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07章 武媚娘當(dāng)上皇后

車正賢道:“雖然李恪平時對小將很不好,可小將卻不想讓他被叛軍傷害。小將還算是有些勇武,如果王大人不嫌棄,小將願意出去助陣,就算幫不上大忙,可也能打打下手啥的!”

王平安道:“事情還沒嚴(yán)重到那種地步,我們還是先等等消息吧!”

史愛國卻嘆氣道:“吳王千歲的那些手下,個個如狼似虎,狠如蛇蠍,吳王千歲要是落到了他們的手裡,怕是兇多吉少啊!呸呸,你們瞧咱家這張臭嘴,盡說些不吉利的話!”

他一想明白,李恪極有可能已經(jīng)被害了,該怎麼說話他自然就清楚了,對李恪又恢復(fù)了往日的稱呼,竟然叫起吳王千歲來了。

長孫無忌看了他一眼,心想:“你嘴臭得好,平常嘴臭招人煩,可這時候嘴臭,老夫卻歡喜得很,越臭越好,老夫能忍得住!”

過了好半天,外面天光放亮,可喊殺聲卻仍沒有稍歇,反而有越來越大的趨勢,不但如此,而且外面因爲(wèi)著起了大火,黑煙被風(fēng)颳得滿城都是,連大堂上都飄進(jìn)了黑灰,煙氣燻人,幾乎都沒法待人了!

這時候,一名軍官跑了進(jìn)來,道:“報!長孫相爺,弟兄們發(fā)現(xiàn)了李恪的蹤跡,他被一小隊叛軍挾持著,往南門那裡跑呢!”

長孫無忌站起身來,用很驚訝地語氣問道:“怎麼回事,李恪不是和咱們的兵將在一起麼,怎麼卻被叛軍抓了去?你們保護(hù)不力,該當(dāng)何罪?”

這名軍官正是歐陽義,他得了歐陽利的吩咐,把李恪的屍體秘密運到了營州,又跑進(jìn)來報信,就是想讓長孫無忌,還有史愛國車正賢他們看看,李恪現(xiàn)在還沒有死,就算是他要死,也是被叛軍殺的。

歐陽義道:“回長孫相爺?shù)脑挘皇悄儽Wo(hù)不周,而李恪非要去找他的手下,末將們勸不住他,只能強(qiáng)行把他留在軍中,可不成想開戰(zhàn)之後,他竟然偷偷地跑到了叛軍那裡,不知何故。等末將們再發(fā)現(xiàn)他時,他正和一小隊叛軍往南門方向走呢,估計可能是被挾持了吧!”

長孫無忌一臉痛心地道:“這個孩子啊,怎麼如此地信任自己的手下。如果老夫所料不錯,他定然是想去勸阻手下不要造反,結(jié)果手下不聽,還把他當(dāng)做人質(zhì),挾持著他,想離開營州,去投奔高句麗的叛軍,叛軍和叛軍,果然是有聯(lián)繫的!”

車正賢心想:“幹嘛牽扯上我們?”他趕緊道:“長孫大人不必?fù)?dān)心,小將國中的叛軍,小將定會解決掉的,就算他們逃入高句麗,小將也會派兵去追,定然能從叛軍手中,把吳王給救出來的。”

長孫無忌心知肚明,這名軍官如此來報,就是想讓他們出去,看看李恪如何被挾持的。他道:“走,咱們出去看看,這府第裡是有角樓的,昨晚進(jìn)來時,老夫看到了,那裡比較高,應(yīng)該可以望到南門。”

帶著一衆(zhòng)人等,長孫無忌出了大堂,當(dāng)先上了角樓,向南門方面望去。就見整個營州城裡濃煙滾滾,四處冒煙。東西北三個方向,濃煙較多,南面卻濃煙較少,營州城算不上太大,在角樓上,勉強(qiáng)是可以看到南門那裡,不過距離也仍是不近,只能隱隱約約地看到,那邊有兵將在戰(zhàn)鬥,不過是誰和誰在戰(zhàn)鬥,卻是一點都分不出來的,兩方士兵都穿著大唐的盔甲,離遠(yuǎn)了根本分不出誰是誰來。

長孫無忌手指南門,道:“那裡正在開戰(zhàn),不知是不是挾持了李恪的叛軍?”

