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5章 牛正宏回來了

王平安忽然問道:“你不會是朝廷通緝的要犯吧,要趁大災之年,聚集起人馬來,然後做些見不得人的勾當!”

老道呃了一聲,這小泥鰍怎麼會往這方面想?哦,明白了,我這些表現確實有點象個造反頭子!不過,這也不能怪我,本道爺以前確是做這個的出身,招兵買馬,聚衆造反,這是道爺的老本行啊,一不小心竟把以前的做派拿了出來,難免引人誤會!

老道嘿了聲,拍拍王平安的肩膀,低聲道:“你不會去告發道爺吧?”

王平安立時搖頭,道:“不會不會,晚輩從不多管閒事兒,你老人家愛幹啥幹啥,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咱倆井水不犯河水,我是絕對不會去告發你的!”

說話間,王平安的身子離得老道遠些,而且眼神向王家大宅那裡看去,只要靠近大門,他一聲吆喝,王家的家丁就會出來,那個時候就都好說了!

老道人老成精,是這年代的傑出人物,就算王平安再怎麼聰明,從閱歷經驗上,還是要照他差著一截。老道手一伸,便拉住了王平安的手,笑道:“你個小毛驢兒,你一撅屁股,道爺就能算出你拉幾個驢糞蛋子,你還是乖乖的跟道爺在一起,去城門口喝碗粥吧!”

王平安只覺得這老道手勁奇大,竟然掙脫不開,有心想要大叫,卻聽老道大聲道:“我這乖徒兒有話要和大家說,鄉親們安靜一下!”

百姓們聽說城門口要放稠粥,無不興奮,他們都是災民,飢腸轆轆,聽到這個消息本應該飛步奔去,免得去晚了稠粥放完,輪不到自己。但感念王平安的恩德,畢竟還要去王平安家裡做法事嘛,所以大家一時半會兒的,都沒有離開!

現聽說王平安有話要說,百姓們都安靜下來,看向王平安!

這個轉折轉得有點太快了,王平安正想著要怎麼擺脫老道,沒成想老道突然喊出這麼一句話來,他稍稍愣了愣,還沒等說出什麼來,就這麼眨眨眼皮的功夫,老道的下一句話就又出來了!

老道大聲道:“我的乖徒兒認識幾個官場上的人,他剛剛說要隨大夥兒去城門口,求當官的在粥裡放些鹹鹽,免得大夥兒淡食無味,你們說我徒兒心好不好,你們要不要他去啊?”

這老道糊弄百姓,煽動鬧事的經驗極其豐富,一句大道理的話沒說,只說了句有關鹹鹽的話,立時把王平安推上了風尖浪口,直接到達頂端!

百姓們聽後,無不狂喜,如果粥裡能加些鹽,那可是太好了,這和淡不淡食的無關,關鍵是沒有鹽吃,全身就要無力,也更容易生病,所以能得些鹽,那是再好不過了!何況老道說話時,故意稱之爲鹹鹽,還把“鹹”字咬得極重,讓人一聽,口中就自然而然地感到那久違的味道!

不等王平安說話,百姓們齊聲歡呼,擁著王平安就往徐州城趕。老道一直抓著王平安的手,低聲對他道:“乖徒兒,咱們一起去吧,這時候你可不能說不去,那樣百姓會對你很失望的!”

王平安情知非去不可,他叫道:“哪位好心,請去我家告知我爹孃一聲!”他喊出話來,自有百姓前去報信,反正離得又不遠。

王平安哼了聲,對老道說道:“我倒要看看你能耍出什麼花樣來!”反手抓去,一把捏住老道的脈門,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別光你抓著我,我也得抓抓你!

老道嘿了聲,並不掙脫手臂,反而笑道:“好小子,看你唯唯諾諾的,想不到還有點剛兒!很好,道爺喜歡!”

百姓們簇擁著王平安和老道,一起向城門口跑去,半路上又有無數災民加入人羣,越聚越多,待到了城門口,人已數千,加上門口早到的,足足有二三萬人,百姓數量仍在增加!

