貧瘦,不是天災。而是**了!

地方官不是無能,而是能耐不搜刮民脂民膏的本事不小!

王平安皺眉道:,“季大人,我一路行來,但見慶州百姓的生活,似乎不是太富裕,想必本地的財政也不寬裕吧?”

季刺史立即叫起苦來,道:,“王公,您真是慧眼啊,只剛一進城,便看出了慶州的情況,這裡土地貧癮,總是鬧旱災,去年一年也沒下幾場雨,莊稼收成不好,百姓外出乞討,老夫派了兵將守住道路關(guān)卡,可那些刁民竟然穿山越嶺的往外跑,實實的沒有辦法啊!”

長史車四通也道:,“是啊,天一旱,地裡就沒收成,沒收成老百姓就要出去逃難,結(jié)果人跑得越多小這裡就越窮,越窮人就越往外跑。

王平安不聽他們訴苦,一指刺史府,道:,“既然慶州已經(jīng)窮成這個樣子了,那爲何這座刺史府修得如此豪華,錢從何來?”

季刺史可沒想到王平安有此一問,他呃了聲,呆在了當場。他年紀大了,雖然捨不得官位,但尚書省一紙公文下達,讓他回家榮養(yǎng),他想不走也不行。說白了,王平安只要一接印,他就不再是官了,而是一介百姓,只能回家養(yǎng)老了。

在這種情況下,他豈肯再擔什麼責任?就算有人要承擔新刺史的責備,也是魯下來繼續(xù)當官的人去承擔,而不是他!

季刺史咳嗽了兩聲,道:“下官東紀大了,早就想告老還鄉(xiāng),但朝廷一直不允,由於下官人老體弱小所以州中事宜都是由車長史負責的

他轉(zhuǎn)過頭,衝車四通道:“車長史小王公問話,便由你來答覆吧!”反正只要一交印,他就走人了,遠離慶州,再也不會回來。所以沒必要再顧及什麼同僚情誼了,有什麼麻煩,讓車四通去應對也就是了。

車四通一咧嘴,看向季刺史,心想:“不蓋新衙門,如何剋扣石料和木料的錢?那些錢又不是進我一個人口袋裡了,你可是拿大頭的,現(xiàn)在想不認帳嗎?”

就算人家不認帳能咋地,要是現(xiàn)在就咬季刺史,那麼非得讓王平安認爲他是個小薄情寡義之人,上司剛下臺就翻臉,這種下屬誰敢用?

車四通只好衝王平安解釋道:“回王公的話,刺史府乃是慶州的臉面,這個臉面嘛,自然要光鮮些才行,讓百姓們知道,我們季刺史還是有作爲的,可以放心留在慶州,不必外出逃難!”

王平安嘿然道:“爲了臉面光鮮,就得勒緊褲腰帶,這份光鮮倒是來之不易啊!”

季刺史人老成精,並不在這個話題上浪費時間,他一伸手,做了個。請的動作,笑道:“王公做了本州刺史,自會把本洲治理好,讓百姓能夠安居樂業(yè)。來,咱們進去吧,把印信交接了,朝廷的正事辦完,咱們再敘私誼!”

他說起話來相當有水平,一句話就把王平安的質(zhì)問輕輕帶過。看似是在告訴王平安,咱們先辦正事,不要管別的。其實是在說,王公你趕緊接大印吧,接了大印,你愛找誰麻煩就找誰去,都是你說了算!

王平安哼了聲,道:“不錯,先辦正事要緊。季大人先請”。很有風度地讓季刺史先進府門。

“王公先請!”季刺史趕緊還禮,沒交印前,他是正牌子的地方最高長官,按規(guī)矩他自然走在前面,嘴上客氣而已。

後面衆(zhòng)人一起跟著進了刺史府。

進入大堂,按著唐朝的規(guī)矩,季刺史和王平安辦理了各項手續(xù),交接好大印,王平安由此便成爲了慶州的最高行政長官。而秋仁杰和邱亭軒,也與合水縣縣令和馬嶺縣縣令交接了官印,正式成爲縣令。

季刺史口中的正事辦完,接下來自然是接風洗塵,大擺宴席。季刺史馬上就要走的人了,自然不在乎酒宴是誰花的錢,可長史車四通卻怕王平安不悅,他一個勁兒地衝姜平安解釋,這次的宴席雖然奢侈,但花的都是商人的錢,是商人們自願出錢孝敬的,還請妻公不要推辭,以免傷了商人們的巴結(jié)之心!