王平安道:“現(xiàn)在的城中除了叛軍之外,咱們的兵將也不可能和別人開戰(zhàn)啊,估計就是叛軍吧,但有沒有挾持吳王千歲,倒是看不出來。”

車正賢沒吱聲,他對這種事情不便發(fā)表看法,史愛國嘴巴動了動,可卻想了自己的“原則”,便也沒有出聲,免得說錯了話,被長孫無忌挑刺,萬一派自己去查看一下,那裡正打得歡實呢,再把自己給“誤傷”了,可是沒處說理去。

長孫無忌看向王平安,問道:“要不咱們下去確定一下吧,李恪身爲(wèi)我大唐親王,他遇到了危險,我等理應(yīng)傾力相助!”

王平安看了一眼歐陽義,見歐陽義微微點頭,他便知事情已經(jīng)安排好了,便道:“舅父大人所言極是,咱們應(yīng)該立即下去支持吳王千歲!”

長孫無忌衝車正賢和史愛國道:“一起去,咱們大家一起去!”

車正賢忙道:“是,小將願跟從長孫大人和王大人馬後,去救助吳王千歲!”

史愛國心想:“這是要拉證人呢,不用想了,李恪此時已經(jīng)遇害了,而且十有九就是長孫無忌害的他。長孫無忌恨了李恪這麼多年,終於找到機(jī)會下手了。可惜了李恪,費盡全身力氣地折騰,到頭來還是遭了長孫無忌的毒手啊!”

史愛國道:“咱家也跟著長孫相爺同去,如果吳王千歲受了傷,咱家好爲(wèi)他包紮傷口!”

衆(zhòng)人在長孫無忌的帶領(lǐng)下,一起下了角樓,出了府第,上馬往南門那裡奔去,一隊侍衛(wèi)由歐陽義帶領(lǐng)著,在前面開路。侍衛(wèi)們一邊跑,一邊大聲叫喊,以壯聲勢!

歐陽義騎在馬上,連奔邊叫:“爾等叛逆,快快放了吳王千歲,不可害他性命!”大呼小叫地往南門那裡狂奔。

過不多時,待長孫無忌等人奔到了南門時,就見這裡的戰(zhàn)鬥已經(jīng)結(jié)束了,遍地屍體,到處都是血跡!

衆(zhòng)人勒住戰(zhàn)馬,長孫無忌大聲問道:“如何,可曾救出李恪?”

幾名校尉一起圍了上來,領(lǐng)頭的校尉道:“回長孫相爺?shù)脑挘⒌葻o能,沒有救出吳王千歲。他,他被叛軍給害了!”

說完,這名校尉衝後面一揮手,幾名士兵擡過來一具屍體,正是李恪的!

長孫無忌“大吃一驚”叫道:“這這,這可怎麼辦,這可如何叫老夫向朝廷交待,李恪他怎麼能就這麼死了呢!”他並沒有下馬,沒有去查看李恪的屍體。

王平安也沒有下馬,他對這事並不積極,又不是做戲給大人物看,一個車正賢,另一個是史愛國,李恪已經(jīng)死了,屍體就在眼前,他們還能不信怎麼著。

車正賢犯不著去看,他當(dāng)然也沒動地方,就剩下了一個史愛國,他只好硬起頭皮,下了戰(zhàn)馬,叫道:“吳王千歲,這真的是吳王千歲嗎?”

史愛國跑到了李恪的屍體前,見真的是李恪的屍體,他咬了咬牙,一聲嚎叫,大聲痛哭起來,哭聲雖響,卻沒有流下半滴眼淚。

長孫無忌道:“事關(guān)重大,我大唐的吳王被叛軍所殺,這件事需當(dāng)立即呈報朝廷,奏章就由老夫來寫,無病,車大使,還有史大總管,你們也來聯(lián)個名吧!”說著,他調(diào)轉(zhuǎn)馬頭,又往府第方向奔去。

王平安和車正賢正想跟上,可見長孫無忌奔了幾丈遠(yuǎn),又把戰(zhàn)馬停住,道:“營州已經(jīng)被焚燬了,此處不宜久留,咱們還是去兵營吧!”他又把馬頭調(diào)轉(zhuǎn),向城門外奔去。