牛正宏站在城樓上,臉色烏雲密佈,而且烏雲裡隨時都會有閃電擊出,他是剛剛從洛陽趕回來的。這一路上他棄車不做,乘馬狂奔,可緊趕慢趕,到底還是回來晚了,長安來的巡察大員已然來到了徐州。

牛正宏此次趕去洛陽,爲的就是和上司及同僚們商量,該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欽差,宋州和汴州方向發生水災,雖未禍及徐州,但百姓逃難,離了家鄉,實際上真正的賑災,不是發生在已成澤國的災區,而是在附近州府,壓力全要由他們這些地方官來承擔!

大唐建立不久,無論是在皇帝心中,還是在宰相們的心中,隋朝那天災人禍引起的大亂,還歷歷在目,所以長安城裡,沒有人敢不把這次水災當回事兒,派下的欽差更是一個瞪眼便殺人的強勢人物!

皇帝爲什麼要派下這麼一位殺人不眨眼的欽差來,目地呼之即出,就是讓他來殺人的,哪個官員要是敢不賣力賑災,掉腦袋那是肯定跑不了的。所以洛陽留守連忙招集各州刺史,去他那裡議事,刺史們做事不力,掉腦袋沒關係,可那卻會連累到他的,雖然留守大人手眼通天,可面對這次來的欽差,他也是無能爲力,沒法通融!

刺史們更加害怕,到了洛陽後,正在商議應對之法,突然有人報告,在趕往洛陽的欽差車駕突然消失,欽差大人易容化妝,直接進入民間,探查災情!

刺史們無不大驚,欽差既然做出這種事來,想必不會是光要探查災情,也是要考評官員的能力啊,而他們偏偏又都離了治所,跑到了洛陽,萬一留守的官員賑災不利,那這賬豈不是要算在他們的頭上!

洛陽留守焦急之下,忙命刺史們連夜趕回治所。牛正宏也是心驚肉跳,不敢耽擱時間,騎上馬沒命地往回跑,等回到徐州,見本州已然開始放粥,百姓也無鬧事的,這才放下心來。

他大大地誇獎了一番衆官吏,說在路過別的州時,有幾個州府尚未放糧,估計著那幾個刺史要有禍事,他本來還在擔心徐州,可一回來,見竟然已經開始放糧了,行動迅速,非常叫人放心。他好生誇獎了一番衆官吏,說他們做事果斷幹練,尤其是給這次放粥出主意的米遠國,還有實際執行者常慶豐,所得誇獎最多!

常慶豐受了誇獎,對王平安感激得五體投地,心中充滿了憧憬,看來自己升官的日子不遠了,真不知該如何答謝王平安??!

可沒高興多一會兒,突有人來報,說是欽差大人到了!

牛正宏一聽這個,差點兒沒嚇暈過去,從洛陽到徐州,沿途那麼多的州府,怎麼欽差都沒去,卻偏偏來到了徐州,這不是要人命嘛!他趕緊迎接出府,所有官員盡數出迎!

可一出門,卻發現來的不是欽差本人,而是他的隨從,這些隨從俱是彪形大漢,個個長相兇惡,與傳聞中的欽差倒有幾分相似。大漢們倒也沒有什麼廢話,只是帶來了欽差的口信兒,讓牛正宏把護城河填了,因那護城河已然成了病源,如果再不處理,那麼徐州即將爆發瘟疫!

說完這個口信兒,大漢們上馬而去,不知他們去哪裡了,牛正宏可沒膽量派人跟蹤。

牛正宏不敢怠慢,立即下令徵集民夫,去城外填護城河,今天肯定是來不及了,但也要把聲勢造出去,讓暗地裡觀察的欽差知道,他牛正宏是賣力氣賑災的,絕非敷衍!

城樓上,徐州官員分做兩列,站在牛正宏的身後,各有所想,人人都在想著心事!

戴士強看了眼捂著腦袋的米遠國,心想:“這老傢伙怕是又要裝暈!”他又看了眼官員後面的常慶豐,心裡大大不是滋味!

他後悔啊,真是快悔斷腸子了。就在今天,王平安還告訴他要把護城河填了,因爲這條成了臭水溝的河已然成了病源,自己還百般推脫,不肯照辦,如果自己能越權,搶先一步,就算不去真的填河,而是先造造聲勢,豈不就是大功一件!