王平安聽了這種解釋,當真哭笑不得。只好給大家一個機會,讓他們能夠巴結(jié)自己。

一場酒宴,吹牛拍馬,盡歡而散!

吃喝完畢,王平安帶著酒意,去了書房,金三全和幾名慶州的大商人,在書房等著他呢,他得見見才行。

王平安一進書房,金三全等人立即站起,衆(zhòng)人一起跪下剛訓舊口陽…8(漁書吧)不樣的體驗!

”。給王平安王刺史請安問平安笑道!,“不必多禮,寸在酒宴上不是都見過面了嘛,見過面了就是熟人,是熟人就用不著這麼客套!”

金三全從地上爬起來,笑道:“王公。咱們還真是有緣啊,想當初小老兒去了趟長安,不想還生了病,要不是您及時出手,怕是小老兒這條命都得交待在長安啊!,小

他被王平安用做和龍傲天比試醫(yī)術(shù)的事,已然成爲他結(jié)交達官顯貴的重要手段了。他行商在外,如果有當官的爲難他,他便大談這事說自己和王平安關(guān)係有多好,和京裡的諸位大人關(guān)係有多好,甚至連太子爺都知道自己是誰。

如此這般的一說,幾乎所有的官員都會給他面子,不再爲難,甚至有些官員還會和他結(jié)交一下,官商勾結(jié)一番。

所以金三全的生意有越做越大的趨勢,而這一切都是拜王平安所賜,他豈有不感謝之理。

王平安道:,“這事你還記著哪?唉,我自己都快忘了!”說著話,他打量起書房,道:,“這座書房佈置得還不錯,竟有這麼多的書,都快趕上我家的十成當中的一成了!”

他這是諷刺,堂堂刺史府的書房裡,竟然沒有幾本書,這象什麼話,到底是書房,還是花廳啊!

可一衆(zhòng)商人竟然誰也沒有聽出來,反而一起點頭道:“是啊。是啊,這座書房車置得相當別緻,竟然有這麼多的書啊!”

有一個小商人道:“果然是刺史府的書,書可真多,比我家的帳本還要多”。

金三全也道:”這說明季大人喜歡讀書啊,不過他和王公比起來,想必要差上一籌,王公可是飽讀詩書之人,書籍自是更多。”

他看了看書架,又道:“不過似乎書架不太夠用,要不要小老兒找人再打幾座書架,給王公您送來?”

王平安笑道:“那可多謝了。不過暫時還用不著,我也沒帶多少本書來

金三全卻又道:“王公客氣了,您是讀書人,哪會用不著書架呢?啊小老兒明白了,您是怕我們送來的書架,不合你的意吧?那也成,我們把打書架的錢折現(xiàn),麻煩您的管家去找人打書架,您想打成什麼樣的,就打成什麼樣的,這豈不是好?。

商人們立時明白,心領(lǐng)會神地互相一眼,這是要行賄了,以書架爲名,給王平安送錢。只是不知這位王公的胃口怎麼樣,能不能喂得飽。不過看他的派頭,比季刺史可大多了,估計想要餵飽他,那就真得大出血了!

王平安擺手道:,“不必。真的不必,我不缺書架。我只是想問問,各位都是做什麼生意的啊?。

商人們連忙報出自家的生意小他們當中有木材商,有糧商,還有布商,甚至還有燒磚的商人,五花八門,幹什麼的都有。只有金三全,他的生意最多,而且做的是行商買賣,販運貨物往來長安和慶州,西域那邊他也有生意,販賣布匹和調(diào)料。

王平安聽了他們的介紹,勉勵一番,一來讓他們好好幹,無商不活,他們商人的地位很重要,就算這時候大多數(shù)官員看不起商人,但他王平安卻絕對是看得起的,二來他鄭重表明,以後大家要多多的“互相照顧說完這些之後,他便送金三全他們出去。

商人們把早早就準備好的禮單獻上,算做是孝敬新刺史的貢品。

王平安接過禮單,挨個翻了一遍,臉上露出很不屑的表情,把禮單又還給了他們,道:“本官爲朝廷守牧一方,誓做清官,這些禮物,你們都帶回去吧!”說著,他又大聲叫來歐陽利,代他送客。

商人們被送出刺史府,卻沒有立即散去,找了家酒館,他們包了房的,進去議事。

一個商人道:“金老爺,你和王公熟識,可知他的脾氣?他不收禮,是不是因爲咱們的禮嚴啊?”