反正長孫無忌走到哪裡,王平安和車正賢就跟到哪裡,他們也調(diào)轉(zhuǎn)馬頭,一起往城門處奔去。史愛國也不管李恪的屍體了,沒人觀看他的表演,那他還哭個什麼勁兒啊,翻身上馬,也跟在後面,一起出城。

進(jìn)了突厥大軍的兵營之後,長孫無忌去了汗帳,汗帳裡面早就收拾乾淨(jìng)了,再看不到殺李恪時留下的血跡,就象沒有發(fā)生過這件事一樣。

長孫無忌在帳中寫了一道奏章,把“事情的經(jīng)過”詳細(xì)寫下,向皇帝李治報告此事,奏章的後面,王平安先簽了名,隨後車正賢和史愛國也都簽了名,算做是一道聯(lián)名奏章。

把奏章封好,長孫無忌派人送回京城。此後數(shù)日,王平安一邊讓突厥大軍向高句麗方面移動,一邊靜等著長安的消息。

按著他的估計,突厥大軍暫時性地去接管高句麗,已然成了定局,不會有什麼改變,而阿史那奇鉢兒帶著突厥大軍到了高句麗之後,由於高句麗不少的城主還處在和車正賢的對立面,算得上是叛軍,所以突厥兵去鎮(zhèn)壓叛亂,是會得到足夠的好處的,所以高句麗這方面,不用擔(dān)心。

他所要關(guān)心的是武媚孃的反應(yīng),李恪之死,對武媚娘肯定會產(chǎn)生很大的震動,武媚娘會做出什麼動作來,他是必須要防備的。但有一點,只要他把握著車正賢,他就一定能和長孫無忌回長安,畢竟高句麗正式投降,劃入大唐版圖的事,太過重大,以武媚娘現(xiàn)在的實力,她是無論如何也沒辦法阻止的。

而王平安和長孫無忌只要一回京,那不少事情就都好辦了,只要能見到皇帝就行,對於大臣們來講,就怕見不到皇帝,沒有皇帝的支持,啥事也辦不了。

過了大半個月的時間,長安方向纔有消息傳來,而這個消息,一下子就把王平安和長孫無忌全給嚇傻了。

長安傳回來的消息竟然是,王皇后被廢掉,武媚娘被加封爲(wèi)皇后!武媚娘在李義府和米小苗的幫助下,成功幹翻了王皇后!

由於王皇后一直是在照顧著皇太子李忠,而李忠這段時間不知怎麼的,總是得病,而且一場病比一場病嚴(yán)重,始終都好不了,太醫(yī)們束手無策。武媚娘在皇帝的耳邊吹了強(qiáng)勁的枕邊風(fēng),使得皇帝李治認(rèn)爲(wèi),王皇后不是一個好皇后,而先前宮裡出了那麼多的事,都是由於皇后不賢,所以才導(dǎo)致的!

本來太子李忠得病,就算要怪王皇后,也還是不至於嚴(yán)重到要廢掉她的地步的,可架不住武媚娘總是說她的壞話,而米小苗又天天地去“查證”,去“證明”王皇后的確不賢,而且還說她背後抱怨皇帝,說皇帝的壞話。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時間長了,李治便就信了武媚娘和米小苗的話,對王皇后不滿之極。而在朝中,李義府又藉著他是監(jiān)察御史的身份,拉攏門下省的官員,誰要是順著他的意,說武媚娘賢惠,那他就說那個官員的好話,誰要是不肯歸順,不願站到武媚孃的隊中來,他就拼命說誰的壞話。

如此一來,把門下省的官員給收拾了個夠嗆,不少人只好巴結(jié)李義府,甚至去民間找了些所謂的祥瑞來,說天降祥瑞,是預(yù)示著大唐將要換皇后了,等等,諸如此類的,虛無飄渺的證據(jù),給武媚娘加封皇后搖旗吶喊。

宮中朝中,一片讚揚武媚娘之聲。房玄齡和褚遂良他們又得到了長孫無忌給他們送去的信,說是要養(yǎng)賊以除賊,便對李義府的折騰不聞不問,任其發(fā)展勢力。

可誰也沒有想到,武媚娘折騰來,折騰去,竟然把王皇后給折騰得被廢掉了。而當(dāng)李治說要立武媚娘爲(wèi)皇后時,朝中大臣過半反對,尤其是房玄齡和褚遂良反對的最強(qiáng)烈。李治拿不定主意,便問大將軍李績。

李績不肯攙和進(jìn)去,便對李治說這是皇帝的家事,當(dāng)由皇上自己作主,不需要問大臣的。他沒有表明立場。

可沒有立場,實際上就是一種立場。李治很高興,便對大臣們說,立誰爲(wèi)皇后,是朕的家務(wù)事,不需要問你們的,朕意已決,就立“楊春花”爲(wèi)大唐皇后了。

冊封武媚孃的詔書很快就發(fā)了下來,只要告天之後,武媚娘即將正式成爲(wèi)皇后!