戴士強無論如何想不到,王平安的想法竟然和欽差大人完全相同,就象是一個人說出的話一般。

他又看了眼米遠國,心想:“完了,想要取代他當上別駕,估計是不太可能了!”又看了眼常慶豐,心中又想:“這人和王平安交情非同一般,放糧的主意他就是聽王平安說的,結果立了一功,眼見在刺史大人心中份量加重,我看這場大災這後,這傢伙及有可能取代我,當上司馬!”

戴士強越想越是後悔,突然來了句:“我怎麼就沒信他的話呢?”

牛正宏回過頭來,問道:“沒信誰的話?”

-----

附:平安感謝書友Sueh的打賞,你的打賞非??犊?,平安萬分感謝你的支持,謝謝,非常感謝,平安還要感謝書友我心依舊∮,感謝你的熱情打賞,平安在這裡向你們拱手行禮!

冠心病藥膳

二參紅棗飲

配方:黨蔘、北沙蔘各10克,紅棗五顆。

製作:1.把紅棗去核,黨蔘、北沙蔘切片。

2.把紅棗、黨蔘、北沙蔘放入燉鍋內,加200毫升水。

3.把燉鍋置中火上燒沸,改用文火煮30分鐘即成。

食法:代茶飲。

功效:益胃生津,補氣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型之冠心病患者食用。

宜忌:凡風寒咳嗽,肺胃虛寒者慎服。

第809章 媚娘進宮,就在今日第721章 李恪剛到營州就開始折騰第674章 這可讓兄弟說什麼纔好啊第901章 到達營州第124章 真的找來倆道姑第217章 大肆宣傳詩文第12章 胡人大商賈第699章 給武媚娘接生第65章 好大的禮數第767章 李治要去感業寺慰問羣尼第392章 媚娘前來致謝第179章 花粉過敏第807章 力捧蕭淑妃族人第408章 讓你去,你就得去第167章 到長安第508章 李治,武媚娘,太子妃第512章 史愛國一料就中第292章 有效第173章 此詩只應天上有第116章 尉遲恭的腳疾第837章 給有能力的人一個機會第167章 到長安第109章 欽差的氣勢第170章 大哥你真有作詩的天賦第15章 在大殿上坐堂第589章 馬球會第318章 李治親自帶隊尋寶第625章 派人去長安第291章 李績偏不生氣第98章 難老難少第104章 道爺算得準吧第279章 好啊,那就生死與共吧第582章 三件事第193章 踢球易受的一種傷第123章 尉遲恭送禮第618章 培土生金治肺癆第167章 到長安第400章 關入大牢第361章 不能小便的貴婦第426章 跟著我,真的會給你們肉吃第724章 夜垂甘露殿第586章 奇貨可居第171章 長安遇故人第899章 見到了長孫無忌第528章 武媚娘利用狄仁傑第501章 肚子硬了第785章 兩隻雌虎相爭,傷不起啊第893章 憤怒的皇帝第615章 微服私訪第461章 要惹出大禍的奏章第276章 李世民給李績看病第653章 李恪奪功第288章 定喘湯第659章 一起去慶州第527章 點醒,點不醒第403章 不用藥也能治好肩周炎第860章 隔牆有耳第906章 解決遼東事宜第560章 上元節第542章 烏鴉精第169章 給閻立本的畫配個詩第431章 三尸腦神丹第691章 柱著柺杖也要去主持會議第701章 快來看這個孩子第48章 就知道你會回來第233章 王平安的緣分到了第150章 長孫無忌的弟子第413章 世上第一根火槍第491章 帶野雁來第266章 邱亭軒的小情人第435章 大唐考察團第583章 慶州刺史第377章 許敬宗也來湊熱鬧第685章 拜佛第668章 要打官司第241章 羣情激動第536章 開錢莊之空手套白狼第655章 李治也做好了準備第803章 成功宰相背後的那個女人第514章 裝賢淑第600章 鍼灸和三拗湯第450章 折柳大盜第639章 能人異士們也有點用處第663章 王平安親自來迎第689章 難道是武媚孃的預感第593章 交換定親信物第40章 這纔是真正的高手第634章 長安水部第一人第624章 新刺史是個大大的好官第185章 如何報答第770章 她,她,她是誰?第182章 泡藥酒第788章 做皇后的替身第213章 馬主事的千金第331章 不是挑戰書第279章 好啊,那就生死與共吧第493章 如夢第200章 沒考好,生病了第854章 武媚孃的第二個追隨者第95章 暴熱天氣