另一個商人也道:“這位王公不簡單,可比季大人難伺候多了。咱們給季刺史送禮,不管多少,他從來沒拒絕過。”

又有一個商人道:“那是因爲季大人要走了,不趁著能撈的時候使勁撈,過了這村,可就沒這店了,他以後想撈也沒機會了!”

金三全想了想,他對王平安並不瞭解,但他當然不會把這點說出來,那不等於是說自己和王平安不熟了嘛。他道:“王公派頭極大,在長安時一擲千金,是出了名的豪門貴胄。當真是錢來如山崩海嘯,財去如萬馬奔騰。可能咱們的這點禮物,當真是不能入他的法眼吧!”(

第498章 彩頭第655章 李治也做好了準備第864章 李義府扯虎皮成功第69章 這是什麼樣的病第676章 熱火朝天的工地第191章 板藍根和綠豆不能同食第506章 武媚娘偷進李治寢宮第79章 自家孩子,那就好使喚了第360章 一味藥和一劑藥第22章 成名第278章 你們要記檔第757章 武媚娘半夜挑水第462章 長安城一日兩驚第400章 關(guān)入大牢第420章 進不去城第866章 武媚娘對李素節(jié)疼愛無限第767章 李治要去感業(yè)寺慰問羣尼第805章 宰相出手,媚娘得利第630章 李恪也派人去慶州第854章 武媚孃的第二個追隨者第555章 你必是狀頭無疑第890章 擺擂臺招兵第468章 比比誰更無賴第807章 力捧蕭淑妃族人第345章 快來看熱鬧啊第565章 亮眼第140章 還是平安你厲害呀第384章 武媚娘和李治第426章 跟著我,真的會給你們?nèi)獬?/a>第737章 不能就這麼走了第196章 屠戶第21章 喜傷心,恐勝喜第566章 去驪山第230章 詩文會盛大召開第72章 長安燕樂坊第805章 宰相出手,媚娘得利第803章 成功宰相背後的那個女人第401章 坐牢猶如做大爺第22章 成名第379章 她叫媚娘第734章 爲中原子弟報仇第351章 不許商號打旗第694章 你的任務就是鞠躬盡瘁第202章 與太醫(yī)較技第846章 誰敢收養(yǎng)李素節(jié)第409章 嚴家莊第563章 科考大改革家第900章 站隊第774章 武媚娘抱著李治痛哭第482章 李世民再次暈倒第267章 此大事由平安主持第445章 葫蘆河第874章 皇幼子被害第224章 必須要王族才第724章 夜垂甘露殿第353章 都說王侯爺跑不快第203章 太醫(yī)輸了第379章 她叫媚娘第162章 誰給他治好的第856章 你不下地獄,你好意思讓別人下啊第389章 許敬宗上了大當第158章 糟了,沒治好第268章 李績很光明磊落第320章 入中書省第108章 一舉十二得第245章 成了代理太醫(yī)令第473章 這招定然好使第43章 風寒小病也難治第96章 傷寒兼瀉第224章 必須要王族才第327章 審案第75章 刺史大人打算微服私訪第345章 快來看熱鬧啊第434章 該不該封公爵第895章 武媚娘發(fā)飆第699章 給武媚娘接生第536章 開錢莊之空手套白狼第653章 李恪奪功第635章 小良河邊的水車第346章 看誰跑的快第494章 桃符第301章 必有深意第690章 集資大會第907章 武媚娘當上皇后第178章 曲江池第544章 一起全來考較第256章 房間裡香氣太重並不好第548章 王平安和史愛國碰頭第880章 夢喻成真第357章 和龍傲天比試醫(yī)術(shù)第674章 這可讓兄弟說什麼纔好啊第165章 白龍馬第468章 比比誰更無賴第186章 揚名顯姓第273章 初封伯爵第580章 成功脫身第887章 需要有人帶兵遠征第531章 主意是這樣的第223章 終於找到酒樓提詩的人了第692章 頭啖湯最容易燙嘴