李治在收到長孫無忌的奏章之後,下旨讓長孫無忌回來,說他不但巡視了大運河的全程,都巡視到幽州去了,很有功勞,而且又接受了高句麗的投降,有大功於國,所以特讓他回京交旨,並讓王平安也回來,一起參加新皇后的冊封典禮。

看了聖旨之後,王平安和長孫無忌都是大爲(wèi)震驚。王平安道:“舅父大人,這可怎麼辦,武媚娘要是一旦成了皇后,咱們可就都大勢去矣了呀!”

長孫無忌手捧聖旨,額頭上全是汗水,他道:“是啊,那可是壞了大事了。照老夫估計,褚遂良他們的書信,這幾日也會到達(dá),看看他們是怎麼說這事的,咱們再做定奪。”

第616章 蘭州水車第242章 烈酒上場第113章 九陽白珍菜第663章 王平安親自來迎第472章 俘虜一大堆第167章 到長安第350章 跑了個倒數(shù)第一第639章 能人異士們也有點用處第528章 武媚娘利用狄仁傑第220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751章 各取所需第818章 立太子,抽籤第159章 初入兵營第94章 焦頭爛額的徐州別駕第646章 天價的一頓飯第166章 山漆第455章 宰相和高僧第738章 圍點打援第232章 太子,王爺,公主第170章 大哥你真有作詩的天賦第702章 武媚娘大受打擊第314章 要想長壽第740章 兇殘的淵蓋蘇文第843章 李義府成功脫險第909章 離京五十里第887章 需要有人帶兵遠(yuǎn)征第749章 向長安報大捷第522章 狄仁傑亂琢磨第22章 成名第202章 與太醫(yī)較技第750章 談判第684章 樸俊男也不是省油的燈第383章 皇帝的病稍微見好第413章 世上第一根火槍第546章 去感業(yè)寺進(jìn)香第807章 力捧蕭淑妃族人第102章 賴上了就甩不掉第512章 史愛國一料就中第890章 擺擂臺招兵第525章 武媚娘當(dāng)真有妹妹第567章 吳王又能如何第83章 爲(wèi)什麼會易怒第286章 接種牛痘第244章 平安杯酒詩百篇第747章 釋放寶藏王第735章 衝入王宮,抓住國王第196章 屠戶第96章 傷寒兼瀉第596章 武媚娘先去慶州第189章 唐朝的開業(yè)典禮第576章 細(xì)作成馬伕第241章 羣情激動第788章 做皇后的替身第547章 王平安不能陪著去第207章 六個壯漢一起得傷寒第552章 一首古詩的來歷第468章 比比誰更無賴第390章 許大人被舉薦了第768章 大家一起去第663章 王平安親自來迎第279章 好啊,那就生死與共吧第24章 唐朝科考有醫(yī)科第587章 李恪丟臉第900章 站隊第78章 對於諱疾忌醫(yī)者第292章 有效第869章 武媚娘可不是好惹的第911章 決戰(zhàn)玄武門第207章 六個壯漢一起得傷寒第173章 此詩只應(yīng)天上有第691章 柱著柺杖也要去主持會議第479章 麗夏殿第573章 跪倒一片文曲星第524章 狄仁傑想和李治做連橋第91章 去買藥材第94章 焦頭爛額的徐州別駕第533章 刮痧對冠心病有療效第2章 徐州城外小地主第602章 鼻洪第59章 大家都有便宜好佔第548章 王平安和史愛國碰頭第7章 辨證第178章 曲江池第661章 下毒也是個技術(shù)活兒第85章 既要治標(biāo),又要治本第99章 仙長第297章 官場現(xiàn)形記第710章 狄仁傑見事明白第326章 法醫(yī)是不可忽視的職業(yè)第855章 驚怒第534章 兩位殿下學(xué)習(xí)刮痧第509章 第一回合第541章 麗夏殿裡鬧鬼第73章 把全城醫(yī)生都給我抓來第470章 敬請挨削第863章 狩獵和宮中法事第238章 怎麼擊鼓都是你作詩第652章 李恪大喜第592章 王平安到了第357章 和龍傲天比試醫(yī)術(shù)