第809章 媚娘進宮,就在今日第721章 李恪剛到營州就開始折騰第674章 這可讓兄弟說什麼纔好啊第901章 到達營州第124章 真的找來倆道姑第217章 大肆宣傳詩文第12章 胡人大商賈第699章 給武媚娘接生第65章 好大的禮數第767章 李治要去感業寺慰問羣尼第392章 媚娘前來致謝第179章 花粉過敏第807章 力捧蕭淑妃族人第408章 讓你去,你就得去第167章 到長安第508章 李治,武媚娘,太子妃第512章 史愛國一料就中第292章 有效第173章 此詩只應天上有第116章 尉遲恭的腳疾第837章 給有能力的人一個機會第167章 到長安第109章 欽差的氣勢第170章 大哥你真有作詩的天賦第15章 在大殿上坐堂第589章 馬球會第318章 李治親自帶隊尋寶第625章 派人去長安第291章 李績偏不生氣第98章 難老難少第104章 道爺算得準吧第279章 好啊,那就生死與共吧第582章 三件事第193章 踢球易受的一種傷第123章 尉遲恭送禮第618章 培土生金治肺癆第167章 到長安第400章 關入大牢第361章 不能小便的貴婦第426章 跟著我,真的會給你們肉吃第724章 夜垂甘露殿第586章 奇貨可居第171章 長安遇故人第899章 見到了長孫無忌第528章 武媚娘利用狄仁傑第501章 肚子硬了第785章 兩隻雌虎相爭,傷不起啊第893章 憤怒的皇帝第615章 微服私訪第461章 要惹出大禍的奏章第276章 李世民給李績看病第653章 李恪奪功第288章 定喘湯第659章 一起去慶州第527章 點醒,點不醒第403章 不用藥也能治好肩周炎第860章 隔牆有耳第906章 解決遼東事宜第560章 上元節第542章 烏鴉精第169章 給閻立本的畫配個詩第431章 三尸腦神丹第691章 柱著柺杖也要去主持會議第701章 快來看這個孩子第48章 就知道你會回來第233章 王平安的緣分到了第150章 長孫無忌的弟子第413章 世上第一根火槍第491章 帶野雁來第266章 邱亭軒的小情人第435章 大唐考察團第583章 慶州刺史第377章 許敬宗也來湊熱鬧第685章 拜佛第668章 要打官司第241章 羣情激動第536章 開錢莊之空手套白狼第655章 李治也做好了準備第803章 成功宰相背後的那個女人第514章 裝賢淑第600章 鍼灸和三拗湯第450章 折柳大盜第639章 能人異士們也有點用處第663章 王平安親自來迎第689章 難道是武媚孃的預感第593章 交換定親信物第40章 這纔是真正的高手第634章 長安水部第一人第624章 新刺史是個大大的好官第185章 如何報答第770章 她,她,她是誰?第182章 泡藥酒第788章 做皇后的替身第213章 馬主事的千金第331章 不是挑戰書第279章 好啊,那就生死與共吧第493章 如夢第200章 沒考好,生病了第854章 武媚孃的第二個追隨者第95章 暴熱天氣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门市| 铁岭县| 额济纳旗| 惠来县| 东丰县| 富顺县| 广丰县| 潞城市| 丽水市| 锡林郭勒盟| 淮南市| 天全县| 武安市| 烟台市| 凉城县| 孙吴县| 宁远县| 太谷县| 石狮市| 三亚市| 定日县| 芜湖市| 和平县| 元谋县| 丘北县| 前郭尔| 行唐县| 柳州市| 章丘市| 康乐县| 晋宁县| 宣威市| 新乡县| 松原市| 瓮安县| 夹江县| 大渡口区| 丰原市| 南岸区| 定州市| 旬邑县|