第498章 彩頭第655章 李治也做好了準備第864章 李義府扯虎皮成功第69章 這是什麼樣的病第676章 熱火朝天的工地第191章 板藍根和綠豆不能同食第506章 武媚娘偷進李治寢宮第79章 自家孩子,那就好使喚了第360章 一味藥和一劑藥第22章 成名第278章 你們要記檔第757章 武媚娘半夜挑水第462章 長安城一日兩驚第400章 關(guān)入大牢第420章 進不去城第866章 武媚娘對李素節(jié)疼愛無限第767章 李治要去感業(yè)寺慰問羣尼第805章 宰相出手,媚娘得利第630章 李恪也派人去慶州第854章 武媚孃的第二個追隨者第555章 你必是狀頭無疑第890章 擺擂臺招兵第468章 比比誰更無賴第807章 力捧蕭淑妃族人第345章 快來看熱鬧啊第565章 亮眼第140章 還是平安你厲害呀第384章 武媚娘和李治第426章 跟著我,真的會給你們?nèi)獬?/a>第737章 不能就這麼走了第196章 屠戶第21章 喜傷心,恐勝喜第566章 去驪山第230章 詩文會盛大召開第72章 長安燕樂坊第805章 宰相出手,媚娘得利第803章 成功宰相背後的那個女人第401章 坐牢猶如做大爺第22章 成名第379章 她叫媚娘第734章 爲中原子弟報仇第351章 不許商號打旗第694章 你的任務就是鞠躬盡瘁第202章 與太醫(yī)較技第846章 誰敢收養(yǎng)李素節(jié)第409章 嚴家莊第563章 科考大改革家第900章 站隊第774章 武媚娘抱著李治痛哭第482章 李世民再次暈倒第267章 此大事由平安主持第445章 葫蘆河第874章 皇幼子被害第224章 必須要王族才第724章 夜垂甘露殿第353章 都說王侯爺跑不快第203章 太醫(yī)輸了第379章 她叫媚娘第162章 誰給他治好的第856章 你不下地獄,你好意思讓別人下啊第389章 許敬宗上了大當第158章 糟了,沒治好第268章 李績很光明磊落第320章 入中書省第108章 一舉十二得第245章 成了代理太醫(yī)令第473章 這招定然好使第43章 風寒小病也難治第96章 傷寒兼瀉第224章 必須要王族才第327章 審案第75章 刺史大人打算微服私訪第345章 快來看熱鬧啊第434章 該不該封公爵第895章 武媚娘發(fā)飆第699章 給武媚娘接生第536章 開錢莊之空手套白狼第653章 李恪奪功第635章 小良河邊的水車第346章 看誰跑的快第494章 桃符第301章 必有深意第690章 集資大會第907章 武媚娘當上皇后第178章 曲江池第544章 一起全來考較第256章 房間裡香氣太重並不好第548章 王平安和史愛國碰頭第880章 夢喻成真第357章 和龍傲天比試醫(yī)術(shù)第674章 這可讓兄弟說什麼纔好啊第165章 白龍馬第468章 比比誰更無賴第186章 揚名顯姓第273章 初封伯爵第580章 成功脫身第887章 需要有人帶兵遠征第531章 主意是這樣的第223章 終於找到酒樓提詩的人了第692章 頭啖湯最容易燙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尤溪县| 南川市| 类乌齐县| 遂溪县| 河西区| 枣庄市| 阳泉市| 新沂市| 屏南县| 锦州市| 塔河县| 敦化市| 宜宾市| 兴安县| 太湖县| 边坝县| 遂平县| 朝阳区| 梁河县| 广元市| 平利县| 潮州市| 诸城市| 临泉县| 东兴市| 称多县| 丹东市| 随州市| 铜梁县| 泰兴市| 汶川县| 合作市| 安丘市| 体育| 临西县| 安阳市| 建始县| 平舆县| 定远县| 洛隆县| 林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