第616章 蘭州水車第242章 烈酒上場第113章 九陽白珍菜第663章 王平安親自來迎第472章 俘虜一大堆第167章 到長安第350章 跑了個倒數(shù)第一第639章 能人異士們也有點用處第528章 武媚娘利用狄仁傑第220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751章 各取所需第818章 立太子,抽籤第159章 初入兵營第94章 焦頭爛額的徐州別駕第646章 天價的一頓飯第166章 山漆第455章 宰相和高僧第738章 圍點打援第232章 太子,王爺,公主第170章 大哥你真有作詩的天賦第702章 武媚娘大受打擊第314章 要想長壽第740章 兇殘的淵蓋蘇文第843章 李義府成功脫險第909章 離京五十里第887章 需要有人帶兵遠(yuǎn)征第749章 向長安報大捷第522章 狄仁傑亂琢磨第22章 成名第202章 與太醫(yī)較技第750章 談判第684章 樸俊男也不是省油的燈第383章 皇帝的病稍微見好第413章 世上第一根火槍第546章 去感業(yè)寺進(jìn)香第807章 力捧蕭淑妃族人第102章 賴上了就甩不掉第512章 史愛國一料就中第890章 擺擂臺招兵第525章 武媚娘當(dāng)真有妹妹第567章 吳王又能如何第83章 爲(wèi)什麼會易怒第286章 接種牛痘第244章 平安杯酒詩百篇第747章 釋放寶藏王第735章 衝入王宮,抓住國王第196章 屠戶第96章 傷寒兼瀉第596章 武媚娘先去慶州第189章 唐朝的開業(yè)典禮第576章 細(xì)作成馬伕第241章 羣情激動第788章 做皇后的替身第547章 王平安不能陪著去第207章 六個壯漢一起得傷寒第552章 一首古詩的來歷第468章 比比誰更無賴第390章 許大人被舉薦了第768章 大家一起去第663章 王平安親自來迎第279章 好啊,那就生死與共吧第24章 唐朝科考有醫(yī)科第587章 李恪丟臉第900章 站隊第78章 對於諱疾忌醫(yī)者第292章 有效第869章 武媚娘可不是好惹的第911章 決戰(zhàn)玄武門第207章 六個壯漢一起得傷寒第173章 此詩只應(yīng)天上有第691章 柱著柺杖也要去主持會議第479章 麗夏殿第573章 跪倒一片文曲星第524章 狄仁傑想和李治做連橋第91章 去買藥材第94章 焦頭爛額的徐州別駕第533章 刮痧對冠心病有療效第2章 徐州城外小地主第602章 鼻洪第59章 大家都有便宜好佔第548章 王平安和史愛國碰頭第7章 辨證第178章 曲江池第661章 下毒也是個技術(shù)活兒第85章 既要治標(biāo),又要治本第99章 仙長第297章 官場現(xiàn)形記第710章 狄仁傑見事明白第326章 法醫(yī)是不可忽視的職業(yè)第855章 驚怒第534章 兩位殿下學(xué)習(xí)刮痧第509章 第一回合第541章 麗夏殿裡鬧鬼第73章 把全城醫(yī)生都給我抓來第470章 敬請挨削第863章 狩獵和宮中法事第238章 怎麼擊鼓都是你作詩第652章 李恪大喜第592章 王平安到了第357章 和龍傲天比試醫(yī)術(shù)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平县| 沧州市| 大渡口区| 资阳市| 南岸区| 五大连池市| 垦利县| 观塘区| 衡南县| 棋牌| 老河口市| 滦平县| 宜州市| 二手房| 焦作市| 边坝县| 黑龙江省| 重庆市| 乐山市| 新源县| 五河县| 大渡口区| 宁陕县| 高邮市| 龙里县| 松桃| 昌宁县| 娱乐| 台安县| 邵武市| 五莲县| 松滋市| 炎陵县| 嵊泗县| 泰安市| 祁东县| 灵石县| 肃宁县| 图们市| 南京市| 垣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